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蠡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创伤骨科工作,擅长四肢与脊柱骨折的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不愈合与畸形愈合,慢性骨髓炎,骨与软组织缺损,血管与神经损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曾赴英国诺福克和诺里奇大学医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伊萨右岸医院短期学习。 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参与3项,主持省市课题4项。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发表于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等骨科领域权威杂志。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基础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外固定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创伤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肢体矫形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创面治疗学组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Ilizarov技术组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脊柱修复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脊柱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创伤学会骨科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工作秘书及委员、湖北省老年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基础学组副组长、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颈肩腰腿痛专业委员会基础委员会、武汉医师协会武汉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SICOT(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中国部肩肘学会委员、SICOT(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湖北省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为AO(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创伤及AO脊柱会员。担任《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及《中华实验外科杂志》通讯编委。展开
个人擅长
创伤骨科工作,擅长四肢与脊柱骨折的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不愈合与畸形愈合,慢性骨髓炎,骨与软组织缺损,血管与神经损伤。展开
  • 股骨头怎么治疗

    股骨头病变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保守休息、药物治疗(抗凝及扩张血管药物、抗炎药物)、物理治疗(冲击波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有髓芯减压术(早期股骨头坏死适用,影像引导下钻孔改善血运)和髋关节置换术(晚期等保守无效者适用,分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并注意术后并发症等)。 一、非手术治疗 (一)保守休息 对于轻度股骨头病变或早期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减少负重,让股骨头得到充分休息,利于病变恢复,尤其对于因长期重体力劳动、运动损伤等导致股骨头问题的人群,休息是基础的干预措施。 (二)药物治疗 1.抗凝及扩张血管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等,可改善股骨头局部血液循环,对于因血液循环障碍引发股骨头问题的患者可能有一定帮助,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由医生评估是否使用。 2.抗炎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缓解疼痛症状,比如对于因炎症反应导致髋关节疼痛的患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但需注意其可能存在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不同年龄、健康状况的患者使用需谨慎,比如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要权衡利弊。 (三)物理治疗 1.冲击波治疗:通过体外冲击波作用于股骨头病变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组织修复,对于早期股骨头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不同年龄患者耐受性不同,治疗时需调整合适的能量参数。 2.康复训练: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髋关节周围肌肉的康复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髋关节活动度,比如针对儿童患者,要根据其生长发育阶段制定合适的康复训练方案,以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对于成年患者则根据其职业、生活方式等调整训练强度和内容。 二、手术治疗 (一)髓芯减压术 1.适用情况:主要用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通过在股骨头内钻孔,降低骨髓内压力,改善股骨头血运,延缓病情进展。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效果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骨骼仍在发育,需特别关注手术对骨骼生长的影响。 2.操作要点:在影像引导下进行钻孔,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术后需注意患者的康复护理,包括制动时间、康复训练开始时间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二)髋关节置换术 1.适用情况: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晚期、髋关节严重破坏、疼痛剧烈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2.手术方式 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考虑全髋关节置换,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但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不同年龄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康复时间相对较长,需加强护理和康复指导。 股骨头置换术: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长时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可选择股骨头置换术,相对手术创伤较小,但远期可能存在假体相关问题,同样需根据患者具体年龄、健康等状况综合评估手术方案。

