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春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擅长:皮肤美容,白癜风、黄褐斑等色素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的研究和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佟春光,女,主任医师,博士。 2000年由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到朝阳医院皮肤科工作,从事皮肤性病学专业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对皮肤性病学专业疑难、危重症疾病的正确诊治有了丰富的经验。专业特长主定位于白癜风、黄褐斑等色素性皮肤病和免疫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探讨,开展了白癜风自体表皮吸疱移植术及紫外线光化学疗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多次在全国皮肤科学术会议、国际美容皮肤科年会等会议发言。在皮肤科核心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负责承担科研课题2项。参与编写皮肤性病学的双语教材等多部著作。展开
个人擅长
皮肤美容,白癜风、黄褐斑等色素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的研究和诊治。展开
  • 感染hpv可以同房吗

    感染HPV期间是否可以同房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感染HPV且病毒具传染性时同房易传染给性伴侣;无明显疣体且病毒载量低时可考虑同房但建议用安全套防护。不同人群感染HPV后同房各有注意事项,如育龄、更年期女性及年轻、老年男性在同房时需分别关注自身健康及做好防护等。长期来看,持续高危型HPV感染对女性健康有严重影响,对男性健康也有潜在影响,感染HPV期间同房要综合多因素,采取防护措施并密切关注健康状况,必要时就医咨询。 一、感染HPV期间同房的一般情况 1.有传染性时的情况:HPV(人乳头瘤病毒)有多种亚型,其中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引发宫颈病变等,低危型HPV可能导致生殖器疣等。当感染HPV且处于病毒具有传染性的阶段时,同房是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性伴侣的。例如,有研究表明,性传播是HP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在感染期间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伴侣感染HPV的风险会增加。 2.无明显疣体且病毒载量低时的情况:如果感染HPV后没有明显的生殖器疣等表现,且病毒载量较低,理论上可以考虑同房,但建议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安全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V传播的风险。不过,即使采取了防护措施,也不能完全杜绝HPV传播的可能性,因为病毒可能会通过皮肤黏膜的细微接触进行传播。 二、不同人群感染HPV后同房的注意事项 1.女性方面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感染HPV后,需要关注自身宫颈等部位的健康状况。如果正在备孕,应积极咨询医生,了解感染HPV对怀孕和胎儿的影响。一般来说,单纯的HPV感染并非终止妊娠的绝对指征,但需要密切监测孕期情况。在同房方面,仍需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将病毒传染给配偶,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等相关检查。 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女性感染HPV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生殖道黏膜等可能会有所改变。同房时除了注意防护外,还需要关注自身生殖道的不适症状,如出现异常出血、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因为更年期女性也是宫颈病变等的高发人群,需要警惕相关疾病的发生。 2.男性方面 年轻男性:年轻男性感染HPV后,自身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同样具有传染性。在同房时应使用安全套,避免将病毒传播给性伴侣。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有助于病毒的清除。 老年男性:老年男性感染HPV后,需要注意自身生殖系统的健康。同房时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性伴侣感染HPV的风险,并且要定期进行生殖系统相关的健康检查,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男性也可能出现一些与HPV相关的生殖系统病变风险。 三、感染HPV同房的长期影响及应对 1.对女性健康的长期影响:长期持续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会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等严重疾病。如果在感染HPV期间不注意同房防护,反复将病毒传染给性伴侣,可能会形成一种反复感染的循环,进一步增加女性自身宫颈病变的风险。因此,女性感染HPV后,除了自身要积极监测和治疗外,还需要性伴侣也配合进行相关检查和健康管理。 2.对男性健康的长期影响:男性感染HPV后,虽然大多自身可以清除病毒,但部分高危型HPV感染也可能对男性生殖系统健康产生潜在影响,如引发阴茎癌等罕见疾病。而且男性作为病毒的携带者,会增加女性伴侣再次感染HPV的几率,从而间接影响女性的健康状况。所以男性在感染HPV后,也应该重视自身健康,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并在同房时做好防护。 总之,感染HPV期间是否可以同房需要综合考虑病毒的传染性、自身健康状况以及不同人群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尽可能采取防护措施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并密切关注自身和伴侣的健康状况,必要时及时就医咨询。

