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岐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擅长:在广安门医院从事肿瘤临床40余年,主攻乳腺癌,恶性胸水,肺癌,胃癌,肝癌,肠癌及甲状腺癌,子宫肌瘤等常见良,恶性肿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宗岐,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从事中医肿瘤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40余年。担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常务理事及中国中医学会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对肺癌、乳腺癌、胃肠癌、肝癌、恶性淋巴瘤、恶性胸腹水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健脾益肾冲剂”、“扶正防癌口服汤”、“肺癌平膏”等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研课题的临床研究,并担任“八五”“肺癌平二号”课题副组长。担任中医科学院“肺癌中医时间节律”课题组长及“益血灵”课题组副组长。荣获上述课题科研进步奖及中医科学院科研荣誉奖章。担任主编出版《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大全》,担任副主编出版《现代中医肿瘤学》,并与其他医生合作出版《历代中医肿瘤案论选粹》及《恶性肿瘤康复指南》等医学专著。在省级以上中医医学杂志发表科学论文十余篇,在“健康报”、“家庭中医药杂志、“香港大公报医学版”等报纸杂志发表医学科普文章200余篇。展开
个人擅长
在广安门医院从事肿瘤临床40余年,主攻乳腺癌,恶性胸水,肺癌,胃癌,肝癌,肠癌及甲状腺癌,子宫肌瘤等常见良,恶性肿瘤。展开
  • 基因甲基化肠癌检测呈阳性怎么回事

    基因甲基化肠癌检测呈阳性意味着肠道可能有癌变风险或已癌变,需进一步行肠镜等检查,确诊肠癌则依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调整生活方式,未确诊但高度怀疑要密切随访加强健康管理,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在各环节有相应考量及注意事项。 进一步检查的必要性 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明确肠道内部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肠镜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形态、有无肿物等病变,并且可以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诊断肠癌的金标准。对于基因甲基化肠癌检测呈阳性的人群,应尽快安排肠镜检查,以确定肠道内是否存在肿瘤性病变。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需要进行此项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比如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低纤维饮食、吸烟、酗酒等)的人群,更应重视肠镜检查,因为这类人群肠癌发生风险相对较高。 多学科会诊:可能需要由消化内科、肿瘤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不同学科的专家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综合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肠镜及病理等相关检查信息,来制定更全面、合适的后续诊疗方案。对于老年人群,由于其身体机能可能相对较弱,多学科会诊时需要更充分评估身体耐受性等情况来确定后续检查和治疗的策略;对于有其他基础病史的人群,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等,也需要多学科协作来综合考量检查和治疗带来的影响及风险。 阳性结果后的处理及相关注意事项 对于确诊肠癌的情况 治疗方案制定:如果通过后续检查确诊为肠癌,会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治疗可能包括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治疗方案有所差异,例如对于年轻患者,可能更倾向于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尽量保留更多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对于老年患者,会更注重治疗的耐受性和对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生活方式调整:无论年龄、性别,都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在饮食方面,要遵循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腌制等不利于肠道健康的食物。同时,要戒烟限酒,保持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对于肠癌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都有一定帮助。 对于未确诊肠癌但高度怀疑的情况 密切随访观察:需要按照医生制定的随访计划进行密切随访,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定期复查基因甲基化检测、肠镜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虽然相对少见肠癌,但如果有相关可疑情况也需要遵循相应的随访观察流程,不过儿童发生肠癌的概率极低,一旦出现基因甲基化检测阳性等可疑情况,更要谨慎细致地进行随访监测。 健康管理加强:加强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心理因素对于身体的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积极乐观的心态都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应对疾病的能力。对于女性患者,在随访和后续健康管理中,要关注自身情绪变化等对健康的影响;对于男性患者同样如此,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遵循医生关于健康管理的各项建议。

