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剑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擅长: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烟雾病、脑梗塞)的外科治疗,尤其擅长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及脑肿瘤的临床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章剑剑,博士,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引用3篇,获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1项。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烟雾病、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基础研究及外科治疗,擅长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展开
个人擅长
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烟雾病、脑梗塞)的外科治疗,尤其擅长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及脑肿瘤的临床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展开
  • 头颅皮下脂肪瘤ct图

    头颅皮下脂肪瘤CT表现为密度均匀呈负百至负四十HU的低密度影且边界清晰呈圆形或类圆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青少年及成年人更常见,性别上无明显差异,肥胖人群相对易出现,患者一般无特殊相关病史主要依据CT自身影像学特征诊断。 一、头颅皮下脂肪瘤CT表现特征 头颅皮下脂肪瘤在CT图像上具有典型特征:首先是密度表现,由于脂肪瘤主要成分为脂肪组织,其CT值通常处于-100~-40HU之间,呈现均匀的低密度影;其次是形态,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 二、年龄因素影响 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头颅皮下脂肪瘤,但青少年及成年人相对更为常见。青少年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成年人随着生活方式及代谢等因素变化,均可能出现皮下脂肪异常聚集形成脂肪瘤;对于儿童群体,虽相对少见,但也有发生可能,需结合具体临床情况进行评估。 三、性别因素影响 头颅皮下脂肪瘤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男性和女性发生概率相近,这与脂肪瘤的发生主要与脂肪代谢、局部组织异常等因素相关,而非特定性别相关的激素等主导因素。 四、生活方式影响 一般来说,单纯的生活方式本身并非头颅皮下脂肪瘤的直接致病因素,但肥胖人群由于体内脂肪总量较多,相对更容易出现皮下脂肪异常聚集形成脂肪瘤,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合理的饮食结构及适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正常脂肪代谢,降低脂肪瘤发生的潜在风险。 五、病史影响 头颅皮下脂肪瘤患者一般无特殊的相关病史,多为偶然发现的皮下肿块而进行CT检查确诊。若有既往其他疾病史,需结合具体病史综合判断,但通常既往病史对头颅皮下脂肪瘤的CT表现无直接影响,主要依据CT自身的影像学特征进行诊断。

    2025-09-29 09:59:19
  • 后脑勺脂肪瘤的危害

    后脑勺脂肪瘤体积渐增可压迫神经血管致局部疼痛麻木或供血不足,其外观异常隆起会给注重外貌者带来心理压力甚至引发焦虑,虽恶变概率低但需留意形态大小异常变化,儿童患者可能影响头部发育,女性患者因外观受限加重心理负担,老年人群体可能因局部不适降低生活质量需综合评估处理方式。 一、局部压迫相关危害 后脑勺脂肪瘤体积若逐渐增大,可能压迫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压迫神经时,可引发局部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影响头部正常的感觉功能;若压迫血管则可能干扰局部血液循环,导致相应区域出现供血不足等情况,表现为局部不适或功能受限。 二、外观及心理影响 脂肪瘤生长于后脑勺部位,会使该区域外观出现异常隆起,对于注重外貌的人群(尤其女性),可能造成心理压力,进而影响自信心,在社交场合等方面产生顾虑,长期可能引发焦虑等心理问题。 三、潜在恶变风险 尽管后脑勺脂肪瘤发生恶变的概率极低,但理论上仍存在一定可能性。长期存在的脂肪瘤需密切留意其形态、大小变化,若出现短期内迅速增大、质地变硬、与周围组织粘连等异常情况,需高度警惕恶变倾向,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 四、特殊人群影响 1.儿童患者:后脑勺脂肪瘤若影响头部生长发育相关结构,可能对儿童头部正常发育产生潜在影响,需加强监测,必要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2.女性患者:因外观问题可能在发型选择、服饰搭配等方面受限,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需关注其心理状态并给予适当心理疏导; 3.老年人群体:若脂肪瘤引发局部不适,会对日常生活活动(如头部活动、睡眠姿势等)产生影响,进而降低生活质量,需综合评估其健康状况及脂肪瘤对生活的干扰程度来决定处理方式。

