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肝脏肿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复杂胆道疾病的诊治及肝移植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向 Ta 提问
-
怎样检查肝功能
肝功能检查包含血清酶学(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胆红素代谢(总胆红素等)、蛋白质代谢(白蛋白等)相关指标及意义,检查前一般需空腹8至12小时且前一晚清淡饮食、避免饮酒熬夜,孕妇需结合孕周等综合判断并告知妊娠情况,老年人需关注基础疾病及用药史,儿童要注意采血操作舒适度,检查流程为患者就诊后医生开医嘱、检验科静脉采血、实验室检测指标、患者凭报告复诊由医生评估肝功能状况。 一、肝功能检查项目及意义 1.血清酶学检查: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ALT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AST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二者升高常见于肝细胞损伤,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AST/ALT比值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如比值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线粒体损伤。 2.胆红素代谢相关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TBil升高常见于黄疸,DBil升高为主多提示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IBil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疾病等。 3.蛋白质代谢指标: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等。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其降低常见于肝脏合成功能减退,如慢性肝病;球蛋白升高可能与免疫反应等有关。 二、检查前准备 1.空腹要求:一般需空腹8~12小时,因进食可能影响胆红素、血脂等指标结果,建议检查前一晚清淡饮食,避免饮酒、熬夜等,以免干扰检查结果。 三、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胆红素等指标可能出现生理性变化,需结合孕周等综合判断,检查时应告知医生妊娠情况。 2.老年人:需关注基础疾病对肝酶等指标的影响,如合并心血管疾病者用药可能影响肝功能,检查时需告知用药史。 3.儿童:儿科检查时需注意采血等操作的舒适度,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检查前家长应配合医护人员安抚儿童情绪,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四、检查流程 患者前往医院内科等相关科室就诊,医生开具肝功能检查医嘱后,到检验科通过静脉采血获取血液标本,实验室检测各项指标,最后患者可凭检查报告复诊,由医生根据检查结果综合评估肝功能状况。
2025-09-30 10:13:44 -
老公有乙肝会传染给老婆吗
老公有乙肝存在传染给老婆的可能,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老婆应检测乙肝五项,若表面抗体阴性需接种乙肝疫苗,性生活中用安全套等防护,孕期等特殊阶段要依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还需避免血液暴露等其他传播途径,通过多方面综合应对可降低老婆被传染风险。 一、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性传播是其中一个可能的传播途径,如果老婆体内没有乙肝表面抗体,在无防护措施的性接触中,老公的乙肝病毒有可能通过破损的黏膜等途径传染给老婆。 二、老婆的防护措施及相关情况 1.检测乙肝相关指标 老婆应及时去检测乙肝五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如果老婆乙肝表面抗体阴性,那么感染乙肝的风险相对较高;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说明体内有保护性抗体,一般能有效抵御乙肝病毒的感染。 2.接种乙肝疫苗 对于乙肝表面抗体阴性的老婆,应接种乙肝疫苗。按照0、1、6个月的程序接种三针乙肝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从而降低感染乙肝的几率。完成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后,还需再次检测乙肝五项,确认是否产生了足够滴度的乙肝表面抗体。 3.性生活中的防护 在性生活中,老婆可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这能有效降低通过性接触感染乙肝的风险。而且,即便老婆接种了乙肝疫苗产生了抗体,在性生活中正确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手段,也是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方式。 三、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如果老婆处于孕期等特殊阶段,更要重视乙肝的防护情况。孕期检测乙肝相关指标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老婆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且老公有乙肝,在孕期除了接种乙肝疫苗外,还可能需要在特定时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等,以最大程度降低母婴传播等风险。同时,要注意生活中避免血液暴露等其他可能的乙肝传播途径,比如不要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等。总之,通过检测、接种疫苗、防护措施等多方面综合应对,可有效降低老婆被老公乙肝传染的风险。
2025-09-30 10:13:26 -
如何检测黄曲霉毒素引起的肝衰竭
生物标志物检测需检测血清或尿液中黄曲霉毒素相关代谢产物及谷丙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异常以反映肝损伤与衰竭程度,影像学检查可通过腹部超声观察肝脏大体结构变化、CT或MRI更清晰显示肝脏结构异常,还需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黄曲霉毒素接触史包括儿童饮食与慢性肝病患者既往病史来明确诱因。 一、生物标志物检测 1.黄曲霉毒素代谢产物检测:血清或尿液中黄曲霉毒素相关代谢产物的检测是关键。例如黄曲霉毒素B的主要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M可通过特定检测方法测定,研究显示,血清中黄曲霉毒素M水平升高提示机体存在黄曲霉毒素暴露,与黄曲霉毒素引起肝损伤风险密切相关,其浓度变化可反映体内黄曲霉毒素的暴露程度及对肝脏潜在的损害情况。 2.肝功能指标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通常显著升高,反映肝细胞受损;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明显升高,提示胆红素代谢障碍;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体现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功能减退,这些肝功能指标的异常变化能反映肝衰竭的程度。 二、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可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及实质回声等情况。早期可能出现肝脏肿大,后期可见肝实质回声不均匀等改变,通过超声检查能初步了解肝脏结构的大体变化,为肝衰竭的判断提供辅助信息。 2.CT或MRI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肝脏结构,如肝实质密度或信号改变、肝体积缩小等。CT可快速提供肝脏形态学信息,MRI对肝脏组织分辨率更高,能更精准地判断肝脏病变情况,有助于明确黄曲霉毒素引起肝衰竭时肝脏的具体结构异常表现。 三、病史与接触史评估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黄曲霉毒素接触史至关重要。需了解患者是否有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如霉变谷物、坚果等)的经历,儿童由于饮食特点(如更易食用霉变坚果等),需重点询问其饮食中是否有接触霉变食物的情况;对于有慢性肝病基础的患者,黄曲霉毒素暴露可能加重肝损伤,故要询问既往肝病病史,通过全面了解病史和接触史,有助于明确黄曲霉毒素是导致肝衰竭的诱因。
