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春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擅长:皮肤美容,白癜风、黄褐斑等色素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的研究和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佟春光,女,主任医师,博士。 2000年由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到朝阳医院皮肤科工作,从事皮肤性病学专业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对皮肤性病学专业疑难、危重症疾病的正确诊治有了丰富的经验。专业特长主定位于白癜风、黄褐斑等色素性皮肤病和免疫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探讨,开展了白癜风自体表皮吸疱移植术及紫外线光化学疗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多次在全国皮肤科学术会议、国际美容皮肤科年会等会议发言。在皮肤科核心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负责承担科研课题2项。参与编写皮肤性病学的双语教材等多部著作。展开
个人擅长
皮肤美容,白癜风、黄褐斑等色素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的研究和诊治。展开
  • 尖锐湿疣和扁平疣一样吗

    尖锐湿疣由低危型HPV(如HPV6、11型)引起,性接触传播,好发生殖器及肛门,表现为多样赘生物,治疗多样需防复发,多见于性活跃中青年;扁平疣由HPV3型等感染,直接接触传播,好发面手等,为扁平丘疹,治疗用外用药等,青少年多见,多数可自愈,预后较好。 扁平疣:也是由HPV感染所致,常见的是HPV3型感染,多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好发于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皮损为扁平丘疹。 临床表现方面 尖锐湿疣:损害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单个或群集分布,湿润柔软,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样、鸡冠状或菜花样突起。颜色可为红色或污灰色。 扁平疣:一般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浅褐色或正常皮色,多骤然出现,数目较多且密集。 治疗方面 尖锐湿疣: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鬼臼毒素酊等)、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电灼等)、手术治疗等,治疗后需定期复查以防复发,因为其容易通过性接触传播给性伴侣。 扁平疣:治疗可采用外用药物(如维A酸乳膏等)、物理治疗(如冷冻治疗等),由于扁平疣具有自身接种特性,搔抓后可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所以要避免搔抓。 好发人群及年龄方面 尖锐湿疣:多见于性活跃的中青年人群,有不洁性生活史者更容易感染。 扁平疣:青少年多见,儿童也可发病,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有关,比如部分青少年因学习压力大、休息不好等导致免疫力暂时下降时易患。 预后方面 尖锐湿疣: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治愈,但有复发可能,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复发风险较高。 扁平疣:多数患者可在数年内自行消退,也有部分患者可持续多年不愈,但预后一般较好,消退后通常不留瘢痕。

    2025-10-10 09:42:53
  • 儿童跖疣

    儿童跖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足底皮肤引发,初期为细小发亮丘疹渐增大呈灰黄或褐色边界清伴角质环等表现,依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必要时皮肤镜检查,非药物干预有冷冻激光光动力等,药物用5%咪喹莫特乳膏需遵医嘱,预防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等,低龄儿童治疗选刺激小方法需经验丰富医护操作并注意局部清洁防继发感染及关注心理。 一、定义与病因 儿童跖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足底皮肤引发的良性赘生物,HPV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侵入细胞,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与增生。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接触患者病变部位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 二、临床表现 初期表现为足底细小发亮丘疹,随病情进展逐渐增大,表面粗糙呈灰黄色或褐色,边界清晰,周围有稍高增厚角质环,去除角质层可见疏松角质软芯,周围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小黑点,多单发或多发,常伴压痛。 三、诊断方法 依据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必要时借助皮肤镜检查,皮肤镜下可见特征性点状出血等表现,需与鸡眼、胼胝等鉴别。 四、治疗方式 非药物干预:冷冻治疗利用低温使疣体坏死脱落,操作需注意儿童耐受度;激光治疗通过高温烧灼疣体去除,需考虑患儿配合度;光动力治疗亦可选用。 药物治疗:5%咪喹莫特乳膏可用于儿童跖疣,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 五、预防措施 保持儿童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避免共用拖鞋、脚盆等物品,加强体育锻炼提升免疫力,公共泳池、浴室等场所注意防护。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低龄儿童皮肤屏障弱,治疗宜选刺激小的方法,冷冻或激光治疗需由经验丰富医护操作,治疗后保持局部清洁防继发感染,关注儿童心理,减轻治疗恐惧。

