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肝脏肿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复杂胆道疾病的诊治及肝移植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医师,擅长肝脏肿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复杂胆道疾病的诊治及肝移植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展开
个人擅长
肝脏肿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复杂胆道疾病的诊治及肝移植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展开
  • 婴儿肝功能正常值

    婴儿肝功能各项指标有其正常值范围及不同意义,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总胆红素等反映胆红素代谢等,总蛋白等反映营养和肝脏合成功能等,婴儿肝功能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喂养等要注意保证营养均衡,用药需遵医嘱。 谷丙转氨酶(ALT):婴儿谷丙转氨酶正常值通常在7~56U/L之间。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当肝细胞受损时,谷丙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使其水平升高,常见于各种肝脏疾病等情况。 谷草转氨酶(AST):婴儿谷草转氨酶正常值一般在10~40U/L左右。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脏、骨骼肌等组织中,它的升高也提示肝细胞可能受到损伤,比如肝炎等疾病状态下可能会升高。 总胆红素(TBIL):婴儿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一般在3.4~17.1μmol/L。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它是反映胆红素代谢情况的重要指标,胆红素升高可能与新生儿黄疸等情况相关,生理性黄疸在婴儿早期较常见,一般足月儿生理性黄疸总胆红素不超过221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若超出则需考虑病理性黄疸可能。 直接胆红素(DBIL):婴儿直接胆红素正常值通常在0~6.8μmol/L。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情况。 总蛋白(TP):婴儿总蛋白正常值在60~80g/L。总蛋白是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它反映了机体的营养状态和肝脏的合成功能等情况,如果总蛋白降低可能提示婴儿营养摄入不足或肝脏合成功能异常等。 白蛋白(ALB):婴儿白蛋白正常值在35~50g/L。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它对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等有重要作用,白蛋白降低可能与营养不良、肝脏疾病等有关。 特殊人群(婴儿)相关注意事项 婴儿的肝功能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新生儿期的生理特点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的特殊性,在检测肝功能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如果婴儿出现黄疸持续不退、精神不佳、食欲差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等相关检查。同时,在喂养等方面要保证婴儿营养均衡,以利于肝脏正常功能的维持,并且在使用药物等情况时要谨慎,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对婴儿肝脏造成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2025-09-30 10:24:27
  • 彩超可查出肝硬化吗

    彩超可查出肝硬化,其表现有肝脏形态结构改变(如大小、包膜、实质回声变化)及门静脉系统改变(门静脉内径增宽、脾大),但有时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有肝病高危因素人群应定期检查。 彩超检查肝硬化的具体表现及意义 肝脏形态结构改变: 肝脏大小:早期肝硬化时肝脏可能轻度增大,晚期则会缩小。这是因为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正常肝组织被破坏,导致肝脏体积发生变化。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肝硬化时肝脏大小的变化可能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儿童和成年人在肝硬化时肝脏大小变化的具体数值范围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会出现与正常肝脏不同的大小改变。 肝脏包膜:正常肝脏包膜光滑,肝硬化时包膜不光滑,呈锯齿状或波浪状改变。这是由于肝内纤维组织增生,牵拉包膜所致。 肝脏实质回声:实质回声增粗、增强且不均匀。这是因为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取代了正常的肝组织,使得超声回声发生改变。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饮酒者(酒精性肝硬化)、患有病毒性肝炎者(病毒性肝硬化)等,在彩超下肝脏实质回声改变的表现可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会因基础病因的不同而存在一些细微差别。 门静脉系统改变: 门静脉内径增宽:门静脉是肝脏的重要血管,正常门静脉内径一般在6-13mm之间,当门静脉内径超过13mm时,提示门静脉高压,这是肝硬化导致的常见血管改变。门静脉高压会进一步引发一系列临床问题,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对于有不同病史的人群,比如有乙肝病史的患者出现门静脉内径增宽,就需要高度警惕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情况。 脾大:肝硬化时脾脏会因门静脉高压而淤血肿大,超声下脾厚度超过40mm或脾长径超过120mm可考虑脾大。不同年龄的人群,脾大的判断标准可能有一定调整,比如儿童的脾脏大小标准与成年人不同,在评估儿童肝硬化时脾大情况需要参考儿童的正常脾脏大小范围。 虽然彩超对肝硬化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有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实验室检查(肝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等)、肝脏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有肝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饮酒者、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等,应定期进行彩超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硬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2025-09-30 10:23:48
  • 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后痛吗