    2025-10-10 12:54:13
  • 尖锐湿疣半年没复发,体内还有病毒吗

    尖锐湿疣半年没复发时体内仍可能存在病毒,其受个体免疫状况(年龄、性别等)、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病史等因素影响,孕妇、儿童、免疫抑制人群等特殊人群有各自需关注的情况,如孕妇可能传染新生儿,儿童可能受潜在影响,免疫抑制人群病毒难清除需更密切监测与综合治疗。 一、尖锐湿疣半年没复发时体内病毒存在情况分析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半年没复发时体内仍有可能存在病毒。虽然临床肉眼未见疣体,但部分患者体内病毒可能潜伏在皮肤黏膜的基底细胞等部位。有研究表明,HPV感染后存在亚临床感染及潜伏感染状态,即使外观上病变已消失,病毒仍可能未被完全清除。 (一)病毒检测方面 1.核酸检测:可通过核酸杂交技术或PCR(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体内是否存在HPV-DNA。如果半年没复发时进行HPV-DNA检测,仍有可能检测到病毒DNA,这提示体内可能还有病毒存在。例如,有研究显示,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消失后,通过核酸检测仍能发现病毒遗传物质。 2.细胞学检测:如进行醋酸白试验等,虽然外观上无明显疣体,但可能存在细胞学改变提示病毒相关情况,不过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对有限,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判断体内病毒的潜在状态。 二、影响体内病毒存在的因素 (一)个体免疫状况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人群免疫功能有差异。年轻人免疫功能相对较强,可能在感染HPV后,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相对较好,但也不是绝对能完全清除病毒;而老年人免疫功能逐渐衰退,清除病毒的能力下降,体内病毒持续存在的可能性相对更高。例如,有研究发现老年尖锐湿疣患者在临床缓解后,体内病毒持续存在的比例高于年轻患者。 2.性别因素: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在免疫应答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但对于尖锐湿疣患者体内病毒存在情况的影响,目前研究显示差异不是特别突出,但整体免疫状态的个体差异更为关键。 (二)生活方式因素 1.吸烟:吸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使机体清除HPV的能力减弱,从而增加体内病毒持续存在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吸烟者尖锐湿疣复发及体内病毒持续存在的概率高于非吸烟者。 2.酗酒:长期大量酗酒也会损害免疫系统,影响机体对HPV的免疫清除作用,导致体内病毒更易持续存在。 (三)病史因素 如果患者既往尖锐湿疣病情较重,治疗不规范等,可能导致体内病毒更易潜伏存在。例如,曾经多次复发的患者,机体免疫系统长期处于与病毒抗争的状态,免疫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从而使得体内病毒难以完全清除。 三、特殊人群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孕妇 孕妇由于孕期特殊的生理状态,免疫功能会有一定变化。如果孕妇尖锐湿疣半年没复发,体内仍可能存在病毒,在分娩时可能会通过产道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患喉乳头瘤等疾病。所以孕妇即使临床缓解,也需要密切监测,并且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谨慎决定,以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 (二)儿童 虽然儿童患尖锐湿疣多与母婴传播等有关,但如果是成人传染给儿童导致的尖锐湿疣,半年没复发时体内病毒情况也需要关注。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体内病毒持续存在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等产生潜在影响,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儿童的相关情况,一旦有异常及时就医。 (三)免疫抑制人群 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感染HPV后体内病毒更难清除,即使尖锐湿疣半年没复发,体内病毒持续存在的可能性极大,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和综合治疗,同时要注意其基础疾病对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在治疗尖锐湿疣相关问题时需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

    2025-10-10 12:51:16
  • 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怎么回事

