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肝脏肿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复杂胆道疾病的诊治及肝移植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向 Ta 提问
-
如何治疗肝衰竭
肝衰竭的治疗包括一般支持治疗(卧床休息、营养支持)、病因治疗(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肝衰竭分别采取相应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血浆置换、血液滤过)、肝移植(适应证选择及术后管理,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考量)。 营养支持:给予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适量蛋白质饮食,保证每日热量供应,对于无法经口进食者可采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不同年龄人群营养需求有差异,儿童需根据其生长发育阶段调整营养成分比例。 病因治疗 病毒性肝炎相关肝衰竭:如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有适应证者可尽早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等,但需考虑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肝衰竭可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药物适应证选择合适方案。 药物性肝衰竭: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不同药物导致的肝衰竭处理需依据药物特点及患者个体情况,如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在选择治疗药物时需更谨慎评估。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肝衰竭: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自身免疫状态调整治疗方案,女性患者在用药时需关注激素对月经等生理周期的影响。 人工肝支持治疗 血浆置换:通过置换患者血浆,清除血循环中有害物质,如胆红素、炎症介质等,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衰竭,不同年龄患者血浆置换量需根据体重等调整,儿童需严格按照儿科安全标准操作。 血液滤过:利用滤过装置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毒素,对肝衰竭患者内环境紊乱有一定纠正作用,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肝衰竭患者尤为适用,需考虑患者基础肾功能情况调整治疗参数。 肝移植 适应证选择:对于晚期肝衰竭患者,经评估符合肝移植适应证者应积极考虑肝移植,如终末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等,不同年龄患者肝移植的供体选择、手术风险评估等需综合多方面因素。 术后管理:肝移植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同时需监测肝功能、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等,不同年龄患者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及调整需个体化,儿童患者还需关注生长发育及长期用药的影响。
2025-09-30 10:12:25 -
伤肝的菜
霉变的菜含黄曲霉毒素伤肝,腌制时间不足的咸菜有亚硝酸盐等伤肝,过度油炸的菜含反式脂肪酸等伤肝,不同人群受影响程度不同。 一、霉变的菜 1.原理:霉变的菜中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强致癌的肝毒性物质。黄曲霉毒素主要损伤肝脏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解毒等功能。例如,研究发现长期摄入含有低剂量黄曲霉毒素的食物,会逐渐导致肝脏组织病变,如引发肝炎、肝纤维化等,进而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2.人群影响:对于一般人群,长期食用霉变蔬菜会增加肝脏受损风险;对于本身有肝脏基础疾病(如肝炎患者等)的人群,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伤程度,因为其肝脏的代偿和修复能力相对较弱。 二、腌制时间不足的咸菜 1.原理:腌制时间不足的咸菜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人体摄入亚硝酸盐后,在胃肠道内会被还原为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明确的肝毒性物质,会影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亚硝胺可以干扰肝脏的酶系统,影响肝脏对毒素的代谢和解毒过程,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肝脏细胞的损伤和病变。 2.人群影响:健康人群长期食用腌制时间不足的咸菜也会对肝脏造成潜在危害;对于儿童,由于其肝脏解毒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摄入亚硝酸盐等物质后,肝脏受到的损伤可能更为明显,更容易出现肝脏功能异常;有肝脏基础疾病的人群,食用后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肝脏疾病的康复。 三、过度油炸的菜 1.原理:过度油炸的菜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和油脂过氧化产物。反式脂肪酸会影响肝脏的脂肪代谢,导致肝脏内脂肪堆积,引发脂肪肝等肝脏疾病。而油脂过氧化产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会损伤肝脏细胞的细胞膜等结构,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例如,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摄入过度油炸食品的人群,其患脂肪肝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饮食人群。 2.人群影响:成年人长期食用过度油炸的菜会增加肝脏脂肪代谢紊乱的风险;对于肥胖人群,本身肝脏脂肪代谢就存在一定问题,过度食用更易加重肝脏负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脏的各项功能相对较弱,过度油炸菜中的有害物质更容易对儿童肝脏造成损害,影响其肝脏的正常生长和功能发挥。
2025-09-30 10:11:54 -
做肝肾功能需要空腹吗
做肝肾功能检查通常需空腹,原因是进食会致血液成分变化影响结果准确性,要求禁食8-12小时;特殊人群如儿童、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有不同情况,儿童要兼顾依从性,糖尿病患者需防低血糖,老年人要考虑身体耐受性。 一、空腹的原因及具体要求 1.原因 进食后,食物的消化吸收会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可能影响肝肾功能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例如,进食会导致血脂、血糖等指标升高,这些指标的变化可能干扰对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判断。一般来说,空腹状态是指禁食8-12小时,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饮食对血液生化成分的影响。 2.具体要求 检查前一天晚上8点后应避免进食,可适量饮水,但不要大量饮用含糖饮料等。次日清晨不要进食、不要喝水(少量白开水服药除外),保持空腹状态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二、特殊人群的情况 1.儿童 对于儿童,同样需要尽量保证空腹状态进行肝肾功能检查。但要考虑到儿童的依从性问题,家长需要提前做好沟通和准备。