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擅长:颈椎病、腰椎及全身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中西医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曲弋,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擅长颈椎病、腰椎及全身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中西医治疗。发表多篇核心期刊医学论文并主持多项课题。展开
个人擅长
颈椎病、腰椎及全身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中西医治疗。展开
  • 半月板三度损伤保守治疗能好吗

    半月板三度损伤保守治疗完全好转可能性较小,其自身修复能力有限,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制动、物理及药物治疗等,但难让撕裂组织完全愈合,不同人群预后有差异,年轻人活动量大使完全恢复正常参与剧烈运动可能性低,老年人修复能力差保守治疗难满足日常较剧烈活动需求,有基础病史人群预后更差,多数情况可能需考虑手术治疗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一、保守治疗的作用及局限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制动、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超声波等)、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肿胀)等。休息制动可以减少半月板进一步损伤,但半月板自身由于血运较差,三度损伤很难通过保守治疗实现完全修复。例如,有研究表明,半月板的血供主要集中在边缘部分,中内部分血供极少,三度损伤多发生在血供较差的区域,保守治疗难以让撕裂的半月板组织完全愈合恢复到正常结构和功能。 二、不同人群保守治疗的差异及预后 年轻人群:年轻人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半月板三度损伤保守治疗后完全恢复正常参与剧烈运动等的可能性仍较低。因为年轻人活动量通常较大,即使经过保守治疗,半月板损伤处可能无法达到完全稳定和正常的力学功能,仍有再次损伤的风险。 老年人群: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半月板的修复能力更差,保守治疗对于缓解症状可能有一定作用,但要恢复到正常的膝关节功能以满足日常较剧烈活动需求比较困难,多数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来改善膝关节功能。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果患者同时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影响组织的修复能力,保守治疗半月板三度损伤时,愈合的时间可能会延长,且预后相对更差,因为基础疾病会干扰身体的正常修复机制。 总体而言,半月板三度损伤保守治疗完全好转的概率较低,多数情况下可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手术治疗,如半月板修整术、半月板缝合术等,以恢复膝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10-15 12:46:57
  • 脚底长骨刺治疗方法有哪些

    脚底骨刺治疗包含非药物治疗如休息减压选舒适平底鞋、物理治疗的热敷冷敷、康复锻炼做足底筋膜拉伸与脚部肌肉训练、用矫形器改善受力,药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且特殊人群需谨慎,微创采用激光针刀松解术,手术是保守无效严重影响生活时考虑但有风险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后由医生定夺。 一、非药物治疗 1.休息与减压: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剧烈运动,减少脚底骨刺部位承受的压力,让局部组织有机会修复。例如日常尽量选择舒适平底鞋,减少对脚底的刺激。 2.物理治疗: 热敷:通过温热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一般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但皮肤有破损或感觉异常时需谨慎。 冷敷:在急性炎症期可使用冷敷消肿止痛,每次冷敷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避免冻伤皮肤。 3.康复锻炼:进行足底筋膜拉伸练习,患者坐位或站位,用手抓住脚趾向身体方向拉,保持15~30秒,重复多次,以增强足底筋膜柔韧性;也可进行脚部肌肉力量训练,如用脚趾抓毛巾等动作,提升足部肌肉对关节的稳定作用。 4.矫形器使用:定制合适的足弓支撑矫形器,改善足部受力分布,减轻脚底骨刺处的压力,需根据个人足部具体形态定制。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存在特殊人群情况需特别注意,例如老年人若有胃肠道疾病史,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警惕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需在医生评估下谨慎选择。 三、微创治疗 激光针刀松解术是一种微创方式,利用激光高能量密度特性对骨刺周围组织进行松解,创伤较小,恢复相对较快,但需由专业医生操作,适用于部分适合的患者。 四、手术治疗 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如骨刺切除术。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术后康复重要,尤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要关注术后感染、恢复缓慢等问题,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后由医生决定是否采取手术治疗。

    2025-10-15 12:44:35
  • 腰椎狭窄怎么引起的

    腰椎狭窄常见引起原因包括退行性因素(年龄性别致退变、腰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先天性因素(椎管发育性狭窄)、其他因素(创伤、炎症)。 退行性因素 年龄与性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一般来说,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腰椎狭窄,这与腰椎的长期磨损有关。女性在绝经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骨代谢等方面会受到影响,也可能增加腰椎狭窄的发生风险。 腰椎间盘退变:椎间盘是腰椎之间的缓冲结构,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劳损,椎间盘会发生退变,包括髓核脱水、纤维环破裂等。退变的椎间盘会向后突出,占据椎管空间,从而引起腰椎狭窄。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久坐久站的人群,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更容易发生退变,进而增加腰椎狭窄的发病几率。 骨质增生:腰椎椎体边缘会出现骨质增生,也就是骨刺。这是机体为了适应退变而产生的一种代偿性反应,但增生的骨质如果向椎管内生长,就会狭窄椎管容积,导致腰椎狭窄。 先天性因素 椎管发育性狭窄:有些人天生椎管就比较狭窄,这种先天性的椎管结构异常使得椎管的储备空间较小,当腰椎发生一些退变等情况时,就更容易出现腰椎狭窄的症状。比如一些先天性脊柱发育畸形的患者,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可能存在椎管狭窄的潜在风险,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的退变,症状逐渐显现。 其他因素 创伤:腰椎受到急性创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可能导致腰椎骨折、脱位等情况,这些创伤如果没有得到妥善治疗,可能会引起椎管内的结构改变,后期引发腰椎狭窄。例如,腰椎骨折后如果复位不良,骨折部位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增生等情况,影响椎管空间。 炎症:腰椎部位的一些炎症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累及腰椎时,炎症会导致椎体周围组织增生、粘连等,进而影响椎管的容积,引发腰椎狭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部分人会逐渐出现腰椎狭窄的相关表现。

