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妇科各类良性肿瘤,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症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红,女,主任医师,副教授,妇科副主任,1964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上海笫二医科大学医学系。从事妇科临床工作20余年,1997年在法国巴黎Robert-Pebre医院进修。具有扎实的妇产科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腹腔镜、宫腔镜及开腹的妇科手术。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卵巢囊肿等。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对妇科炎症、妇科内分泌具有较深的研究。发表专业论文多篇。擅长疾病各类妇科微创手术,腹腔镜、宫腔镜的检查与治疗,妇科四级内镜手术,腹腔镜下卵巢癌根治术,内膜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女性盆底手术,包括张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子宫脱垂、以及阴道前后壁膨出等手术;妇科的各类疑难杂症。展开
个人擅长
妇科各类良性肿瘤,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症等。展开
  • 宫颈炎怎么自愈

    宫颈炎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分急性和慢性。急性由病原体感染致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用针对性抗生素治;慢性多由急性未彻底治等转变,有症状者阴道分泌物等异常,局部治疗有物理和药物,不及时治有并发症,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日常注意卫生等,孕妇合并宫颈炎要遵产科医生建议处理。 病因:多由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此外,使用高浓度酸性或碱性溶液冲洗阴道等也可能诱发。 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还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 治疗: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选用针对性的抗生素,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常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曲松钠等);沙眼衣原体感染常用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等)、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药物。 慢性宫颈炎 病因:多由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也可由病原体持续感染所致,此外,分娩、流产、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慢性炎症。 症状: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黄色或脓性,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偶有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瘙痒不适。 治疗: 局部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激光、冷冻、微波等方法,通过破坏糜烂面,使其坏死脱落,重新生长出鳞状上皮。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 药物治疗:局部应用中药栓剂等,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可能有限。 需要注意的是,宫颈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黏膜炎等,还可能影响受孕,增加流产的风险等。因此,一旦发现患有宫颈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不可以等待自愈,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病变。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合并宫颈炎,需要更加谨慎处理,应遵循产科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合适的评估和处理,以保障母婴健康。

    2025-10-27 10:33:18
  • 剖腹产多久能上环

    剖腹产术后上环一般建议产后6个月左右,但需综合身体恢复情况等因素,如子宫恢复、整体健康状况、年龄、哺乳情况等,最好产后复查时由医生据具体状况给出准确放置时间建议。 一、身体恢复情况是关键因素 1.子宫恢复方面 剖腹产术后,子宫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来说,产后6个月左右,子宫大多已经基本恢复到未孕时的大小和形态。此时放置宫内节育器(上环)相对较为安全,因为过早放置可能会因子宫恢复不佳,增加上环后出血、感染等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情况下上环,发生术后异常阴道出血的概率会明显升高。 如果产妇在剖腹产术后身体恢复较慢,比如存在子宫复旧延迟等情况,那么放置节育环的时间需要相应推迟,要等到子宫完全恢复良好后再考虑上环,以确保放置节育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身体整体健康状况 产妇在剖腹产术后还需要关注自身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果存在贫血、感染等情况,需要先治疗这些健康问题,待身体恢复到较好的状态后再考虑上环。因为贫血会影响身体的凝血功能等,增加上环过程中及术后出血的风险;而感染未控制时上环,容易导致宫腔感染,引发盆腔炎等严重并发症。 二、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考虑 1.年龄因素 对于年轻产妇,身体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遵循产后6个月左右的大致时间范围,但也需要根据个体子宫恢复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而对于年龄较大的产妇,身体各方面机能有所下降,子宫恢复可能会相对慢一些,更要严格按照子宫恢复情况来确定上环时间,确保上环安全。 2.哺乳情况 处于哺乳期的产妇,即使产后时间未到6个月,如果子宫恢复良好,身体无其他异常情况,也可以考虑上环,但需要注意哺乳期子宫相对较软,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子宫穿孔等情况发生。不过,也有研究提示,哺乳期放置节育环一般不影响乳汁分泌和婴儿健康,但仍需密切观察产妇和婴儿的情况。 总之,剖腹产术后上环的时间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最好在产后复查时,由医生根据产妇的具体身体状况来给出准确的放置节育环时间建议。

