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器官移植、肝胆胰外壳、,尤其是肝胆胰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立天,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熟悉各种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2003年博士毕业后分配到亚洲最大器官移植中心东方器官移植中心从事临床肝移植工作。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2011年人才引进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组建肝移植科。主刀完成400余例肝移植手术,参与完成800余例肝移植手术。曾到国际上著名肝移植中心:日本京都大学、香港玛丽医院、韩国AsanMedicalCenter参观学习活体肝移植技术。在多次手术史、再次肝移植等复杂外科手术上积累了一定经验。对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处理有深入的研究。曾获得2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承担并参与完成多项科学基金课题。第一作者在中华系列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著20余篇,SCI收录5篇,EI收录2篇。参与《中国肝脏移植》、《肝移植手册》、《器官移植手术图谱》等图书部分章节的编写。展开
个人擅长
器官移植、肝胆胰外壳、,尤其是肝胆胰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展开
  • 疝气手术后一星期还有低烧要紧吗

    疝气手术后一星期仍有低烧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可能是吸收热或感染等原因,要密切观察体温、伤口等情况,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低烧持续不缓解或伴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 可能的原因及相关情况 吸收热:手术创面会有一些渗出等,机体对这些物质的吸收可能引起低热,通常体温不会很高,一般在37.5℃-38℃左右,这种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随着身体对创伤的进一步修复,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小儿疝气术后出现吸收热相对常见,因为小儿机体的应激反应等特点,要注意观察小儿的一般状态,如精神、饮食等情况。成人疝气术后出现吸收热也较为常见,需关注其整体恢复情况。 感染因素:如果伤口出现感染,也可能导致低烧,同时可能伴有伤口红肿、疼痛、渗液等表现。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其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伤口愈合,容易滋生细菌等病原体。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术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也需要重视,要观察伤口局部情况以及有无其他感染相关表现,如咳嗽、咳痰等(若存在肺部感染可能)。 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观察与监测: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同时观察伤口情况、有无其他不适症状等。对于小儿,要注意其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成人则要关注自身一般状况的变化。 针对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小儿:家长要加强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儿科护理原则进行护理,密切观察小儿体温及伤口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同时注意观察身体各方面变化,如出现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明显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低热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有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其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配合医生进行术后的观察和处理。 总之,疝气手术后一星期还有低烧需要引起重视,但也不必过于恐慌,要通过密切观察、综合判断等方式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低烧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2025-10-22 11:10:49
  • 男人疝气不做手术可以吗

    男人疝气并非都需手术,一岁以下婴幼儿有自愈可能可尝试疝气带压迫等非手术治疗,年老体弱或伴严重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可用疝气带缓解症状,但疝气嵌顿或绞窄、频繁发作影响生活及成人腹股沟疝通常需手术,嵌顿或绞窄需紧急手术,频繁发作及成人腹股沟疝多择期手术修复缺损。 一、可尝试非手术治疗的情况 1.一岁以下婴幼儿: 原因:一岁以下婴幼儿的疝气有自愈的可能。因为婴幼儿的腹壁肌肉可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增强,鞘状突有可能自行闭合。 措施:可采用疝气带压迫治疗,但要注意疝气带的松紧度,避免影响孩子的血液循环,同时密切观察疝气情况,若疝气发生嵌顿(表现为疝气包块突然增大、变硬,伴有剧烈疼痛等)需及时就医。 2.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原因:这类患者手术风险较高,通过非手术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措施:使用疝气带,其原理是利用疝气带的压力阻止疝内容物突出。但需要注意的是,非手术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疝气,且要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二、必须手术治疗的情况 1.疝气发生嵌顿或绞窄时: 原因:当疝气内容物(多为肠管等)被卡住,不能回纳,就会导致嵌顿,如果不及时处理,肠管会发生缺血坏死,即绞窄性疝气,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必须紧急手术。 表现:疝气包块突然不能回纳,伴有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疝气频繁发作影响生活者: 原因:疝气包块经常突出,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行走、工作等,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疝气可能会逐渐加重,手术难度也会增加,所以这种情况建议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一般采用疝修补术等,通过手术修复腹壁的缺损,防止疝气再次发生。 3.成人腹股沟疝: 原因:成人的腹壁薄弱点一般不会自行修复,疝气也不会自愈,所以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来修复缺损部位,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等,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总之,男人疝气是否需要手术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对于可以尝试非手术治疗的情况要密切观察病情,而对于必须手术的情况则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025-10-22 11:09:32
  • 小儿疝气西医治疗的常规方法有哪些

