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章剑剑副主任医师(116)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章剑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擅长: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烟雾病、脑梗塞)的外科治疗,尤其擅长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及脑肿瘤的临床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章剑剑,博士,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引用3篇,获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1项。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烟雾病、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基础研究及外科治疗,擅长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展开
个人擅长
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烟雾病、脑梗塞)的外科治疗,尤其擅长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及脑肿瘤的临床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展开
  • 颅骨缺损修补后多长时间可以恢复

    颅骨缺损修补后一般两周到三个月左右可以恢复,具体要根据颅脑缺损的程度决定。 如果患者颅脑缺损程度比较轻,也没有出现异常现象,一般在术后两到三周左右手术切口即可恢复;但如果患者颅脑缺损程度相对严重,还出现肢体活动障碍、感觉障碍等神经症状,则恢复时间会很长,可能需要三个月甚至更久才能恢复。 注意患者在恢复期间要补充充足的睡眠,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2025-04-01 13:18:10
  • 脑出血多长时间可以坐起来

    脑出血患者多长时间能坐起来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是否积极治疗等方面决定。 如果脑出血患者病情较轻,出血部位不在大脑重要功能区,且出血量较少,通常积极的治疗后一般七天以后可以坐起来;如果患者脑出血出血部位在重要功能区,患者也没有得到积极的治疗,病情比较严重,则可能半个月到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坐起来。 注意要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以免形成褥疮。

    2025-04-01 13:18:03
  • 间隙性脑梗塞是什么意思

    间隙性脑梗是指腔隙性脑梗指位于大脑半球和脑干,深部的微小动脉,在长期有高血压时会导致血管动脉壁发生玻璃样变性硬化,最终导致血管闭塞而形成的脑梗。梗塞以后导致局部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坏死的组织发生液化,形成空腔称为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直径通常为0.2-2cm;病灶常常位于深部的脑白质,基底节,脑干还可见于放射冠与侧脑室周围。 间隙性脑梗塞的病因: 1、高血压。 高血压腔隙性脑梗塞中患者发病率占到45%-90%,长期高血压造成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变性,使得管腔变窄,在某种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者是血液成分变化的诱因下发生小动脉的闭塞,腔隙性脑梗塞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尤其是慢性高血压超过了高压21.3,低压12.7千帕的时候,而且会舒张压升高对本病的影响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2、动脉硬化。 当基底节、内囊区腔隙病灶的供血动脉有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改变时,就会出现这种严重的症状。 3、糖尿病。 糖尿病它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但是尚缺乏糖尿病和腔隙性脑梗死有联系的证据,研究也仅确认了糖尿病与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死有关,而与单发的无关。 4、栓子。 栓子有心源性和动脉源性的栓子,它也是导致这个疾病的原因之一。 5、其他因素。 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吸烟、饮酒这些都会对疾病有一定的影响。 间隙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 1、溶栓治疗。 患者在发病之后3到6小时之内应该给予溶栓治疗方法。溶栓治疗可以降低脑梗塞的危险性,减轻症状,防止脑梗塞引起出血的机会。 2、抗凝治疗。 患者在发病期间可以采用抗凝治疗,使用一些药物来控制疾病。进行抗凝治疗之前,应该做抗凝血检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肝素更加安全。注意服用药物需遵从医嘱,避免不良反应。 3、采用中成药活血化瘀治疗。 我们可以使用中成药来进行治疗,中成药没有很大的副作用,而且治疗起来效果比较好。的缺点就是效果比较慢,需要长期治疗。 4、降纤治疗。 这种方法主要的作用就是增加纤溶系统活性,从而可以抑制血栓形成。出现病症建议及时到相关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2025-04-01 07:27:25
  • 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方式

    心脑血管病一般指心脑血管疾病,以高血压、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较为常见,需要根据疾病类型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高血压 高血压指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超过正常,发病多和遗传因素、年龄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因素相关。 遵医嘱减少膳食钠盐的摄入,保证睡眠时间充足,适度通过运动放松身心,控制体重,有助于稳定血压。若血压较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缬沙坦、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降压药来提高疗效。 2、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脑缺血性或者脑出血性疾病,发病多和不良生活习惯、体力活动不足、高血压等因素相关。 患病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营养支持工作。情况较重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依达拉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来保护神经,抗血小板聚集,或者通过去骨瓣减压术、开颅血肿切除术等,来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目的。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所致的心脏病,多因冠状动脉壁上的斑块聚集而引起。 急性期患者需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居室内安静,避免情绪波动大,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吸氧治疗。其次,病情较重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抗血小板、抗心肌缺血。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建议进一步做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等。

    2025-04-01 07:27:18
  • 脑溢血有什么症状

    脑溢血一般是指脑出血,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可分为基底核区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等,出血部位不同,临床症状不同。 1.基底核区出血: 壳核出血,常有出血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如针刺皮肤感觉不到疼痛、轻触皮肤无感觉、无法分辨冷热)和双眼视野同方向缺损。还可出现双眼球不能向出血侧注视,而是凝视对侧。有时伴有言语交流困难。 丘脑出血,临床表现与壳核出血类似。可有特征性眼部表现,如双眼不能向上注视或双眼凝视鼻尖。还可出现言语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和人格改变等。 尾状核头出血,常有头痛、呕吐、颈强直、精神症状。 2.脑叶出血: 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额叶出血可有偏瘫、尿便障碍、话说不清但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话语等。颞叶出血可有言语流畅但不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话语、精神症状、视野缺损、癫痫等。枕叶出血可有视野缺损、视物变形、一过性眼前发黑等。顶叶出血可有偏身感觉障碍、轻偏瘫、视野缺损等。 3.脑干出血: 脑桥出血,大量出血可迅速出现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如针尖样、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高热、呼吸不规则、眼球浮动、四肢瘫痪和去大脑强直发作等。 小量出血可无意识障碍,表现为出血侧面瘫、对侧肢体无力,双眼不能同时向下、向上或一侧转动等。 建议患者不必过度紧张焦虑,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2025-04-01 07:27: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