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放疗、化疗、联合生物治疗、靶向治疗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思宇,女,主任医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内科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一附院。2002-2004年在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至新华医院工作。曾赴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韩国首尔大学医院肿瘤医院访问。现为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AACR (美国癌症研究会)、ASCO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ESMO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CSCO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评审专家;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专家;Advances in Modern Oncology Research编委;《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Tumor Biology等八种SCI期刊审稿专家。 主要从事肿瘤的综合治疗,以内科治疗为主,包括化疗、热疗、生物免疫治疗及放化疗结合治疗等,注重肿瘤的个体化、一体化综合治疗。 主要科研方向为:1)抗肿瘤药理;2)肿瘤生物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2项、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1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在美国癌症研究会年会、世界胃癌大会等多个国际会议有会议报告和poster交流。展开
个人擅长
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放疗、化疗、联合生物治疗、靶向治疗等。展开
  • 糖类抗原199是什么意思

    糖类抗原199(CA199)是一种粘蛋白型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正常血清参考值小于37U/mL,可辅助诊断胰腺癌、胆道系统肿瘤等恶性肿瘤,也可见于胰腺炎等非恶性疾病,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CA199升高的临床意义各有特点,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临床意义 辅助诊断胰腺癌: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明显升高,其阳性率可达85%-95%,且在病情进展时CA199水平会持续升高,对于胰腺癌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例如,一项大型临床研究表明,约87%的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且随着肿瘤分期的进展,CA199升高的比例和程度也会增加。 辅助诊断胆道系统肿瘤:胆管癌、胆囊癌等胆道系统肿瘤患者血清CA199也常升高。在胆管癌中,其阳性率可达80%左右,可作为胆道系统肿瘤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其他恶性肿瘤: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99也可能升高,但阳性率相对低于胰腺癌等。此外,卵巢癌、肺癌等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也可能出现CA199不同程度的升高。 非恶性疾病:某些非恶性疾病也可能导致CA199升高,如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等。一般来说,这些疾病引起的CA199升高通常是轻度或中度升高,且往往是暂时的,在疾病好转后CA199水平可逐渐下降。比如,急性胰腺炎发作时,约有30%-50%的患者CA199会升高,但多在发病后1-2周内恢复正常。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时期CA199的参考值与成人不同,且儿童时期CA199升高的临床意义与成人有所差异。儿童的CA199升高更需结合儿童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临床表现以及其他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因为儿童的一些良性疾病如感染等也可能导致CA199轻度升高,需谨慎区分是良性还是恶性疾病引起。 孕妇:部分孕妇血清CA199水平可能会轻度升高,这属于生理性波动,一般无需过度紧张,但也需要结合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以排除是否存在潜在的病理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的各项生理功能减退,其CA199的代谢等情况与年轻人有所不同。老年人出现CA199升高时,要更加全面地进行检查,因为老年人患恶性肿瘤的概率相对较高,同时也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合并的良性疾病对CA199的影响,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明确升高的原因。

