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巍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白内障,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以及儿童先天性的白内障,以及青光眼的治疗和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徐巍华,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1995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眼科工作,具有深厚的本专业临床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能正确熟练地处理各种眼科常见病、疑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具备扎实的眼科显微手术基础。擅长各类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治疗及眼激光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及屈光重建。对于青光眼早期诊断、病程评估、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具有独到见解。熟悉各种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展开
个人擅长
白内障,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以及儿童先天性的白内障,以及青光眼的治疗和手术。展开
  • 丝状性角膜炎怎么治疗

    丝状角膜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机械去除丝状角膜炎丝、佩戴软性接触镜及针对病因治疗。药物治疗有人工泪液、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抗生素滴眼液;机械去除有表面麻醉下用棉签拭去和上皮刮除术;佩戴软性接触镜可减轻摩擦利于修复;针对病因治疗,干眼相关需明确类型并对应处理,其他病因需积极治原发病,不同人群使用药物、操作等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药物治疗 1.人工泪液:可选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等,能缓解眼部不适,保持眼表湿润,每日可根据眼部干燥情况多次使用,一般无特殊年龄禁忌,但儿童使用需在成人监护下。对于有基础病史如干眼症相关病史的患者,使用人工泪液有助于维持眼表状态。 2.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氟米龙滴眼液等,适用于炎症较明显的丝状角膜炎患者,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等副作用,对于有青光眼病史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儿童使用时更要严格权衡利弊。 3.抗生素滴眼液:当合并有眼部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用于预防或控制感染,使用时需根据感染情况合理应用,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使用时要遵循相应的用药规范。 二、机械去除丝状角膜炎丝 1.表面麻醉下用棉签拭去:在表面麻醉后,用无菌棉签轻轻拭去角膜表面的丝状物质,操作需轻柔,避免损伤角膜。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安抚其情绪,确保操作顺利进行,避免因不配合导致角膜损伤加重。有眼部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在操作时需更加谨慎,防止原有病情加重。 2.上皮刮除术:对于顽固的丝状角膜炎丝,可考虑行上皮刮除术,但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使用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药物,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等。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不同,儿童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密切观察眼部情况,有相关病史的患者术后恢复可能受既往病情影响。 三、佩戴软性接触镜 1.目的:佩戴软性接触镜可以减轻角膜表面的摩擦,有利于角膜上皮的修复。选择合适度数和材质的软性接触镜,每日佩戴时间需根据患者眼部情况合理控制。对于有过敏体质的患者,需注意选择不过敏的接触镜材质,儿童佩戴软性接触镜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合适。 四、针对病因治疗 1.干眼相关病因:如果丝状角膜炎是由干眼引起,需进一步明确干眼的类型,如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或蒸发过强型干眼等。对于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可考虑使用促泪液分泌的药物,如溴己新等,但儿童一般不建议使用;对于蒸发过强型干眼,需注意改善睑板腺功能,如热敷、按摩睑板腺等,不同年龄患者的热敷温度和按摩力度需有所不同,儿童热敷温度不宜过高,按摩需轻柔。 2.其他病因:如果是由其他全身疾病或局部炎症等引起的丝状角膜炎,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在治疗丝状角膜炎的同时需与风湿免疫科医生合作控制原发病,不同年龄患者原发病的治疗方案和对眼部治疗的影响不同,儿童患者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全身和眼部的情况。

