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春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擅长:皮肤美容,白癜风、黄褐斑等色素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的研究和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佟春光,女,主任医师,博士。 2000年由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到朝阳医院皮肤科工作,从事皮肤性病学专业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对皮肤性病学专业疑难、危重症疾病的正确诊治有了丰富的经验。专业特长主定位于白癜风、黄褐斑等色素性皮肤病和免疫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探讨,开展了白癜风自体表皮吸疱移植术及紫外线光化学疗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多次在全国皮肤科学术会议、国际美容皮肤科年会等会议发言。在皮肤科核心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负责承担科研课题2项。参与编写皮肤性病学的双语教材等多部著作。展开
个人擅长
皮肤美容,白癜风、黄褐斑等色素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的研究和诊治。展开
  • 女性得了尖锐湿疣会有什么症状

    女性尖锐湿疣初期表现为细小淡红色丘疹,质地柔软、顶端稍尖,形态多样,初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好发于外阴、阴道、宫颈等温暖潮湿部位,病情进展后疣体增大增多,可致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物感、灼痛、性交不适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患病期间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 好发部位:女性尖锐湿疣好发于外阴部位,如大小阴唇、阴蒂、阴道口、会阴等,同时阴道壁、宫颈等部位也较为常见。在阴道内的尖锐湿疣可能需要通过妇科检查才能发现,而外阴部位的尖锐湿疣相对更容易被察觉。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这些部位温暖、潮湿,适合HPV的生长繁殖,所以是尖锐湿疣的高发区域。 病情进展后的症状:随着尖锐湿疣的病情进展,疣体可能会逐渐增大、增多。如果疣体发生在阴道或宫颈部位,可能会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的情况。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局部的异物感、灼痛、性交不适等症状。当疣体较大时,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比如行走时摩擦不适等。而且,多个疣体相互融合可能形成更大的团块样组织,外观上更为明显。例如,有的患者外阴部位的多个尖锐湿疣疣体相互融合,形成了较大的菜花状赘生物,同时伴有局部的瘙痒和疼痛不适。 女性如果发现外阴等部位有异常的丘疹样、赘生物样改变,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醋酸白试验、HPV检测、病理活检等,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尖锐湿疣。同时,在患病期间要注意避免性生活,防止疾病传播给他人,并且要保持外阴的清洁卫生,减少局部的刺激。

    2025-10-10 09:32:51
  • 梅毒会引起尖锐湿疣吗

    梅毒不会直接引起尖锐湿疣,但二者有关联,均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免疫状态对二者都有影响,性活跃人群中同时感染风险增加,免疫低下人群更易高发,需同时关注防治,避免不洁性行为。 梅毒病原体:由梅毒螺旋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繁殖并进入血液循环,累及全身多个组织和器官。 尖锐湿疣病原体: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HPV感染皮肤或黏膜上皮细胞,引起上皮增生性病变。 二者的关联 共同的传播途径:梅毒和尖锐湿疣都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在性活跃人群中,同时感染两种疾病的情况并不少见。当个体感染了其中一种性传播疾病时,感染另一种的风险会增加,因为性接触过程中,生殖器官等部位的黏膜或皮肤屏障可能受损,更易受到另一种病原体的侵袭。 免疫状态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对两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影响。例如,艾滋病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既更容易感染梅毒螺旋体导致严重的梅毒病情,也更容易感染HPV而出现尖锐湿疣的高发且难治的情况。因为免疫功能受损时,机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下降,使得两种病原体都能在体内持续存在并引发病变。 梅毒和尖锐湿疣是两种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虽不会相互直接引起,但有共同传播途径且免疫状态对二者影响相关,在性传播疾病防治中需同时关注,做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不洁性行为,提倡安全性行为以降低感染风险。