    小儿疝气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非手术治疗中6个月以下小儿疝气有观察等待及疝带压迫,观察等待因婴儿腹肌可渐强壮有自愈可能,疝带压迫要注意正确佩戴;手术治疗包括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大多患儿且婴幼儿手术要保护周围组织,还有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具创伤小等优点但对设备和医生技术要求高,治疗要考虑患儿年龄,术后需注意护理。 一、非手术治疗 (一)观察等待 对于6个月以下的小儿疝气患儿,有一定的自愈可能。因为婴儿的腹肌可随生长逐渐强壮,有自行闭合的趋势。此阶段主要是密切观察疝块的情况,注意有无疝内容物嵌顿的表现,如疝块突然增大、变硬,伴有哭闹、呕吐等。 (二)疝带压迫 可使用疝带压迫疝环,阻止疝内容物突出。但使用时要注意正确的佩戴方法,疝带的压迫部位要准确,避免压迫过紧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压迫过松达不到治疗效果。一般适用于因其他疾病不宜手术的6个月以下婴儿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患儿。 二、手术治疗 (一)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 是小儿疝气的常见手术方式。手术时将疝囊颈高位结扎,阻断疝内容物进入疝囊。适用于大多数小儿疝气患儿,尤其适用于疝囊较小的情况。手术操作相对成熟,通过局部麻醉即可进行(对于不配合的患儿可能需要全身麻醉),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注意术后护理,防止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婴幼儿,手术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周围组织,因为小儿组织较为娇嫩,避免损伤精索、输精管等重要结构。 (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腹腔镜在腹腔内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视野清晰,可同时发现双侧隐匿性疝(约有10%-15%的患儿为双侧疝),避免了二次手术的可能。一般采用全身麻醉,术后疼痛较轻,恢复时间短,美容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双侧疝气或复发性疝气的患儿。但该手术对手术设备和医生技术要求较高,需要选择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 在小儿疝气的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儿的年龄因素,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选择都要谨慎权衡。同时,术后要注意护理,保持患儿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哭闹等增加腹压的情况,以促进患儿康复。

    2025-10-22 11:08:05
  • 小儿疝气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疝气保守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6个月内婴儿部分可自愈,需密切观察并避免增加腹压因素)、使用疝气带(正确佩戴,注意皮肤情况,效果个体差异大)、控制腹压(避免剧烈哭闹、防治便秘以降低腹压),但保守治疗有限,嵌顿或保守效果不佳、年龄较大时多需手术,需医生专业评估后选择治疗方式。 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部分疝气有自行愈合的可能。因为婴儿的腹壁肌肉可能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增强,有闭合疝环的机会。此阶段需密切观察疝气的情况,包括疝气突出的频率、大小等,注意避免婴儿剧烈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疝气突出频繁或加重。 使用疝气带 疝气带是一种保守治疗器具。通过疝气带的压迫作用,阻止疝内容物突出。但使用时要注意正确佩戴,选择合适大小的疝气带,避免过紧或过松。过紧可能会影响婴儿局部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压迫作用。并且要密切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情况,防止皮肤损伤,一般适用于6个月以上但年龄较小、暂不适合手术的婴儿,但疝气带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儿可能无法依靠疝气带治愈。 控制腹压 避免剧烈哭闹:小儿剧烈哭闹时会使腹压明显升高,容易促使疝气突出。家长要尽量安抚小儿情绪,减少哭闹的发生。可以通过喂奶、轻柔安抚等方式来缓解小儿的不适,从而降低腹压,减少疝气突出的机会。 防治便秘:便秘时小儿排便需用力,会导致腹压增加,诱发疝气突出或加重病情。要注意调整小儿的饮食结构,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婴儿,可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泥(香蕉泥等)、蔬菜泥等,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来防治便秘,以降低腹压。 需要注意的是,保守治疗有一定局限性,若小儿疝气发生嵌顿(疝气包块不能回纳,伴有哭闹、腹痛等表现),需紧急就医,因为嵌顿疝可能会导致疝内容物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此时多需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年龄较大(如1岁以上仍未自愈等情况)的小儿疝气,也多建议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保守治疗需在医生的专业评估下进行,家长不可自行盲目选择治疗方式,要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遵循医生的建议。

    2025-10-22 11:06:54
  • 男人疝气什么引起的

    男性疝气的发生与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有关。腹壁强度降低包括先天性(如男性腹股沟区鞘状突未闭)和后天性(如年龄致腹壁退行性变、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等);腹内压力增高常见于慢性咳嗽、便秘、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前列腺增生等情况,这些因素使腹腔脏器易突破腹壁薄弱区形成疝气。 后天性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腹壁组织会发生退行性改变,肌肉、筋膜等组织的强度和韧性下降。另外,一些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部外伤导致腹壁组织受损等情况,也会使腹壁强度降低。比如,曾经做过腹部手术的男性,手术切口处的腹壁组织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薄弱环节,当腹内压力升高时,就容易引发切口疝等病症。 腹内压力增高 慢性咳嗽:男性长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时,会反复出现咳嗽症状。咳嗽时会导致腹内压力持续升高,长期如此就会对腹壁产生较大的冲击,使得腹腔内的脏器更容易突破腹壁薄弱区域而形成疝气。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气道炎症,分泌物增多,刺激咳嗽反射,频繁的咳嗽动作使得腹压反复波动,增加了疝气发生的风险。 便秘:男性如果长期存在便秘问题,排便时需要用力屏气,这会使腹内压力显著升高。肠道内的粪便积聚,排便时的用力会对腹壁造成较大压力,对于本身腹壁存在薄弱环节的男性来说,就容易诱发疝气,常见的有腹股沟疝等。长期便秘还可能导致腹腔内环境改变,进一步影响腹壁的稳定性。 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男性,在用力搬抬重物时,腹内压力会急剧上升。如果腹壁存在薄弱之处,就可能促使腹腔内的脏器向外突出形成疝气。例如,建筑工人等经常进行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频繁的腹内压剧烈变化,疝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剧烈运动时,身体的大幅度动作也可能导致腹内压力波动,增加疝气发生的可能性。 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若患有前列腺增生,会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需要用力排尿来克服阻力。长期的排尿困难会使腹内压力持续增高,这种长期升高的腹内压会作用于腹壁,容易引发腹股沟疝等病症。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不畅,使得腹压反复处于较高状态,对腹壁的压力不断累积,增加了疝气发生的风险。

    2025-10-22 11:05:5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