    2025-09-25 11:03:36
  • 嘴发苦是肝癌的早期吗

    嘴发苦不一定是肝癌早期表现,其原因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有生活方式方面的饮食、口腔卫生、吸烟饮酒等;疾病因素有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胃食管反流病,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感冒等。肝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嘴发苦非特异性表现,出现嘴发苦伴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 一、非疾病因素导致嘴发苦 生活方式方面 饮食:短期大量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后可能出现嘴发苦。例如,过多食用油炸食品,其油腻成分可能会在口腔内残留,导致味觉异常,出现嘴发苦的情况。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一般调整饮食结构后可缓解。 口腔卫生:不注意口腔卫生,口腔内细菌滋生,也可能引起嘴发苦。比如,晚上睡前不刷牙,食物残渣在口腔内经过一夜发酵,会产生异味,导致嘴发苦。儿童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吸烟饮酒: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残留在口腔和呼吸道,容易导致嘴发苦;过量饮酒后,酒精对口腔黏膜和胃肠道的刺激也可能引起嘴发苦。成年人中长期吸烟饮酒者较常见这种情况,应尽量减少吸烟饮酒频率。 二、疾病因素导致嘴发苦 消化系统疾病 胆囊炎:胆囊发生炎症时,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胆汁反流可能引起嘴发苦。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相对更易患胆囊炎。患者除了嘴发苦外,还可能有右上腹疼痛、恶心等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会导致嘴发苦。中老年人相对高发,肥胖、不良饮食习惯(如睡前吃东西)等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患者常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 其他系统疾病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出现嘴发苦的情况。尤其在血糖波动较大时更易发生,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出现,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来改善症状。 感冒:感冒时,人体免疫力下降,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影响味觉,导致嘴发苦。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更容易患感冒并出现嘴发苦情况,要注意保暖、增强免疫力来预防感冒。 而肝癌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但嘴发苦不是肝癌早期的特异性表现。如果出现嘴发苦且伴有其他可疑症状,如持续右上腹不适、消瘦、黄疸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CT等,以明确病因,而不能仅凭嘴发苦就判定是肝癌早期。

    2025-09-25 11:02:28
  • 直肠癌身体哪个部位会痛

    直肠癌患者身体可能疼痛的部位因病情发展阶段等因素不同,包括腹部(肿瘤生长致肠道梗阻相关疼痛、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引起的疼痛)、会阴部、腰骶部等,且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疼痛表现有差异,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评估诊断治疗。 腹部疼痛: 肿瘤生长导致肠道梗阻相关疼痛:当直肠癌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起肠道梗阻,患者会出现腹部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疼痛程度可能逐渐加重。这是因为肿瘤阻塞肠腔,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道蠕动增强以试图推动内容物通过,从而引发腹部的牵扯样疼痛等。例如,有研究发现,约60%左右的直肠癌肠道梗阻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症状,且随着肿瘤进展,梗阻情况加重,疼痛可能更为剧烈。 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引起的疼痛:如果直肠癌肿瘤侵犯到腹腔内的其他组织器官,比如侵犯到腹膜、肠系膜等,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的腹部疼痛,疼痛部位相对较固定,可能在肿瘤所在侧的腹部。比如肿瘤位于直肠左侧壁,可能左侧腹部会有疼痛不适。肿瘤侵犯周围神经等结构时,疼痛可能会比较明显,呈隐痛或钝痛,且可能伴有坠胀感等。 会阴部疼痛:当直肠癌肿瘤侵犯到直肠周围的神经丛或骨盆底部组织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会阴部的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是隐痛、胀痛等,部分患者疼痛较为明显,尤其在坐位、行走等压迫会阴部相关组织时,疼痛可能加重。这是因为直肠周围的神经分布丰富,肿瘤侵犯周围结构刺激神经引起疼痛。 腰骶部疼痛:肿瘤进一步侵犯骶骨、骶神经丛等结构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骶部的疼痛,疼痛可向臀部、下肢放射等。例如,有资料显示,约20%-30%的晚期直肠癌患者会出现腰骶部疼痛症状,这是由于肿瘤转移或直接侵犯骶骨及周围神经组织导致神经受刺激或压迫引起疼痛。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直肠癌患者,疼痛表现可能会有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与年轻患者不同;女性患者在肿瘤侵犯特定组织时疼痛表现可能因生理结构等因素与男性有一定区别;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其身体状况可能影响对疼痛的反应及疾病的进展,从而影响疼痛表现;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其疼痛可能会与基础疾病的症状相互干扰等。在面对直肠癌相关疼痛时,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治疗。