    2025-09-29 12:42:25
  • 麦粒肿跟结膜炎的区别有哪些

    麦粒肿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分内外型,早期热敷、严重用抗生素,脓肿需切开;结膜炎病因多样,有感染和非感染因素,表现各不同,感染性用对应抗感染药,过敏性用抗过敏药,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有差异。 一、病因方面 麦粒肿:主要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因睑板腺受到细菌侵袭,导致局部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例如,不注意眼部卫生,用脏手揉眼等情况,容易使细菌进入睑板腺引发麦粒肿。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方面,如果长期熬夜、过度疲劳等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会增加麦粒肿的发病风险。 结膜炎:病因较为多样,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非感染性因素有过敏反应(如对花粉、宠物毛发、某些化妆品等过敏)、物理化学刺激(如灰尘、烟雾、紫外线、化学物质等)。不同年龄段人群病因有差异,儿童可能因玩耍时不注意眼部卫生等感染因素引发,过敏体质人群在接触过敏原时易患过敏性结膜炎。 二、临床表现方面 麦粒肿:可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所属的皮脂腺(Zeis腺)受感染,初起时眼睑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硬结对应的皮肤面红肿明显,数日后可形成黄色脓点,脓点可自行破溃排出脓液。内麦粒肿是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红肿一般较局限,疼痛明显,睑结膜面可见充血的硬结,后期也可形成脓点,向结膜囊内破溃。各年龄段均可出现相应表现,儿童患者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眼部正常发育。 结膜炎:共同表现为眼部异物感、烧灼感、发痒、流泪等。不同类型有各自特点,细菌性结膜炎分泌物多为黏液性或脓性,早晨醒来时上下眼睑常被分泌物黏住;病毒性结膜炎分泌物为水样或浆液性,常伴有结膜下出血;过敏性结膜炎以眼痒为主,伴有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等,可出现大量透明黏性分泌物。不同年龄人群症状表现程度可能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因表达不清,仅表现为频繁揉眼等行为。 三、眼部检查方面 麦粒肿:医生检查时可发现眼睑局部有局限性红肿、压痛的硬结或肿块,若形成脓肿,可触及波动感。 结膜炎:眼部检查可见结膜充血,不同类型结膜炎结膜充血特点略有不同,如细菌性结膜炎为睑结膜和穹窿结膜充血,病毒性结膜炎除充血外还可见滤泡形成等,过敏性结膜炎可见结膜苍白水肿等。 四、治疗方面 麦粒肿:早期可通过热敷促进炎症消退,每天热敷3-4次,每次15分钟左右。若感染严重,可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当脓肿形成后,需切开排脓。儿童患者治疗时要更加谨慎,热敷温度要适宜,避免烫伤儿童delicateskin,切开排脓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结膜炎:感染性结膜炎根据病原体不同选择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性结膜炎用抗生素类药物,病毒性结膜炎用抗病毒药物。过敏性结膜炎主要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肥大细胞稳定剂、抗组胺药等。不同年龄患者用药需考虑其特殊性,儿童使用药物时要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025-09-29 12:40:53
  • 眼睑带状疱疹是什么

    眼睑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累及眼睑皮肤及神经引起,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有前驱症状、皮肤和眼部表现,可依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局部用抗病毒滴眼液等,全身用抗病毒及镇痛药物治疗,大多数预后较好,可通过增强免疫力和避免接触传染源预防。 一、定义 眼睑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累及眼睑皮肤及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毒具有亲神经性,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之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至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二、病因 主要病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常见于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例如老年人、患有恶性肿瘤、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等人群,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潜伏的病毒被激活而发病。 三、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发病前可出现轻度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先有剧烈的神经痛,疼痛程度较为严重,甚至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局部皮肤感觉过敏。 2.皮肤表现:数日后,患侧眼睑皮肤、额部皮肤及头皮出现成簇的透明小水疱,水疱初为透明,逐渐混浊,周围绕以红晕。水疱群之间的皮肤正常,数日后水疱破溃,渗出浆液,随后干燥结痂,痂皮脱落后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病变一般不超过面部中线。 3.眼部表现:若累及角膜,可出现角膜知觉减退、角膜混浊,形成角膜溃疡等,严重影响视力;还可能引起葡萄膜炎、巩膜炎等眼部并发症。 四、诊断 1.根据症状体征诊断:依据典型的单侧眼睑皮肤成簇水疱、神经痛等临床表现,一般可做出初步诊断。 2.实验室检查:可进行疱疹刮片检查,若发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有助于诊断;血清学检查可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若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具有诊断意义。 五、治疗 1.局部治疗:眼部可用3%阿昔洛韦滴眼液滴眼,若有角膜受累,可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但需密切观察,防止病情加重;皮肤水疱处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软膏等。 2.全身治疗:可口服或静脉应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适用人群。 六、预后 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水疱可逐渐干燥结痂愈合,神经痛也会逐渐缓解。但对于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或眼部受累严重的患者,可能会遗留神经痛、视力下降等后遗症。 七、预防 1.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病毒激活的风险。对于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可适当通过饮食或药物来调节免疫力。 2.避免接触传染源:水痘-带状疱疹患者具有传染性,应避免与眼睑带状疱疹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未患过水痘的儿童,防止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025-09-29 12:36:40
  • 怎么样才可以看出是不是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有远视力下降(经休息或用睫状肌麻痹剂可改善)、近视力相对正常、伴眼部疲劳等表现;散瞳验光可通过放松睫状肌,依据散瞳后近视度数明显降低判断;睫状肌功能检查可见调节痉挛及调节恢复能力相关情况,以此辅助判断假性近视。 一、视力检查与眼部表现 1.远视力检查:假性近视患者远视力通常会有所下降,但通过休息或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视力可改善。一般来说,远视力可能在0.5-0.8等范围波动,经过适当放松眼部后能有较明显提升。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假性近视患者在未处理时远视力可能不稳定,而经过休息等处理后能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 2.近视力相对正常:假性近视患者近视力往往相对正常,因为其眼球的调节功能虽然出现问题,但近处物体成像相对更容易在视网膜上清晰聚焦。比如,很多假性近视患者能较好地看清33厘米左右近处的小字等。 3.眼部疲劳表现:假性近视患者常常伴有眼部疲劳症状,如眼睛干涩、酸胀、视物模糊(尤其是长时间用眼后)、眼眶周围疼痛等。这是由于睫状肌持续紧张痉挛,导致眼部肌肉疲劳。比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学习或工作的青少年,容易出现这些眼部疲劳相关表现,进而可能发展为假性近视或加重假性近视程度。 二、散瞳验光检查 1.散瞳的作用:使用睫状肌麻痹剂进行散瞳验光,是判断假性近视的重要方法。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消除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因为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痉挛导致的调节过度,散瞳后如果近视度数消失或明显降低,就提示为假性近视。例如,通过使用阿托品等睫状肌麻痹剂散瞳后,验光结果显示无近视度数或近视度数大幅降低,说明是假性近视。 2.散瞳验光的结果判断:正常情况下,散瞳后如果验光显示没有近视度数或者只有很轻微的近视度数(如低于50度等可忽略的情况),而未散瞳时存在一定度数的近视,就可判断为假性近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散瞳后的判断标准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是基于散瞳后近视度数的明显降低来判定。比如儿童青少年在散瞳验光后,若近视度数消失或大幅减少,符合假性近视的特征。 三、睫状肌功能检查 1.调节痉挛表现:通过一些方法检查睫状肌功能,比如进行调节紧张度测试等。假性近视患者睫状肌处于痉挛状态,表现为调节痉挛。可以通过动态检影等方法发现睫状肌的异常紧张,例如在动态检影中发现眼球的调节反应异常活跃,提示睫状肌痉挛,支持假性近视的诊断。 2.调节恢复能力测试:还可以测试睫状肌的调节恢复能力。假性近视患者睫状肌痉挛后,其调节恢复能力相对较差,但经过适当休息等干预后恢复能力会有所体现。比如让患者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调节功能,若恢复较好则提示可能是假性近视。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眼部调节功能本身较为活跃,在进行睫状肌功能检查时更要关注其调节的动态变化情况,因为儿童的假性近视可能与用眼习惯等因素关系更密切,通过睫状肌功能检查能更准确判断是否为假性近视。

