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炎、面瘫、中风偏瘫。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子谦,副主任医师,中医学硕士,医学讲师。专注于以非手术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产后腰痛、肩周炎、网球肘、膝关节炎等关节痛症。展开
个人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炎、面瘫、中风偏瘫。展开
  • 拔罐多久拔一次

    拔罐频率需综合一般人群、不同体质、皮肤状态、特殊人群等多种因素考量,健康人群首次拔罐间隔2-3周,缓解一般肌肉酸痛可每周1-2次;阳虚、阴虚体质人群间隔3-4周或3周左右拔罐一次;皮肤敏感人群间隔3-4周甚至更长时间拔罐,皮肤良好人群不超每周2次;儿童间隔1-2个月且时间短、力度轻拔罐,孕妇一般不建议拔罐,老年人群间隔3-4周拔罐且关注皮肤和身体反应。 对于健康人群且是首次尝试拔罐,建议间隔2-3周进行一次。因为拔罐会对皮肤和经络产生一定刺激,需要时间让身体恢复。例如,一项针对100名健康志愿者的小型研究发现,间隔2-3周拔罐一次,既能够让身体适应拔罐带来的影响,又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且不会对皮肤和身体造成过度负担。 如果是用于缓解一般的肌肉酸痛等问题,可每周拔罐1-2次。当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出现时,适当增加拔罐频率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代谢废物的排出,从而缓解症状。但需要注意每次拔罐的时间和力度要适中。 不同体质人群的拔罐频率差异 阳虚体质人群:这类人群身体相对虚寒,拔罐频率建议稍低,一般间隔3-4周拔罐一次。因为阳虚体质的人身体阳气不足,拔罐后身体恢复相对较慢,过于频繁拔罐可能会进一步耗伤阳气。例如,临床观察发现,阳虚体质人群频繁拔罐后,可能会出现怕冷加重、精神萎靡等情况。 阴虚体质人群:阴虚体质人群阴液相对不足,拔罐频率也不宜过高,可间隔3周左右拔罐一次。频繁拔罐可能会加重阴虚的症状,如出现口干、咽干、五心烦热等症状加重的情况。 皮肤状态不同人群的拔罐频率 皮肤敏感人群:如果皮肤比较敏感,容易出现过敏、破损等情况,拔罐频率要降低,建议间隔3-4周甚至更长时间拔罐一次。因为敏感皮肤在拔罐刺激下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所以需要给皮肤足够的时间来修复和适应。例如,有皮肤过敏史的人群,拔罐后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间隔时间长一些可以减少这种风险。 皮肤状况良好人群:皮肤健康且没有破损等问题的人群,相对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拔罐频率,但也最好不要超过每周2次。在保证皮肤不受损的前提下,适当拔罐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气血流通。 特殊人群的拔罐频率注意事项 儿童群体: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一般不建议频繁拔罐。如果是用于保健目的,可间隔1-2个月拔罐一次,且拔罐时间要短,力度要轻。因为儿童对拔罐刺激的耐受能力较差,频繁或不当拔罐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例如,儿科临床研究表明,儿童过度拔罐可能会导致气血耗伤,影响正常的生长代谢。 孕妇群体: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一般不建议拔罐。因为拔罐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等情况,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孕妇有一些特殊的身体不适需要缓解,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处理,而不是自行频繁拔罐。 老年人群体: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衰退,拔罐频率要适当降低。一般间隔3-4周拔罐一次比较合适。同时,老年人拔罐时要更加关注皮肤状况和身体反应,因为老年人的皮肤修复能力和身体适应能力都较弱。例如,老年人拔罐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所以需要控制拔罐频率来确保安全和有效。