    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意味着感染该病毒,其有高危型和低危型之分,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母婴传播和密切接触。低危型感染可致生殖器疣,高危型持续感染可能引发癌前病变甚至癌症。诊断靠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查。处理上低危型疣可物理治疗加增强免疫力,高危型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宫颈病变并对应处理。特殊人群中孕妇、儿童、免疫力低下人群情况各有特点,需特殊关注和处理。 感染途径 性传播:这是HP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有性生活的人在一生中感染HPV的概率较高。 母婴传播:母亲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可能会感染HPV,从而引发婴幼儿呼吸道乳头瘤病等。 密切接触: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如共用毛巾等,也有可能造成感染,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感染后的表现 低危型HPV感染表现:如果是低危型HPV感染,可能会在生殖器部位出现乳头状、菜花状、颗粒状的赘生物,即生殖器疣。好发部位男性多见于阴茎、龟头、冠状沟、肛周等,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道口、会阴、肛周等部位。一般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部分人可能会有瘙痒、异物感等。 高危型HPV感染表现: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时,在病变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对于女性来说,可能会出现宫颈病变,进而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白带增多且伴有异味等;对于男性,可能会出现阴茎癌前病变或阴茎癌的相关表现,但相对女性来说较少见。 诊断方法 HPV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核酸杂交技术、PCR技术等。通过采集宫颈脱落细胞(宫颈TCT检查时同时可以进行HPV检测)、外阴或其他病变部位的细胞等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HPV以及感染的亚型。 细胞学检查:如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可以观察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改变,辅助判断是否因HPV感染导致了宫颈病变。如果TCT结果异常,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以明确诊断。 处理措施 低危型HPV感染:如果是低危型HPV引起的生殖器疣,可根据疣的大小、数量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冷冻、激光、电灼等)去除疣体,同时可以使用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辅助治疗,因为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有可能清除低危型HPV。 高危型HPV感染:当高危型HPV阳性时,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和宫颈活检等检查来明确宫颈是否有病变。如果只是单纯的高危型HPV感染但宫颈没有病变,需要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HPV和TCT,因为很多女性的免疫系统可以自行清除高危型HPV;如果存在宫颈病变,则需要根据病变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宫颈锥切术等。 特殊人群情况 孕妇:孕妇感染HPV需要特别关注。如果是低危型HPV感染导致生殖器疣,在孕期可能会因为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使疣体增大,分娩时可能会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所以孕妇感染HPV后需要密切监测,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决定分娩方式等;如果是高危型HPV感染,同样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相关检查,因为孕期免疫力相对较低,HPV感染可能会有不同的转归情况。 儿童:儿童感染HPV相对较少见,多为母婴传播导致的婴幼儿呼吸道乳头瘤病等。儿童感染后需要由儿科和皮肤科等多学科联合诊治,要考虑到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治疗方式的选择要更加谨慎,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等,感染HPV后更容易出现HPV持续感染,进而发生癌前病变或癌症的风险更高。这类人群需要更加积极地提高免疫力,同时密切监测HPV相关病变,一旦发现异常要尽早干预治疗。

    2025-10-10 12:47:18
  •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怎么办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HPVDNA检测发现,多数高危HPV感染可一过性清除,部分会持续感染致病变,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心理调节增强免疫力,持续感染伴病变者依程度处理,妊娠期女性以监测为主,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需更密切监测与积极干预。 一、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检测与诊断 高危HPV感染通常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联合HPVDNA检测来发现。TCT主要观察宫颈细胞形态学变化,HPVDNA检测则直接检测是否存在高危型HPV病毒。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一般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尤其是30岁以上女性,需规范进行联合筛查以早期发现可能的异常。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筛查频率有所差异,年轻女性可在初筛正常后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高危HPV感染风险随年龄有一定变化趋势,需综合考虑。 二、高危HPV感染的转归与自然清除 多数高危HPV感染为一过性,约80%的女性在感染后的1-2年内可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这与个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如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营养状况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病毒清除。例如,经常运动、保持均衡饮食的女性相对更易使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来清除高危HPV。但也有少部分女性会持续高危HPV感染,进而可能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病变,甚至进展为宫颈癌,这与个体免疫功能持续低下、存在其他促进病变发展因素等有关。 三、针对高危HPV感染的干预措施 (一)增强免疫力 1.生活方式调整: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建议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不足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矿物质(如锌、硒等)的食物,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坚果富含硒等矿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辅助机体清除高危HPV。 2.心理调节: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影响免疫系统,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减轻压力,可间接帮助提升免疫力,对高危HPV感染的转归可能有积极作用。不同心理状态的人群,如长期焦虑人群,通过心理调节改善状态后,免疫功能可能得到改善,从而利于病毒清除。 (二)医学监测与干预 对于持续高危HPV感染且伴有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情况,需要根据病变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如果是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部分可自然消退,需定期复查,密切观察病变发展情况;如果是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则可能需要采取如宫颈锥切术等治疗措施,阻断病变向宫颈癌进展。不同病变程度的患者,监测频率和治疗方式选择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 四、特殊人群高危HPV感染注意事项 (一)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发现高危HPV感染时,由于妊娠期机体免疫状态特殊,一般以监测为主,因为多数情况下新生儿感染高危HPV的风险较低,但需密切关注宫颈情况,产后需及时复查。妊娠期女性免疫系统会有一定变化,不能随意使用药物干预高危HPV感染,主要依靠自身免疫及定期监测来观察病情变化。 (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高危HPV感染后更易持续感染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同时在治疗其他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适当辅助增强免疫的措施,但要谨慎选择可能影响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法。这类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自身清除病毒能力弱,所以监测和干预需更加积极主动。

