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妇科各类良性肿瘤,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症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红,女,主任医师,副教授,妇科副主任,1964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上海笫二医科大学医学系。从事妇科临床工作20余年,1997年在法国巴黎Robert-Pebre医院进修。具有扎实的妇产科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腹腔镜、宫腔镜及开腹的妇科手术。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卵巢囊肿等。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对妇科炎症、妇科内分泌具有较深的研究。发表专业论文多篇。擅长疾病各类妇科微创手术,腹腔镜、宫腔镜的检查与治疗,妇科四级内镜手术,腹腔镜下卵巢癌根治术,内膜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女性盆底手术,包括张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子宫脱垂、以及阴道前后壁膨出等手术;妇科的各类疑难杂症。展开
个人擅长
妇科各类良性肿瘤,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症等。展开
  • 避孕药吃多了会有什么后果

    过量服用避孕药可干扰内分泌致月经紊乱、加重肝肾代谢负担影响其功能、干扰卵巢排卵影响生育、影响血脂代谢增血栓风险,育龄女性需谨慎用避孕药,肝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过量使用,有血栓病史或家族史者严禁过量服用以防诱发血栓相关疾病。 一、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过量服用避孕药会干扰体内激素平衡,引发月经紊乱。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长期超量摄入避孕药可导致月经周期不规律,出现经量增多或减少等情况,打乱正常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 二、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过量服用避孕药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影响肾功能正常运转。研究发现,长期超量使用避孕药可增加肝肾损伤风险,因为药物需通过肝肾进行代谢,过量时超出肝肾的代偿能力,进而影响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三、对生殖系统的潜在影响 过量服用避孕药可能干扰卵巢正常排卵功能。相关研究显示,频繁过量使用含激素类避孕药会使卵巢排卵调节机制紊乱,长期下来可能影响未来的生育能力,导致排卵异常等问题,降低自然受孕的几率。 四、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过量服用避孕药可能影响血脂代谢,增加血栓形成风险。临床数据表明,长期过量使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进而增加静脉血栓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尤其对于本身存在心血管风险因素的人群,风险更为显著。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过量服用避孕药易影响自身激素稳定,进而干扰正常的生殖内分泌状态,未来生育时可能面临排卵、受孕等方面的问题,需谨慎使用避孕药,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肝肾功能不全者:此类人群本身肝肾代谢能力较弱,过量服用避孕药会进一步加重肝肾负担,更易引发肝肾损伤,应避免过量使用避孕药,必要时需在医生评估下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 有血栓病史或家族史者:严禁过量服用避孕药,因为避孕药过量可能诱发血栓相关严重疾病,此类人群本身存在血栓发生的高风险倾向,服用避孕药过量会显著增加血栓事件的发生概率,威胁身体健康。

    2025-10-27 10:22:37
  • 子宫出血怎么治

    子宫出血分无排卵性、有排卵性及器质性病变相关情况,无排卵性者用雌激素或孕激素止血调周期促排卵,诊断性刮宫可止血并明确内膜情况;有排卵性中黄体功能不足者排卵后补孕激素,内膜不规则脱落者后半期用孕激素等;器质性病变致出血者,肌瘤据情况手术,息肉用宫腔镜摘除;青春期患者重止血调周期促排卵且监测,围绝经期先排恶变止血调量并关注系统,妊娠期需警惕流产异位妊娠及时就医。 一、无排卵性子宫出血处理 无排卵性子宫出血多发生于青春期及围绝经期女性,治疗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为主。药物方面可使用雌激素(如结合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待血止后逐渐减量并加用孕激素使内膜转化后撤退出血;也可应用孕激素(如黄体酮)使内膜呈分泌期改变后脱落止血。诊断性刮宫是重要手段,既可达止血目的,又能明确子宫内膜病理情况以排除恶变。 二、有排卵性子宫出血管理 有排卵性子宫出血包括黄体功能不足及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等情况。黄体功能不足者可在排卵后补充孕激素(如黄体酮制剂)以调节黄体功能;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者可于月经周期后半期使用孕激素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使子宫内膜完全脱落以调整月经周期。 三、器质性病变相关子宫出血干预 若子宫出血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如子宫肌瘤,需根据肌瘤大小、患者症状及生育需求等综合决策,较大肌瘤或有明显经量增多等症状者可考虑手术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子宫出血,可通过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去除病灶以止血。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青春期患者: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进排卵为重点,避免随意滥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内分泌及子宫内膜变化。 围绝经期患者:首先需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治疗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主,可选用高效合成孕激素等,同时需加强对心血管等系统健康的关注。 妊娠期子宫出血:需高度警惕流产、异位妊娠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明确病因,如为异位妊娠需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以保障孕妇健康。

