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在广安门医院从事肿瘤临床40余年,主攻乳腺癌,恶性胸水,肺癌,胃癌,肝癌,肠癌及甲状腺癌,子宫肌瘤等常见良,恶性肿瘤。
向 Ta 提问
-
肝癌会传染吗
肝癌本身不传染,但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是肝癌重要危险因素,乙肝通过血液、母婴、性传播,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有肝癌高危因素人群应定期检查,乙肝患者家属可接种疫苗预防,丙肝密切接触者要避免血液暴露,与肝癌患者正常接触一般不会传播肝癌。 与肝癌相关的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性情况 乙肝: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等)、母婴传播(母亲传给婴儿)、性传播等途径传播。乙肝病毒感染后可能逐渐发展为慢性乙肝,若病情持续进展,在一些因素作用下有可能引发肝癌。 丙肝: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不洁注射器等,也可通过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等。丙肝慢性化率较高,慢性丙肝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对于有肝癌高危因素(如有乙肝、丙肝病史等)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检查、甲胎蛋白检测、肝脏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肝脏病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对于乙肝、丙肝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规范的抗病毒等治疗,以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在日常生活中,与肝癌患者正常的接触,如一起吃饭、握手等一般不会导致肝癌的传播。特殊人群如乙肝患者的家属等,若未感染乙肝病毒,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于丙肝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也应注意避免血液暴露等可能的传播途径。
2025-07-25 15:14:16 -
卵巢癌是怎么引起的
卵巢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基因突变、家族遗传、生殖因素、生活方式、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1.基因突变 BRCA1/2基因是卵巢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突变的BRCA1/2基因增加了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2.家族遗传 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其发病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3.生殖因素 未生育或晚育、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可能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4.生活方式 高脂肪、高糖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 5.内分泌因素 长期高水平的雌激素暴露可能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6.环境因素 某些化学物质、辐射等环境因素可能对卵巢功能产生影响,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7.其他因素 卵巢癌的发生还可能与一些疾病、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卵巢癌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有卵巢癌家族史、基因突变携带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卵巢癌筛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环境暴露等也有助于预防卵巢癌的发生。 如果你对卵巢癌的预防、诊断或治疗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妇科医生或肿瘤科医生,他们将能够提供更详细和个性化的建议。
2025-07-25 15:10:49 -
肝恶性肿瘤是原发性肝癌吗
肝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起源于肝脏本身上皮和间叶组织,与多种因素相关,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靠AFP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继发性肝癌由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而来,原发肿瘤来源广,有原发肿瘤病史人群需警惕肝脏转移,临床需准确区分两者并依情况诊治。 发病因素: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酗酒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人群发病风险不同,有慢性肝病病史、长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发病风险较高。男性发病通常多于女性。 临床特点: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肝区疼痛、乏力、消瘦、黄疸等表现。诊断主要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 继发性肝癌的相关情况 发病因素: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所致,原发肿瘤来源广泛,如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等都可能转移到肝脏。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原发肿瘤进而影响继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原发肿瘤病史人群需警惕肝脏转移可能。 总之,肝恶性肿瘤包含原发性肝癌,两者在起源、发病相关因素、临床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临床诊断和治疗需准确区分并依据具体情况进行。
2025-07-25 15:07:34 -
哪些癌症会全身无力
某些癌症可能会导致全身无力等症状,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胃癌、肺癌、胰腺癌、食管癌等。 1.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癌症,通常会导致贫血和疲劳感。 2.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影响骨髓的癌症,会导致骨骼疼痛、疲劳和虚弱等症状。 3.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影响淋巴系统的癌症,可能会导致淋巴结肿大、疲劳和体重下降等症状。 4.胃癌 胃癌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等症状,从而引起全身无力。 5.肺癌 肺癌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和疲劳等症状,从而影响身体的能量水平。 6.胰腺癌 胰腺癌可能会导致腹痛、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等症状,从而引起全身无力。 7.食管癌 食管癌可能会导致吞咽困难、疼痛和体重下降等症状,从而影响身体的能量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全身无力也可能是其他健康问题的症状,而不一定是癌症。如果您出现全身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等,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025-07-25 15:04:19 -
胃印戒细胞癌属于
胃印戒细胞癌是胃癌的一种病理类型,显微镜下癌细胞形似印戒,具侵袭性强、易早期转移特点,发病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相关,因侵袭转移特性往往预后相对较差,需结合多因素判断预后 病理特征方面 胃印戒细胞癌在显微镜下观察,癌细胞胞质内充满黏液,将细胞核挤向一侧,形似印戒,故而得名。其具有侵袭性强的特点,容易侵犯胃壁全层,导致胃壁增厚、僵硬,早期就可能发生转移,包括直接浸润周围组织器官以及通过淋巴道、血道等途径转移至远处脏器。 发病相关因素方面 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在年轻人群中相对较易出现,性别上无明显严格的男女性别差异倾向性,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发病风险可能不同,比如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患胃印戒细胞癌的风险可能增加,有胃癌家族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也会高于普通人群。 临床预后方面:由于其侵袭转移特性,胃印戒细胞癌往往预后相对较差,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效果相对其他一些胃癌亚型不理想,但具体预后还需结合患者的肿瘤分期、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2025-07-25 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