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徐巍华副主任医师(23)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徐巍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白内障,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以及儿童先天性的白内障,以及青光眼的治疗和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徐巍华,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1995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眼科工作,具有深厚的本专业临床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能正确熟练地处理各种眼科常见病、疑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具备扎实的眼科显微手术基础。擅长各类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治疗及眼激光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及屈光重建。对于青光眼早期诊断、病程评估、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具有独到见解。熟悉各种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展开
个人擅长
白内障,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以及儿童先天性的白内障,以及青光眼的治疗和手术。展开
  • 喝酒脸红眼睛红怎么引起的

    喝酒后脸红和眼睛红是乙醛引起的,喝酒脸红不代表酒量好,这类人更易受酒精影响,孕妇等特殊人群应避免饮酒。 喝酒后脸红和眼睛红是由于酒精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引起的。 乙醛是酒精的代谢产物,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会导致面部皮肤、黏膜等部位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出现脸红的现象。此外,乙醛还会刺激眼睛的血管,导致眼睛发红。 需要注意的是,喝酒脸红的人并不代表他们的酒量好,反而可能意味着他们的身体对酒精的代谢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到酒精的影响。对于这类人群,应该适量饮酒,避免过度饮酒,以保护身体健康。 此外,孕妇、儿童、肝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该避免饮酒,以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如果饮酒后出现严重的不适症状,如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应该及时就医。

    2025-04-30 12:14:35
  • 带美瞳眼睛有血丝

    停止佩戴美瞳,清洁眼部,使用人工泪液,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停止佩戴美瞳:如果眼睛出现红血丝,首先要停止佩戴美瞳,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2.清洁眼部:使用无刺激性的眼部清洁液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洁眼部,去除眼部的污垢和分泌物。 3.使用人工泪液:人工泪液可以缓解眼睛的干涩和疲劳,同时也可以保持眼睛的湿润。 4.就医:如果红血丝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分泌物增多、视力模糊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美瞳是一种医疗器械,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佩戴。同时,也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长时间佩戴美瞳、使用过期的美瞳、不清洁的护理液等。如果出现眼部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025-04-30 12:14:27
  • 眼睛进辣椒油了怎么办

    当眼睛进了辣椒油,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不要揉眼,去除隐形眼镜后尽快就医。对儿童、老人或眼部疾病患者,应特别小心并及时就医。若症状严重,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 1.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冲洗15分钟,这可以冲掉眼睛表面的辣椒油,减轻伤害。 2.不要揉眼睛,揉眼睛可能会进一步损伤眼睛或导致感染。 3.去除隐形眼镜,如果佩戴了隐形眼镜。 4.尽快就医,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适用于一般情况。对于儿童、老人或有眼部疾病的人群,应特别小心,并尽快就医。同时,如果眼睛出现红肿、疼痛、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就诊。

    2025-04-30 12:14:18
  • 糖尿病眼底6期分期症状表现是什么

    糖尿病眼底6期是最严重阶段,可导致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需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以保护视力。 1.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的神经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可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 2.玻璃体出血 玻璃体中的血液积聚,可能导致视力模糊或完全失明。 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导致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 4.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受到牵拉,导致部分或全部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已经出现糖尿病眼底6期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以保护视力。

    2025-04-30 12:14:09
  • 眼睛里有红血丝,而且很多。

    眼睛有红血丝可能是用眼过度、眼部炎症、眼部疲劳、环境因素或眼部疾病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同时注意眼部卫生、避免过度用眼、保持充足睡眠。 1.用眼过度 2.眼部炎症 3.眼部疲劳 4.环境因素 5.眼部疾病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过度用眼,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2025-04-30 12:13: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