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创伤骨科工作,擅长四肢与脊柱骨折的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不愈合与畸形愈合,慢性骨髓炎,骨与软组织缺损,血管与神经损伤。
向 Ta 提问
-
腿关节疼是内侧疼、走路疼是怎么回事
腿关节内侧疼、走路疼可能是半月板损伤、膝关节炎、痛风等疾病引起的。 1.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可能是膝关节扭转、长期负重等因素造成的,患者因半月板完整性受到破坏,从而出现腿关节内侧疼、走路疼的情况。 2.膝关节炎 膝关节炎可能是超重、先天性关节畸形等因素造成的,患者因膝关节软骨受损,从而导致腿关节内侧疼、走路疼。 3.痛风 痛风可能和尿酸排泄障碍、尿酸生成过多等因素有关,如果发生在患者的腿关节部位,则可能会因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出现疼痛的现象,以致于出现上述症状。
2025-04-01 10:33:00 -
髋关节后脱位怎么办
髋关节后脱位可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 1、药物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臀部疼痛、肿胀,比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吲哚美辛肠溶片、布洛芬片等。 2、手术治疗 I型患者可通过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进行手法复位治疗。II-V型患者可进行手术切开复位以及内固定治疗。 3、日常护理 患者治疗期间需保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免髋关节再次脱位。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进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2025-04-01 10:32:58 -
下巴两边骨头疼是怎么回事
下巴两边骨头疼可能是外伤、颞下颌关节脱位、牙髓炎等造成的。 1.外伤 可能是因下巴受到外力撞击,引起局部的骨头、软组织等损伤,此时可能会出现下巴两边骨头疼的症状。 2.颞下颌关节脱位 可能与开口的程度过大、嘴巴张开时下巴受到打击等因素有关,当患者下颌髁突滑出关节结节不能自动回位时,可能会引起下巴两边骨头疼的症状。 3、牙髓炎 可能与细菌感染、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等因素有关,当患者牙髓发生炎性反应时,可能会引起两侧牙齿疼痛的症状,可表现为下巴两边骨头疼的情况。
2025-04-01 10:32:55 -
老年人腿抽筋是什么原因6大因素要重视
老人是非常容易出现脚抽筋的群体,这是由于老人身体机能降低的原因,而促进脚部腿抽筋的要素有很多,例如严寒的气温,过度劳累,大量出汗过多,脚部遭受被压迫或是钙的缺失这些。 1.严寒刺激性 严寒是腿抽筋的最普遍立即发病原因,可立即刺激性造成大腿肌肉明显收拢和血管忽然筋挛。 2.出汗特别多 健身时间长,力量训练量大,大量出汗,身体液体和电解质溶液很多遗失如低钙、低钾、低镁,很多新陈代谢废弃物沉积,细胞外液混乱,也非常容易产生筋挛。 3.部分被压迫 如长期平卧,使褥子压在脚面,或长期侧卧,使脚面抵着宿舍床上,驱使小腿肚一些肌肉长期处在被压迫情况,造成肌肉「处于被动肌肉萎缩」和血供不够。 4.低钙血症 在肌肉收缩全过程中,钠离子起着关键功效。因为老人优质蛋白质吸收力变弱及其优质蛋白质外流显着,少年儿童及孕妇身体钙因机体耗费过多钙,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非常容易激动而筋挛。 5.体弱多病疲惫 运动过量非常是力量训练造成肌肉短期内内持续收拢,身体造成很多的新陈代谢废弃物,晚间肌肉紧张的情况未获得改进,过多的酸碱性新陈代谢物质沉积无法立即清除,可刺激性小腿抽筋,老年人体弱多病肌肉能量差机体新陈代谢功能减退也是原因之一。 6.血管要素 通常是腿抽筋的本质原因,当主动脉产生粥样硬化时或存有静脉血栓时,血液循环系统遇阻不畅,部分组织出现缺血性氧气不足,生理学功能产生混乱,会造成下肢发冷、发麻和间歇性跛行,即走动时产生小腿肌发麻、疼痛乃至筋挛,歇息后消退,再机械表误差又出现; 情况严重可有持续性疼痛,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心搏变弱或消退。而新陈代谢物质不可以被立即带去,做到一定浓度值时,也会刺激性肌肉收缩,造成疼痛腿抽筋。
2025-04-01 10:28:40 -
骶髂关节炎最佳治疗方法
骶髂关节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是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与推拿等非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等。非甾体类消炎药可以缓解疼痛、消除关节和软组织的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肠胃和肝肾等造成损伤。糖皮质激素可以迅速控制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各种副作用。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和个人情况选用。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如理疗、冷热敷、超声波等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促进康复。但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完全治愈骶髂关节炎。 3.针灸与推拿等非药物治疗针灸和推拿等非药物治疗可以调理气血运行,消除病灶,缓解疼痛。但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4.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控制体重、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保持心情愉悦等方面。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加强肌肉力量,增强关节稳定性,缓解疼痛。但应避免长时间坐卧不动和过度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治疗骶髂关节炎时要严格遵守医嘱,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2025-04-01 10: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