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付锴副主任医师(81)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付锴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擅长:采用脑起搏器等方法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舞蹈症、脑性瘫痪、抽动秽语综合征等运动异常性疾病;顽固性疼痛、癌性疼痛,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脑肿瘤,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颅脑外伤的治疗,特别在植物人苏醒方面深有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要从事帕金森病及其他功能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对颅内肿瘤的临床诊治有丰富经验。展开
个人擅长
采用脑起搏器等方法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舞蹈症、脑性瘫痪、抽动秽语综合征等运动异常性疾病;顽固性疼痛、癌性疼痛,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脑肿瘤,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颅脑外伤的治疗,特别在植物人苏醒方面深有研究。展开
  • 宝宝摔倒颅内出血能自愈吗

    宝宝摔倒颅内出血是否可以自愈,需要根据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来判断。 宝宝摔倒颅内出血的原因可能是摔倒时头部受到撞击,导致颅骨骨折或脑组织受损。症状可能包含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如果出血量较小,宝宝可能会自行吸收血液,出血症状可能会逐渐消失。但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升高,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宝宝摔倒后出现颅内出血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在药物方面,医生可能会根据宝宝的病情使用脱水剂、止血药物等。在食物方面,宝宝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帮助降低颅内压,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2025-04-01 16:58:59
  • 颅内皮样囊肿是什么

    颅内皮样囊肿是一种罕见的颅内先天性良性肿瘤。 颅内皮样囊肿是发生在颅内的一种皮样囊肿,这种囊肿主要分为两种表皮囊肿和皮样囊肿。表皮囊肿是一种先天异位发生的囊肿,与中耳胆脂瘤不同,它不是由于反复炎症所致上皮脱落形成。皮样囊肿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颅内先天性良性肿瘤,它含有外胚层与中胚层两种成分,如汗腺、皮脂腺等皮肤附件、毛发和皮肤全层,偶有骨和软骨。 颅内皮样囊肿的成因主要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在胚胎晚期,当继发性脑细胞形成时,如果表皮被带入颅内,就可能形成表皮囊肿。除此之外,少数表皮样囊肿可能是由外伤造成的,如通过实验性损伤将上皮组织植入颅内。

    2025-04-01 16:58:59
  • 颅内囊肿要不要紧

    颅内囊肿是否要紧取决于囊肿的大小、位置和症状。大多数颅内囊肿是良性的,不会引起严重的症状,但有些囊肿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症状。如果囊肿较大或引起严重症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颅内囊肿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情况下和胚胎发育异常、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颅内囊肿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囊肿的大小、位置和症状。如果囊肿较小,没有引起症状,可以定期复查。如果囊肿较大或引起症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颅内囊肿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如头痛、呕吐等。食物方面,没有特别的禁忌,但建议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2025-04-01 16:58:59
  • 颅内压240没的症状严重吗

    颅内压240毫米水柱通常比较严重。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的各种组织对颅腔内壁产生的压力。当这个压力超过180毫米水柱时,称之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诸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呼吸心跳骤停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如果颅内压力达到240毫米水柱而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可能会导致脑组织移位,进而引发脑疝,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所以,如果患者疑似存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即使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应立即就医,接受正规的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危及生命。

    2025-04-01 16:58:59
  • 甲状腺胶质瘤的症状

    甲状腺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一般不具有明显的症状。然而,当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起以下症状: 1、颈部肿块 甲状腺胶质瘤通常会在颈部形成一个肿块,肿块可能会随着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 2、呼吸困难 当肿瘤压迫气管时,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 3、吞咽困难 当肿瘤压迫食管时,可能会导致吞咽困难。 4、声音嘶哑 当肿瘤压迫喉神经时,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 如果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甲状腺超声、CT等检查来确诊甲状腺胶质瘤。一旦确诊,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症状等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2025-04-01 16:58: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