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时雨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擅长:神经外科各种常见疾病、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于脑肿瘤、急危重颅脑外伤、脑积水等疾病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赵时雨,男,副主任医师,现任湖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武汉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经主持并完成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一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专业特长: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6余年,擅长于急危重颅脑外伤的手术救治,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各类颅脑肿瘤的显微手术,椎管内肿瘤的手术切除,脑积水腹腔分流手术,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术等。展开
个人擅长
神经外科各种常见疾病、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于脑肿瘤、急危重颅脑外伤、脑积水等疾病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 展开
  • 恶性脑膜瘤症状都有哪些

    颅内压增高会引发头痛(多为持续性且渐重)、呕吐(喷射性与头痛剧烈相关)等症状,还会导致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包括癫痫发作、视力障碍、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部分患者有精神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意识障碍,不同年龄段患者上述表现各有特点及影响。 呕吐:通常为喷射性呕吐,与头痛剧烈相关。当颅内压升高时,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导致。对于儿童来说,呕吐可能是较突出的表现,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肠胃问题,而延误病情诊断。成人也可能因呕吐频繁影响营养摄入和身体状态。 神经系统定位症状 癫痫发作:部分恶性脑膜瘤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可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全身性发作。肿瘤刺激大脑皮层导致异常放电引发癫痫。不同年龄人群癫痫发作表现相似,但儿童癫痫发作可能更频繁,且可能影响智力发育等,成人则可能因频繁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视力障碍:若肿瘤压迫视神经或视交叉,可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例如压迫视神经可引起单侧或双侧视力逐渐减退,儿童可能表现为视物不清、不能准确抓取物品等,成人则可能出现阅读困难、驾驶受影响等情况。随着病情进展,视野缺损会逐渐加重,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肿瘤若位于大脑半球运动或感觉区附近,可引起对侧肢体运动无力、肌力下降,或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对于儿童,可能影响其肢体的正常活动和发育,如行走不稳、精细动作困难等;成人则可能出现持物不稳、行走障碍等,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其他症状 精神症状:部分恶性脑膜瘤患者会出现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情绪异常等。这与肿瘤影响大脑相关区域的功能有关。不同年龄患者精神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波动等,成人则可能出现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改变等情况。 意识障碍: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颅内压极度升高时,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是由于颅内压过高严重影响脑的正常功能和血液循环,对各年龄段患者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儿童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受影响,成人则可能危及生命。

    2025-09-29 10:41:20
  • 脑出血常见病因

    脑出血的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吸烟、酗酒、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预防脑出血需控制血压、戒烟限酒、控制血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等。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损伤,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2.脑血管畸形:如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这些血管结构异常容易破裂导致脑出血。 3.脑动脉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降低,容易形成血栓或破裂,引发脑出血。 4.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 5.吸烟:吸烟会使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导致脑血管病变。 6.酗酒: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内皮损伤,增加脑出血的几率。 7.情绪激动:剧烈的情绪变化,如愤怒、兴奋等,可能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诱发脑出血。 8.过度劳累:长时间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使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容易诱发脑出血。 9.其他因素:如抗凝药物的使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血管炎等也可能导致脑出血。 对于脑出血的预防,以下措施是重要的: 1.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应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3.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定期进行体检。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5.定期体检:有脑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出现突然的头痛、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头颅CT等检查,以确定是否为脑出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同时,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照顾,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对于有脑血管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2025-09-29 10:39:58
  • 脑瘤的表现有哪些

    颅内压增高表现有持续性胀痛或跳痛清晨夜间明显渐重、喷射性与进食无关的呕吐及视力逐渐减退视野缺损,神经功能受损不同部位脑瘤有特异性表现,如额叶有精神症状癫痫、颞叶有嗅觉听觉异常语言障碍、顶叶有躯体感觉障碍计算定向障碍、枕叶有视野视力下降,全身症状儿童有生长发育迟缓头颅增大成人有全身乏力消瘦,女性需考虑激素影响有基础病史患者表现可能不典型。 一、颅内压增高表现 1.头痛:多呈持续性胀痛或跳痛,清晨或夜间较为明显,此乃颅内压升高刺激脑膜或神经所致,随着病情进展,头痛程度可逐渐加重。 2.呕吐:常为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联,系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引发。 3.视力障碍:表现为视力逐渐减退、视野缺损等,是颅内压增高致使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视神经受压造成。 二、神经功能受损症状 1.不同部位脑瘤的特异性表现 额叶肿瘤:可出现精神症状,像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等,还可能引发癫痫发作,多为部分性发作。 颞叶肿瘤:可出现嗅觉、听觉异常,例如幻嗅、幻听等,影响语言功能时可出现语言表达或理解障碍。 顶叶肿瘤:主要表现为躯体感觉障碍,如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等,还可能有计算力、定向力障碍。 枕叶肿瘤:主要影响视觉,出现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等。 三、全身症状 1.不同年龄差异 儿童脑瘤:除上述局部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如身高、体重增长缓慢,头颅增大(多见于小儿颅内压增高时)等,这与儿童脑部处于发育阶段,颅内空间相对有限,肿瘤对脑部发育影响显著相关。 成人脑瘤:可能出现全身乏力、消瘦等全身消耗表现,与肿瘤消耗机体能量及影响机体代谢等有关。 2.特殊人群特点 女性患者:需考虑激素水平对脑瘤可能的影响,部分脑瘤可能受雌激素等影响,但其具体关联需结合肿瘤类型分析,在表现上可能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诊断和治疗时要综合激素情况。 有基础病史患者:若患者有神经系统基础病史,脑瘤表现可能不典型,需更细致鉴别,如既往有偏头痛病史的患者出现头痛加重、性质改变时,要警惕脑瘤可能。

