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文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眩晕、疲劳综合征等各种慢性疾病,并擅长运用中药调理患者体质的偏盛偏衰,针对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痴呆、抑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童文新,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高干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1990年参加工作,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病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20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眩晕、疲劳综合征等各种慢性疾病,并擅长运用中药调理患者体质的偏盛偏衰,针对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痴呆、抑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开展高脂血症专病门诊,选择丹参、姜黄、陈皮、半夏、决明子、山楂、黄精、何首乌组成降脂汤,活血化瘀、燥湿化痰、消积化滞、补肾益气。并根据患者要求,将中药饮片泡水代茶饮,取得良好降脂效果。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院内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实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及《情志病中医特色诊疗》等。展开
个人擅长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眩晕、疲劳综合征等各种慢性疾病,并擅长运用中药调理患者体质的偏盛偏衰,针对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痴呆、抑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胸背部疼痛是什么原因

    胸背部疼痛可能由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内脏、感染、心理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治疗方法包括休息、药物、物理、病因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需谨慎。 1.骨骼肌肉问题:胸背部骨骼、肌肉、韧带或关节的损伤、炎症或劳损都可能导致疼痛。例如,肋骨骨折、肌肉拉伤、脊柱关节炎等。 2.神经系统问题:胸背部的神经受压或受损也可能引起疼痛。例如,神经根炎、椎间盘突出、胸椎肿瘤等。 3.内脏疾病:某些内部器官的疾病也可能引起胸背部疼痛。例如,心脏疾病、肺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4.感染:胸背部的感染,如肺炎、胸膜炎等,可能导致疼痛。 5.其他原因:胸背部疼痛还可能与心理因素、代谢性疾病、中毒、创伤等有关。 对于胸背部疼痛的治疗,应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休息:适当休息可以减轻疼痛和缓解肌肉紧张。 2.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缓解疼痛,也可以使用肌肉松弛剂等缓解肌肉紧张。 3.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4.病因治疗:针对引起疼痛的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如治疗感染、纠正姿势等。 5.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严重的骨折、神经损伤或肿瘤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胸背部疼痛可能是严重疾病的症状之一,因此,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发热、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等,胸背部疼痛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25-09-12 11:48:44
  • 前白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前白蛋白偏低原因包括长期饮食中蛋白质匮乏致合成原料不足、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致肝脏合成障碍、大面积烧伤或肾病综合征致蛋白质丢失过多、恶性肿瘤高代谢致消耗加快、儿童生长发育需求大或饮食不均衡、老年人合成功能减退及伴慢性病、孕期营养补充不充分致合成原料不足。 一、蛋白质摄入不足 长期饮食中蛋白质含量匮乏,比如长期素食且膳食搭配不合理,机体缺乏合成前白蛋白的必需原料,会致使前白蛋白偏低,像一些严格素食者若未通过其他途径补充足够蛋白质时易出现此情况。 二、肝脏合成障碍 肝脏是合成前白蛋白的主要场所,急慢性肝炎患者,肝脏细胞受损,影响前白蛋白的合成过程;肝硬化患者肝脏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合成前白蛋白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前白蛋白水平偏低。 三、蛋白质丢失过多 大面积烧伤时,机体蛋白质会随着渗出液丢失;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包括前白蛋白从尿液中丢失,使得体内前白蛋白含量降低。 四、机体消耗增加 恶性肿瘤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身体对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多,前白蛋白作为一种营养相关蛋白,分解加快,进而出现前白蛋白偏低的现象。 五、特殊人群因素 1.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需求大,若日常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容易导致前白蛋白合成原料缺乏,出现前白蛋白偏低; 2.老年人:肝脏合成功能逐渐减退,同时可能伴有慢性疾病,进一步影响前白蛋白的合成,相对更易发生前白蛋白偏低; 3.女性孕期:孕期身体负担加重,对营养的需求增加,若营养补充不充分,会造成前白蛋白合成原料不足,致使前白蛋白偏低。