    2025-10-27 10:32:31
  • 卵子存活时间

    正常女性每个月经周期卵巢排出的卵子一般存活1-2天遇精子可受精,其存活时间受年龄、生活方式、疾病影响,备孕女性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年龄大于35岁备孕女性需更积极备孕并监测排卵,有妇科疾病女性应先治原发病再备孕。 一、正常情况下卵子的存活时间 正常女性每个月经周期内,卵巢会排出一个卵子,排出后的卵子一般可存活1~2天,在此期间若遇到精子则可能受精。 二、影响卵子存活时间的因素 (一)年龄因素 女性年龄是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卵子质量逐渐下降,存活时间也可能缩短。例如,35岁以上女性卵子质量开始明显降低,卵子存活及受精能力均有所减弱,相较于年轻女性,其卵子存活时间可能缩短且受精后胚胎异常风险增加。 (二)生活方式因素 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卵子存活时间。长期熬夜可打乱内分泌节律,影响卵巢功能,进而缩短卵子存活时间;吸烟、酗酒等行为会对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干扰卵子的正常状态及存活时长,降低受孕几率。 (三)疾病因素 某些妇科疾病会干扰卵子的发育与存活。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存在排卵异常情况,卵子可能无法正常排出或排出后质量不佳,存活时间受到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也可能通过影响盆腔内环境,对卵子的存活产生不利作用。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事项 (一)备孕女性 备孕女性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适度运动等,以维持良好的卵巢功能,延长卵子存活时间,提高受孕机会。 (二)高龄备孕女性 年龄大于35岁的备孕女性,卵子存活时间可能更短且质量下降,除需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外,建议更积极地备孕,可通过监测排卵等方式精准把握排卵时间,必要时咨询生殖医学专家获取专业指导。 (三)有妇科疾病的女性 患有妇科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的女性,应先积极治疗原发病,待病情得到控制后再考虑备孕。因为疾病状态会直接影响卵子的存活及发育,治疗原发病有助于改善卵子存活环境,提升受孕可能性。

    2025-10-27 10:31:24
  • 女性更年期有什么症状和反应

    女性更年期有血管舒缩引发的潮热出汗,精神神经方面出现情绪波动、睡眠障碍,泌尿生殖系统因雌激素降低致萎缩及相关问题,骨骼肌肉受影响致骨质疏松等,有基础病史者潮热可诱血压波动、糖尿病者影响血糖,生活上缺运动者症状重需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饮食要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通过奶制品等获取。 一、血管舒缩相关症状 女性更年期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可引发血管舒缩症状,典型表现为潮热出汗。潮热通常表现为突然感到胸部、颈部及面部发热,随后迅速扩散并伴随出汗,每次发作可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频率因人而异,每天可出现数次至数十次,夜间发作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二、精神神经相关表现 1.情绪波动:更年期女性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如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等。研究显示,约50%-80%的更年期女性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情绪改变,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神经递质失衡有关。 2.睡眠障碍:常见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等情况,雌激素减少会影响睡眠调节机制,进而干扰正常睡眠周期。 三、泌尿生殖系统变化 雌激素水平降低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萎缩,表现为阴道干涩、性交疼痛,这是由于阴道黏膜变薄、弹性下降所致。同时,泌尿系统也会出现变化,如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黏膜变薄使局部抵抗力下降,增加泌尿系统感染风险。 四、骨骼肌肉方面影响 雌激素对骨骼有保护作用,更年期雌激素缺乏会加速骨质流失,引发骨质疏松。患者常出现腰酸背痛、关节疼痛,尤其是脊椎、髋部等部位,骨折风险显著增加,例如轻微外力可能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等。 五、不同人群相关注意事项 对于有基础病史的女性,如患有心血管疾病,潮热可能诱发血压波动;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更年期代谢变化可能影响血糖控制。生活方式方面,缺乏运动的女性更年期骨骼肌肉症状可能更严重,因此建议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等;饮食上需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以维持骨骼健康,可通过多食用奶制品、深海鱼类等获取相关营养。

    2025-10-27 10:30:40
  • 卵泡囊肿是怎么回事

    卵泡囊肿是卵巢内常见由卵泡发育成熟未正常破裂排卵致卵泡液潴留形成的生理性囊肿多单侧发生多数可自行消退,成因有内分泌失调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及生活方式因素如长期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临床表现多数无症状,部分有月经周期紊乱或少数较大囊肿致下腹隐痛坠胀,诊断靠超声结合月经史等综合判断,治疗对较小无症状者定期观察,直径超五厘米或持续不消则手术干预,育龄女性需关注内分泌、保持作息心态,孕期女性需密切监测,老年女性要警惕病理性囊肿排查恶性病变。 一、定义 卵泡囊肿是卵巢内常见的生理性囊肿,由卵泡发育成熟后未正常破裂排卵,卵泡液潴留形成,多为单侧发生,直径一般在2~5厘米,多数可自行消退。 二、成因 1.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是主要诱因,如激素分泌失衡影响卵泡正常发育与排卵过程,致卵泡持续增大形成囊肿。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等可干扰内分泌稳态,增加卵泡囊肿发生风险。 三、临床表现 1.无症状情况: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常通过妇科检查或超声检查偶然发现。 2.症状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如月经推迟或提前、月经量异常;少数较大囊肿可引发下腹部隐痛或坠胀感。 四、诊断方法 主要依赖超声检查,超声可清晰显示卵巢内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同时结合患者月经史、症状等综合判断,以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囊肿。 五、治疗原则 1.定期观察:对于较小、无症状的卵泡囊肿,因部分可在几个月经周期内自行消退,故可定期随诊观察囊肿变化。 2.手术干预:若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或持续不消退,需进一步评估,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需关注内分泌状态,保持规律作息与良好心态,减少精神压力,以维持内分泌平衡。 孕期女性:发现卵泡囊肿时需密切监测,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囊肿情况,若无特殊不适可随诊观察。 老年女性:出现卵泡囊肿时需警惕病理性囊肿可能,应进一步排查恶性病变,以保障健康。

    2025-10-27 10:28:5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