    2025-10-10 12:45:41
  • 肛门尖锐湿疣是怎么回事

    肛门尖锐湿疣由低危型HPV感染引起,性接触等为传播途径,有相应临床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有物理、药物、手术等治疗方式,需通过安全性行为等预防,孕妇和儿童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病因 肛门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肛门部位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HPV有多种亚型,其中低危型HPV如6型、11型等易引发肛门尖锐湿疣。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此外,母婴传播也是可能的途径,即婴儿通过患有尖锐湿疣的母亲产道时被感染;还可通过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但相对较少见。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性生活活跃的人群更易患病,男性和女性在发病风险上无绝对明显差异,但男性肛门尖锐湿疣相对也不少见,有多个性伴侣、不安全性行为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升高,有肛门直肠疾病病史的人群也可能因局部皮肤黏膜破损等因素增加感染风险。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初期肛门部位可出现单个或多个淡红色小丘疹,质地柔软,顶端尖锐,随着病情进展,丘疹逐渐增多增大,可呈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等外观,表面凹凸不平,湿润柔软,易发生糜烂、渗液、出血等,部分患者可伴有瘙痒、异物感、疼痛等症状,若合并感染还可有恶臭。 2.好发部位:主要发生在肛门周围、肛管内等部位。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肛门部位的皮损形态、颜色、分布等情况进行初步判断。 2.实验室检查 醋酸白试验:用3%-5%醋酸溶液涂抹在疑似皮损部位,等待几分钟后,若局部变白则为阳性,提示可能感染HPV,但该试验有一定假阳性率。 HPV核酸检测: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是否存在HPVDNA及其亚型,能明确是否感染HPV及具体亚型,对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组织病理学检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可见表皮乳头瘤样增生、棘层增厚,颗粒层和棘层上部可见空泡化细胞等特征性改变,是诊断肛门尖锐湿疣的金标准。 四、治疗方式 1.物理治疗 冷冻治疗:利用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较小的疣体,一般需要多次治疗。 激光治疗:通过激光的高能量烧灼疣体,使其碳化、脱落,可针对不同大小和部位的疣体进行治疗。 电灼治疗:用高频电刀烧灼疣体,达到去除疣体的目的。 2.药物治疗:可局部外用一些药物,如鬼臼毒素酊等,但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刺激性,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疣体或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情况,可考虑手术切除,但手术可能会有一定的创伤和复发风险。 五、预防措施 1.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HPV的风险,保持单一性伴侣,避免不安全性行为。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门部位清洁干燥,勤换内裤,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个人物品。 3.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抵御HPV感染。 4.避免母婴传播:患有尖锐湿疣的母亲在分娩时应告知医生,可考虑选择剖宫产等方式降低婴儿感染风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患肛门尖锐湿疣需要特别谨慎处理,因为治疗不当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一般不建议在孕期进行创伤性较大的治疗,可在产后根据情况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孕期监测。 2.儿童:儿童患肛门尖锐湿疣多考虑为母婴传播所致,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在治疗时要选择对儿童刺激性小、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同时要加强对儿童的护理,注意其个人卫生,避免病情加重和传播给他人。

    2025-10-10 12:44: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