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眩晕、疲劳综合征等各种慢性疾病,并擅长运用中药调理患者体质的偏盛偏衰,针对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痴呆、抑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
打完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一般孩子打完疫苗后发烧的关键措施是控制体温,防止体温过高。发烧是接种疫苗后常见的一种反应,通常在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一般不超3天,此期间无需特殊处理,只要把孩子体温控制好就行。 一、体温在38.0℃以下时: 1.可以采用物理方法给孩子降温,比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腋窝、腹股沟、手心、脚心、前胸后背等部位,同时贴上降温贴。 二、体温在38.0℃以上时: 1.可使用退烧药物来降温,但要注意不能应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会对疫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孩子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烧,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孩子多休息。 2.多喝水。 3.避免剧烈运动。 4.勤测体温。如果3天后体温仍高,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总之,孩子打完疫苗后发烧不要慌张,要根据具体体温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并做好相关护理,若持续发烧则应及时就医。
2025-06-03 17:19:59 -
亚健康状态的具体表现有什么
亚健康并非现代医学的标准诊断。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十项健康衡量标准,涵盖身体和精神状态,当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又未达健康标准时,被称为“第三状态”,我国常称其为“亚健康”。 亚健康的身体状态包括:一、体重不达标(BMI指数低于18.5或高于25);二、眼睛无神、脱发过量、皮肤缺乏光泽等。精神状态有:1.精力匮乏,难以应对日常工作和生活;2.脾气急躁或态度悲观;3.(1)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或失眠;(2)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对其感到焦虑不安。一般认为,亚健康是身体处于过渡阶段的状态,是健康发出的预警。若处理得当,身体可逐渐恢复健康,反之若放任不管,则会引发疾病。所以当出现亚健康状态时,应积极调整身心状态,助力身体早日恢复健康。 总结概况提示:文章阐述了亚健康的概念、表现及应对方法,强调要重视亚健康状态并及时调整。
2025-06-03 17:19:40 -
腋下温度38.4℃算高烧吗
高烧指的是高热,腋下温度38.4℃不算高热,而是属于中等热,需要及时予以降温处理。 正常来讲,体温并非恒定不变,会在一定范围内有所上下波动,腋下正常体温范围通常为36.1℃至37.2℃,若超过37.3℃,就属于发热情况,其中低热处于37.3℃至38℃,中等热在38.1℃至39℃,高热则在39℃及以上,而腋下温度38.4℃不在高热范围内,所以不算高热,而是属于中等热。 在处理方面,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办法来缓解,比如利用温水擦拭身体或者贴上退热贴等,这样能够起到辅助降温的效果。要是长时间未能得到有效改善,且温度超过38.5℃及以上,那就需要配合医生及时服用退热药物进行治疗,像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 总之,腋下温度38.4℃属于中等热,可先进行物理降温,若情况不佳且温度较高则需服用退热药物。
2025-06-03 17:19:24 -
水银腋下温度多少正常
水银腋下温度的正常范围是36℃到37℃,但测量时需注意时间、季节、环境、部位等因素,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水银腋下温度的正常范围是36℃到37℃。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体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时间、季节、环境、测量部位等。在测量体温前,需要保持安静状态30分钟以上,避免剧烈运动、进食、喝热水等。此外,不同的体温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体温调节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或不稳定,因此需要更加注意体温的监测。如果体温超过37.3℃,需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和病史,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水银腋下温度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体温的方法,但需要注意正确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如果对体温测量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
2025-06-03 17:19:09 -
腋下温度计夹多久
腋下温度计一般需夹5~10分钟。 腋下温度计一般需要夹5~10分钟。 测量体温是诊断疾病的常用方法,测量体温的方法主要有口腔测温、腋下测温、直肠测温三种。腋下测温是最常用的方法,测量前先将体温计的水银汞柱甩到35℃以下,然后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窝深处,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以免脱位或掉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时要尽量保持安静,不要剧烈运动或喝冷、热饮料,腋下如有汗液,应擦干后再测量。此外,不同人群测量腋下体温的时间也有所不同,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及婴幼儿测量时间可稍长一些,儿童测量时间可稍短一些。 如果腋下体温超过37.3℃,则属于发热。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
2025-06-03 17: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