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巍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白内障,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以及儿童先天性的白内障,以及青光眼的治疗和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徐巍华,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1995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眼科工作,具有深厚的本专业临床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能正确熟练地处理各种眼科常见病、疑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具备扎实的眼科显微手术基础。擅长各类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治疗及眼激光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及屈光重建。对于青光眼早期诊断、病程评估、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具有独到见解。熟悉各种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展开
个人擅长
白内障,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以及儿童先天性的白内障,以及青光眼的治疗和手术。展开
  • 如何预防青少年近视

    青少年预防近视需做到以下几点:每天保证至少2小时户外活动;读写时保持眼睛与书本33厘米左右距离等正确姿势;每次近距离用眼不超40分钟,之后休息;保证9-10小时睡眠;注意用眼环境光线充足均匀;合理饮食,多摄入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一、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青少年每天应保证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最好能达到3小时以上。有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生风险。因为自然光中的蓝光可以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能够抑制眼轴的延长,而眼轴延长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日本的一项研究对多组青少年进行对比,发现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明显低于户外活动较少的青少年。 二、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青少年在读写时,眼睛与书本应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胸口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长期保持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使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近视。比如,当眼睛离书本过近时,晶状体需要过度调节,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晶状体变凸,屈光能力改变,进而引发近视。 三、合理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青少年每次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之后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者做眼保健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眼部肌肉疲劳,增加近视的发生几率。像小学生如果连续长时间写作业,眼部肌肉得不到放松,近视的发展速度会加快。 四、保证充足的睡眠 :青少年每天应保证9-10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眼部的血液循环,不利于眼部的健康。研究发现,睡眠质量差的青少年,其眼部调节功能更容易出现异常,从而增加近视的发生风险。例如,长期熬夜的青少年,眼睛容易出现干涩、疲劳等症状,进而影响视力。 五、注意用眼环境的光线 :读写时的光线要充足且均匀,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过强的光线会刺激眼睛,过暗的光线会使眼睛需要更用力地调节来看清物体。一般来说,台灯应选择无频闪、色温在4000K-5000K左右的,这样的光线比较接近自然光,能减少对眼睛的伤害。比如,在昏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眼睛会因为需要更多的调节而疲劳,长期下去就容易近视。 六、合理饮食 :青少年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维生素A有助于维护眼睛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如动物肝脏、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柑橘类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能抗氧化,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坚果等富含维生素E,也对眼睛有益;绿色蔬菜等富含叶黄素,能够过滤蓝光,保护视网膜。例如,经常吃胡萝卜的孩子,相对来说眼睛对暗环境的适应能力会更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近视。

    2025-09-25 11:48:24
  • 正常眼压青光眼原因

    正常眼压青光眼的发病与血管因素、神经纤维异常、解剖结构因素相关。血管因素包括血流动力学异常(如眼动脉压降低等,年龄大、有心血管病史者易发病)和微循环障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女性特殊生理时期可加重);神经纤维异常有神经纤维变性(年龄大、有眼部外伤史者易发生)和神经节细胞凋亡(无明确性别显著差异,儿童先天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易埋下隐患);解剖结构因素包含视神经筛板结构异常(年龄大、有眼部先天发育异常病史者风险高)、眼轴长度及前房深度相关(短眼轴、浅前房等解剖特点起关键作用,生活方式影响较小)。 微循环障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微循环对于维持视神经的健康至关重要。正常眼压青光眼患者存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微循环障碍,表现为毛细血管密度降低、血流速度减慢等。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微循环状态,增加正常眼压青光眼发病几率。 神经纤维异常 神经纤维变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神经纤维存在变性情况。正常眼压青光眼患者的神经纤维会出现凋亡、萎缩等改变。从年龄角度看,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纤维本身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更易发生变性;有眼部外伤史等病史的人群,可能使神经纤维在原本就存在一定基础状况下进一步受损,增加正常眼压青光眼发病风险。 神经节细胞凋亡: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是正常眼压青光眼的重要病理改变之一。细胞凋亡机制的异常激活可能导致神经节细胞大量死亡。性别方面,目前虽无明确证据表明男女在神经节细胞凋亡易感性上有显著差异,但不同性别在激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能间接影响细胞凋亡相关通路;儿童时期眼部发育尚不成熟,若有先天的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等情况,可能为日后正常眼压青光眼发病埋下隐患。 解剖结构因素 视神经筛板结构异常:视神经筛板的形态、结构异常可能是正常眼压青光眼的原因之一。部分正常眼压青光眼患者存在筛板变薄、形态不规则等情况,这使得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性降低。年龄较大的人群筛板可能出现生理性退变,增加结构异常风险;有眼部先天发育异常病史的人群,筛板结构先天存在缺陷,更易发展为正常眼压青光眼。 眼轴长度及前房深度:眼轴长度较短、前房深度较浅等解剖结构特点可能与正常眼压青光眼相关。短眼轴、浅前房可能影响眼内房水的循环及视神经的受压情况。生活方式中长期近距离用眼等习惯可能对视轴长度等产生一定影响,但主要还是解剖结构的基础差异起关键作用;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对眼部解剖结构有一定影响,但根本原因还是解剖结构本身的特性。