    2025-10-15 12:40:43
  • 什么是脊柱侧弯,是身体一侧倾斜吗

    脊柱侧弯是脊柱三维畸形且Cobb角大于10度可诊断,身体一侧倾斜是其典型外在表现但非完全等同,青少年特发性侧弯常见不及时干预影响心肺等,成年后多由先天或退变引起致腰背疼痛,儿童需监测并支具干预,孕妇要关注脊柱负荷,有家族史人群应定期检查。 一、脊柱侧弯的定义 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涉及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的序列异常。从解剖学角度看,正常脊柱从背面观察呈直线状,而脊柱侧弯患者的脊柱会向身体一侧发生横向弯曲,表现为身体一侧出现明显倾斜。临床上通常通过Cobb角来量化脊柱侧弯的程度,当脊柱的侧方弯曲角度(Cobb角)大于10度时,可诊断为脊柱侧弯。 二、身体一侧倾斜与脊柱侧弯的关联 身体一侧倾斜是脊柱侧弯的典型外在表现之一。由于脊柱向一侧弯曲,患者会出现双肩不等高、骨盆倾斜等情况,进而导致身体外观上一侧偏高、一侧偏低,呈现出明显的倾斜状态。但需注意,身体一侧倾斜并非完全等同于脊柱侧弯,其他如肌肉失衡、下肢不等长等因素也可能引发身体倾斜,但脊柱侧弯是导致身体一侧倾斜的重要病因之一。 三、不同人群脊柱侧弯的特点及影响 青少年群体: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该人群中最常见的类型,与生长发育阶段脊柱的生长不平衡有关。此阶段若不及时干预,侧弯可能随生长加速而进展,影响心肺功能发育及脊柱外观和功能。 成年人群:成年后脊柱侧弯多由先天性畸形、退行性病变等引起,身体倾斜可能导致慢性腰背痛等问题,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患者需定期监测脊柱发育情况,通过佩戴支具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延缓侧弯进展;对于存在脊柱侧弯的孕妇,需关注孕期脊柱负荷变化,避免侧弯加重对母婴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有脊柱侧弯家族史的人群,应提高健康意识,定期进行脊柱检查,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025-10-15 12:35:48
  • 肩胛骨疼痛感似何类疼痛

    肩胛骨疼痛可分四类,肌筋膜源性多因肌肉劳损、姿势不良致区域钝痛酸痛,活动加重休息部分缓解,青壮年及长期特定工作者易发;神经病理性伴放射性等特点与神经受压损伤相关,中老年、有颈椎病史或颈部不良姿势者风险高;牵涉痛由内脏疾病引起如心绞痛放射肩胛区,有心脏病史或中老年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者需关注;创伤性因肩胛骨骨折等外伤致急性锐痛,各年龄段可发生,外伤后即刻剧痛需重视。 一、肌筋膜源性疼痛 多因肩胛骨周围肌肉长期劳损、姿势不良(如长期伏案、含胸驼背等)引发,表现为肩胛骨区域钝痛、酸痛,疼痛常局限于肌肉附着点附近,活动时(如肩部活动、上肢运动)可能加重,休息后部分缓解,常见于长期伏案工作者、运动员等人群。年龄方面,青壮年因长期不良姿势易高发;性别上无显著特定倾向,但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特定姿势工作的人群更易受累。 二、神经病理性疼痛 若肩胛骨区域疼痛伴有放射性、电击样、刺痛等特点,可能与神经受压或损伤相关。例如颈椎病导致神经根受压时,疼痛可放射至肩胛区,具有神经分布区域的特征性,表现为沿神经走行的刺痛或放电样痛。中老年人群因颈椎退变等因素,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相对较高;有颈椎病史或长期颈部不良姿势者风险增加。 三、牵涉痛 某些内脏疾病可引起肩胛骨区域牵涉痛,如心绞痛发作时,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胛区,表现为压榨样疼痛,需警惕与心脏疾病混淆。有心脏病史者或中老年人群(尤其是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者)需格外关注此类牵涉痛表现,因可能是严重疾病的预警信号。 四、创伤性疼痛 如肩胛骨骨折、肩部外伤等引起的急性疼痛,多为锐痛、刺痛,有明确外伤史。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外伤后即刻出现的剧烈疼痛需高度重视,尤其儿童或青少年运动损伤时易出现此类创伤性疼痛,需及时就医排查损伤情况。

    2025-10-15 12:33:4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