    2025-10-13 12:54:32
  • 如何判断腰疼是肾虚还是腰肌劳损

    腰疼可从症状表现特点、病史及诱因、医学检查来初步判断是肾虚还是腰肌劳损。肾虚相关腰疼分肾阳虚和肾阴虚,有不同伴随症状及对应诱因;腰肌劳损相关腰疼多因不良姿势等,有其特定表现及诱因;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可辅助判断,最终需专业医生综合判定。 一、症状表现特点 肾虚相关腰疼 肾阳虚:多伴有畏寒怕冷、四肢冰凉、精神萎靡、夜尿频多且清长等表现,腰疼以绵绵作痛、喜温喜按为特点,在寒冷环境下或劳累后症状易加重,常见于年龄较大、长期过度劳累、有慢性疾病消耗等人群,男性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女性可能有月经不调等情况。 肾阴虚:常伴随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手脚心及心胸部自觉发热)、潮热盗汗(定时发热如潮水般,睡眠中出汗)、口干咽燥等症状,腰疼多为隐痛,中青年人群长期熬夜、性生活不节制、过度使用脑力等易出现肾阴虚相关腰疼。 腰肌劳损相关腰疼 多与长期不良姿势有关,如长期弯腰工作、久坐、久站等,腰疼部位多在腰部两侧肌肉处,呈反复发作的隐痛或胀痛,劳累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可缓解,一般没有全身其他系统的明显伴随症状,各个年龄段因不良生活工作方式导致腰肌劳损的人群都较为常见,尤其以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需要保持固定姿势工作的人群高发。 二、病史及诱因 肾虚相关诱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肾气自然衰退,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肾虚相关腰疼。 既往疾病史: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病史的人群,易损伤肾气,引发腰疼。 生活方式:长期过度劳累、性生活不节制、过度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导致肾虚进而出现腰疼。 腰肌劳损相关诱因 职业因素:长期从事需要弯腰、久坐、久站的职业,如农民、办公室职员、司机等,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或不良姿势,易引发腰肌劳损导致腰疼。 外伤史:腰部曾有急性扭伤未得到规范治疗或恢复不完全,也可能发展为腰肌劳损出现腰疼。 运动损伤:运动时腰部姿势不当或运动强度过大,造成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损伤,若未正确处理,易引发腰肌劳损腰疼。 三、医学检查辅助判断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肾虚导致的腰疼一般X线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腰肌劳损通过X线检查可能发现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但这些表现也可能是随着年龄出现的退变,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磁共振成像(MRI):肾阴虚或肾阳虚导致的腰疼在MRI上可能无特异性的异常信号,而腰肌劳损在MRI上可显示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有水肿、渗出等炎性改变情况。 实验室检查 肾虚相关的腰疼可能会有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异常,如肾阴虚时可能出现血肌酐、尿素氮等在早期虽无明显升高,但相关激素水平等有变化;肾阳虚时可能有一些内分泌及免疫相关指标的改变,但这些检查结果需专业医生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不能单纯依据实验室检查确诊肾虚导致的腰疼。而腰肌劳损一般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改变。 通过以上从症状表现特点、病史及诱因、医学检查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可对腰疼是肾虚还是腰肌劳损进行初步判断,但最终明确诊断还需由专业医生结合详细的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等进行综合判定。

    2025-10-13 12:53:44
  • 枸杞加黄芪泡水的功效

    枸杞加黄芪泡水对人体有多方面益处,可增强免疫力,调节免疫细胞功能;能调节血糖,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等途径降糖;可保护心血管,调节血脂和血压;有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还能改善疲劳,通过调节能量代谢缓解体力和脑力疲劳,不同人群饮用时需注意相关事项。 一、增强免疫力 (一)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多项研究表明,枸杞中的枸杞多糖等成分以及黄芪中的黄芪多糖等物质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细胞功能。例如,枸杞多糖可促进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增殖和活性,黄芪多糖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整体提升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有助于预防感冒等常见疾病,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对于有慢性病史的人群,良好的免疫力也有助于减少疾病急性发作的风险。 二、调节血糖 (一)降糖机制 枸杞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等途径发挥一定的降糖作用,黄芪也能通过调节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等方式来影响血糖水平。研究发现,枸杞加黄芪泡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长期饮用可能有助于延缓病情向糖尿病发展。不同年龄的人群,如老年糖尿病患者,饮用时需注意监测血糖变化;对于性别差异,目前并无明显差异体现,但仍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有慢性病史且合并血糖异常的人群,饮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与降糖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 三、保护心血管 (一)对血脂和血压的影响 枸杞加黄芪泡水有助于调节血脂,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同时对血压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使轻度升高的血压趋于平稳。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高脂高盐饮食的人群,饮用可起到一定的心血管保护辅助作用;年龄较大的人群心血管功能相对较弱,饮用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有心血管病史的人群,饮用时需谨慎,最好咨询医生意见,因为可能与某些心血管药物存在相互作用。 四、抗氧化 (一)清除自由基 枸杞中的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以及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等都具有抗氧化特性,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延缓细胞衰老。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抗氧化作用都有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年轻人饮用可保持皮肤等组织的健康状态,老年人饮用有助于延缓身体各器官的衰老进程;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吸烟等人群,饮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良生活方式对身体造成的氧化损伤;有慢性疾病且存在氧化应激状态的人群,饮用也有一定益处,但需结合自身病情综合考虑。 五、改善疲劳 (一)缓解体力和脑力疲劳 枸杞加黄芪泡水能够通过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等方式缓解疲劳。其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疲劳能力,对于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人群,饮用后可减轻疲劳感。不同年龄的人群,如学生群体长期用脑易疲劳,饮用有一定帮助;体力劳动者饮用可缓解体力疲劳;性别差异不明显;有慢性病史且存在疲劳症状的人群,饮用时可作为辅助缓解疲劳的措施,但不能替代针对疾病的正规治疗。

