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妇科各类良性肿瘤,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症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红,女,主任医师,副教授,妇科副主任,1964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上海笫二医科大学医学系。从事妇科临床工作20余年,1997年在法国巴黎Robert-Pebre医院进修。具有扎实的妇产科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腹腔镜、宫腔镜及开腹的妇科手术。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卵巢囊肿等。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对妇科炎症、妇科内分泌具有较深的研究。发表专业论文多篇。擅长疾病各类妇科微创手术,腹腔镜、宫腔镜的检查与治疗,妇科四级内镜手术,腹腔镜下卵巢癌根治术,内膜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女性盆底手术,包括张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子宫脱垂、以及阴道前后壁膨出等手术;妇科的各类疑难杂症。展开
个人擅长
妇科各类良性肿瘤,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症等。展开
  • 怀孕了又检查出来子宫肌瘤怎么办

    子宫肌瘤对妊娠有不同影响,需根据肌瘤类型评估;孕期要定期超声及胎儿情况监测;孕早期无症状者定期产检,有症状者对症处理;孕中期监测肌瘤及胎儿,处理红色变性等情况;孕晚期评估分娩方式;有多次流产史和高龄孕妇需特殊关注;产后复查并据情况决定后续治疗。 一、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评估 (一)根据肌瘤情况分类影响 1.黏膜下肌瘤: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流产发生率增加。研究表明,黏膜下肌瘤患者妊娠早期流产风险较无肌瘤孕妇明显升高。 2.肌壁间肌瘤:若肌瘤较大,可使宫腔变形,或影响胎盘附着位置,增加早产、胎位异常等风险;较小的肌壁间肌瘤对妊娠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密切监测肌瘤大小变化及妊娠过程。 3.浆膜下肌瘤:一般对妊娠影响相对较小,但在妊娠中晚期,较大的浆膜下肌瘤可能发生蒂扭转,引起急腹症。 二、孕期监测与检查 (一)超声监测 孕期需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肌瘤大小变化、位置改变以及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一般建议在孕早期、孕中期(20周左右)、孕晚期分别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肌瘤与胎儿、胎盘的关系等情况。 (二)胎儿情况监测 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包括双顶径、股骨长、腹围等,以及胎心胎动情况,确保胎儿在宫内的健康状况。 三、不同孕期的处理原则 (一)孕早期 1.无症状者:定期产检,密切观察孕妇有无腹痛、阴道流血等情况,告知孕妇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有症状者:若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表现,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适当休息、必要时给予保胎治疗等,但需谨慎使用可能对妊娠有影响的药物。 (二)孕中期 1.继续监测肌瘤情况及胎儿状况,若出现肌瘤红色变性(表现为剧烈腹痛、发热等),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补液、止痛等对症处理,多数可缓解。 2.关注胎位情况,若存在胎位异常,在孕中期可通过适当的方法尝试纠正胎位,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孕晚期 1.评估肌瘤对分娩方式的影响,若肌瘤不影响骨盆入口及产道,胎儿情况良好,可尝试阴道分娩;若肌瘤较大或位置特殊,影响分娩进程,则可能需要行剖宫产术。同时,需做好剖宫产术中处理肌瘤的准备。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有多次流产史的孕妇 这类孕妇合并子宫肌瘤时,需更加密切监测,孕前可咨询妇产科专家,评估妊娠风险,孕早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积极采取保胎等措施,并加强孕期监测频率。 (二)高龄孕妇 高龄孕妇合并子宫肌瘤时,妊娠风险相对增加,孕期需更严格监测肌瘤情况及胎儿的各项指标,加强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等情况的筛查,如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五、产后随访 产后需复查超声,了解肌瘤大小恢复情况等。若肌瘤在产后仍较大且有相关症状,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但需考虑哺乳等因素对治疗的影响。

