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有较深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周中银,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2年10月生,医学博士,留美学者,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8项,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4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展开
个人擅长
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有较深研究。展开
  • 肠胃炎能喝牛奶吗

    肠胃炎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可适量喝牛奶,发病期应避免喝牛奶,饮食上还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和生冷食物,以及高纤维食物,应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并适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一般来说,肠胃炎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可以适量喝牛奶,但在发病期应避免喝牛奶。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病情加重。此外,牛奶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加重肠胃炎的症状。 对于肠胃炎患者来说,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 2.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生鱼片、冰淇淋等。 3.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4.饮食应以易消化、清淡为主,如米粥、面条、馒头等。 5.适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肠胃炎的饮食需要更加注意。儿童的肠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饮食方面需要更加谨慎;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因此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特别注意饮食,以免影响胎儿的健康。 总之,肠胃炎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高纤维食物,适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缓解病情。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7-29 15:13:38
  • 肚子经常抽筋

    经常肚子抽筋可能是腹部受凉、饮食问题、肠道疾病等引起,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或药物的副作用,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经常肚子抽筋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建议: 1.腹部受凉:如果睡觉时腹部受凉,可能会导致肠痉挛,引起抽筋。建议注意腹部保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或温度较低时。 2.饮食问题: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多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等,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抽筋。建议保持饮食规律,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 3.肠道疾病:如肠炎、肠痉挛、肠梗阻等,可能会导致肠道痉挛,引起抽筋。此外,肠道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抽筋。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4.其他原因:如腹部肌肉劳损、缺钙、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也可能导致肚子抽筋。此外,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引起抽筋。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 总之,肚子经常抽筋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如果抽筋频繁发生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同时,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2025-07-29 15:07:10
  • 胆酸的功效与作用

    胆酸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乳化脂肪、促进脂肪消化吸收,还能抑制胆固醇结石形成、调节血脂,对肠道菌群也有一定影响,此外可能还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1.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 胆酸能乳化脂肪,使其成为小颗粒,增加脂肪与脂肪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2.抑制胆固醇结石形成 胆酸可以抑制胆固醇在胆囊中的沉淀和结晶,从而降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风险。 3.调节血脂 胆酸可以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对调节血脂有一定的作用。 4.影响肠道菌群 胆酸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对肠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5.其他作用 胆酸还可能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胆酸在体内的作用是复杂的,其功效和作用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饮食、药物等。此外,胆酸的使用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对于患有胆囊疾病、肝病等疾病的患者。 总之,胆酸在脂肪代谢和肠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具体的功效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在使用胆酸或其他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2025-07-29 14:57:48
  • 如何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量

    粪便隐血试验可检出每日消化道出血>5-10ml提示有出血但不能精确判断出血量;呕血伴黑便时,每日出血量50-100ml以上可出现黑便,胃内积血250-300ml可引起呕血,短时间出血量超1000ml有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小儿耐受力差、老年代偿弱、有心血管病史者少量出血也可加重病情;出血早期红细胞计数等无明显变化,3-4小时以上会下降,血红蛋白每降10g/L约失血400ml,儿童血容量少、女性生理期需综合考虑病史。 呕血与黑便情况判断出血量 呕血伴黑便:若患者有呕血且伴有黑便,每日出血量在50-100ml以上时可出现黑便;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 出血速度与出血量关系: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1000ml时,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如头晕、心慌、乏力、出汗、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对出血量的耐受能力较差,同样出血量可能更快出现严重循环衰竭表现;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代偿能力较弱,即使出血量不是特别大也可能较快出现循环衰竭相关症状。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本身心脏功能可能较差,少量出血也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判断出血量 早期变化: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可无明显变化。 后期变化:出血3-4小时以上,可出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下降。一般来说,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提示出血量约为400ml。但需要注意,对于儿童,由于其血容量相对成人较少,同样的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可能代表更大比例的出血量;女性患者若处于生理期,可能影响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判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等因素。

    2025-07-28 16:10:36
  • 胃不好吃山楂可以吗

    胃不好吃山楂需分情况看待,胃酸分泌正常或偏低且无明显胃部不适急性发作人群适量吃山楂有促进消化益处;胃酸分泌过多患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人群吃山楂需谨慎,会加重不适;儿童消化系统不完善、胃功能弱,过量吃山楂易致胃酸过多、肠胃不适且要防呛噎;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胃黏膜脆弱,过量吃山楂加重胃部负担,有基础疾病还需考虑糖分对血糖影响。 一、胃酸分泌正常或偏低人群 对于胃酸分泌正常或偏低,且没有明显胃部不适急性发作的人群,适量吃山楂可能有一定益处。山楂中含有山楂酸等有机酸,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尤其对于进食肉类等不易消化食物后,适当吃点山楂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的状况。有研究表明,山楂中的有效成分可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强胃蛋白酶消化能力。 二、胃酸分泌过多人群 而对于本身胃酸分泌过多,比如患有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的人群,吃山楂则需要谨慎。因为山楂中的酸性物质会进一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加重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反酸、烧心等。这类人群食用山楂后可能会使病情恶化,影响胃黏膜的修复。 三、特殊人群需格外注意 1.儿童: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胃功能相对较弱。如果胃不好的儿童吃山楂,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胃酸过多,导致肠胃不适。而且儿童吃山楂时要注意避免呛噎,因为山楂质地较硬,小孩吞咽能力还未完全发育成熟。 2.老年人:老年人的胃肠功能有所减退,胃黏膜也相对脆弱。胃不好的老年人吃山楂同样要控制量,过量食用山楂可能加重胃部负担,引发消化不良等问题。同时,老年人如果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还要考虑山楂中糖分对血糖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食用方式和量。

    2025-07-28 16:07:3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