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器官移植、肝胆胰外壳、,尤其是肝胆胰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立天,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熟悉各种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2003年博士毕业后分配到亚洲最大器官移植中心东方器官移植中心从事临床肝移植工作。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2011年人才引进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组建肝移植科。主刀完成400余例肝移植手术,参与完成800余例肝移植手术。曾到国际上著名肝移植中心:日本京都大学、香港玛丽医院、韩国AsanMedicalCenter参观学习活体肝移植技术。在多次手术史、再次肝移植等复杂外科手术上积累了一定经验。对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处理有深入的研究。曾获得2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承担并参与完成多项科学基金课题。第一作者在中华系列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著20余篇,SCI收录5篇,EI收录2篇。参与《中国肝脏移植》、《肝移植手册》、《器官移植手术图谱》等图书部分章节的编写。展开
个人擅长
器官移植、肝胆胰外壳、,尤其是肝胆胰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展开
  • 打破伤风可以喝酒吗

    打破伤风后不可以喝酒,因为酒精会影响免疫效果、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儿童、成年人及特殊病史人群打破伤风后喝酒危害更甚,儿童需严格禁酒,成年人喝酒也不利恢复,特殊病史人群喝酒危害更严重。 酒精可能会影响破伤风疫苗或抗毒素的免疫效果。有研究表明,饮酒会干扰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使得身体对破伤风疫苗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从而影响疫苗预防破伤风的保护作用。 打破伤风后喝酒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破伤风疫苗或抗毒素接种后,部分人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一般反应,而酒精会加重身体的代谢负担,可能使这些不良反应加重,如发热程度可能更高、乏力感更明显等。 不同人群需特别注意的情况 儿童:儿童打破伤风后更应严格禁酒。儿童的身体代谢和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酒精对其的不良影响相对成人更大。饮酒可能对儿童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等造成潜在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干扰破伤风免疫反应的正常进行,降低疫苗的保护效果,所以儿童打破伤风后绝对不能喝酒,家长要严格监督,避免儿童接触含酒精的饮品。 成年人:成年人体质相对较强,但打破伤风后喝酒同样不利于身体恢复。成年人若本身有基础疾病,如肝脏疾病等,喝酒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影响身体整体的恢复进程,同时也会影响破伤风相关药物或疫苗在体内的正常代谢和作用发挥。 特殊病史人群:如有过敏史、肝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病史的人,打破伤风后喝酒的危害更严重。例如,有过敏史的人喝酒可能诱发过敏反应的加重;有肝脏疾病的人,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会加重肝脏损害,影响身体对破伤风相关物质的处理;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喝酒会进一步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干扰破伤风免疫应答,使身体更易受到破伤风杆菌等病原体的威胁。

    2025-10-22 10:23:00
  • 肚脐下面是什么部位

    肚脐下面的部位主要包括小肠、大肠、输尿管、阑尾、子宫及女性的卵巢和输卵管等,这些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各异,可能会出现各种疾病,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1.小肠和大肠:小肠位于肚脐下方,是消化和吸收食物的主要部位。大肠连接小肠,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2.输尿管:输尿管连接肾脏和膀胱,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3.阑尾:阑尾是位于盲肠末端的一个小器官,通常在儿童时期较为发达,但有些人在成年后可能会发生阑尾炎症。 4.女性生殖器官:女性的子宫位于盆腔中央,前面与膀胱相邻,后面与直肠贴近。子宫的下部与阴道相连,是孕育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地方。卵巢位于子宫两侧,是女性的生殖腺,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激素。输卵管连接卵巢和子宫,是卵子受精和受精卵向子宫移动的通道。 5.男性生殖器官:男性的生殖器官与女性有所不同,肚脐下方没有与生殖直接相关的器官。 需要注意的是,肚脐下方的部位可能会出现各种疾病和不适,如腹痛、腹泻、便秘、尿路感染、妇科疾病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排便等,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和整体身体健康。 对于儿童,尤其是幼儿,由于他们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肚脐下方的器官疾病可能表现得不太典型,需要家长和医生密切关注。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之,肚脐下面是一个复杂的区域,包含了多个重要的器官。了解这些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对于维护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如果出现相关不适或疾病,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025-10-22 10:21:44
  • 踩到钉子要打破伤风吗