    2025-10-10 09:42:37
  • 龟头尖锐湿疣是什么症状

    龟头尖锐湿疣由HPV感染引起,初期有细小淡红丘疹,后增大增多成乳头状等赘生物,部分有异物感等症状,不同人群症状相似,儿童治疗需谨慎,成年应及时治,有高危生活方式者应定期检查。 初期皮损表现:初期可出现细小、淡红色的丘疹,质地柔软,顶端稍尖锐,单个或多个出现。这些丘疹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容易被忽视。例如,部分患者可能在无意中发现龟头部位有小的突起,但未引起重视。 皮损发展变化:随着病情进展,丘疹会逐渐增大、增多,可形成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的赘生物。赘生物表面凹凸不平,质地脆,容易出血。比如,菜花状的尖锐湿疣,其外观就像菜花一样,有多个突起的菜花样结构。 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局部的异物感、灼痛、瘙痒等症状。如果疣体发生破溃、感染,还可能出现疼痛、恶臭等情况。对于女性患者,由于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可能同时合并阴道、宫颈等部位的尖锐湿疣,需要全面检查。而男性患者若不及时治疗,疣体可能会持续增大,影响排尿等功能,尤其在儿童患者中,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生殖器部位的异常表现,因为儿童感染尖锐湿疣可能是通过间接接触等途径,如共用毛巾等,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 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感染龟头尖锐湿疣后的症状基本相似,但儿童患者由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对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更加谨慎,优先考虑对身体影响较小的方法;而成年患者在发现症状后应避免延误治疗,因为病情进展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局部和心理影响。同时,有不洁性生活史等高危生活方式的人群更容易感染,这类人群应定期进行生殖系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龟头尖锐湿疣。

    2025-10-10 09:42:21
  • hpv和碘实验

    碘实验基于复方碘溶液对宫颈上皮细胞染色特性,正常鳞状上皮可被染成棕色等而异常鳞状上皮不着色,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致宫颈病变时碘实验可辅助筛查,操作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干棉球擦宫颈表面黏液后用棉签蘸卢戈氏液涂宫颈及阴道穹窿部观察,阴性区是宫颈活检重要取材部位,妊娠期操作需轻柔,阴道炎症患者先治炎症,老年女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一、碘实验的原理 碘实验基于复方碘溶液(卢戈氏液)对宫颈上皮细胞的染色特性,正常鳞状上皮富含糖原,能被碘染成棕色或深褐色,而异常鳞状上皮因缺乏糖原,碘实验呈阴性(不着色)。 二、HPV与碘实验的关联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展过程中,宫颈上皮细胞会出现糖原缺失等变化,碘实验可辅助筛查宫颈病变。当宫颈细胞学检查提示异常时,常结合碘实验定位可疑病变部位以进行活检。 三、碘实验的操作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干棉球轻擦宫颈表面黏液,再用棉签蘸取卢戈氏液均匀涂于宫颈及阴道穹窿部,等待1-2分钟后观察染色情况,不着色区域为碘实验阴性区,提示可能存在病变。 四、临床意义 碘实验阴性区是宫颈活检的重要取材部位,有助于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等病变。对HPV阳性患者,碘实验可协助确定进一步检查与治疗范围。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操作需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宫颈引发宫缩等不良影响,需谨慎进行碘实验。 阴道炎症患者:应先治疗阴道炎症,再行碘实验,以防炎症干扰染色结果准确性。 老年女性:宫颈萎缩等情况可能影响碘实验结果判断,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2025-10-10 09:41:58
  • 尖锐湿疣自行消失吗

    尖锐湿疣自行消失概率较低,约10%-30%的可能在6-24个月内自然消退,这与年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儿童及免疫低下者自行消失概率低,免疫正常年轻者有一定可能但也不应等待其自行消失,发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规范诊治。 与年龄因素的关系 儿童患者:儿童尖锐湿疣相对较少见,儿童的免疫系统尚在发育中,若感染尖锐湿疣,自行消失的情况也较少。儿童患者的尖锐湿疣往往需要更积极的干预,因为儿童的皮肤黏膜较为娇嫩,且感染后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等,与成人相比,儿童尖锐湿疣自行消失的概率更低。 成年患者:对于成年患者,年轻且免疫功能正常者相对有一定自行消退可能,但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超过35岁后,机体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尖锐湿疣自行消失的概率会降低。 与免疫状态的关系 免疫功能正常者: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免疫系统有较好的识别和清除病毒的能力,所以有一定比例的尖锐湿疣可能自行消退。但即使是免疫功能正常者,也不能等待其自行消失而不进行任何处理,因为尖锐湿疣可能会不断生长、增多,引起局部的不适、出血等问题,还可能传染给他人。 免疫功能低下者:像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由于其机体免疫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无法有效清除HPV病毒,尖锐湿疣几乎不可能自行消失,而且病情往往会持续进展,导致尖锐湿疣大量增生,引发更严重的局部病变和健康风险。 总之,虽然存在尖锐湿疣自行消失的个别情况,但不能将其作为主要的应对策略,一旦发现疑似尖锐湿疣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根据自身的年龄、免疫状态等综合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而不是寄希望于自行消失而延误病情。

    2025-10-10 09:41:3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