    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后疼痛程度有个体差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通过药物镇痛及患者自身调节缓解,儿童、老年及有基础病史患者各有特点,儿童需密切观察,老年要谨慎选镇痛方式药物及加强护理,有基础病史患者用镇痛药物要考虑对其他系统影响。 一、疼痛程度及相关因素 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后的疼痛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多数患者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但疼痛程度通常在可耐受范围内。疼痛程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脓肿的大小、位置,穿刺操作的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的痛阈等。如果脓肿较大,穿刺时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可能相对更明显,术后疼痛可能会稍重;而位置较表浅的脓肿穿刺相对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可能较小,疼痛相对轻些。 二、缓解疼痛的措施 1.药物镇痛: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例如,轻度疼痛可能会使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等,但具体药物的选择会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2.患者自身调节:术后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有助于减轻对疼痛的感知。同时,按照医生的要求配合治疗,也有利于促进康复,从而间接缓解疼痛相关的不适。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对疼痛的感知和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更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其术后的表现,如是否有哭闹不安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处理可能存在的疼痛问题。同时,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安抚和关怀,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机体功能相对较弱,对疼痛的耐受可能也会有所下降。术后要更关注老年患者的疼痛感受,在采取镇痛措施时要更加谨慎,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整体状况,选择对其身体影响较小的镇痛方式和药物(如果需要药物镇痛的话),并且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促进其术后恢复,减轻疼痛带来的不良影响。 3.有基础病史患者:如果患者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等,在处理术后疼痛时需要格外小心。使用镇痛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心血管等系统的影响,避免因为镇痛治疗而引发其他不良事件。例如,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可能会对心血管有一定影响,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病史的患者,医生会权衡利弊来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案。

    2025-09-30 10:23:01
  • 肝功能检查前喝水了有事吗

    肝功能检查前喝水是否有事分情况,一般少量喝水影响不大,大量喝水可能有影响,儿童、老年及特殊病史人群情况更需谨慎,儿童体液调节弱、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特殊病史者水盐代谢有问题,检查前均应遵医嘱控制喝水量。 对大部分指标影响较小:肝功能检查主要是检测血清中的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一般来说,检查前少量喝水(比如喝100-200ml左右),通常不会对这些指标产生明显的影响。因为水分进入人体后,主要是参与体液循环,不会导致上述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浓度发生显著变化,所以这种情况下一般是没有大事的。 大量喝水可能有一定影响 可能影响某些指标:如果检查前大量喝水,尤其是一次性饮用500ml以上的水,可能会导致血液被稀释。例如,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可能会因为血液稀释而相对降低;另外,尿液生成增加,可能会干扰一些与尿液相关联的肝功能间接指标的判断,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不过总体而言,大量喝水后只要不是过量到极端程度,一般经过机体的调节,在短时间内也能恢复到接近正常状态,但相对来说还是可能会对精准的肝功能评估带来一定的干扰因素。 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 儿童群体:儿童在肝功能检查前喝水需更加谨慎。儿童的体液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少量喝水可能也需要关注对指标的影响。比如婴幼儿,检查前如果喝过多水,可能更容易出现血液稀释的情况,从而影响肝功能指标的准确性。所以儿童在肝功能检查前应尽量按照医生要求,避免大量饮水,一般建议少量抿水或者不喝水。 老年人群体:老年人的各器官功能有所减退,包括肾脏的排泄功能和体液调节功能。检查前喝水后,可能更不容易将多余的水分及时代谢出去,相对年轻人来说,更可能因为喝水而导致血液稀释,进而影响肝功能指标的精确性。所以老年人群在肝功能检查前也需要遵循医生关于是否能喝水以及喝水量的嘱咐。 特殊病史人群:如果患者有肾脏疾病等病史,本身肾脏对体液的调节就存在问题,那么检查前喝水就更容易影响到肝功能相关指标。因为肾脏疾病患者的水盐代谢失衡,喝水后血液稀释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会更加明显,这时候就需要在检查前更严格地遵循医生的指导,可能需要严格禁止喝水或者控制喝水量。

    2025-09-30 10:22:59
  • 肝炎能喝酒吗

    肝炎患者不能喝酒,酒精在肝脏代谢产生的乙醛有毒,会加重肝炎病情及引发严重并发症,不同类型肝炎患者饮酒影响各异,儿童、老年、女性肝炎患者因自身特点需特别注意戒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乙醇脱氢酶将乙醇转化为乙醛,乙醛具有毒性,可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对于肝炎患者,其肝脏本身已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肝功能减退,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下降,饮酒会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使肝炎病情恶化,增加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酒的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的概率显著高于不饮酒的肝炎患者。 不同类型肝炎患者饮酒的影响 病毒性肝炎:无论是甲型、乙型、丙型还是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饮酒都会干扰病毒的清除过程,影响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例,饮酒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不利于乙肝病毒的控制,导致病情反复波动。 脂肪性肝炎:这类患者本身存在肝脏脂肪代谢紊乱,饮酒会促进肝脏脂肪沉积,加重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同时还会影响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相关环节,使脂肪性肝炎向更严重的阶段发展,如进展为脂肪性肝硬化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饮酒可能会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加重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损伤,导致病情加重,影响疾病的预后。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儿童肝炎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对酒精的耐受性更差,即使是少量饮酒也可能对儿童正在发育的肝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严重影响其肝脏的正常功能和身体的生长发育,因此儿童肝炎患者绝对不能饮酒。 老年肝炎患者:老年人肝脏功能逐渐衰退,饮酒对老年肝炎患者肝脏的损害更为显著,不仅会加重肝脏病变,还可能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因为肝脏功能的减退会影响药物代谢以及整体的生理功能调节,所以老年肝炎患者必须严格戒酒,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女性肝炎患者:女性肝脏对酒精的代谢特点与男性有所不同,女性体内参与酒精代谢的酶活性相对较低,饮酒后酒精在女性体内的代谢速度更慢,对肝脏的损伤相对男性可能更严重。而且女性肝炎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阶段饮酒,还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女性肝炎患者更要避免饮酒。

    2025-09-30 10:22:4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