    踩到钉子后通常建议打破伤风,因钉子扎伤易致缺氧环境利于破伤风杆菌生存繁殖,感染可危及生命,需先清洗伤口,再根据既往疫苗接种情况处理,儿童、老年人、过敏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要及时处理伤口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预防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的生存环境 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喜欢在缺氧的环境中生存繁殖。钉子扎伤的伤口往往比较深,伤口内部容易形成缺氧环境,为破伤风杆菌的生长提供了适宜条件。 感染破伤风的风险 一旦感染破伤风杆菌,会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肌肉痉挛、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而打破伤风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具体处理建议 伤口清洗:首先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可用肥皂水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尽可能清除伤口内的异物、细菌等。 判断疫苗接种情况:需要查看既往破伤风疫苗接种史。如果既往全程规范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一般在受伤后加强接种一针即可;如果既往接种不规范或未接种过,通常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踩到钉子后更应重视破伤风的预防。要按照儿童破伤风疫苗接种程序,确保疫苗接种及时、规范,以降低感染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伤口愈合能力也有所下降,踩到钉子后更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破伤风,及时处理伤口并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或免疫球蛋白。 过敏人群:如果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可选择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其一般不会引起过敏反应,但价格相对较高。 总之,踩到钉子后为了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应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并根据自身破伤风疫苗接种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025-10-22 10:19:09
  • 小儿腹股沟疝气可以自愈吗

    小儿腹股沟疝气部分有自愈可能但分情况,6个月内婴儿有一定几率,超1岁及嵌顿等难自愈,婴儿期超6月未愈要关注,幼儿及年长儿多需手术,患儿要避剧烈运动,注意观察,嵌顿需立即送医。 可能自愈的情况: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因其腹壁肌肉可随生长发育逐渐强壮,有一定自愈几率。这是因为婴儿在这个阶段身体处于快速生长阶段,腹壁的强度可能会逐渐增加,使得疝气有自行闭合的机会。 难以自愈的情况:一般来说,超过1岁的小儿腹股沟疝气自愈的可能性较小。随着小儿年龄增长,腹壁肌肉等组织的发育相对稳定,疝气很难通过自身发育自行消失。另外,如果小儿疝气发生嵌顿等情况,就更不可能自愈了,必须及时就医处理。 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及影响 婴儿期(<1岁):6个月以内的婴儿有一定自愈可能,家长要注意观察疝气情况,尽量避免婴儿长时间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因为腹压增加会加重疝气症状,但也无需过度紧张,密切观察即可。而对于超过6个月但未满1岁的婴儿,若疝气仍未自愈,也需密切关注,必要时考虑进一步处理。 幼儿及年长儿(≥1岁):1岁以上小儿腹股沟疝气自愈几率低,随着年龄增长,腹壁薄弱处很难自行修复,一般需要通过手术等干预措施来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小儿腹股沟疝气患儿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腹压突然升高,使疝气突出加重甚至发生嵌顿。同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小儿疝气的情况,如疝气突出后能否回纳、小儿有无哭闹不安等表现。如果发现疝气突出后不能回纳,或者小儿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可能是发生了嵌顿,需立即送往医院急诊处理,因为嵌顿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疝内容物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

    2025-10-22 10:18:17
  • 急性阑尾炎穿孔的症状

    急性阑尾炎腹痛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及穿孔前后不同表现且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全身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且不同性别及特殊生理状态有影响,腹部有腹膜刺激征及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体征且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腹痛表现 急性阑尾炎穿孔前多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过程,初始为脐周或上腹部隐痛,数小时后疼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穿孔发生后,因阑尾腔内压力骤减,腹痛可暂时减轻,但随后全腹会出现持续性剧痛并进行性加剧,这是由于胃肠内容物流入腹腔刺激腹膜所致,不同年龄人群腹痛表现有差异,儿童腹痛定位常不准确,老年人因反应迟钝,腹痛起始可能不典型但病情进展快。 二、全身症状 1.发热: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左右,随着炎症加重,体温可升高至39℃甚至更高,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寒战,这是机体对炎症反应的表现,不同性别在发热程度上无显著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在经期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可能影响对发热程度的判断。 2.全身不适:可伴有乏力、精神萎靡等全身不适症状,这是因为炎症刺激机体代谢增加,消耗增多,且毒素吸收等因素导致整体状态变差,生活方式不健康者(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可能在相同病情下全身症状更明显。 三、腹部体征 1.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是典型体征,穿孔前右下腹有固定压痛,穿孔后全腹出现压痛和反跳痛,腹肌紧张明显,儿童由于腹壁较薄,腹膜刺激征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仍存在异常表现。 2.其他体征:可伴有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这是因为腹腔内炎症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受抑制,老年人因胃肠功能本身较弱,腹胀等表现可能更为突出,需特别关注。

    2025-10-22 10:16: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