    2025-09-25 10:59:37
  • 胃癌的原因是什么

    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重要可控危险因素,某些遗传综合征如遗传性弥漫性胃癌综合征会增加亲属患胃癌风险,环境因素中饮食(高盐、腌制、烟熏、油炸食品)和地理环境影响发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癌前病变有癌变可能,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升高且男性风险高于女性。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综合征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比如遗传性弥漫性胃癌综合征。如果家族中有胃癌患者,尤其是有遗传性胃癌相关基因突变的家族,其亲属患胃癌的风险会高于普通人群。例如,在遗传性弥漫性胃癌综合征中,由CDH1基因种系突变引起,携带该基因突变的个体,一生中患胃癌的风险可高达70%-80%。 环境因素 饮食因素:长期食用高盐饮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使胃黏膜对致癌物质的敏感性增加。例如,日本部分地区居民长期摄入高盐食物,胃癌发病率相对较高。此外,长期食用腌制、烟熏、油炸食品也与胃癌发生相关。腌制食品中含有较多亚硝酸盐,在胃内酸性环境下可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是明确的致癌物质;烟熏和油炸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长期摄入会增加胃癌发生几率。 地理环境因素:不同地区的胃癌发病率存在差异,例如我国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这可能与当地的水土、饮食习惯等环境因素有关。 癌前病变 一些胃部的癌前病变若未得到有效处理,可能会发展为胃癌。常见的癌前病变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上皮发生萎缩性改变,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随着病情进展,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胃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尤其是直径大于2cm的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较高;胃溃疡患者胃黏膜在慢性炎症修复过程中也可能发生癌变,一般认为胃溃疡癌变率在1%左右,但对于长期不愈合的胃溃疡需要高度警惕。 年龄与性别因素 年龄: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胃黏膜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胃的自我修复和防御能力下降,同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也有所减弱,更容易受到各种致癌因素的影响。 性别:一般来说,男性患胃癌的风险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男性吸烟、饮酒的比例相对较高,且男性接触一些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机会可能更多等。

    2025-09-25 10:58:18
  • 什么是氩氦刀微创冷冻消融治疗

    氩氦刀微创冷冻消融治疗是利用低温冷冻原理破坏肿瘤细胞的微创技术,工作原理含冷冻使肿瘤细胞坏死及复温让坏死细胞被吸收排出,适用多种实体肿瘤尤其不能耐受手术或术后复发转移者,优势有微创、对免疫影响小、可重复治疗,操作在影像引导下精准穿刺并循环冷冻复温,注意事项需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特殊人群并监测治疗后并发症。 一、定义 氩氦刀微创冷冻消融治疗是一种利用低温冷冻原理来破坏肿瘤细胞的微创治疗技术。它通过特殊的冷冻探针将超低温传递至肿瘤组织,使肿瘤细胞因冷冻坏死,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相对较小。 二、工作原理 1.冷冻阶段:氩气通过冷冻探针快速喷出,使探针尖端温度迅速降低至-140℃~-170℃,将肿瘤组织冷冻,导致肿瘤细胞内冰晶形成、细胞膜破裂、血管栓塞等,从而使肿瘤细胞坏死。 2.复温阶段:氦气通过探针快速导入,使冷冻的肿瘤组织快速复温,复温过程中冷冻坏死的细胞裂解并被机体吸收或排出。 三、适用范围 可用于治疗多种实体肿瘤,如肺癌、肝癌、肾癌、乳腺癌等局部实体肿瘤,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 四、优势 1.微创性:手术创伤小,皮肤切口仅几毫米,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2.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与部分传统治疗相比,对患者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相对较轻。 3.可重复治疗:对于复发或转移的肿瘤,在合适情况下可再次进行冷冻消融治疗。 五、操作过程 通常在影像引导(如CT、B超等)下进行,医生将冷冻探针精准穿刺插入肿瘤组织内,然后依次进行冷冻、复温等循环操作,根据肿瘤大小等调整冷冻复温的时间和次数。 六、注意事项 1.患者身体状况评估:需综合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例如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要谨慎评估冷冻消融治疗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凝血功能异常者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提前调整或处理。 2.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耐受性相对较差,治疗前需更细致评估其各脏器功能,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根据耐受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儿童: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低龄儿童一般不优先选择该治疗,若需进行,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在充分评估风险后谨慎实施。 3.治疗后监测:治疗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局部组织情况等,观察是否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以便及时处理。

    2025-09-25 10:57: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