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器官移植、肝胆胰外壳、,尤其是肝胆胰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立天,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熟悉各种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2003年博士毕业后分配到亚洲最大器官移植中心东方器官移植中心从事临床肝移植工作。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2011年人才引进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组建肝移植科。主刀完成400余例肝移植手术,参与完成800余例肝移植手术。曾到国际上著名肝移植中心:日本京都大学、香港玛丽医院、韩国AsanMedicalCenter参观学习活体肝移植技术。在多次手术史、再次肝移植等复杂外科手术上积累了一定经验。对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处理有深入的研究。曾获得2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承担并参与完成多项科学基金课题。第一作者在中华系列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著20余篇,SCI收录5篇,EI收录2篇。参与《中国肝脏移植》、《肝移植手册》、《器官移植手术图谱》等图书部分章节的编写。展开
个人擅长
器官移植、肝胆胰外壳、,尤其是肝胆胰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展开
  • 破伤风如何预防

    破伤风的预防包括主动免疫、被动免疫以及正确的处理伤口等。 1、主动免疫:3-6个月的儿童一般接种含有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的百白破疫苗制剂进行主动免疫;没有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及成人可以接种破伤风疫苗作为基础免疫。如果在接种疫苗后发生有可能引发破伤风的外伤,需要根据基础免疫时间长短决定是否补种破伤风疫苗。 2、被动免疫:存在有可能引发破伤风外伤的患者可以通过接种破伤风抗毒素做被动免疫。破伤风抗毒素是抗体,接种后可以中和体内破伤风梭菌产生的毒素,阻止破伤风发病过程,达到预防目的。 3、正确的处理伤口:伤口暴露后需要及时使用流动清水、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局部外用碘伏溶液、过氧化氢溶液消毒;清洁伤口后可以外用抗生素软膏涂抹,防止继发感染。

    2025-04-01 12:12:55
  • 腿上有小鼓包是怎么回事

    腿上有小鼓包可能是水痘、脂肪瘤、毛囊炎等。 1、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腿部皮肤短时间内会出现红色丘疱疹。水痘疱疹疱壁薄,泡液清亮,伴有瘙痒。可通过患者飞沫或被患者泡液污染过的物品传染,传染性较高,患者免疫力较差时,更容易患有此病。患者可以口服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等。 2、脂肪瘤 致癌因子被激活后作用于正常的细胞,导致细胞增生,皮下有一个或多个肿块,发病于大腿处,腿上就可能出现小鼓包。脂肪瘤一般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3、毛囊炎 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毛囊,引起毛囊炎症,皮肤外伤、刮腿毛、腿部痤疮、腿部湿疹等都有可能导致毛囊发炎,当皮损发生时,皮肤表面以毛囊为中心,出现红色丘疹或脓疱疹,腿部毛囊发炎时,就可能在腿部有小鼓泡。

    2025-04-01 12:12:55
  • 伤口结痂掉了肉红红的

    伤口结痂掉了肉红红的可能与正常愈合和伤口感染有关,不同的原因采取的方法也存在区别。 1、正常愈合 皮肤在愈合过程中,皮下肉芽组织生长,新生的肉芽组织比正常的皮肤血供更加丰富,当伤口的结痂掉了,就会发现肉红红的,一般没有明显的疼痛、肿胀等症状,属于正常现象。 平时注意伤口护理,减少摩擦,外出时做好防晒工作,每天使用碘伏消毒,减轻伤口感染,可进行蓝光照射,有助于细胞生长,促进创面愈合。 2、伤口感染 如果手上后没有注意皮肤清洁,可能会导致伤口感染,进而引起毛细血管充血,伤口结痂掉了后就会表现为肉红红的,还会有明显疼痛、瘙痒、红肿等症状。 建议平时做好护理工作,进行消毒和伤口的包扎,并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药物,杀灭致病菌,减轻炎症,有助于创面愈合。

    2025-04-01 12:12:55
  • 小孩淋巴结肿大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小孩淋巴结肿大,多考虑与微生物感染、儿童白血病等有关,需要根据病因选择药物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等。 1、微生物感染 由于小孩年纪小,机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弱,所以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入侵、感染,引起炎性淋巴结肿大。 如果为细菌性感染,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青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为病毒性感染,则需要选用奥司他韦、金刚乙胺、阿比多尔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一般无需手术。 2、儿童白血病 白血病属于恶性肿瘤,儿童白血病发病通常与基因、染色体变异相关,典型症状是出血、贫血、发烧、淋巴结肿大等。 一旦确诊为白血病,建议积极选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依托泊苷等抗肿瘤药物进行化学治疗;耐药时,则需要在巩固治疗后,进一步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以解除症状,控制病情,改善患儿预后。

    2025-04-01 12:12:55
  • 怀孕乳头颗粒状裂开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怀孕乳头颗粒状裂开考虑是生理因素、皮肤干燥以及局部感染等因素所致,需针对原因进行处理。 1、生理因素 怀孕后由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迅速升高,所以会导致乳腺二次发育,从而导致乳头颗粒状裂开,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生理性的通常无需特殊干预,日常注意乳房部位清洁与卫生即可,同时应避免刺激或摩擦局部。 2、皮肤干燥 怀孕期间若皮肤较为干燥,也会导致乳头颗粒状裂开。 日常应注意保湿护理,可每日涂抹保湿功效强的身体乳或直接涂抹橄榄油或维生素E乳膏,以缓解皮肤干燥症状。 3、局部感染 日常不注意乳头部位清洁与卫生,导致局部出现感染,也会导致乳头颗粒状裂开。 若属于细菌感染,则可外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控制感染,必要时可直接口服抗生素药物,如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2025-04-01 12:12:5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