    2025-09-25 11:45:40
  • 眼睛卧蚕的地方又肿又疼怎么治疗

    眼睛卧蚕处又肿又疼可能由麦粒肿、霰粒肿继发感染、眼部过敏反应等引起,初期可通过冷敷、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刺激因素处理,若症状未缓甚至加重等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据情况用抗生素或抗过敏药物等,儿童家长、成年人需配合医生后续治疗护理。 一、可能的原因及初步判断 眼睛卧蚕的地方又肿又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麦粒肿,这是一种常见的眼部感染性疾病,通常是由于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多与不注意眼部卫生有关,比如用脏手揉眼等情况易引发。二是霰粒肿继发感染,霰粒肿是因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当继发感染时就会出现肿疼表现。三是眼部过敏反应,接触了过敏原,像花粉、某些化妆品等,也可能导致卧蚕部位出现肿疼,同时可能还伴有瘙痒等症状。要初步判断的话,可观察是否有红肿处是否有硬结、是否有明确接触过敏原史等情况来辅助判断大致病因。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冷敷 在发病初期,可以进行冷敷。一般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的充血肿胀,缓解疼痛。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温度和冷敷时间,避免冻伤;成年人冷敷相对灵活些,但也不宜温度过低或时间过长。 (二)保持眼部清洁 要注意保持眼部的清洁卫生。用清水轻轻清洗眼部周围,尤其是卧蚕部位,但要注意避免污水进入眼内。对于儿童,家长要协助其做好眼部清洁,动作要轻柔;成年人也要注意避免用脏手触碰眼部。 (三)避免刺激因素 如果考虑是过敏引起的,要尽快脱离过敏原。比如如果是化妆品过敏,就不要再使用该化妆品;如果是花粉过敏,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或外出时做好防护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要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某些毛绒玩具等;成年人则要留意自身生活环境中可能的过敏原并尽量规避。 三、及时就医及后续处理 如果经过上述初步处理后,肿疼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或者出现视力下降、分泌物增多且呈脓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如裂隙灯检查等。如果是麦粒肿或霰粒肿继发感染,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等治疗;如果是过敏引起的,可能会使用抗过敏药物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眼部情况的变化;成年人也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按时用药,定期复诊等。 总之,眼睛卧蚕处又肿又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早期通过合适的非药物干预可能缓解症状,若情况不佳应及时就医进一步诊疗。

