-
擅长:在广安门医院从事肿瘤临床40余年,主攻乳腺癌,恶性胸水,肺癌,胃癌,肝癌,肠癌及甲状腺癌,子宫肌瘤等常见良,恶性肿瘤。
向 Ta 提问
-
子宫平滑肌肉瘤是癌吗
子宫平滑肌肉瘤不是癌,源于子宫平滑肌细胞,病理特征上细胞形态多样、核分裂象多且组织学来源为平滑肌组织,与癌不同;临床表现有差异,预后相对较差,不同人群患病及表现有差异,特定生活方式与该病关系不明确,有相关病史者风险相对高。 病理特征方面 细胞形态:子宫平滑肌肉瘤细胞形态多样,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核分裂象多见,通常核分裂象≥10个/10HPF是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而癌的细胞形态虽然也有异型性,但有其上皮来源相关的特点,如癌细胞可呈巢状、腺管状等排列方式。 组织学来源:子宫平滑肌肉瘤来自子宫平滑肌组织,癌则来自上皮组织,这是两者在组织学发生上的根本区别。 临床表现与预后方面 临床表现:子宫平滑肌肉瘤和癌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差异,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腹部包块等症状,晚期可出现远处转移相关症状;癌根据发生部位不同表现各异,如宫颈癌可出现接触性出血、阴道排液等,子宫内膜癌可出现绝经后阴道流血等。 预后:子宫平滑肌肉瘤的预后相对较差,容易复发和转移,即使早期手术治疗后也有较高的复发风险,总体5年生存率较低;癌的预后因癌的类型、分期等因素有所不同,例如早期宫颈癌、乳腺癌等通过规范治疗预后相对较好,但中晚期癌预后也较差。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子宫平滑肌肉瘤的发生和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育龄女性和绝经后女性都可能患子宫平滑肌肉瘤,但绝经后女性相对更需警惕。在生活方式方面,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特定生活方式会直接导致子宫平滑肌肉瘤,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于整体健康包括肿瘤的预防等有积极意义。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子宫平滑肌瘤等病史的患者,患子宫平滑肌肉瘤的风险可能相对高一些,需要更密切的监测。
2025-09-25 10:00:06 -
肺原位癌算不算真正的癌症
肺原位癌属于真正的癌症,具病理特征且有向浸润癌发展潜在趋势,不同人群发现处理原则基本一致,可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多手术切除,预后好但需定期随访,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病理特征方面 从病理学角度来看,原位癌具有癌细胞的特征,细胞形态出现异型性,细胞核大、深染、染色质粗、核仁明显等。虽然它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癌症的细胞学基础,是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起始阶段。例如,通过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标本时,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原位癌的细胞变化特点,这些变化是区别于正常肺组织细胞的,符合癌症细胞的病理改变规律。 生物学行为角度 在生物学行为上,原位癌有向浸润癌发展的潜在趋势。虽然此时癌细胞还没有侵犯周围的间质等组织,没有发生转移,但它已经具备了癌症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即细胞的异常增殖不受正常调控机制的严格限制。随着时间推移等因素影响,原位癌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浸润性肺癌,一旦发生浸润和转移,就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它属于癌症范畴。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肺原位癌的发现和处理原则基本是一致的。一般来说,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如低剂量螺旋CT)等手段有可能发现肺原位癌。在治疗上,通常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预后往往非常好,患者术后一般不需要进行放化疗等辅助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随访观察,监测是否有癌症复发或进展的情况。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建议戒烟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降低肺癌复发等风险;对于老年患者,要综合评估其身体状况来制定手术等治疗方案,注重手术风险的评估和术后的康复护理等;女性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同样要遵循上述的医学原则,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并积极配合治疗。
2025-09-25 09:57:40 -
女性鼻咽癌症状有哪些