    2025-10-17 13:25:09
  • 前列腺癌治疗最佳方法

    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法需综合评估病情确定,常见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适用于早期身体状况好者,有相关风险)、放射治疗(外照射放疗适合不能耐受或禁忌手术者,有不良反应;近距离放疗适用于肿瘤体积小者,有并发症)、内分泌治疗(去势治疗用于晚期等,长期有风险)、雄激素受体信号传导抑制剂治疗(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有不良反应)、化疗(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有毒副作用),需个体化综合治疗,依多因素制定方案,患者与医生充分沟通选适合方式。 一、手术治疗 1.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适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通过手术切除前列腺及部分周围组织。对于身体状况较好、预期寿命较长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表明,早期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在肿瘤控制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术后勃起功能的保留情况等。 二、放射治疗 1.外照射放疗:包括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等先进技术,通过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对于局限性前列腺癌可达到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相似的肿瘤控制效果,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老年患者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可能更适合外照射放疗,因为它相对无创。外照射放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等,不同年龄患者对放疗不良反应的耐受程度不同。 2.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列腺内进行放疗,适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且肿瘤体积较小的患者。具有局部控制率高、对周围组织损伤相对较小等优点,但也可能出现尿频、尿急、血尿等并发症。 三、内分泌治疗 1.去势治疗:通过药物或手术去除雄激素,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手术去势是切除双侧睾丸,药物去势常用药物如亮丙瑞林等。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或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综合治疗。对于老年患者,内分泌治疗相对温和,但长期内分泌治疗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问题,需要关注患者的骨密度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雄激素受体信号传导抑制剂治疗 1.对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可使用雄激素受体信号传导抑制剂,如恩杂鲁胺等,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但也可能有疲劳、高血压、骨折风险增加等不良反应,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五、化疗 1.多西他赛等化疗药物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但化疗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等因素综合评估是否适合化疗。 总体而言,前列腺癌治疗最佳方法是个体化的综合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分级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共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2025-10-17 13:22:56
  • 化疗期间吃什么最好

    化疗期间需保证能量、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充足摄入,分别应选择粗细搭配且适合自身情况的谷类、不同特点的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合适的富含维生素类食物及富含矿物质类食物以满足身体不同需求及应对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一、能量供应类食物 化疗期间身体消耗较大,需保证充足能量摄入。谷类食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如大米、全麦面包等。以大米为例,每100克大米约含375千卡能量,能为身体提供基础活动所需能量。建议选择粗细搭配的谷类,像糙米与精米搭配,糙米富含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避免因化疗导致的便秘等问题。对于存在糖尿病的化疗患者,需选择升糖指数相对较低的谷类,如燕麦,每100克燕麦约含389千卡能量,且升糖指数约为55,相对更利于血糖控制。 二、优质蛋白质类食物 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组织的修复和免疫功能。瘦肉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如鸡肉,每100克鸡胸肉约含20.1克蛋白质,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鱼类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三文鱼,每100克约含20.3克蛋白质,还富含Omega-3脂肪酸,对化疗后身体的恢复以及减轻炎症反应有一定益处。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患者,可选择蛋白质含量丰富且易消化的蛋类,如鸡蛋,每100克约含13.3克蛋白质,煮鸡蛋或鸡蛋羹的形式更易被消化吸收。老年人化疗后胃肠功能相对减退,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频次,每次少量,分多次进食,以保证蛋白质的有效利用。 三、富含维生素类食物 维生素对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例如橙子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橙子约含33毫克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菠菜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每100克菠菜约含32毫克维生素A、28毫克维生素C等。对于化疗后出现口腔溃疡的患者,应选择软质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香蕉,既容易吞咽,又能提供维生素B6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口腔黏膜的修复。儿童化疗期间,由于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更应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以满足其维生素需求,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化疗后恢复,但要注意避免儿童误吞较大块的蔬菜水果,防止窒息等意外发生。 四、富含矿物质类食物 矿物质对于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等有重要作用。坚果类食物富含多种矿物质,如杏仁富含钙、镁等矿物质,每100克杏仁约含248毫克钙、270毫克镁。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克牛奶约含104毫克钙,且易于吸收。对于化疗后可能出现骨质疏松风险增加的患者,如老年女性,应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可适当增加深海鱼类的摄入,因为深海鱼类富含维生素D。孕妇化疗期间,矿物质的摄入需更加谨慎且充足,以保证自身和胎儿的健康,比如要确保铁的摄入,可通过食用红肉、动物肝脏等,但要注意控制量,避免因过量摄入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025-10-17 13:21:37
  • 肺转移瘤该用什么方法治疗