    2025-10-15 15:13:35
  • 排卵后卵子和精子多久结合

    排卵后精子和卵子结合通常在12-24小时内,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年轻女性结合概率相对高,高龄女性卵子质量等下降影响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利于结合,不良生活方式及妇科、内分泌疾病会阻碍结合。 正常情况下,排卵后卵子在输卵管中等待精子结合,精子和卵子结合(受精)通常发生在排卵后的12-24小时内。卵子排出后,其存活时间大约为12-48小时,而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后可存活1-3天。当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后,会通过宫颈、子宫到达输卵管,在此与卵子相遇结合。例如,研究表明,在输卵管的壶腹部区域,精子和卵子有较大的概率在此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 不同年龄人群的影响 年轻女性:一般来说,20-30岁左右的女性生殖功能相对较为旺盛,排卵通常比较规律,卵子的质量也较好,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概率相对较高,在排卵后12-24小时内结合的可能性较大。这是因为此年龄段女性的卵巢功能正常,激素水平稳定,能够保证卵子的正常排出和精子的良好运行及结合条件。 高龄女性:35岁以上的高龄女性,卵子的质量可能会逐渐下降,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增加,同时输卵管等生殖器官的功能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减退。这可能会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时间,比如卵子存活时间可能相对缩短,或者精子到达输卵管与卵子相遇的过程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受孕的时间可能会有所变化,而且受孕的概率相对年轻女性会降低。 生活方式的影响 健康生活方式:如果女性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殖内分泌功能,使排卵正常,也有利于精子在女性体内的运行和卵子的正常状态,从而使精子和卵子能够在较合适的时间结合。例如,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包括生殖器官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精子和卵子的运输及结合。 不良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生殖系统的功能。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可能使精子和卵子的运行受到阻碍;酗酒会影响激素的分泌和卵子、精子的质量,从而延长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时间甚至降低结合的概率;熬夜会打乱内分泌节律,影响排卵的规律性以及生殖激素的正常分泌,不利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病史的影响 妇科疾病:患有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的女性,可能会引起输卵管粘连、堵塞等情况,这会阻碍精子与卵子的相遇结合,导致结合时间延长甚至无法结合而不孕。例如,盆腔炎性疾病可能使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影响精子的运输以及卵子在输卵管内的运行,从而干扰受精过程。 内分泌疾病: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会导致排卵异常,激素水平紊乱,影响卵子的质量和排出,同时也可能影响精子在女性体内的活动能力和运行,进而影响精子和卵子的正常结合时间和结合概率。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存在排卵障碍,卵子不能正常排出或者排出的卵子质量不佳,使得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机会减少。

    2025-10-15 15:12:45
  • 什么是输卵管造影术

    输卵管造影术是通过向宫腔及输卵管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诊断了解输卵管通畅等情况的检查方法,目的包括了解输卵管通畅等及观察宫腔形态,时间选月经干净后3-7天,检查前要完善相关检查、做碘过敏试验、排空膀胱,检查过程是患者取截石位等操作,术后要禁性生活盆浴2周、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不同人群有相应考虑。 一、定义 输卵管造影术是通过导管向宫腔及输卵管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诊断仪行X线透视及摄片,根据造影剂在输卵管及盆腔内的显影情况来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阻塞部位及宫腔形态的一种检查方法。 二、检查目的 1.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及通畅的程度和具体阻塞部位,这对于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等相关疾病至关重要。比如,若输卵管存在阻塞,通过造影可明确阻塞是在间质部、峡部、壶腹部还是伞端等不同部位,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观察宫腔形态,看是否有宫腔粘连、畸形等异常情况。例如,能发现是否存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导致宫腔形态改变的病变。 三、检查时间 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此时子宫内膜较薄,可减少造影剂逆流进入盆腔及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需先排除妊娠可能后再安排检查时间。 四、检查前准备 1.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四项(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白带常规等,以了解患者身体基本状况,排除检查禁忌证。若存在急性生殖道炎症等情况则不宜进行该检查。 2.检查前需进行碘过敏试验,因为造影剂可能含碘,若患者对碘过敏则不能行输卵管造影术。 3.检查前需排空膀胱,以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位置的判断。 五、检查过程 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铺无菌巾,行双合诊检查了解子宫位置及大小。 2.将导管经阴道插入宫腔,固定好导管后,通过导管缓慢注入造影剂,同时在X线透视下观察造影剂流经宫腔及输卵管的情况,并适时摄片。一般需拍摄两张片子,一张是注入造影剂后的初期片,另一张是一定时间后(通常为24小时左右)拍摄的盆腔弥散片,以观察造影剂在盆腔内的弥散情况。 六、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需禁止性生活及盆浴2周,以预防感染。 2.可酌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术后可能会有少量阴道出血,一般不超过月经量,若阴道出血较多或伴有腹痛等不适,需及时就诊。 七、不同人群的考虑 1.育龄女性:对于有不孕不育等相关问题怀疑输卵管因素的育龄女性,该检查是重要的排查手段。需向患者检查的必要性和过程,缓解其紧张情绪。 2.特殊病史人群:若患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史,需评估检查过程中X线照射及造影剂可能对其身体的影响,必要时需在相关科室会诊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检查。 3.年龄因素:一般适用于有生育相关问题且处于适宜检查年龄阶段的女性,对于儿童等非生育相关年龄阶段通常不进行该检查。

