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放疗、化疗、联合生物治疗、靶向治疗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思宇,女,主任医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内科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一附院。2002-2004年在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至新华医院工作。曾赴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韩国首尔大学医院肿瘤医院访问。现为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AACR (美国癌症研究会)、ASCO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ESMO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CSCO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评审专家;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专家;Advances in Modern Oncology Research编委;《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Tumor Biology等八种SCI期刊审稿专家。 主要从事肿瘤的综合治疗,以内科治疗为主,包括化疗、热疗、生物免疫治疗及放化疗结合治疗等,注重肿瘤的个体化、一体化综合治疗。 主要科研方向为:1)抗肿瘤药理;2)肿瘤生物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2项、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1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在美国癌症研究会年会、世界胃癌大会等多个国际会议有会议报告和poster交流。展开
个人擅长
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放疗、化疗、联合生物治疗、靶向治疗等。展开
  • 皮肤癌会传染吗

    皮肤癌不会传染,其发生与紫外线照射、化学致癌物质、慢性炎症刺激、免疫抑制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发病情况有差异,长期紫外线照射、有化学物质接触史、有皮肤慢性炎症或免疫功能低下病史的人群患皮肤癌风险高,需关注皮肤状况并定期检查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患皮肤癌相对少见,但如果有长期过度紫外线暴露等情况也需关注;成年人是皮肤癌的常见发病人群,尤其是长期从事户外工作、有紫外线暴露风险的人群更要注意皮肤状况监测;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等因素,也可能面临皮肤癌风险。性别方面,某些类型皮肤癌在男女中的发病情况有差异,比如基底细胞癌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鳞状细胞癌男女发病比例相对接近。生活方式中,长期紫外线照射是重要诱因,像经常在日光下暴晒且不采取防护措施的人,患皮肤癌风险增加;有化学物质接触史,如长期接触沥青、煤焦油等的人群,也易受皮肤癌威胁。有皮肤慢性炎症病史、免疫功能低下病史等的人群,患皮肤癌风险相对更高,需定期进行皮肤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皮肤病变。

    2025-07-30 10:30:40
  • 肿瘤筛查12项多少钱

    肿瘤筛查12项价格因地区、医院等级等因素不同,一般公立医院常规在几百到一千多,经济发达地区三甲医院可能更高,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家族病史、生活方式不健康者需依个体情况合理选择以早期发现肿瘤。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由于其患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更需要定期进行肿瘤筛查,但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筛查方式和机构,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和舒适。对于有肿瘤家族病史的人群,可能需要更精准或更全面的肿瘤筛查12项,价格可能会因检测项目的细化等有所不同,但都要依据个体情况来合理选择,以达到早期发现肿瘤的目的。另外,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等人群,可能需要更关注肿瘤筛查,其价格虽受多种因素影响,但都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肿瘤筛查12项项目及检测机构。

    2025-07-30 10:22:49
  • 淋巴癌二次复发有危险吗

    淋巴癌二次复发通常危险性较高,会使病情复杂化、治疗难度增加,总体预后比首次发病差,不同年龄层、既往病史、生活方式等对其有不同影响,二次复发后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明显缩短,儿童复发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患者耐受治疗能力差、并发症风险高,既往病史者病情进展更迅速,不健康生活方式会增加不良预后风险,健康生活方式可作辅助配合治疗。

    2025-07-30 10:20:03
  • 肾透明细胞癌2级治疗方法有哪些

    肾透明细胞癌2级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放疗。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2级首选根治性肾切除术,早期等适合患者可考虑肾部分切除术;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患者可用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重要方向但可能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放疗用于局部晚期不能手术或术后残留患者的姑息或辅助治疗,且需综合评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治疗需考虑各自特点。 靶向治疗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2级患者,靶向治疗是重要治疗手段。例如舒尼替尼等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机制发挥作用。研究表明,靶向治疗能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等。但靶向药物可能有一定不良反应,不同患者对药物耐受性不同,年龄较大患者可能更需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等的影响,女性患者在用药前需告知医生是否处于特殊生理期等情况。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是肾透明细胞癌2级治疗的重要方向,如帕博利珠单抗等。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其疗效在部分患者中显著,但也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肝炎等。对于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需格外谨慎,不同年龄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和耐受性有差异,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相对较弱,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放疗 放疗在肾透明细胞癌2级治疗中主要用于局部晚期不能手术切除患者的姑息治疗,缓解疼痛等症状,或术后有肿瘤残留患者的辅助放疗。不过放疗对肾透明细胞癌2级的直接抗肿瘤效果相对有限,且放疗可能会引起放射性肾炎等不良反应,在实施放疗时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综合评估,年龄较小患者一般不首选放疗,因为放疗可能对生长发育等产生潜在影响。

    2025-07-25 15:51:59
  • 胰腺癌有传染性吗

    胰腺癌不具有传染性,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基因突变、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吸烟、长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慢性胰腺炎等多种因素相关,有胰腺癌家族遗传倾向人群应定期检查,长期吸烟人群应戒烟,慢性胰腺炎患者应积极治疗和定期复查来降低患病风险。 遗传因素与胰腺癌 部分胰腺癌具有遗传易感性,某些基因突变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但这种遗传是个体基因层面的改变,并非通过接触、传播等方式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例如,遗传性胰腺炎相关基因的突变可能使家族成员有更高的胰腺癌发病倾向,但这不是传染所致。 环境与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患胰腺癌的风险高于不吸烟者,这是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胰腺组织细胞,长期作用下导致细胞发生癌变,但这不是传染性的原因。长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会影响胰腺的正常代谢功能,增加胰腺负担,进而可能诱发胰腺癌,同样不存在传染性。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患者患胰腺癌的几率较正常人有所升高,这是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胰腺组织,使胰腺细胞不断受到损伤修复,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癌变,但慢性胰腺炎本身不具有传染性,由慢性胰腺炎发展为胰腺癌也不会传染给他人。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有胰腺癌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胰腺相关检查,如腹部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病变;长期吸烟的人群应尽量戒烟,改善生活方式,降低患胰腺癌风险;本身有慢性胰腺炎的患者,要积极治疗慢性胰腺炎,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监测胰腺情况,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预防胰腺癌相关风险,同时也体现了对不同特殊人群在胰腺癌相关健康管理方面的人文关怀和科学指导。

    2025-07-25 15:46: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