    2025-10-27 10:21:47
  • 子宫里长息肉严重吗

    子宫里长息肉是否严重需综合息肉性质、症状表现、患者年龄等多方面因素判断,良性息肉较小无症状时可能不严重定期复查即可但较大或数量多需重视,恶性息肉较罕见但严重需积极诊治,无症状情况严重性较低但需关注变化,有症状影响月经或致不孕较严重,育龄期女性息肉影响受孕较严重,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恶性可能增加更需重视,医生会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严重程度并制定处理方案。 息肉的性质 良性息肉:大多数子宫息肉是良性的,如子宫内膜息肉,其恶变风险较低。一般较小的、无症状的良性子宫息肉可能并不严重,对身体影响不大,定期复查即可。但如果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可能会引起一些症状,相对就需要引起重视。 恶性息肉:虽然较为罕见,但子宫也可能出现恶性息肉,如子宫内膜癌等情况伪装成息肉样改变,这种情况则比较严重,会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需要积极进行诊断和治疗。 症状表现 无症状情况:部分患者子宫里长息肉时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体检等情况时偶然发现,这种情况相对来说可能严重性较低,但仍需要密切关注息肉的变化情况。 有症状情况:如果息肉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月经周期和月经量,长期可能导致贫血等问题,这种情况就相对严重些,需要考虑进行干预治疗;另外,息肉如果影响受精卵着床,还可能导致不孕,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来说也是比较严重的情况。 患者的年龄等因素 育龄期女性:对于有生育计划的育龄期女性,子宫息肉可能影响受孕,需要根据息肉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处理,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耽误生育,相对较为严重。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出现子宫息肉,恶性的可能性相对有所增加,所以相对更需要重视,需要进一步评估息肉情况以排除恶性病变等可能。 一般来说,发现子宫里长息肉后,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症状、息肉的大小、数量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其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2025-10-27 10:20:57
  • 来姨妈吃什么东西排血排毒多

    经期可通过摄入富含膳食纤维助肠道蠕动排废、含铁丰富食物防缺铁性贫血、富含维生素食物促代谢排毒、温热易消化食物护子宫促血循环排血,特殊人群如糖尿病女性要控糖选合适食物,胃肠功能弱女性避免食过多高膳食纤维食物。 一、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身体更好地排出废物,对于经期排血排毒有一定益处。例如燕麦,每100克燕麦中约含有10.6克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又如芹菜,其富含膳食纤维,且热量较低,经期适量食用可帮助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二、含铁丰富的食物 月经期间会流失一定量的铁元素,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同时也利于身体的代谢和排毒。像动物肝脏就是很好的选择,每100克猪肝含铁量约为22.6毫克,能为身体补充铁元素。还有红枣,每100克红枣含铁量约2.3毫克,长期坚持食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铁元素,促进身体的气血循环,间接帮助排血排毒。 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对于身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橙子,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橙子约含有33毫克维生素C,能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身体的代谢过程。菠菜也是不错的选择,每100克菠菜含维生素A约2922微克、维生素C约32毫克等多种维生素,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毒素排出。 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 经期身体相对较为虚弱,食用温热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呵护子宫,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排血。例如小米粥,小米性温,易于消化,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同时温暖身体。山药粥也是很好的选择,山药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经期食用可帮助身体更好地消化吸收营养,促进身体的代谢和排毒。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在选择食物时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像红枣这类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就要谨慎食用,可选择含糖量低且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而对于胃肠功能较弱的女性,要避免食用过多膳食纤维含量过高的食物,以免引起胃肠不适。

    2025-10-27 10:20:29
  • 排卵期出现出血现象是否正常

    排卵期出血分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因排卵时雌激素短暂下降致少量点滴出血等持续不超七天属正常现象;病理性伴出血量多、时长超七天或有其他不适,由内分泌失调等疾病所致,育龄期有备孕或无备孕计划异常均需排查病理性原因,有基础病女性要密切关注自身状况,青春期异常频繁或量多需就医防影响健康生育。 一、生理性排卵期出血的情况 生理性排卵期出血较为常见,多因排卵时体内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致使部分子宫内膜脱落而引发。一般出血量较少,常表现为点滴状出血或白带中带血丝,持续时间多在2~3天,最长不超过7天,通常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这种情况多见于规律月经周期的女性,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与卵泡发育成熟排卵过程中激素波动相关。 二、病理性排卵期出血的可能情况 若排卵期出血伴有出血量较多(超过正常月经量)、出血持续时间长(超过7天)或伴有下腹部疼痛、白带异常等其他不适症状,则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常见的病理性原因包括内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这些病理性因素会干扰正常的激素调节或子宫内膜状态,从而引发异常的排卵期出血表现,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育龄期女性:若有备孕计划,生理性排卵期出血一般不影响受孕,但需注意观察出血情况,若出血异常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排查病理性原因;若没有备孕计划,出现异常排卵期出血也应及时就诊,排除疾病因素。 有基础疾病的女性:如本身患有内分泌疾病、妇科器质性病变等,更易出现病理性排卵期出血,需密切关注自身出血及身体状况,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相关激素水平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疾病。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内分泌系统尚不完善,可能出现生理性排卵期出血,但若出血异常频繁或量多,也需警惕病理性原因,建议及时就医评估,避免因长期异常出血影响身体健康及未来生育等情况。

    2025-10-27 10:19: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