    2025-09-12 11:48:02
  • 腹部右侧按压疼痛是怎么回事

    腹部右侧按压疼痛可能由腹部器官问题、腹壁或肌肉问题及其他问题引起,如阑尾炎、胆囊炎、胆结石、肝炎、结肠炎、输尿管结石、肌肉拉伤、腹壁疝、妇科或男科问题、肠梗阻、肠痉挛等。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药。 腹部右侧按压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1.腹部器官问题 阑尾炎:阑尾位于腹部右侧,阑尾炎可导致右下腹疼痛。 胆囊炎或胆结石:胆囊位于右上腹,炎症或结石可引起疼痛。 肝炎或肝脓肿:肝脏位于右上腹,感染或脓肿可导致疼痛。 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结肠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引起右侧腹部疼痛。 输尿管结石:结石可阻塞输尿管,导致右侧腰痛和腹痛。 2.腹壁或肌肉问题 肌肉拉伤或扭伤:右侧腹部肌肉的损伤或扭伤可能导致疼痛。 腹壁疝:腹壁薄弱处形成的疝囊可能导致内容物突出,引起疼痛。 3.其他问题 女性生殖系统问题:右侧卵巢囊肿、盆腔炎等妇科问题可能引起腹痛。 男性生殖系统问题:右侧精索静脉曲张、附睾炎等男科问题也可能导致疼痛。 肠道问题:肠梗阻、肠痉挛等肠道问题也可能引起右侧腹部疼痛。 如果出现腹部右侧按压疼痛,尤其是疼痛持续不缓解、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疼痛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在就医之前,应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或影响诊断。此外,对于孕妇、老年人、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等特殊人群,腹部右侧按压疼痛可能提示更严重的问题,应尽快就医。 总之,腹部右侧按压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和治疗。

    2025-09-12 11:48:01
  • 额头发凉头疼是怎么回事

    当出现头痛、额头冰凉等症状时,其可能的原因包括精神紧张,也可能是感冒、动脉粥样硬化等所引发。在出现这些症状后,应尽快就医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具体如下: 一、精神紧张:当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时,有可能引发头痛,同时可能伴有出冷汗的情况,进而导致额头感觉冰凉。这种情况通常可以自行缓解,患者自身要调整心态,控制好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注意做到劳逸结合,保持心态的平衡。 二、感冒:若是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或是感染了风寒,就会导致感冒的发生。感冒会引起血管扩张,并刺激到神经末梢的痛觉神经,从而出现头痛症状,因头痛而出汗后,汗液蒸发就会使额头显得冰凉。此时应遵医嘱服用相关药物来缓解不适,如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盐酸金刚烷胺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感冒后应避免前往人多的场所,以防病菌感染交替传播。 三、动脉粥样硬化:该疾病是由于脂肪、血栓和碳酸钙等在血管中沉积而形成的。在动脉粥样硬化发作时,会造成脑部缺血,导致供血不足,引起血液循环速度减慢,进而使得脑部缺血,从而出现头痛且额头冰凉的情况。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如果病情较轻,可以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卡马西平片、阿昔莫司胶囊等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则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整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控制饮食热量,严禁暴饮暴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以及植物蛋白的食物,比如油麦菜、胡萝卜、豆腐等。 总之,对于头痛和额头冰凉的症状要重视,及时明确原因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同时在生活中要注意相关方面的调理。

    2025-09-12 11:46:52
  • 白蛋白的功效与作用以及服用时间是多少

    白蛋白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及具运输功能,正常人体一般无需额外口服因会在胃肠道被消化酶分解无法发挥特定功能,低白蛋白血症患者通常需静脉输注,儿童因消化系统未完善、老年人及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口服不合适需遵医生专业指导。 一、白蛋白的功效与作用 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白蛋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当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可导致组织间隙液体潴留,引起水肿等表现,正常情况下白蛋白通过维持胶体渗透压来稳定血管内与组织间的液体平衡。 2.运输功能:白蛋白能结合运输多种物质,例如可与胆红素结合,将其运输至肝脏进行代谢;还能结合一些药物等,协助其在体内的转运过程。 二、白蛋白的服用时间 正常人体一般无需额外口服白蛋白,因为人体自身肝脏等器官可合成白蛋白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需求。对于低白蛋白血症患者,白蛋白通常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补充,不存在常规口服的服用时间之说,因为口服白蛋白后会在胃肠道被消化酶分解为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无法发挥其作为血浆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运输等特定功能。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由于消化系统功能尚未完善,口服白蛋白无法达到预期的血浆蛋白补充效果,不建议口服;老年人若存在低白蛋白血症需补充白蛋白时,需由医生根据其具体病情、肝肾功能等综合评估后通过静脉途径给药,不存在常规的口服服用时间安排;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胃肠道严重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白蛋白时更需严格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因这类患者机体代谢、吸收等功能异常,口服白蛋白不仅无法有效发挥作用,还可能加重机体负担。

    2025-09-12 11:45:5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