    2025-10-10 09:32:38
  • 怀孕了跖疣越来越严重

    怀孕时因体内激素变化致对人乳头瘤病毒抵抗力降低且孕期身体负担加重致足部摩擦等刺激使跖疣加重,需每日温水轻柔清洗足部后擦干保持干燥并选宽松透气鞋袜,适度运动后注重足部清洁舒缓,孕妇处理跖疣需格外谨慎避免自行有创治疗应及时就医由医生依孕期特殊性制定安全方案以控病情保障母婴健康。 一、怀孕时跖疣加重的可能原因 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显著变化,如雌激素、孕激素等升高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使机体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抵抗力降低,导致原本存在的跖疣病情进展;同时,孕期身体负担加重,足部活动量及局部摩擦等因素可能对跖疣部位产生更多刺激,促使其数量增多、体积增大。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足部清洁与护理: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足部后彻底擦干,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环境,不利于HPV生存繁殖;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减少足部摩擦与压迫,避免跖疣部位因外力刺激进一步加重病情。 适度运动与护理:进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运动后需注重足部清洁与舒缓护理,避免运动后足部汗液积聚等引发局部不适加重跖疣状况。 三、孕妇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孕妇处理跖疣需格外谨慎,因孕期用药需考量对胎儿影响。应避免自行采用有创性治疗方式(如激光、冷冻等可能引发疼痛刺激的方法),除非经医生充分评估利弊后认为利大于弊。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结合孕期特殊性制定安全处理方案,医生会综合考量以选择相对安全的措施来控制跖疣病情,最大程度保障孕妇及胎儿健康。

    2025-10-10 09:32:00
  • 扁平疣不及时治疗会引发哪些危害

    扁平疣若不及时治疗会带来诸多危害,包括皮肤损害加重及扩散、引起自身接种传播、继发感染风险增加以及存在恶变可能(虽概率低但需重视),如影响美观、传染他人、皮损范围扩大、继发感染及有恶变潜在风险等。 引起自身接种传播 患者搔抓患处后,病毒可随着搔抓痕迹接种到身体其他部位,导致新的疣体出现。例如搔抓脸部扁平疣后,可能在颈部、手部等部位也长出新的扁平疣,使得皮损范围扩大,增加治疗难度和皮肤损害程度。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皮肤娇嫩且好奇心强,更易搔抓患处,自身接种传播的风险相对更高,需要家长加强看护,避免搔抓导致疣体扩散。 继发感染风险增加 扁平疣若不及时治疗,局部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容易继发细菌感染。一旦发生细菌感染,可能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起发热等全身症状。比如继发链球菌感染,可能导致局部红肿热痛加剧,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状况。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或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继发感染后病情可能更难控制,恢复时间也会延长。 恶变风险(虽概率低但需重视) 虽然扁平疣恶变的概率非常低,但理论上存在少数人因长期不治疗等因素导致疣体发生恶变的可能。有研究表明,极少数由高危型HPV引起的扁平疣有发展为皮肤癌的潜在风险。对于有家族肿瘤史或自身免疫力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的人群,更应重视扁平疣的及时治疗,定期观察疣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增大、破溃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恶变可能。

    2025-10-10 09:31:45
  • 盐酸伐昔洛韦片跖疣

    盐酸伐昔洛韦片用于跖疣是口服后转化为阿昔洛韦特异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阻碍HPV复制发挥治疗作用,儿童使用需谨慎优先物理治疗,育龄及孕哺期女性要评估药物对生殖系统等潜在影响,肝肾疾病病史患者用药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方案。 一、盐酸伐昔洛韦片用于跖疣的作用机制阐释 跖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发,盐酸伐昔洛韦片口服后在体内转化为阿昔洛韦,阿昔洛韦可特异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阻碍病毒DNA合成,从而抑制HPV复制,发挥对跖疣的治疗作用,这一机制有病毒学相关研究为依据,研究表明阿昔洛韦类药物能有效干扰病毒核酸合成过程以对抗HPV感染。 二、特殊人群相关注意事项 儿童群体:低龄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盐酸伐昔洛韦片经肝肾代谢,使用该药物治疗跖疣时需谨慎,应优先考虑非药物的物理治疗手段,如冷冻、激光等,因低龄儿童用药安全性数据相对有限,需最大程度保障用药安全; 育龄及孕哺期女性:育龄女性使用时需评估药物对生殖系统及胎儿的潜在影响,孕期女性应在专业医生充分权衡药物风险与妊娠需求后决定是否使用,哺乳期女性用药时需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必要时可能需暂停哺乳并选择更安全的治疗方式; 肝肾疾病病史患者:有肝肾疾病病史者,由于盐酸伐昔洛韦片主要经肝肾代谢,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如出现肝肾功能异常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避免药物蓄积对肝肾造成进一步损害。

    2025-10-10 09:31:2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