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文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眩晕、疲劳综合征等各种慢性疾病,并擅长运用中药调理患者体质的偏盛偏衰,针对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痴呆、抑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童文新,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高干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1990年参加工作,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病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20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眩晕、疲劳综合征等各种慢性疾病,并擅长运用中药调理患者体质的偏盛偏衰,针对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痴呆、抑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开展高脂血症专病门诊,选择丹参、姜黄、陈皮、半夏、决明子、山楂、黄精、何首乌组成降脂汤,活血化瘀、燥湿化痰、消积化滞、补肾益气。并根据患者要求,将中药饮片泡水代茶饮,取得良好降脂效果。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院内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实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及《情志病中医特色诊疗》等。展开
个人擅长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眩晕、疲劳综合征等各种慢性疾病,并擅长运用中药调理患者体质的偏盛偏衰,针对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痴呆、抑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如何减去小腿肌肉

    减去小腿肌肉的方法有按摩小腿、拉伸运动、有氧运动、控制饮食等。 1、按摩小腿 按摩小腿可以较好地放松小腿肌肉,缓解肌肉紧张,使肌肉逐步软化,有利于减小腿肌肉的体积。 2、拉伸运动 通过拉伸运动,可以拉长小腿肌肉纤维,使肌肉变得更加修长,从而减小小腿肌肉的视觉效果。 3、有氧运动 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燃烧全身脂肪,包括小腿部位的脂肪,从而减少小腿肌肉的体积。虽然有氧运动有利于减少脂肪,但过度锻炼小腿肌肉的运动(如跳绳、爬山)应尽可能不要,以免增加小腿肌肉量。 4、控制饮食 饮食控制对于减小腿肌肉同样重要。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有利于减少身体脂肪,包括小腿部位的脂肪。 但需要注意选择正规医院和医生,并遵循医嘱进行护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2025-08-01 13:17:21
  • 冬天晚上脚出汗是怎么回事

    冬天晚上脚出汗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得太多,导致被窝温度过高且被褥不透气,热气无法散发。 二、可能是阴虚引起,阴虚会使津液不能固涩,从而出现盗汗,表现为冬天晚上脚出汗。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调节: 1.饮食方面,可以适当食用黑芝麻、桑葚、枸杞子、山药、牛肉、羊肉等食物,它们能起到滋阴的作用。 (1)黑芝麻: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有一定的滋阴效果。 (2)桑葚:对阴虚有改善作用。 (3)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之阴的功效。 (4)山药:能帮助调理身体。 (5)牛肉、羊肉:适当食用可补充营养,辅助改善阴虚状况。 2.运动方面,要搭配适当运动,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游泳、慢跑、瑜伽等。 如果症状较为严重,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调理。总之,冬天晚上脚出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若情况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5-08-01 13:17:12
  • 冬天脚出汗袜子都湿了一直很湿冷

    冬天脚出汗袜子湿冷,可能是脚部多汗症、鞋袜不透气、环境寒冷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持脚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袜、注意保暖、药物治疗、调整生活习惯等方法改善。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冬天脚出汗袜子一直很湿冷,可能是由于脚部多汗症、鞋袜不透气、环境寒冷等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建议: 1.保持脚部清洁干燥:每天洗脚,勤换袜子,选择透气吸汗的袜子。 2.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穿不透气的鞋子,尽量选择棉质的袜子和宽松的鞋子。 3.注意保暖:在寒冷的天气中,注意脚部保暖,穿上厚袜子和保暖的鞋子。 4.药物治疗:如果脚部多汗症严重,可以咨询医生,使用止汗剂或口服药物治疗。 5.调整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果脚部湿冷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瘙痒、疼痛、异味等,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8-01 13:17:11
  • 早上起来脸发热是怎么回事

    早上起来脸发热可能是生理性因素、药物副作用、皮肤疾病、系统性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在过热的环境中睡眠可能导致脸部血管扩张,引起发热感。紧张、兴奋或激动等情绪状态可能导致脸部血管扩张,使脸部发热。 2.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脸部发热,如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等。 3.皮肤疾病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可能导致脸部发红和发热。湿疹可引起皮肤发红、肿胀和瘙痒,也可能导致脸部发热。对化妆品、护肤品或环境中的过敏原过敏,可能引发脸部过敏反应,包括发热和红肿。 3.系统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流感等可能导致全身症状,包括脸部发热。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能影响全身免疫系统,导致脸部发热和其他症状。 5.其他原因 饮酒或摄入辛辣食物后,脸部可能出现短暂的发热感。血液循环不良或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脸部供血不足,引起发热感。

    2025-08-01 13:16:54
  • 喝酒后洗澡有什么危害

    喝酒后洗澡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低血糖、低血压、心脏负担增加、脱水、酒精中毒等危害。 1.低血糖 酒后血糖水平会下降,洗澡会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可能导致低血糖,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 2.低血压 酒精会扩张血管,使血管扩张,洗澡时水温较高,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 3.心脏负担增加 饮酒会使心脏负担增加,洗澡时身体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4.脱水 饮酒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洗澡时会大量出汗,进一步加重身体脱水,导致口渴、头晕等症状。 5.酒精中毒 洗澡时水温较高,会加快血液循环,促进酒精的吸收,可能加重酒精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为了身体健康,建议尽可能不要酒后洗澡,或者在饮酒后适当补充水分,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洗澡。如果在酒后洗澡过程中出现不舒服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洗澡,寻求医疗帮助。

    2025-08-01 13:16: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