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文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眩晕、疲劳综合征等各种慢性疾病,并擅长运用中药调理患者体质的偏盛偏衰,针对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痴呆、抑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童文新,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高干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1990年参加工作,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病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20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眩晕、疲劳综合征等各种慢性疾病,并擅长运用中药调理患者体质的偏盛偏衰,针对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痴呆、抑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开展高脂血症专病门诊,选择丹参、姜黄、陈皮、半夏、决明子、山楂、黄精、何首乌组成降脂汤,活血化瘀、燥湿化痰、消积化滞、补肾益气。并根据患者要求,将中药饮片泡水代茶饮,取得良好降脂效果。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院内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实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及《情志病中医特色诊疗》等。展开
个人擅长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眩晕、疲劳综合征等各种慢性疾病,并擅长运用中药调理患者体质的偏盛偏衰,针对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痴呆、抑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脚脖子肿了是怎么回事

    脚脖子肿的原因有很多,如创伤、感染、关节炎、痛风、静脉问题等,应采取休息、冰敷、抬高患肢等措施,如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脚脖子肿了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创伤:扭伤、骨折或其他损伤可能导致脚脖子肿胀。 2.感染: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能引起脚脖子感染,导致肿胀和疼痛。 3.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关节炎疾病可能影响脚脖子关节,导致肿胀和炎症。 4.痛风:尿酸盐在关节中沉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可导致脚脖子肿胀和疼痛。 5.静脉问题: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等静脉疾病可能导致脚脖子肿胀。 6.其他原因:肾脏疾病、心脏疾病、淋巴水肿、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引起脚脖子肿胀。 如果脚脖子肿了,应采取以下措施: 1.休息:避免过度使用受伤的脚脖子,尽量休息。 2.冰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肿胀的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3.抬高患肢:将脚脖子抬高,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减轻肿胀。 4.就医:如果肿胀严重、疼痛剧烈、伴有发热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肿胀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人,脚脖子肿了可能是更严重疾病的表现,如子痫前期、深静脉血栓等。因此,如果存在特定的健康问题或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 总之,脚脖子肿了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果肿胀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2025-09-12 11:50:13
  • 纤维蛋白原偏低的危害有哪些

    纤维蛋白原偏低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导致出血倾向、血栓形成等,还可能与遗传因素、肝脏疾病等有关,需进一步检查并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出血倾向:纤维蛋白原偏低会导致血液的凝固能力下降,增加出血的风险。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月经过多等症状。在手术或外伤时,也可能会出现出血时间延长、伤口愈合缓慢等情况。 2.血栓形成:虽然纤维蛋白原偏低通常会增加出血的风险,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会导致血栓的形成。这是因为纤维蛋白原在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可能会导致血液黏稠度降低,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3.遗传因素:纤维蛋白原偏低可能是由某些遗传因素引起的,如纤维蛋白原基因突变。这些遗传因素可能会导致家族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出血和血栓问题。 4.其他疾病:纤维蛋白原偏低还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如肝脏疾病、炎症性肠病、恶性肿瘤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纤维蛋白原的合成或导致其消耗增加。 5.诊断和治疗:如果发现纤维蛋白原偏低,医生通常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病因。可能会包括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方法将根据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来说,治疗方法包括补充纤维蛋白原、治疗原发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对于纤维蛋白原偏低的危害和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治疗。如果您对自己的健康有任何疑虑,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人员。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

    2025-09-12 11:49:49
  • 人血白蛋白的作用

    人血白蛋白的作用包括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和结合物质、抗氧化和抗炎、提供营养支持等,其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特殊人群需注意。 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人血白蛋白可以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帮助维持血管内的水分和血液容量,防止组织水肿和水分流失。 2.运输和结合物质:人血白蛋白能够与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如胆红素、脂肪酸、激素等)结合,并将它们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代谢或储存。 3.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人血白蛋白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可以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身体组织的损伤。 4.营养支持:在某些情况下,人血白蛋白也可作为营养补充剂,提供蛋白质和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人血白蛋白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下是一些特殊人群在使用人血白蛋白时的注意事项: 1.儿童: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代谢率与人血白蛋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能不同,儿童使用人血白蛋白时需要特别谨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2.老年人: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对人血白蛋白的代谢和清除能力也可能降低。因此,在使用人血白蛋白时,医生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监测患者的情况。 3.过敏体质:对人血白蛋白或其他蛋白质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4.患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疾病或肾脏疾病的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人血白蛋白的代谢和作用。 总之,人血白蛋白在维持人体生理功能和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其使用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如果对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2025-09-12 11:49:25
  • 总蛋白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总蛋白低的原因有很多,如营养不良、肝功能受损、蛋白质丢失、免疫性疾病、慢性疾病、药物影响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评估,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1.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消耗增加都可能导致总蛋白水平降低。这可能与饮食不均衡、消化系统问题(如胃炎、肠炎、消化不良等)或某些疾病(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有关。 2.肝功能受损: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器官。如果肝脏功能受损,如患有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可能会导致总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出现总蛋白低的情况。 3.蛋白质丢失:某些情况下,蛋白质会从身体其他部位丢失,导致总蛋白水平下降。例如,肾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尿的丢失、烧伤或创伤导致的蛋白质渗出等。 4.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能攻击身体的蛋白质,导致总蛋白降低。 5.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心力衰竭等,可能消耗蛋白质或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导致总蛋白低。 6.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代谢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可能对蛋白质的代谢产生影响,导致总蛋白低。 7.其他因素:严重的营养不良、恶病质、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如高热、急性感染等)也可能导致总蛋白低。 需要注意的是,总蛋白低只是一个初步的检查结果,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低蛋白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发现总蛋白低,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咨询医生的建议。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2025-09-12 11:49:24
  • 尿胆原3十是什么意思

    尿胆原3+提示可能存在肝脏疾病、溶血性疾病等情况,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临床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尿胆原3+可能提示以下情况: 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可能导致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异常,使尿胆原排泄增加。 溶血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红细胞破坏过多,胆红素生成增加,也会出现尿胆原阳性。 其他情况:胆道梗阻、胆石症、胆囊炎等疾病,可能导致胆汁排泄不畅,使尿胆原反流入血,出现尿胆原阳性。此外,发热、心力衰竭、便秘等情况也可能导致尿胆原排泄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尿胆原3+只是一个初步的检查结果,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和体征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对检查结果有疑问,建议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对于出现尿胆原3+的患者,以下是一些建议: 就医咨询: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进一步的检查,如肝功能、血常规、腹部超声等,以明确病因。 生活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饮酒等。 治疗原发病:如果尿胆原3+是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如肝脏疾病、溶血性疾病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改善症状。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尿液检查结果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具体情况需要咨询儿科医生。同时,女性在怀孕期间,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尿胆原的检测结果也可能出现异常,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任何异常,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025-09-12 11:48: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