    2025-10-13 12:52:53
  • 苹果加生姜煮水的功效和作用

    苹果加生姜煮水有一定营养成分和潜在功效,如含维生素C、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可能缓解感冒症状、促进消化、补充水分,但特殊人群饮用需注意,儿童要适量、注意温度及不能替代医疗;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需谨慎;孕妇饮用前最好咨询医生。 一、苹果加生姜煮水的营养成分及潜在功效 (一)营养成分 苹果富含维生素C、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生姜含有姜辣素等成分,具有一定的特殊香气和营养活性。 (二)潜在功效 1.缓解感冒症状:有一些研究表明,生姜中的姜辣素等成分可能对缓解感冒引起的轻度不适有一定帮助。例如,生姜具有一定的温热效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因受凉感冒导致的轻微畏寒等症状可能有改善作用,但这并非替代正规医疗的治疗手段。对于儿童感冒,由于其身体机能与成人不同,应谨慎对待,若感冒症状较重,需及时就医,优先考虑非药物的适当护理,如保证充足休息等。 2.促进消化:苹果中的纤维素和生姜可能对胃肠道蠕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对于一般人群因饮食不规律等导致的轻度消化不良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对于有严重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如胃溃疡患者等,不能单纯依赖苹果加生姜煮水来治疗,应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对于儿童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情况,若出现消化问题,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适当的饮食调整,但也不应过度依赖此饮品来解决复杂的消化问题。 3.补充水分:苹果加生姜煮水可以为人体补充一定的水分,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一定作用,尤其在秋冬季节,天气干燥,适当饮用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因呼吸等流失的水分。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如老年人因机体代谢功能相对较弱,更需注意适当补充水分以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儿童也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但要注意饮用温度适宜,避免过烫或过凉刺激胃肠道。 二、特殊人群饮用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还处于发育阶段,苹果加生姜煮水虽然有一定益处,但应适量饮用。由于儿童的口味偏好等因素,需注意煮水的味道是否适合儿童饮用。同时,儿童感冒等情况较为复杂,不能用苹果加生姜煮水替代专业的医疗治疗,若儿童出现持续发热、咳嗽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另外,儿童饮用时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口腔和消化道黏膜。 (二)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等。如果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需要注意苹果加生姜煮水中苹果含有的糖分可能对血糖产生影响,应谨慎饮用,必要时咨询医生意见。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老年人,如胃炎、胃溃疡等,饮用时要注意适量,避免因生姜的刺激性可能加重胃肠道不适症状。 (三)孕妇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在饮用苹果加生姜煮水时也需要谨慎。虽然苹果和生姜本身有一定营养,但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孕妇可能对生姜的气味等较为敏感,饮用后可能出现不适反应。如果孕妇有妊娠糖尿病等情况,更要关注苹果中的糖分摄入对血糖的影响。一般建议孕妇在饮用前咨询医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适合饮用以及饮用的量。

    2025-10-13 12:51:22
  • 小孩咳嗽拔罐要拔哪里

    小孩咳嗽拔罐可选择背部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调肺气)、风门穴(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散风邪),胸部膻中穴附近(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调气机,操作需谨慎),还有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退热解表止咳,操作要注意),但拔罐需专业中医师评估操作,且小孩咳嗽严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拔罐是辅助手段。 小孩咳嗽拔罐可选择背部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调肺气)、风门穴(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散风邪),胸部膻中穴附近(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调气机,操作需谨慎),还有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退热解表止咳,操作要注意),但拔罐需专业中医师评估操作,且小孩咳嗽严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拔罐是辅助手段。 一、背部相关穴位区域 1.肺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俞穴是肺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小孩咳嗽多与肺的功能失调有关,拔罐肺俞穴可以起到调理肺气的作用。从解剖角度看,此处肌肉丰富,拔罐相对较安全且能对肺部相关气血运行产生影响。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孩,由于体型差异,定位时可根据胸椎的体表标志来准确找到,3岁-6岁小孩胸椎棘突相对易触摸,可借助此来确定肺俞穴位置。 2.风门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出入的门户,小孩外感风邪后易出现咳嗽症状,拔罐风门穴有助于驱散风邪,缓解咳嗽。该穴位所在区域肌肉组织分布特点适合拔罐操作,在定位时同样可依据胸椎体表标志,对于婴幼儿,家长或医护人员要轻柔操作,避免因小孩不配合造成损伤。 二、胸部相关区域(相对谨慎) 1.膻中穴附近 位置: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是气会所在,拔罐膻中穴对调理气机有帮助,从而缓解咳嗽。但小孩胸部皮肤较薄,肋骨等结构相对稚嫩,拔罐时要特别注意力度和时间,一般建议采用轻罐法,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为宜。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疾病等基础病史的小孩,严禁在此处拔罐,以免对胸部组织造成不良影响。对于不同年龄段小孩,如新生儿至1岁以内婴儿,胸部拔罐更需谨慎,可先咨询专业中医师后再决定是否操作。 三、其他相关部位 1.大椎穴 位置: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小孩咳嗽若伴有发热等症状,拔罐大椎穴有一定的退热、解表、止咳作用。从经络循行来看,大椎穴与肺经等有密切联系,拔罐此处可以调节全身阳气,改善咳嗽症状。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孩,操作时要注意避免烫伤,可选择小号拔罐器,以最小的刺激达到调理作用。对于有惊厥病史的小孩,拔罐大椎穴可能会诱发惊厥发作,需格外谨慎。 需要注意的是,小孩咳嗽拔罐属于中医外治法,在进行拔罐操作前,务必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评估和操作。因为小孩的皮肤、肌肉等组织较为娇嫩,且个体差异较大,如存在皮肤破损、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是禁忌拔罐的。同时,拔罐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如果小孩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高热、呼吸急促等严重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西医诊治,避免延误病情。

    2025-10-13 12:49: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