女性鼻咽癌早期有涕中带血、鼻塞等鼻部症状,咽隐窝处肿瘤可致耳部症状,常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肿瘤侵犯脑神经有相应症状,晚期可远处转移,发现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早期诊治重要,女性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体检。 一、鼻部症状 女性鼻咽癌患者早期可能出现涕中带血,通常是回吸鼻涕后痰中带血,这是由于肿瘤表面破溃出血所致,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鼻塞,多为单侧鼻塞,肿瘤增大堵塞后鼻孔可引起双侧鼻塞。 二、耳部症状 发生于咽隐窝的鼻咽癌,肿瘤可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易被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 三、颈部淋巴结肿大 不少患者是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就诊,多见于颈深部上群淋巴结,开始为单侧,继而发展为双侧,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常无疼痛。 四、脑神经症状 肿瘤侵犯脑神经时可出现相应症状,如肿瘤侵犯第Ⅴ、Ⅵ脑神经时,可出现偏头痛、面部麻木;侵犯第Ⅱ、Ⅲ、Ⅳ脑神经时,可出现视力下降、复视、眼睑下垂等;侵犯第Ⅸ、Ⅹ、Ⅺ脑神经时,可出现吞咽困难、声嘶、耸肩无力等。 五、远处转移症状 鼻咽癌晚期可发生远处转移,转移至不同部位可引起相应症状,如转移至骨可引起骨痛;转移至肺可引起咳嗽、咯血等;转移至肝可引起肝区疼痛、黄疸等。 对于女性鼻咽癌患者,在发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鼻咽镜检查、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CT、MRI等)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女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同时要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有鼻咽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女性更应重视鼻咽癌的筛查。
2025-09-25 09:55:21 -
鼻咽癌可以吃牛肉吗
鼻咽癌患者通常可吃牛肉,牛肉营养丰富含优质蛋白等,能补充营养、提高抵抗力,但食用时要选健康烹饪方式,若过敏或有基础疾病需注意,要遵循科学合理、营养均衡且适合自身状况的饮食原则。 牛肉的营养成分及对鼻咽癌患者的益处 牛肉富含蛋白质,每100克牛肉中蛋白质含量约为20克左右,蛋白质是身体组织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鼻咽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放疗等)身体消耗较大,适当摄入牛肉可以为机体补充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帮助。同时,牛肉还含有铁、锌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族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物质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等生理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 食用牛肉的注意事项 烹饪方式:鼻咽癌患者食用牛肉时应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清蒸、炖煮等,避免采用油炸、烧烤等油腻、辛辣的烹饪方式。因为鼻咽癌患者在放疗等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口腔黏膜反应、胃肠道功能减弱等情况,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也可能刺激口腔黏膜加重疼痛等反应。 个体差异:如果鼻咽癌患者对牛肉过敏,则绝对不能食用牛肉。另外,若患者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在食用牛肉时需要控制摄入量,选择瘦牛肉,并注意烹饪过程中尽量少放油,以避免对基础疾病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对于合并高血脂的鼻咽癌患者,每天摄入牛肉的量不宜过多,且要保证其中脂肪含量较低,以防止血脂进一步升高。 总之,鼻咽癌患者一般可以吃牛肉,但要注意烹饪方式和个体的特殊情况,在饮食方面遵循科学合理、营养均衡且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原则,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2025-09-25 09:54:16 -
甲胎蛋白多高是肝癌
甲胎蛋白与肝癌关系密切,成年人甲胎蛋白持续超临界值需警惕肝癌,孕妇甲胎蛋白生理性升高分娩后可恢复,儿童甲胎蛋白异常升高需排查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轻度或中度升高,短期内明显升高需警惕癌变。 不同人群甲胎蛋白升高与肝癌关系的特点 成年人:若成年人甲胎蛋白持续升高且超过上述临界值,需高度警惕肝癌可能,应进一步通过腹部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来明确肝脏情况。比如一位有长期乙肝病史的45岁男性,甲胎蛋白持续在400μg/L以上,此时通过肝脏增强CT发现肝内有占位性病变,结合病理活检可确诊肝癌。 孕妇:孕妇体内甲胎蛋白会生理性升高,一般在妊娠3个月后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到高峰,多低于400μg/L,分娩后3周左右恢复正常。这种生理性升高与胎儿的生长发育有关,并非肝癌导致,分娩后甲胎蛋白会自行下降至正常范围。 儿童:儿童时期甲胎蛋白升高见于生殖细胞肿瘤等情况,患肝癌的几率相对较低,但如果儿童甲胎蛋白异常升高,也需要排查肝脏疾病,不过与成年人肝癌的诊断标准在儿童群体有一定差异,需结合儿童自身特点及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肝炎、肝硬化患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也可升高,多是轻度或中度升高,一般小于200μg/L。这类患者甲胎蛋白升高往往是因为肝细胞再生导致,当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短期内明显升高,需警惕癌变可能,要密切监测甲胎蛋白及肝脏影像学变化。例如一位肝硬化患者,原本甲胎蛋白在50μg/L左右,近期突然升至200μg/L以上,这时候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是否发生肝癌。
2025-09-25 09: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