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炎、面瘫、中风偏瘫。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子谦,副主任医师,中医学硕士,医学讲师。专注于以非手术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产后腰痛、肩周炎、网球肘、膝关节炎等关节痛症。展开
个人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炎、面瘫、中风偏瘫。展开
  • 喝牛蒡茶的禁忌有哪些

    饮用牛蒡茶的常见禁忌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不宜饮用,低血压患者不宜饮用,过敏体质者慎用,避免与辛辣食物同食,以及不宜过量饮用。 牛蒡茶是一种常见的茶饮,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用功效。然而,饮用牛蒡茶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 1.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不宜饮用:牛蒡茶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可能对胎儿、婴儿的健康产生影响。 2.低血压患者不宜饮用:牛蒡茶具有降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饮用可能会导致血压过低,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3.过敏体质者慎用:牛蒡茶中可能含有某些成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饮用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4.避免与辛辣食物同食:牛蒡茶性凉,与辛辣食物同食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 5.不宜过量饮用:牛蒡茶具有利尿作用,过量饮用可能会导致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禁忌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个体差异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反应。在饮用牛蒡茶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特别是对于患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服用药物的人群。此外,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品质有保障的牛蒡茶,并按照说明饮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总之,饮用牛蒡茶虽然有一定的益处,但也需要注意禁忌。保持适量饮用,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效。

    2025-08-04 11:01:07
  • 肾寒的患者会有什么样的症状

    肾寒是指肾脏阳气不足,导致寒邪内生,其主要症状有腰膝冷痛、畏寒肢冷、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晄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滑、五更泄泻、宫寒不孕、阳痿早泄、小便频数或癃闭等。 肾寒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病症,指的是肾脏阳气不足,导致寒邪内生。其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 1.腰膝冷痛: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腰府及骨骼,则腰膝冷痛。 2.畏寒肢冷:是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权所表现的一类虚寒证候。 3.头目眩晕: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则头目眩晕。 4.精神萎靡:肾阳虚,脏腑功能减退,故精神委靡。 5.面色晄白或黧黑:肾阳虚,气化失权,水液内停,阴霾上泛,则面色晄白或黧黑。 6.舌淡胖苔白滑:阳虚则寒,水湿不化,故舌淡胖苔白滑。 7.五更泄泻:命门火衰,脾失温煦,运化失职,则五更泄泻。 8.宫寒不孕: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胞宫失于温煦,出现宫寒不孕。 9.阳痿早泄:肾阳虚衰,生殖功能减退,则阳痿早泄。 10.小便频数或癃闭:肾阳不足,气化无权,膀胱失约,则小便频数或癃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非肾寒所特有,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同时,中医治疗肾寒注重调理身体的整体平衡,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2025-08-04 10:59:34
  • 寒从脚起吗

    寒从脚起没有科学依据,人体的体温调节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脚部温度关系不大。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和舒适,我们应该注意衣着、运动、饮食和休息等方面。 首先,人体的核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通常在37℃左右。这个温度是由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的,通过调节代谢率、血液循环和汗液分泌等方式来维持体温的平衡。 其次,脚部是人体血液循环的远端部位,相对于身体其他部位来说,脚部的血液循环可能会稍微差一些。但是,这种血液循环的差异并不会导致脚部的温度明显低于身体其他部位,更不会导致全身的体温下降。 此外,人体的体温调节还受到环境温度、衣着、运动量等因素的影响。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会通过增加代谢率、收缩血管等方式来保暖;而在运动时,人体的代谢率会增加,体温也会相应升高。 因此,寒从脚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和舒适,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适当的衣着和环境温度,避免过度寒冷或过度炎热。 2.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身体健康。 4.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寒从脚起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我们应该保持科学的态度,关注身体健康,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持身体的舒适和健康。

    2025-08-04 10:57:47
  • 夏天出冷汗是什么原因

    夏天冒冷汗可能由以下情况引起:一是体质虚弱,二是气血不足,三是瘿病,四是肾虚,还有可能是阳气虚寒等其他原因。 一、体质虚弱:如果患者体质比较虚弱,那么身体的抵抗能力和预防能力就会相对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冒冷汗的现象。体质虚弱可能是由于先天因素,也可能是后天缺乏锻炼、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二、气血不足:气血不足的患者出现夏天冒冷汗的症状,通常是因为先天储存不足,或者后天在运用和吸收方面出现障碍,进而导致身体的血液供应不足。气血不足会使人体机能下降,表现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一系列症状。 三、瘿病:当瘿病发作时,炎症会引起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损害,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冒冷汗。瘿病患者由于甲状腺功能的异常,会对身体的代谢等产生重要影响。 四、肾虚:肾虚的患者出现夏天冒冷汗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先天不足,或者是房事过多,以及后天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导致身体亏虚过度,从而诱发不适。肾虚会有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多种表现。 尾段总结:总之,夏天冒冷汗的原因多样,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常见原因外,还可能有其他因素。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必要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8-04 10:56:20
  • 脾热怎么调理

    脾热的调理需从多方面进行,包括饮食调理、作息调理以及药物调理。 脾热,即中医所说的湿热蕴脾,其形成原因多为感受湿热邪气,或过度食用肥甘厚味之物,或是嗜烟、酒、茶等致使脾脏被困,进而导致脾失健运,湿热运化不畅。具体表现为: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出现厌食或口中发甜、口中有粘腻感,大便稀溏不爽,小便发黄,肢体困重,口渴却不想饮水,或自觉身热但体温正常,亦或是皮肤瘙痒并流黄水,舌质红且舌苔黄腻。 一、饮食调理:饮食应保持清淡。日常饮食可选择一些能清中焦热且利湿的食物,如南瓜可补中益气、解毒止痛;冬瓜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薏米可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茯苓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赤小豆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绿豆可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砂仁可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等。同时要减少肥肉、高脂、油腻、辛辣食品的摄入,做到忌烟禁酒等,还要保持大便通畅。 二、作息调理:要避免通宵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并且坚持进行身体锻炼。 三、中医辨证以泻脾胃伏火为治则,但因辩证较为复杂,所以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就诊治疗。 总之,对于脾热的调理,要综合运用饮食、作息和医疗手段,以改善身体状况,促进健康。同时,具体的调理方法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2025-08-04 10:54: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