如果儿童因饥饿出现低血糖等不适情况,可在检查前少量进食清淡食物,如少量面包等,但仍需遵循尽量空腹的原则,因为过度饥饿也可能对身体内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检查结果。例如,长期饥饿可能导致身体代谢状态改变,影响肝肾功能指标的正常性。 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如果需要进行肝肾功能检查,在空腹方面需要特别注意血糖情况。如果糖尿病患者空腹时间过长可能导致低血糖发生,此时可以在检查前咨询医生,适当准备一些小零食,在检查后及时进食,以避免低血糖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糖尿病病史,医生会综合评估肝肾功能检查结果与血糖等情况的关系。 3.老年人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减退,在进行肝肾功能检查时,空腹要求同样适用,但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性。有些老年人可能存在低血糖风险较高的情况,在检查前应根据自身情况与医生沟通,确定合适的空腹时间。例如,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其身体的代谢调节功能可能不如年轻人,过度空腹可能引发身体不适,所以需要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更精准的判断。
2025-09-30 10:11:22 -
肝囊肿怎么治疗才能彻底除根
肝囊肿是较常见肝脏良性疾病,无特定能彻底除根方法,需据情况选治疗方式。无症状者定期超声随访;有症状或较大者,穿刺抽吸硬化治疗适用于直径大于5cm有压迫症状者但有复发可能,手术开窗引流术适用于较大、表浅且有明显症状者,治疗需综合患者多因素个体化选择。 一、无症状的肝囊肿 1.观察随访: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肝囊肿,通常只需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监测囊肿的大小、形态等变化情况。一般建议每隔6-12个月复查一次腹部超声,通过超声可以清晰观察囊肿的动态变化,了解其生长速度等情况。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大、生活方式较为规律且无基础肝病病史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因为此时囊肿生长缓慢,对肝脏功能等影响较小,通过定期随访观察即可。 二、有症状或较大的肝囊肿 1.穿刺抽吸硬化治疗: 操作原理: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穿刺进入囊肿内,抽出囊肿内的液体,然后注入无水酒精等硬化剂,使囊肿内壁发生无菌性炎症,进而粘连闭合,达到治疗目的。对于一些直径较大(一般直径大于5cm)且有压迫症状(如腹胀、腹痛等)的肝囊肿可采用此方法。但该方法有一定复发可能,其复发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囊肿的大小、囊液的性质等。在特殊人群中,比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穿刺过程中要更加精准操作,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过度损伤;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则不适合采用该方法。 2.手术治疗: 开窗引流术:适用于囊肿较大、位置表浅且有明显症状的患者。手术是将囊肿的顶部切除,使囊肿与腹腔相通,囊液引流入腹腔被吸收。对于一些先天性肝囊肿且囊肿生长较快、影响肝脏正常结构和功能的情况可考虑此手术。但手术有一定的创伤,术后需要注意切口的护理等。在儿童患者中,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的创伤对其影响需要更加谨慎评估,术后要密切观察恢复情况,包括肝功能恢复、有无并发症等。 肝囊肿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囊肿的大小、症状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没有绝对能彻底除根的单一方法,而是根据具体病情个体化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9-30 10:10:51 -
肝癌怎么才能检查出来
肝癌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肝脏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肝动脉造影和病理活检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 1.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AFP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血清AFP检测是肝癌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高危人群,如乙肝、丙肝患者,长期饮酒者,家族中有肝癌患者者等,定期检测AFP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 2.肝脏超声检查:肝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发现肝内的占位性病变。超声检查还可以用于引导肝癌的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 3.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结构和病变,对于肝癌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增强CT可以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并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血管侵犯和转移情况。 4.磁共振成像(MRI):MRI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对于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对于小肝癌或位于特殊部位的肝癌,MRI可能更具优势。 5.肝动脉造影:肝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通过向肝动脉内注入造影剂,使肝脏血管显影,从而发现肝癌的位置和形态。肝动脉造影对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操作复杂,有一定的风险。 6.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肝癌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对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病理活检可以在超声、CT或手术等引导下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肝癌的检查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年龄、肝功能状况、肿瘤大小和位置等。此外,一些其他因素,如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等疾病,也可能影响肝癌的检查和诊断。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的筛查,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对于40岁以上的男性或50岁以上的女性,尤其是具有乙肝、丙肝病毒感染,长期酗酒,肝硬化等肝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肝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定期体检非常重要。如果怀疑有肝癌,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2025-09-30 10:1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