    2025-09-29 10:38:00
  • 脑瘤前期有哪些症状

    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有持续性钝痛晨起明显且体位改变加重的头痛及喷射性与进食无关的呕吐;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包括肿瘤影响视觉通路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刺激脑神经元致癫痫发作、累及运动或感觉中枢致肢体运动或感觉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儿童期可致生长发育迟缓、巨人症、侏儒症、性早熟等,成人期可现月经紊乱、性功能减退、泌乳等;特殊人群中儿童脑瘤前期症状易被忽视需关注其生长发育等,老年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需结合检查判断,有既往头部外伤等病史者出现相关症状应警惕需及时就医排查。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1.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晨起时较为明显,可能因体位改变(如低头、用力)而加重,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刺激脑膜、血管及神经所致。2.呕吐:常呈喷射性,与进食无明显关联,是因颅内压升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引起。 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1.视力障碍:肿瘤影响视觉通路时可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如双眼颞侧偏盲等,是肿瘤压迫视神经或视交叉导致。2.癫痫发作:部分脑瘤前期可表现为癫痫,可为局限性发作或全身性大发作,系肿瘤刺激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3.肢体运动或感觉异常:若肿瘤累及运动或感觉中枢,可出现一侧肢体乏力、麻木、活动不灵活等,儿童脑瘤可能影响运动发育,表现为行走不稳、肢体协调差等。 三、内分泌功能紊乱相关症状 1.儿童期表现:若脑瘤影响垂体等内分泌结构,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巨人症(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或侏儒症(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性早熟等,因激素分泌失衡所致。2.成人期表现:成人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性功能减退、泌乳(垂体瘤影响泌乳素分泌)等,与内分泌轴受肿瘤压迫或侵犯有关。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脑瘤前期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因其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精神状态及有无异常行为等;老年人群脑瘤前期症状可能与其他老年疾病表现混淆,需结合影像学等检查综合判断;有既往头部外伤、神经系统疾病史者,出现上述症状时更应警惕脑瘤可能,需及时就医排查。

    2025-09-29 10:36:11
  • 脑兼室脂肪瘤

    脑室内脂肪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先天性良性肿瘤源于胚胎期脂肪组织异位沉积临床表现症状多样与位置大小相关常见头痛癫痫等部分无症状靠影像学诊断CT见低密度灶MRI具特异性T1WI和T2WI高信号可显与周围关系治疗分随访观察和手术治疗症状明显或大时切除特殊人群儿童需评估耐受优先非手术干预育龄女关注妊娠病情变化老年综合评估全身状况手术耐受力术后加强监护。 一、定义与病因 脑室内脂肪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起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异位的脂肪细胞,其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胚胎期脂肪组织异位沉积相关。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多样性:取决于脂肪瘤的位置与大小,常见表现包括头痛、癫痫发作、视力障碍、脑积水相关症状(如呕吐、意识改变等),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可见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病灶,CT值接近脂肪密度,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 头颅MRI:具有特异性,表现为T1WI、T2WI均为高信号,能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对诊断和评估病情价值重大。 四、治疗原则 1.随访观察:对于无症状、体积较小的脑室内脂肪瘤,可定期进行影像学随访,监测肿瘤变化。 2.手术治疗:当脂肪瘤引起明显症状(如头痛、癫痫频繁发作、脑积水等)或肿瘤较大时,需考虑手术切除,手术目的是解除占位效应、缓解症状。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手术需充分评估儿童的耐受能力,优先考虑非手术干预措施,密切监测肿瘤进展,手术时需格外谨慎,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最大程度保障儿童术后恢复。 2.育龄女性:需关注妊娠过程中病情变化,定期进行影像学监测,评估妊娠对肿瘤的影响及肿瘤对妊娠的潜在风险,必要时与产科、神经外科多学科协作制定管理方案。 3.老年患者:需综合评估全身状况,包括心肺功能等,评估手术耐受性,若采取手术治疗,术后需加强监护,关注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025-09-29 10:33: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