    2025-10-11 12:49:44
  • 颈椎不好不用枕头好吗

    颈椎不好时不用枕头不好,不同人群不用枕头影响不同,而合适枕头对颈椎不好人群很重要,能维持颈椎生理曲度、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减轻颈部肌肉疲劳。 一、颈椎不好不用枕头是否好 (一)正常生理曲度角度与不用枕头的影响 正常人体颈椎存在向前的生理曲度,一般约为12°-18°。如果颈椎不好时不用枕头,从生理结构角度看,会使得颈部处于过度后仰状态,这样会破坏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从肌肉角度来说,颈部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在不用枕头时无法得到正常的支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肌肉劳损。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颈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会增加颈椎病复发的风险,还可能引起颈部疼痛等不适症状。 (二)不同人群不用枕头的差异 1.成年人:对于成年颈椎不好的人群,不用枕头会加重颈椎的负担,不利于颈椎病变的恢复。一般建议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枕头高度以仰卧时枕头压缩后高度约为自己一拳(握拳状态)的高度,侧卧时枕头高度约等于一侧肩宽为宜,这样能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保持颈部肌肉的放松。 2.儿童:儿童的颈椎生理曲度尚未完全定型,颈椎不好时更不能不用枕头。不合适的枕头可能会影响儿童颈椎的正常发育。儿童的枕头高度一般建议在3-6厘米左右,选择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枕头,以适应儿童颈椎的生长发育特点,保证颈部在睡眠时处于舒适且有利于正常发育的体位。 3.老年人:老年人颈椎往往存在退变等情况,颈椎不好时不用枕头危害更大。老年人的骨质相对疏松,颈部的稳定性较差,不用枕头会进一步破坏颈椎的力学平衡,增加颈椎损伤、疼痛等问题发生的几率。一般建议老年人选择有一定支撑性且高度适中的枕头,高度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但要保证能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二、合适枕头对颈椎不好人群的重要性 (一)维持颈椎生理曲度 合适的枕头能够在睡眠时很好地支撑颈部,使颈椎保持正常的生理前凸。例如研究发现,使用符合颈椎生理曲度设计的枕头,能使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处于放松状态,有助于减轻颈椎间盘的压力,对于缓解颈椎不好引起的疼痛、不适等症状有积极作用。 (二)促进颈部血液循环 合适的枕头可以保证颈部的血液循环通畅。当颈椎处于正常生理曲度时,颈部的血管、神经等组织不会受到过度的压迫,有利于血液正常供应到脑部和颈部组织。如果不用枕头,颈部血管受到压迫,血液循环受阻,可能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等问题,还会加重颈部肌肉的缺血缺氧情况,不利于颈椎不好的恢复。 (三)减轻颈部肌肉疲劳 合适高度和支撑性的枕头能让颈部肌肉在睡眠中得到充分放松。相比不用枕头时肌肉处于紧张牵拉状态,使用合适枕头可使肌肉张力维持在正常水平,从而减轻肌肉疲劳。长期坚持使用合适枕头,有助于改善颈部肌肉的状态,对颈椎不好的康复有帮助。

    2025-10-11 12:47:58
  • 额骨骨折会有后遗症吗

    额骨骨折是否有后遗症与多种因素有关,常见后遗症有外观畸形、头痛头晕、嗅觉障碍、癫痫发作、视力问题等,额骨骨折后应及时就医规范诊治并定期复查,以降低后遗症风险及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外观畸形:如果额骨骨折移位明显,未得到良好复位,可能导致面部外观异常,出现局部凹陷或凸起等畸形。例如,严重的额骨粉碎性骨折,骨折块移位后会破坏面部的正常轮廓,影响容貌。这主要是因为额骨是面部的一部分,其结构异常会直接反映在外观上,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的塑形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骨折严重,仍可能影响外观的正常发育;而成年人骨骼已基本定型,骨折后复位不佳更易导致永久性的外观畸形。 头痛头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骨折累及颅内结构,如刺激了脑膜、神经等,或者骨折后局部的异常改变影响了头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额骨骨折后出现头痛头晕的情况可能会更复杂,因为高血压本身就可能导致头痛,而骨折相关的因素可能会加重这种症状;老年人由于本身可能存在脑供血不足等情况,额骨骨折后发生头痛头晕后遗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且恢复可能相对较慢。 嗅觉障碍:额骨骨折如果损伤了嗅神经,可能会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嗅神经位于颅前窝,额骨骨折容易波及该区域。对于从事与嗅觉相关工作的人群,如厨师、香水调配师等,嗅觉障碍会严重影响其职业功能,需要特别关注额骨骨折后嗅神经的损伤情况;儿童的嗅神经处于发育阶段,额骨骨折导致嗅觉障碍可能会对其感知外界环境的能力产生长期影响,需要及时评估和干预。 癫痫发作:较为严重的额骨骨折,尤其是合并颅内出血、脑挫裂伤等情况时,日后有发生癫痫的风险。这是因为骨折造成的脑组织损伤可能形成异常放电灶。有头部外伤史的患者本身就有一定的癫痫发病基础,额骨骨折加重了这种风险;婴幼儿由于脑组织娇嫩,额骨骨折后发生癫痫的机制有所不同,但同样需要警惕,一旦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排查。 视力问题:若额骨骨折累及眼眶,可能会影响眼球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视力下降、复视等问题。例如,骨折块压迫视神经或眼外肌,会引起相应的视力和眼球运动异常。对于驾驶员等对视力要求较高的人群,额骨骨折后出现视力问题将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儿童的眼眶还在发育中,额骨骨折对视力的影响可能更具潜在性和复杂性,需要密切观察眼部的发育和功能情况。 额骨骨折后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早期的影像学检查(如CT等)明确骨折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如保守治疗或手术复位等,以最大程度降低后遗症发生的风险。同时,在康复过程中要定期复查,关注身体各方面的状况,针对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尽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025-10-11 12:40:43
  • 有颈椎病怎么锻炼才好