2025-09-30 10:13:25 -
肝病应进行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含肝功能检测(ALT、AST等反映肝细胞损伤等,胆红素反映代谢障碍,白蛋白等反映合成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等)、凝血功能检查(了解凝血因子合成)、甲胎蛋白检测(辅助排查肝癌);影像学检查有超声(无创观察肝脏情况)、CT(清晰显示结构及病变)、MRI(分辨率高,鉴别占位性质);肝脏穿刺活检为诊断肝病金标准且是有创检查需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等。 一、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测: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两者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常见于肝炎、肝硬化等;胆红素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胆红素升高提示胆红素代谢障碍,常见于黄疸型肝病;白蛋白、球蛋白及白球比,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白蛋白降低常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等。 2.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乙肝五项用于排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肝抗体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人群感染风险不同,如母婴传播高危人群需重点排查乙肝,有输血史等人群需关注丙肝筛查。 3.凝血功能检查:通过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了解肝脏凝血因子合成情况,肝病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可致凝血时间延长。 4.甲胎蛋白(AFP)检测:辅助排查原发性肝癌,在肝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有肝炎病史、肝硬化等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测。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无创且经济,可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有无占位性病变、脂肪肝等,不同年龄人群超声表现有差异,儿童肝病超声检查需注意操作规范及辐射防护。 2.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肝脏结构及病变,对肝癌等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高,需注意对比剂过敏风险及辐射剂量控制。 3.MRI检查:对肝脏病变的分辨率高,尤其对鉴别肝脏占位的性质有优势,适用于对辐射敏感或对比剂过敏的人群。 三、肝脏穿刺活检 为诊断肝病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肝病的具体类型及病变程度,但属于有创检查,需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等情况,特殊人群如凝血功能异常者需谨慎操作。
2025-09-30 10:13:12 -
肝功能异常有什么症状
肝功能异常可致消化系统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黄疸时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全身有乏力疲倦、肝区不适或疼痛,儿童可现生长迟缓体重不增,孕妇会加重肝脏负担且可能影响胎儿发育,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 一、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肝功能异常时,肝脏参与消化代谢的功能受影响,常见消化系统表现包括: 1.食欲不振:肝脏分泌胆汁帮助脂肪消化,肝功能异常会使胆汁分泌或排泄障碍,进而影响食欲,出现进食欲望降低的情况。 2.恶心、呕吐:肝脏代谢功能异常可导致体内代谢产物堆积,刺激胃肠道,引发恶心、呕吐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更为明显。 3.腹胀:肝脏功能异常影响胃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食物消化吸收受阻,易导致胃肠道内气体积聚,出现腹胀感。 二、黄疸相关表现 当肝功能异常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时,会出现黄疸相关症状: 1.皮肤、巩膜黄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沉积于皮肤和巩膜,使其呈现黄色,这是肝功能异常较典型的外在表现之一。 2.尿液颜色加深:胆红素代谢异常时,经肾脏排泄的结合胆红素增加,使尿液颜色变深,可呈浓茶色。 三、全身表现 1.乏力疲倦:肝脏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器官,肝功能异常会影响能量的产生与利用,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2.肝区不适或疼痛:肝脏包膜含有丰富神经末梢,肝功能异常时肝脏可能肿大,牵拉包膜,引起右上腹隐痛、胀痛或钝痛等肝区不适症状。 四、特殊人群特点 1.儿童: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因肝脏在儿童时期对营养物质的合成、代谢等起关键作用,可能出现生长迟缓、体重不增等情况,且儿童对肝功能异常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2.孕妇:孕妇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自身肝脏负担加重,同时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如导致胎儿宫内发育受限等,需加强孕期监测及肝功能的管理。 3.老年人:老年人肝功能减退,肝脏储备功能下降,肝功能异常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需更细致地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轻微的乏力、消化不良等表现也应警惕肝功能异常的可能。
2025-09-30 10:1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