    2025-09-25 11:43:54
  • 近视眼手术会导致失明吗

    近视眼手术导致失明概率极低,有严格术前检查、先进设备和精湛技术作安全保障,存在术后感染、角膜扩张等罕见并发症需防范,不同人群如青少年、中老年、特殊病史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手术的安全保障因素 严格的术前检查:术前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眼压、验光等多项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筛选出适合手术的患者,排除不适合手术的人群,如患有严重眼部疾病(如青光眼、严重干眼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患者。以角膜厚度检查为例,LASIK手术需要保留一定厚度的角膜基质层,如果角膜过薄则不适合该手术,通过术前检查可以避免这类患者接受手术,降低手术风险。 先进的手术设备和精湛的手术技术:现代近视眼手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手术过程精准度高。同时,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能够熟练操作手术设备,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精细调整手术参数。例如,飞秒激光手术能够更精确地制作角膜瓣,相比传统的机械角膜刀,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及防范 术后感染:虽然发生率很低,但术后如果不注意眼部卫生,可能会引起眼部感染。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可能会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因此,患者术后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避免用手揉眼睛,保持眼部清洁。例如,术后1周内尽量不要让污水进入眼睛,洗头、洗脸时要注意防护。 角膜扩张等罕见并发症: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角膜扩张等问题,尤其是高度近视且角膜较薄的患者相对风险稍高。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术前医生会充分评估角膜情况,告知患者相关风险。如果术后出现视力突然下降、眼部不适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检查。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青少年人群: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在考虑近视眼手术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青少年眼部还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术前需要严格评估眼部的稳定性等情况。一般建议18周岁以上,且近视度数稳定2年以上再考虑手术。同时,术后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防止近视度数反弹等情况影响视力。 中老年人群:中老年人群在考虑近视眼手术时,除了眼部情况外,还需要考虑其他眼部退行性病变的可能。例如,要检查是否存在白内障、黄斑病变等问题。因为近视眼手术主要是矫正当前的近视度数,对于同时存在的其他眼部病变可能无法解决,所以术前需要全面评估眼部整体健康状况。 特殊病史人群: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接受近视眼手术需要更加谨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影响眼部组织的愈合等情况,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这类患者术前需要告知医生详细的病史,由医生综合评估手术的可行性。

    2025-09-25 11:42:25
  • 眼角有於肉怎么治疗好

    翼状胬肉的治疗包括观察与随访、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初发轻度未影响瞳孔区且无症状者定期观察,炎症时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手术有翼状胬肉切除术(适应证、方式及不同年龄考量)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干细胞移植术(复发率低及不同年龄注意事项)。 一、观察与随访 对于初发的轻度翼状胬肉,若未侵入角膜瞳孔区且无明显不适,可定期观察。需关注胬肉的生长速度、是否出现充血、眼部异物感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观察频率略有差异,儿童因眼部发育尚未完全,观察时需更细致,成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每1-3个月复查一次。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暴露在风沙、紫外线环境中的人群需更频繁观察,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加速胬肉生长。有眼部其他病史的人群也需密切关注,防止胬肉与其他眼部疾病相互影响。 二、药物治疗 抗炎药物:当翼状胬肉出现充血、炎症反应时,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但药物治疗仅能缓解症状,不能使胬肉消退。对于儿童,使用该类药物需谨慎,严格遵循医嘱,因为儿童眼部各结构尚未发育成熟,药物可能产生的局部或全身影响需要特别关注;老年人使用时也要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因为药物代谢可能受影响。 三、手术治疗 翼状胬肉切除术: 适应证:当翼状胬肉已侵入角膜瞳孔区影响视力,或胬肉进行性生长,或伴有明显眼部刺激症状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适应证的把握略有不同,儿童患者需综合评估胬肉对视力发育的影响程度来决定是否手术;老年人则要考虑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因为手术有一定风险。 手术方式:常规的翼状胬肉切除术是将胬肉组织切除,但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约为20%-50%。为降低复发率,可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羊膜移植术等。自体结膜移植术是取自身健康的结膜组织移植到胬肉切除区,利用自身组织减少排斥反应;羊膜移植术是利用羊膜的抗炎、抑制纤维血管增生等特性来降低复发风险。对于儿童患者,自体结膜移植术更具优势,因为羊膜可能存在来源等问题;老年人选择手术方式时需权衡复发风险与自身身体状况。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干细胞移植术: 该手术方式利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来降低复发率,复发率可降低至10%以下。角膜缘干细胞对于维持角膜上皮的正常修复和稳定至关重要,移植干细胞可促进角膜创面的修复,抑制翼状胬肉的复发。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进行该手术时要注意干细胞来源的安全性和术后眼部的恢复情况,老年人则要关注术后全身和眼部的恢复进程,因为老年人身体恢复相对较慢。

    2025-09-25 11:40: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