    颈椎病患者可进行颈部、肩部、上肢肌肉锻炼及全身性有氧运动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严重症状或特殊病史者需遵医嘱锻炼。颈部肌肉锻炼包括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肩部肌肉锻炼有肩部绕环;上肢肌肉锻炼包含上肢伸展;全身性有氧运动可选择快走、游泳,不同人群锻炼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颈部肌肉锻炼 1.颈部前屈后伸:患者取坐位或站位,缓慢将头部向前屈,尽量使下颌接近胸部,然后再向后伸,恢复到正常位置,重复10-15次。研究表明,这种锻炼可以增强颈部伸肌和屈肌的力量,改善颈部的活动度,对于缓解颈椎病引起的颈部僵硬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的人群均可进行,儿童进行时需在成人监护下,避免用力过猛;老年人要注意动作幅度,防止颈部受伤。 2.颈部左右侧屈:头部向一侧缓慢侧屈,使耳朵尽量贴近肩部,然后再向另一侧侧屈,重复10-15次。该锻炼能增强颈部侧方肌肉的力量,维持颈部的正常生理曲度。对于有长期伏案工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有助于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和缓解已有的症状。 二、肩部肌肉锻炼 1.肩部绕环:两肩放松,分别以肩关节为中心,做向前、向后的绕环运动,各重复10-15次。此锻炼可促进肩部血液循环,缓解肩部肌肉紧张,因为颈椎病往往会引起肩部肌肉的连带反应。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经常进行这种锻炼能有效预防颈椎病相关的肩部不适。 三、上肢肌肉锻炼 1.上肢伸展:双手伸直,缓慢向上伸展,尽量达到最大幅度,保持数秒后放下,重复10-15次。这有助于增强上肢肌肉力量,改善上肢的血液循环,对于颈椎病导致的上肢麻木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于有颈椎病病史的人群,坚持锻炼可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四、全身性的有氧运动 1.快走:每周进行3-5次快走,每次30分钟左右。快走属于有氧运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颈部的血液循环,为颈部的肌肉、椎间盘等组织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有助于颈椎病的康复。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均可进行,儿童可在安全的户外环境下进行适度快走;老年人快走时要选择平坦的道路,注意步伐频率和自身身体状况。 2.游泳:游泳是一种非常适合颈椎病患者的锻炼方式,尤其是蛙泳。在游泳过程中,颈部处于自然伸展状态,能有效锻炼颈部肌肉,同时对肩部、背部等肌肉也有很好的锻炼作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游泳方式和强度,儿童游泳需有专业人员陪同,确保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颈椎病症状较为严重,如出现明显的上肢无力、行走不稳等情况,应先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避免因不当锻炼导致病情加重。对于有特殊病史的人群,如患有心脏病等慢性疾病,锻炼前需咨询医生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和强度。

    2025-10-11 12:38:23
  • 半月板退变能恢复吗

    半月板退变能否恢复取决于退变程度与自身修复潜力及干预措施,轻度退变有一定恢复可能,中重度退变恢复困难,非手术干预中休息制动、康复锻炼有一定作用,严重时手术可改善症状但难完全恢复,存在半月板退变者应及时就医并注意保护膝关节。 一、退变程度与自身修复潜力 1.轻度退变:早期轻度的半月板退变有一定的恢复可能。半月板本身有一定的血运情况,在退变早期,通过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负重等措施,有可能使半月板的退变进程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局部的状态。例如,对于一些因运动量相对较小且能及时调整生活方式的人群,轻度半月板退变有恢复的机会。但这也与个体的身体状况等有关,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人相对更有可能实现轻度退变的一定程度恢复。 2.中重度退变:中重度的半月板退变恢复相对困难。随着退变程度加重,半月板的结构和功能破坏逐渐明显,其自身修复能力有限。因为半月板的血供分布不同,红区血供相对较好,白-红区次之,白区血供较差,中重度退变往往涉及到血供较差区域的明显损伤,自身修复难度大。 二、干预措施对恢复的影响 1.非手术干预 休息与制动:对于半月板退变的患者,适当的休息和制动是重要的。比如避免长时间行走、上下楼梯等加重半月板负担的活动。对于年龄较轻、退变处于早期的患者,通过严格的休息制动,有可能让半月板退变的进展放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自我调整。但制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导致肌肉萎缩等其他问题,一般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适时长的制动。 康复锻炼:科学的康复锻炼有助于改善半月板退变情况。例如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等,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从而减轻半月板的负担,对半月板退变的恢复有一定帮助。康复锻炼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退变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康复锻炼的强度和方式有所不同,年轻人可能可以承受相对强度稍大的锻炼,而老年人则需要更温和的锻炼方式来避免加重退变。 2.手术干预:当半月板退变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但手术也不是完全能使退变的半月板完全恢复如初,而是通过修整等手术方式改善关节症状。不过手术效果也与患者的退变程度、年龄等因素相关,年轻患者相对手术预后可能更好一些,但也不能保证退变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 对于存在半月板退变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评估退变程度并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膝关节,避免过度劳累等加重半月板退变的因素。例如,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更要注意采取措施预防半月板退变的加重,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尽早处理。

    2025-10-11 12:36:4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