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巍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白内障,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以及儿童先天性的白内障,以及青光眼的治疗和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徐巍华,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1995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眼科工作,具有深厚的本专业临床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能正确熟练地处理各种眼科常见病、疑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具备扎实的眼科显微手术基础。擅长各类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治疗及眼激光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及屈光重建。对于青光眼早期诊断、病程评估、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具有独到见解。熟悉各种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展开
个人擅长
白内障,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以及儿童先天性的白内障,以及青光眼的治疗和手术。展开
  • 婴儿眼皮上有红血丝是什么情况

    婴儿眼皮上有红血丝有正常生理现象、眼部炎症、局部刺激、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常见情况,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眼部炎症需避免揉眼并就医,局部刺激要留意异物等,若红血丝持续不缓解等要及时就医,处理时需谨慎考虑婴儿年龄因素。 眼部炎症:如果婴儿眼部有炎症,如结膜炎等,也可能导致眼皮上出现红血丝。结膜炎可能是由于细菌、病毒感染或者过敏等原因引起。除了红血丝外,还可能伴有眼睛分泌物增多、眼睛发红、流泪等症状。例如细菌性结膜炎,多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炎症刺激会使眼部血管扩张,出现红血丝。 局部刺激:婴儿如果用手揉搓眼睛,或者眼部进入了异物等,会对眼皮部位的皮肤和血管产生刺激,引起红血丝。比如婴儿接触了某些过敏原,像花粉、尘螨等,眼部受到过敏原刺激后,也可能出现红血丝伴随眼部不适。 先天性血管畸形:极个别情况是先天性的血管畸形,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一般出生时就可能存在,红血丝的表现可能比较特殊,如血管呈现异常的分布、形态等,但这种情况需要医生进一步检查诊断。 应对及注意事项 对于正常生理现象:家长平时要注意观察婴儿的一般状态,当婴儿哭闹等情况缓解后,红血丝通常会减轻。要保持婴儿皮肤清洁,避免过度刺激眼部周围皮肤。 对于眼部炎症:如果怀疑是眼部炎症导致眼皮红血丝,要避免婴儿用手揉眼,及时带婴儿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处理。如果是细菌性结膜炎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但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且要注意婴儿用药的安全性,因为婴儿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使用不当可能会有不良影响。如果是过敏因素引起,要尽量避免婴儿接触过敏原。 对于局部刺激:要留意婴儿眼部是否有异物,若有异物要小心清理,可使用干净的湿棉签等轻轻擦拭。避免婴儿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保持婴儿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如果红血丝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眼睛明显红肿、分泌物增多等,要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的判断和处理,充分考虑婴儿的年龄因素,因为婴儿各器官功能尚未完善,任何眼部情况的处理都要谨慎,以确保婴儿的健康。

    2025-10-17 11:09:29
  • 哭太多眼睛肿了怎么办

    为消除眼部肿胀,可采取冷敷消肿(用毛巾裹冰块或冰袋每次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婴幼儿和儿童需注意)、抬高头部休息(睡觉垫高枕头、白天保持头部高于身体姿势)、避免继续刺激眼睛(控制情绪不大哭不揉眼)、按摩缓解(无名指轻按眼周从内眼角打圈按摩,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若肿胀长时间不消或伴疼痛、视力模糊等异常,无论儿童成人都要及时就医。 方法: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者使用冰袋,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皮肤娇嫩,冷敷时要控制好冰块与皮肤的接触时间,避免冻伤。对于儿童,要在成人监护下进行冷敷操作。 抬高头部休息 原理:睡眠或休息时抬高头部,可促进头部血液回流,减轻眼部水肿。 方法:晚上睡觉可适当垫高枕头,白天休息时也尽量保持头部高于身体其他部位的姿势。不同年龄段人群都适用,儿童休息时同样可以通过垫高枕头来达到类似效果,以保障良好的休息状态促进眼部消肿。 避免继续刺激眼睛 原理:继续哭泣、揉眼睛等行为会加重眼部肿胀。 注意事项: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再次大哭,同时不要用手频繁揉眼睛。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提醒自己不要进行这些加重眼部肿胀的行为。儿童可能更难控制情绪,家长要在旁边进行引导,减少儿童揉眼等刺激眼睛的动作。 按摩缓解 原理:适当按摩眼部周围穴位,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肿。 方法:用无名指轻轻按摩眼周,从内眼角开始,沿着眼窝轻轻打圈按摩。按摩力度要适中,儿童进行按摩时,成人要把控好力度,避免过度用力伤害儿童眼部肌肤。一般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就医评估 情况:如果眼睛肿胀长时间不消退,或者伴有疼痛、视力模糊等异常症状,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都应及时就医。例如,儿童出现眼睛肿且持续不缓解,同时伴有哭闹不止、无法正常视物等情况,要尽快带其到眼科就诊,排查是否有眼部疾病等其他问题。成人若眼睛肿胀伴随眼部疼痛剧烈、视力明显下降等,也需及时就医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眼部病变等情况并进行相应治疗。

