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文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眩晕、疲劳综合征等各种慢性疾病,并擅长运用中药调理患者体质的偏盛偏衰,针对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痴呆、抑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童文新,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高干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1990年参加工作,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病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20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眩晕、疲劳综合征等各种慢性疾病,并擅长运用中药调理患者体质的偏盛偏衰,针对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痴呆、抑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开展高脂血症专病门诊,选择丹参、姜黄、陈皮、半夏、决明子、山楂、黄精、何首乌组成降脂汤,活血化瘀、燥湿化痰、消积化滞、补肾益气。并根据患者要求,将中药饮片泡水代茶饮,取得良好降脂效果。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院内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实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及《情志病中医特色诊疗》等。展开
个人擅长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眩晕、疲劳综合征等各种慢性疾病,并擅长运用中药调理患者体质的偏盛偏衰,针对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痴呆、抑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纤维蛋白原偏低怎么办

    应对纤维蛋白原偏低的建议:明确原因,治疗原发病,补充纤维蛋白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饮食调整。 纤维蛋白原偏低可导致出血风险增加,需要引起重视。以下是应对纤维蛋白原偏低的建议: 1.明确原因:纤维蛋白原偏低的原因有很多,如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等。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 2.治疗原发病:如果纤维蛋白原偏低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肝脏疾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3.补充纤维蛋白原:如果纤维蛋白原偏低程度较严重,或有出血倾向,可以补充纤维蛋白原。补充纤维蛋白原的方法包括输注纤维蛋白原浓缩物、新鲜冰冻血浆等。 4.监测凝血功能: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根据凝血功能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避免出血:纤维蛋白原偏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受伤,避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 6.饮食调整: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等,有助于提高纤维蛋白原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纤维蛋白原偏低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对于孕妇、老年人、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等特殊人群,应更加关注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果您对纤维蛋白原偏低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

    2025-08-01 13:37:26
  • 总蛋白和白蛋白低

    总蛋白和白蛋白低可能是营养不良、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蛋白和白蛋白低可能是营养不良、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蛋白和白蛋白是反映肝脏功能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总蛋白是血清中所有蛋白质的总和,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当肝脏功能受损或营养不良时,白蛋白的合成会减少,导致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降低。 除了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炎症性肠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总蛋白和白蛋白低。此外,一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影响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 如果发现总蛋白和白蛋白低,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饮食营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儿童等,总蛋白和白蛋白低的原因和治疗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这些人群中,需要更加关注营养状况和身体状况,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总之,总蛋白和白蛋白低是一种异常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025-08-01 13:37:13
  • 睡着了就出汗是怎么回事

    睡着后出汗即盗汗,可能与环境、饮食、剧烈运动、感染、内分泌疾病、药物、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肿瘤、贫血、慢性衰弱性疾病等有关。如果盗汗持续时间长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如作息规律、适当运动、饮食均衡等,有助于改善盗汗症状。 1.生理性因素 环境因素:睡眠环境温度过高、盖的被子过厚等,可导致睡着后出汗。 饮食因素:睡前食用了辛辣、刺激性食物或大量饮酒、喝咖啡、浓茶等,可能刺激汗腺分泌,引起盗汗。 剧烈运动:睡前进行了剧烈运动,使身体产热增加,也可能导致睡着后出汗。 2.病理性因素 感染:如结核病,除盗汗外,还可能伴有低热、乏力、咳嗽等症状。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可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盗汗。 其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肿瘤、贫血、慢性衰弱性疾病等也可能引起盗汗。 3.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降压药等,可能导致盗汗。 如果盗汗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结核菌素试验、甲状腺功能等,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饮食均衡等,以改善盗汗症状。

    2025-08-01 13:37:13
  • 喝酒后脸色苍白出冷汗怎么回事

    喝酒后脸发白、冒虚汗、难受,可能是由气虚、脾虚或肾阳虚等导致。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食用辣椒等辛辣食物,且可依据具体病因,遵医嘱进行相应治疗。 一、气虚: 1.气虚指元气不足引发的病理性变化,涵盖肾中精气不足、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不足等情况。 2.气虚会致使体内血液循环不畅,引起代谢减慢。而喝酒会刺激体内血管,让血管快速扩张,加快血液循环速度。 3.所以患者会出现喝酒后脸发白、冒虚汗、难受等表现,可遵医嘱服用复方黄芪口服液或阿胶补血口服液等药物来缓解。 二、脾虚: 1.脾虚即脾胃虚损导致的病理性病症。 2.脾虚时进食的食物不能正常被吸收,进而造成体质瘦弱,患者会有四肢怕冷、腹胀或饮食减少等症状。 3.脾虚时酒精不能及时被代谢,从而出现喝酒后脸发白、冒虚汗、难受等状况,可遵医嘱服用归脾丸、健脾丸或附子理中丸等药物进行缓解。 三、肾阳虚: 1.肾阳虚指肾阳亏损。 2.肾阳虚会使肾脏部位的精气不足,患者会表现出怕冷、盗汗等症状,喝酒会使症状加重。 3.进而出现喝酒后脸发白、冒虚汗、难受的症状,可遵医嘱服用金匮肾气丸或桂附地黄丸等药物进行缓解。 总之,当喝酒后出现这些不适症状时,要考虑可能存在这些病因,应及时就医明确,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和调理。

    2025-08-01 13:37:10
  • 怎么使自己能快速出汗

    以下是一些能让自己快速出汗的方法:剧烈运动、处于高温环境、喝热饮、蒸桑拿、摩擦皮肤、情绪激动、服用药物等。但需注意,过度出汗可能对某些人群的健康不利,如有疑虑最好咨询医生。 以下是一些能让自己快速出汗的方法: 1.剧烈运动: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游泳等,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身体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出汗。 2.高温环境:在炎热的天气中或在高温的环境下待一段时间,身体会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 3.喝热饮:喝一杯热的饮料,如热茶或热咖啡,身体会因为加热过程而开始出汗。 4.桑拿或蒸汽浴:在桑拿房或蒸汽浴室中,高温的环境会使身体大量出汗。 5.摩擦皮肤:用干毛巾或刷子用力摩擦皮肤,可以刺激汗腺分泌,导致出汗。 6.情绪激动:经历强烈的情绪,如紧张、兴奋或恐惧,身体可能会出汗。 7.药物刺激:某些药物,如退烧药或甲状腺药物,可能会导致出汗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人群,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过度出汗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在进行任何出汗活动之前,尤其是在高温环境或剧烈运动时,应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此外,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持身体水分平衡也非常重要。如果对出汗问题有任何疑虑或担忧,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8-01 13:37: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