    2025-09-29 09:57:26
  • 脑部脂肪瘤如何治疗

    脑部脂肪瘤无症状时定期以头颅磁共振成像监测变化,有症状致神经系统症状时多需手术切除来缓解症状解除压迫且手术方式依肿瘤情况判定,儿童患者手术需谨慎评估风险并选有儿童神经外科诊疗经验机构,有基础病史患者治疗要综合考量整体健康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无症状脑部脂肪瘤的处理 对于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的脑部脂肪瘤,通常采取定期观察的策略。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如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定期监测肿瘤的大小、位置等变化,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复查,密切关注肿瘤是否出现生长或引发相关症状的迹象。 二、有症状脑部脂肪瘤的治疗 当脑部脂肪瘤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时,如癫痫发作、头痛、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等,多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目标是切除肿瘤以缓解症状、解除神经压迫。手术方式的选择需依据肿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等因素综合判定,例如对于位置相对表浅、边界清晰且未与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紧密粘连的脑部脂肪瘤,可考虑通过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 儿童脑部脂肪瘤患者需尤为谨慎,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风险及对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需充分评估。治疗时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若需手术,应在具备儿童神经外科诊疗经验的医疗机构进行,确保手术操作精准,最大程度减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有基础病史患者 对于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或存在基础健康问题的患者,治疗脑部脂肪瘤时需综合考量整体健康状况。例如合并癫痫的患者,在评估手术风险的同时,要考虑抗癫痫药物与手术治疗的相互影响,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保障患者的整体健康和治疗安全性。

    2025-09-29 09:56:02
  • 脑膜瘤如何分期

    脑膜瘤分期依据WHO分级系统分为Ⅰ级(良性,细胞形态正常、生长缓慢、侵袭性低、复发率低)、Ⅱ级(非典型性,细胞有异型性、核分裂象增多、复发率较高)、Ⅲ级(间变性,恶性,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高、侵袭性强、预后差),其分期对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具重要指导意义,医生会综合多因素制定个性化诊疗计划。 Ⅰ级(良性):细胞形态相对正常,生长缓慢,核分裂象少,很少发生坏死,侵袭性低,术后复发率低。这类肿瘤通常边界清楚,手术切除相对容易,患者预后较好,但仍需定期随访观察有无复发。对于儿童患者,Ⅰ级脑膜瘤同样遵循此分级特点,但儿童的术后恢复等情况需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等因素;女性患者在治疗和随访中需考虑月经周期、生育等对身体的影响;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需要纠正生活方式以降低复发风险等。 Ⅱ级(非典型性):细胞具有一定的异型性,核分裂象增多,有局部侵袭性,复发率较高,部分病例可能进展为Ⅲ级。在治疗上需要更加谨慎评估手术切除范围等,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要综合评估其身体机能来决定治疗方案;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要考虑基础病对手术和后续治疗的影响。 Ⅲ级(间变性,恶性):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高,常见坏死,侵袭性强,复发率和转移率较高,预后较差。治疗上多需要综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但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治疗需格外谨慎,儿童患者要考虑化疗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孕妇则要权衡治疗对胎儿的影响等。 脑膜瘤的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肿瘤的分级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诊疗计划。

    2025-09-29 09:54:08
  • 胼胝体发育不良原因

    胼胝体发育不良的原因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具体病因尚不明确。 胼胝体发育不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是对其原因的具体分析: 1.遗传因素:部分胼胝体发育不良是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引起的,这些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胼胝体发育过程中的异常。 2.环境因素:母亲在怀孕期间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如化学物质、辐射、药物等,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增加胼胝体发育不良的风险。 3.其他因素:其他可能与胼胝体发育不良相关的因素包括宫内感染、缺氧、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大多数胼胝体发育不良的病例,具体原因可能并不明确。此外,胼胝体发育不良的程度和症状也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另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智力障碍、运动障碍、癫痫等问题。 对于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神经发育评估、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治疗方法主要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而定,可能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对于孕妇来说,在怀孕期间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及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 对于已经被诊断为胼胝体发育不良的患者,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非常重要。专业的医生和治疗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尽可能地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胼胝体发育不良的原因较为复杂,对于这一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挑战,提高生活质量。

    2025-09-29 09:52: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