    2025-10-17 11:07:55
  • 巩膜色素斑形成原因是怎样的

    巩膜色素斑形成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与胚胎发育中巩膜局部色素细胞分布异常有关;后天性因素有眼部炎症及外伤,眼部炎症刺激或外伤致眼部组织损伤修复时可能出现色素沉着形成巩膜色素斑,某些全身疾病如内分泌系统疾病也可能影响眼部色素代谢致巩膜色素斑形成。 胚胎发育相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巩膜的色素分布可能存在个体差异。胎儿时期,眼部组织逐渐分化形成,若巩膜局部的色素细胞分布异常,就可能导致巩膜色素斑的形成。这种情况多在出生时或婴幼儿早期即可发现,与遗传等胚胎发育阶段的因素有关,不同性别在先天性巩膜色素斑形成上无明显差异,主要由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调控等因素决定其巩膜局部色素细胞的分布状态。 后天性因素 眼部炎症及外伤: 眼部炎症:当眼部发生炎症时,如葡萄膜炎等,炎症刺激可能会影响巩膜局部的色素代谢等过程。炎症导致局部组织细胞的状态改变,可能使原本隐藏的色素显现出来,或者引起色素细胞的异常分布。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用眼过度、眼部卫生状况差的人,相对更容易发生眼部炎症,从而增加巩膜色素斑形成的风险。对于有眼部炎症病史的人群,需要积极治疗炎症以降低巩膜色素斑进一步形成或加重的可能。 眼部外伤:眼部受到外伤后,眼部组织受到损伤,可能会引起局部的修复反应,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色素沉着等情况。例如眼部遭受撞击等外伤后,巩膜局部的组织修复过程中可能有色素细胞的异常聚集,进而形成巩膜色素斑。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因眼部外伤导致巩膜色素斑形成,儿童在活泼好动过程中相对更易发生眼部外伤,需加强防护;成年人若有眼部外伤史,也应关注眼部恢复情况及是否出现巩膜色素斑等变化。 全身疾病相关:某些全身疾病也可能与巩膜色素斑形成有关。例如,内分泌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身体的色素代谢平衡。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可能通过影响激素水平,进而影响眼部巩膜的色素状态。患有全身疾病的人群,其巩膜色素斑形成的风险可能高于健康人群,需要综合管理全身疾病以评估对眼部巩膜色素斑的影响。

    2025-10-17 11:06:19
  • 上眼皮外面长了个疙瘩是怎么回事

    眼部常见的几种病症及相关情况:麦粒肿由葡萄球菌感染引发,表现为上眼皮红肿热痛疙瘩,儿童、用眼过度者易患;霰粒肿因睑板腺出口阻塞致炎性肉芽肿,表现为无痛性可触及疙瘩,油性皮肤者易患;皮脂腺囊肿是皮脂腺排泄管阻塞形成潴留性囊肿,表现为与皮肤粘连的圆形肿物,皮肤油脂分泌多者易患;脂肪粒可能因皮肤受损或眼部用油腻护肤品致毛孔堵塞,表现为无明显不适的白色或米黄色小疙瘩,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眼部护肤不当者易患。 一、麦粒肿 1.成因:主要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眼部卫生状况不佳、过度用眼等因素易诱发。例如长期不注意洗脸,眼部细菌滋生,就可能引发麦粒肿。 2.表现:上眼皮外面出现红肿热痛的疙瘩,初期疙瘩较硬,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脓点。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儿童因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可能更易患麦粒肿,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用眼过度的人群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二、霰粒肿 1.成因:是因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可能与睑板腺分泌功能旺盛、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等有关。例如青少年睑板腺分泌活跃,若出口阻塞就易患霰粒肿。 2.表现:上眼皮可触及无痛性的疙瘩,一般边界清楚,质地较硬,大小不一。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油性皮肤人群睑板腺分泌更旺盛,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三、皮脂腺囊肿 1.成因: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眼部皮脂腺分布区域若发生阻塞就可能形成该囊肿。 2.表现:上眼皮外面的疙瘩可摸到圆形肿物,与皮肤粘连,不易推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皮肤油脂分泌多的人群相对更易长皮脂腺囊肿。 四、脂肪粒 1.成因:可能与皮肤受损后自我修复形成小囊肿有关,或者是眼部长期使用过于油腻的护肤品,导致毛孔堵塞形成。比如使用不适合眼部的油腻眼霜,就可能引发脂肪粒。 2.表现:上眼皮外面出现白色或米黄色小疙瘩,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尤其是眼部皮肤较娇嫩、护肤不当的人群。

    2025-10-17 11:04:36
  • 角膜炎用什么药

    角膜炎用药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感染性中细菌性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抗菌,病毒性用更昔洛韦滴眼液竞争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抗病毒,真菌性用那他霉素滴眼液与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抑制生长,非感染性用氟米龙滴眼液抗炎但长期用需防眼压升高等,特殊人群儿童用儿童适用剂型遵医嘱,孕妇用药权衡利弊咨询医生选影响小的药,老年人用糖皮质激素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并监测状况。 一、感染性角膜炎相关用药 (一)细菌性角膜炎 由细菌感染引发,常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发挥抗菌作用,对常见引起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原菌有良好抗菌活性。 (二)病毒性角膜炎 多由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所致,常用抗病毒药物,例如更昔洛韦滴眼液,能竞争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阻止病毒DNA合成,从而发挥抗病毒功效。 (三)真菌性角膜炎 由真菌感染引起,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像那他霉素滴眼液,可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改变细胞膜通透性,达到抑制真菌生长的目的。 二、非感染性角膜炎相关用药 非感染性角膜炎可能与免疫因素等有关,常用抗炎类药物,比如氟米龙滴眼液,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缓解非感染性角膜炎引起的炎症症状,但使用时需谨慎评估,因为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眼压升高等风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使用角膜炎药物需格外谨慎,比如儿童使用抗生素类滴眼液时,要选择儿童适用剂型,且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代谢与成人有差异,不当用药可能影响儿童健康。 (二)孕妇 孕妇患角膜炎时,用药需权衡利弊。如使用抗病毒或抗生素药物,要咨询医生,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等不良后果的药物。 (三)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使用角膜炎药物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例如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的老年人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要警惕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身体状况。

    2025-10-17 11:03:2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