    2025-09-29 12:34:57
  • 近视眼有何治疗方法

    近视矫正方式有框架眼镜(常用,各年龄段适用需定期验光)、角膜接触镜(分软性及硬性透氧性接触镜,RGP对青少年近视进展可能有优势);手术治疗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适18岁以上近视稳定等人群)、飞秒激光手术(精准度高等需符合指征);非药物干预包括增加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长、保持合理用眼习惯;特殊人群中儿童青少年需定期检查并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孕期女性非必要不做近视手术,老年近视合并其他眼病时需谨慎评估眼部整体健康状况。 一、非手术治疗方法 (一)框架眼镜 是最常用的近视矫正方式,通过验配合适度数的光学镜片来矫正视力,使视物清晰。适用于各年龄段近视人群,但需定期验光以调整镜片度数,确保屈光矫正准确。对于儿童青少年,需定期监测近视进展,及时更换合适度数的眼镜。 (二)角膜接触镜 1.软性接触镜:直接贴合角膜表面矫正视力,需注意正确佩戴和眼部卫生,避免引发眼部感染等问题。 2.硬性透氧性接触镜(RGP):相比软性接触镜,RGP在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其良好的透氧性可减少眼部并发症风险,但佩戴时需严格遵循护理规范,定期复查。 二、手术治疗方法 (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利用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改变角膜的屈光状态以矫正近视。适用于1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近两年近视度数变化不超过50度)、眼部无活动性病变的人群。该手术需综合评估角膜厚度等眼部条件后决定是否适合。 (二)飞秒激光手术 分为全飞秒激光手术等,通过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并切削角膜,具有精准度高、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同样要求患者近视度数稳定且眼部符合手术指征,需经详细术前检查后确定是否可行。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增加户外活动 大量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达到2小时以上,可显著降低近视发生风险。户外活动时,自然光中的蓝光等可能对视网膜产生有益刺激,有助于调节眼轴长度,预防近视进展。 (二)合理用眼习惯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连续看手机、电脑屏幕超30分钟),每隔一段时间应休息并远眺放松眼睛;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部得到充分休息,这些措施均有助于延缓近视发展。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青少年 儿童近视需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密切监测近视进展情况。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避免过早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以防控近视进一步加深。 (二)孕期女性 孕期女性近视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但孕期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导致眼压等轻微波动,近视患者需注意眼部不适时及时就医,孕期非必要不进行近视手术。 (三)老年近视人群 老年近视若合并白内障、青光眼等其他眼部疾病时,需特别谨慎。进行近视相关评估或手术时,要充分考虑眼部整体健康状况,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是否适合相应治疗方案。

    2025-09-29 12:33:1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