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周中银主任医师(31)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周中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有较深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周中银,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2年10月生,医学博士,留美学者,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8项,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4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展开
个人擅长
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有较深研究。展开
  • 吃了冰的肚子疼怎么办

    吃了冰的肚子疼,可通过停止食用冷饮、热敷、休息、喝温水、避免剧烈运动等方式缓解,如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1.停止食用冷饮:避免继续食用冰冷的食物或饮料,以免加重肚子疼的症状。 2.热敷: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轻轻敷在肚子疼的部位,可缓解胃肠道痉挛,减轻疼痛。 3.休息: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休息,放松身体,减轻肚子疼带来的不适。 4.喝温水:喝一些温水可以缓解胃肠道的不适,但不要喝过多,以免引起呕吐。 5.避免剧烈运动:在肚子疼缓解之前,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加重疼痛。 6.如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腹泻、发热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胃肠道比成人更为敏感,吃了冰的肚子疼的几率更高。因此,家长应注意避免给儿童食用过多的冷饮,尤其是在饭前或空腹时。同时,家长还应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如果儿童出现肚子疼的症状,家长应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疼痛,并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5-06-17 17:08:10
  • 胃炎会转变为胃癌吗

    胃炎发展为胃癌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慢性炎症、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大多数胃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改变生活习惯后可治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需定期检查,以防胃癌前病变。 胃炎发展为胃癌的过程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慢性炎症、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和胃癌的主要病因之一,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黏膜慢性炎症,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此外,长期食用腌制、烟熏、烤制等食品,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对于胃炎患者,应积极治疗病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胃癌前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胃炎发展为胃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所有的胃炎都会发展为胃癌。对于大多数胃炎患者来说,积极治疗和改变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如果对胃炎的治疗和预后有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2025-06-17 17:04:02
  • 两岁孩子上吐下泻怎么回事

    两岁宝宝上吐下泻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及相应治疗方法: 一、肠胃炎:多因进食不洁食物导致细菌感染,会有上吐下泻、腹部隐痛表现。治疗上,通常采取补液、补充电解质的方式,如应用葡萄糖、氨基酸等药物进行补液,还可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因为上吐下泻会造成大量体液流失。 二、胃肠功能紊乱:一般由饮食不当引起,比如进食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及难以消化的食物,可能引发消化不良,进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上吐下泻症状。一般的治疗同样是进行补充体液,可使用葡萄糖、氨基酸等药物补液,还可采用胃粘膜保护剂如奥美拉唑等药物,同时使用蒙脱石散止泻。 三、食物中毒:指进食含毒物质的食物,会引发上吐下泻、腹痛、神经精神症状等。治疗需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洗胃,并给予补液,如使用生理盐水、葡萄糖、氨基酸等药物补液,同时可应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 总之,两岁宝宝出现上吐下泻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若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健康和日常护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2025-06-17 17:00:14
  • 肚子里感觉热怎么回事

    肚子里感觉发热可能源于胃炎,也可能是消化性溃疡所致。 一、胃炎:这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发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其发病原因包括长期暴饮暴食以及长期饮酒等。患病后患者会出现肚子里感觉发热的情况,同时可能伴有胃痛、胃胀等症状。治疗方面,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铝碳酸镁片、硫糖铝咀嚼片等药物来缓解症状。铝碳酸镁片可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等;硫糖铝咀嚼片能在胃内形成胶体保护性薄膜,起到保护溃疡面等作用。 二、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发病原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有关。患病后也可能出现肚子里感觉发热的现象,部分患者还可能有反酸症状。对此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多潘立酮片、西沙必利片等药物缓解症状。多潘立酮片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等;西沙必利片能增强胃肠动力等。 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当出现肚子里发热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

    2025-06-17 16:56:47
  • c13呼气试验参考值是多少

    C13呼气试验的正常值通常小于4dpm。 C13呼气试验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用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且无创的特点。其原理主要是让受检者摄入标记碳13的尿素,由于幽门螺杆菌含有尿素酶,能将尿素分解产生碳13标记的二氧化碳,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是否有碳13标记的二氧化碳,就能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具体来说: 一、若C13呼气试验的值小于4dpm,则表明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二、若C13呼气试验的值大于4dpm,则提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一旦确诊感染,就应及时进行积极治疗。一般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患者还可通过胃镜活检进行幽门螺杆菌药敏试验。此外,在进行C13呼气试验前2周内,要避免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药物,以免影响检测结果,而且在进行C13呼气试验当天需保持空腹。 综上所述,C13呼气试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后续治疗中都有着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相关的检测要求和注意事项。

    2025-06-17 16:53: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