    2025-10-15 15:11:54
  • 肚子痛是妇科病吗

    肚子痛可能是妇科病,妇科相关疾病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可致肚子痛,非妇科疾病如胃肠道疾病(急性胃肠炎、肠梗阻)、泌尿系统疾病(输尿管结石)也会引发肚子痛且易被误判为妇科病,不同人群肚子痛情况不同,出现肚子痛需综合多方面评估明确原因,不能简单认为是妇科病或忽视妇科疾病可能。 盆腔炎:女性盆腔内的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器官发生炎症时可引起肚子痛,多为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还可能伴有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盆腔炎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下腹部疼痛的表现,其炎症的发生可能与细菌感染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可能患病,性生活活跃的女性相对更易高发。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症状是盆腔疼痛,多为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疼痛部位多为下腹部、腰骶部及盆腔中部,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性交痛、月经异常等情况,该疾病在生育年龄女性中较为多见,其发病机制与子宫内膜的异位种植等因素有关。 宫外孕: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也就是常说的宫外孕,典型症状为停经、腹痛与阴道流血。腹痛多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当胚胎死亡后,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严重时可引起晕厥与休克,多见于有停经史、有输卵管炎症等高危因素的女性。 非妇科疾病导致的肚子痛但易被误判为妇科病 胃肠道疾病: 急性胃肠炎:多因饮食不洁等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腹痛部位多在上腹部、脐周等,疼痛性质可为胀痛、隐痛等,与妇科疾病导致的下腹部疼痛部位有所不同,通过询问饮食史等可辅助鉴别。 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部位因梗阻部位不同而异,如高位肠梗阻时腹痛多在上腹部,低位肠梗阻时腹痛可在中腹部或下腹部,这与妇科疾病的腹痛特点有差异,可通过腹部体征、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区分。 泌尿系统疾病: 输尿管结石:可引起腰腹部绞痛,疼痛较为剧烈,呈阵发性,可向会阴部放射,同时可伴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通过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可与妇科疾病相鉴别,其发病与尿液中某些成分沉积形成结石等因素相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肚子痛的情况有所不同。例如,青春期女性月经初潮后若出现严重痛经需排查是否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育龄期女性有停经史伴肚子痛要高度警惕宫外孕;长期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不规律的女性可能胃肠道疾病导致肚子痛的几率增加;有妇科手术史等病史的女性再次出现肚子痛时需考虑术后粘连等相关因素导致肚子痛的可能。当出现肚子痛时,需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及相关检查等进行全面评估,以明确肚子痛的原因,而不能简单认为肚子痛就是妇科病,也不能忽视妇科疾病导致肚子痛的可能。

    2025-10-15 15:11:14
  • 盆腔积液怎么回事

    盆腔积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积液量少可自行吸收;病理性积液由炎症(盆腔炎、附件炎等)、异位妊娠、盆腔腹膜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肿瘤等因素引起,不同病因有相应症状表现,如盆腔炎伴下腹疼痛等,异位妊娠伴停经、剧烈腹痛等。 一、盆腔积液的定义 盆腔积液是指盆腔内存在液体聚集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 二、生理性盆腔积液 1.产生原因及情况 在女性月经期,少量经血逆流可积聚在盆腔,形成生理性盆腔积液;排卵期时,卵泡破裂,少量卵泡液会流入盆腔,也可导致生理性盆腔积液。一般积液量较少,通常不超过1-2厘米,而且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多可自行吸收,对身体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常见于正常的生理过程,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出现,尤其在月经期和排卵期的女性更为常见。 三、病理性盆腔积液 1.炎症因素 盆腔炎:盆腔炎是引起病理性盆腔积液较常见的原因。女性生殖系统受到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后,炎症刺激会导致盆腔组织渗出增加,从而形成盆腔积液。例如,不洁性生活、宫腔操作(如刮宫术等)后容易引发盆腔炎。盆腔炎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性生活活跃的生育期女性相对更易患病。患者常伴有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疼痛可在劳累、性交后加重。 附件炎:附件炎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炎症同样会使局部组织渗出增多,导致盆腔积液。其发病原因与盆腔炎类似,也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患者可出现下腹部双侧或单侧疼痛、发热等症状,对生活和健康有一定影响。 2.异位妊娠 当发生输卵管妊娠时,胚胎着床在输卵管等部位,若发生破裂或流产,会有血液流入盆腔,从而形成盆腔积液。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停经史、不规则阴道流血等表现的育龄女性身上。患者除了有盆腔积液外,常伴有腹痛,而且腹痛往往较为剧烈,严重时可出现晕厥、休克等情况,需要及时诊治。 3.盆腔腹膜结核 盆腔腹膜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杆菌可累及盆腔腹膜,导致腹膜渗出增加,形成盆腔积液。该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患者可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同时伴有下腹部坠胀、疼痛等表现,病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对生殖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细胞种植在盆腔其他部位,这些异位的内膜细胞在月经周期中会发生周期性出血,血液积聚在盆腔形成盆腔积液。该疾病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慢性盆腔痛、不孕等症状,盆腔积液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5.恶性肿瘤 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肿瘤组织侵犯周围组织,会导致渗出增加或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引起盆腔积液。这类情况在中老年女性中相对多见,患者除了盆腔积液外,还可能伴有消瘦、贫血、腹部肿块等表现,病情较为严重,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并进行相应治疗。

    2025-10-15 15:09:4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