    肺转移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放射、全身治疗等。手术适用于孤立性肺转移瘤且原发肿瘤控制好、身体允许的情况,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放疗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有残留病灶,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全身治疗中化疗用于广泛转移等患者,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靶向治疗适用于有特定靶点突变患者,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免疫治疗适用于部分患者,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年轻患者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好,但也需综合评估心肺功能等;性别一般无绝对影响,但女性患者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在术后恢复等方面有个体差异;生活方式上,术前戒烟等健康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手术预后;病史方面,若有严重心肺疾病等基础病史则会增加手术风险。 放射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肺转移瘤,或手术切除后有残留病灶的情况,放射治疗可发挥作用。如一些晚期肿瘤患者出现肺转移,病灶不适于手术时,放疗能控制肿瘤生长。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患者可能对放疗耐受性稍差,需更谨慎评估放疗剂量等;性别对放疗本身影响不大,但不同性别患者对放疗相关副作用的耐受可能有个体差异;生活方式中,放疗前保持良好营养状态等有助于患者更好耐受治疗;病史方面,若有放射性肺炎病史等则需特别注意放疗对肺部的影响。 全身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广泛转移或无法手术、放疗的肺转移瘤患者,化学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例如,小细胞肺癌肺转移常需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影响因素:年龄较小患者使用化疗药物需更严格考虑药物毒性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一般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药物;性别差异可能导致药物代谢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生活方式中,化疗前改善营养状况等可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病史方面,若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需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选择合适药物。 靶向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有特定靶点突变的肺转移瘤患者,靶向治疗效果较好。比如,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阳性患者可使用相应靶向药物。 影响因素:年龄对靶向治疗药物代谢可能有一定影响,但相对化疗影响较小;性别对靶向药物代谢的影响研究显示有一定个体差异;生活方式对靶向治疗影响相对较小,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患者整体状态;病史方面,若有靶向药物相关禁忌证病史则不能使用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部分肺转移瘤患者,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适用的患者,免疫治疗可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例如,PD-L1表达阳性等合适人群可考虑免疫治疗。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患者免疫功能相对较弱,但免疫治疗本身利用免疫系统,需评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风险;性别对免疫治疗的影响目前研究显示无绝对差异,但个体差异存在;生活方式中,保持良好心态等可能有助于免疫治疗效果;病史方面,若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等则需谨慎使用免疫治疗,防止诱发严重自身免疫反应。

    2025-10-17 13:20:30
  • 患有肝癌的人会有哪些症状

    肝癌可出现肝区疼痛(多为右上腹持续性隐痛胀痛钝痛,肿瘤侵犯膈肌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坏死破裂致突发剧烈腹痛及腹膜刺激征)、消化道症状(常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部分有腹泻,与肿瘤增大影响消化或肝功异常致胃肠功能紊乱有关)、全身症状(常感乏力、消瘦、体重进行性下降,因肿瘤消耗、进食少及肝功受损影响营养代谢)、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由肿瘤压迫或侵犯胆管致胆汁排泄受阻或肝细胞广泛受损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肝大或右上腹肿块(右上腹可触及质硬、表面凹凸不平的肿块且随病情进展逐渐增大)、发热(多为低热,与肿瘤坏死物吸收、继发感染等有关),转移症状包括肺转移(出现咳嗽、咯血等)、骨转移(引起局部疼痛、压痛,严重时病理性骨折,常见部位脊柱、骨盆等)、脑转移(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神经系统症状),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关注肝功变化、腹部体征,有基础肝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肝癌相关筛查,儿童肝癌罕见且症状隐匿需结合家族病史、遗传因素等综合评估并及时检查。 一、肝区疼痛 多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隐痛、胀痛或钝痛,这是由于肿瘤生长迅速,牵拉肝包膜所致。肿瘤侵犯膈肌时,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若肿瘤坏死破裂,可引起突发的剧烈腹痛及腹膜刺激征。 二、消化道症状 常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这与肿瘤增大影响消化功能,或肝功能异常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有关,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 三、全身症状 患者常感乏力、消瘦、体重进行性下降,主要是因为肿瘤消耗机体能量、进食减少以及肝功能受损影响营养代谢等因素所致。 四、黄疸 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其发生机制为肿瘤压迫或侵犯胆管,导致胆汁排泄受阻,或肝细胞广泛受损,胆红素代谢障碍。 五、肝大或右上腹肿块 右上腹可触及质硬、表面凹凸不平的肿块,随病情进展肿块可逐渐增大,患者可自觉腹部包块。 六、发热 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可能与肿瘤坏死物吸收、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 七、转移症状 1.肺转移:可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是肿瘤细胞经血液转移至肺部所致。 2.骨转移:转移至骨骼时,可引起局部疼痛、压痛,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常见部位为脊柱、骨盆等。 3.脑转移:转移至脑部可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神经系统症状。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肝癌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关注肝功能变化、腹部体征等,警惕无症状性肝癌的可能。 有基础肝病(如乙肝、丙肝)患者:本身存在肝功能异常等情况,肝癌发生时原有症状可能被掩盖,应定期进行肝癌相关筛查(如甲胎蛋白检测、肝脏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肝癌。 儿童患者:儿童肝癌相对罕见,但一旦发病,症状可能较隐匿,需结合家族病史、遗传因素等综合评估,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5-10-17 13:19:0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