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肝脏肿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复杂胆道疾病的诊治及肝移植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医师,擅长肝脏肿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复杂胆道疾病的诊治及肝移植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展开
个人擅长
肝脏肿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复杂胆道疾病的诊治及肝移植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展开
  • 三七对肝硬化的治疗作用

    三七含多种活性成分,对肝硬化有治疗作用,能影响炎症反应、干预纤维化,一般人群用需关注肝功,儿童不建议用,老年人用要谨慎,女性妊娠期和哺乳期需谨慎使用。 一、三七的成分及相关药理基础 三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三七皂苷等。研究表明,三七皂苷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等作用。在肝硬化的病理过程中,存在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形成,三七的这些成分可能通过调节相关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 二、对肝硬化炎症反应的影响 肝硬化患者往往存在持续的炎症状态。三七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例如能够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通过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肝脏的炎症损伤,为肝脏的修复创造良好的微环境。 三、对肝硬化纤维化的干预 1.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肝星状细胞活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环节。三七皂苷等成分可以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减少其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从而降低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研究发现,三七能够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促纤维化因子的表达,进而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 2.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三七还可以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增强其活性,同时抑制金属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的表达,从而加速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有助于改善肝脏的纤维化程度。 四、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 1.一般人群:对于患有肝硬化且适合使用三七辅助治疗的一般人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肝脏功能的变化,因为药物最终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所以要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确定合适的使用方式和剂量等。 2.特殊人群 儿童:由于儿童肝脏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代谢和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目前关于三七用于儿童肝硬化治疗的研究较少,且儿童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敏感性可能更高,所以不建议儿童使用三七来治疗肝硬化,应优先考虑其他经过充分验证的儿童适宜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在使用三七时,要更加谨慎,需要综合评估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基础疾病情况等。例如,有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要考虑药物对肾脏的潜在影响,同时与治疗其他基础疾病的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等问题,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 女性:女性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三七需要特别谨慎。妊娠期使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未知影响,哺乳期使用药物成分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也需要进一步评估,所以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不建议自行使用三七治疗肝硬化,应咨询医生,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2025-09-30 11:27:41
  • 转氨酶120严重吗

    转氨酶120U/L是否严重,需要综合考虑转氨酶类型、升高程度、伴随症状、基础疾病等因素,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和治疗,并定期复查。 1.转氨酶的类型: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不同类型的转氨酶在不同的组织中含量不同,其升高的意义也可能有所差异。 2.升高的程度:转氨酶120U/L相对于正常范围(通常为40U/L以下)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升高的幅度并不是判断严重程度的唯一标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是否同时伴有其他症状、病史等。 3.伴随症状:如果转氨酶升高同时伴有乏力、恶心、呕吐、黄疸、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存在肝脏或其他器官的疾病。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基础疾病:如果患者本身患有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转氨酶升高可能是这些疾病的并发症或病情加重的表现。这种情况下,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和治疗。 5.其他检查结果:除了转氨酶水平外,医生还会综合考虑其他检查结果,如肝功能其他指标、肝脏超声、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等,以全面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 6.病因: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包括饮酒、药物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确定病因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转氨酶轻度升高可能是由于非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如剧烈运动、饮酒、熬夜、过度劳累等。这种情况下,休息一段时间后转氨酶水平可能会恢复正常。然而,如果转氨酶升高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异常,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 对于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医生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检查:如前面提到的,会进行一系列检查以明确病因。 2.治疗病因: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可能需要抗病毒治疗;如果是药物性肝损伤,需要停用可疑药物;如果是脂肪肝,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控制、增加运动等。 3.保肝治疗:在明确病因之前或病因无法去除时,医生可能会给予保肝药物,以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 4.定期复查: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转氨酶水平和其他相关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转氨酶120U/L并不一定意味着病情严重,但也不能忽视。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饮酒、合理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等。如果对转氨酶升高的情况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此外,儿童的转氨酶水平与成人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情况需要咨询儿科医生。

    2025-09-30 11:27:25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怎么回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累及肝内小胆管,自身免疫反应及遗传参与发病,早期无症状,进展后有乏力、瘙痒等表现,靠血液检查、活检、影像学诊断,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治疗,女性多见,各年龄段有特点,患者需注意休息、饮食,有家族史者定期检查,已确诊者定期随访。 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反应参与其中,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肝内小胆管,导致胆管损伤、炎症,进而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有家族聚集倾向的人群发病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临床表现 症状: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乏力、瘙痒(由于胆汁淤积,胆盐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黄疸(皮肤和巩膜黄染)等表现。还可能伴有右上腹不适、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体征:可能发现肝脾肿大等体征,晚期可出现肝硬化相关表现,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 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 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胆汁淤积相关酶学指标升高是重要的实验室特征。 抗线粒体抗体(AMA)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标志性抗体,尤其是AMA-M2亚型阳性对诊断有高度特异性。 肝脏活检:肝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肝内小胆管破坏、炎症及肉芽肿形成等特征性改变,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CT或MRI等检查可了解肝脏形态、结构变化,辅助诊断。 治疗 药物治疗:熊去氧胆酸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一线药物,可改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对于病情进展较快或对熊去氧胆酸反应不佳的患者,可能会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 对症支持治疗:针对瘙痒症状,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等缓解;对于出现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需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如利尿、预防出血等。 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女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女性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关注自身激素水平等对病情的可能影响,在药物选择等方面也需考虑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同代谢等情况。 不同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中年女性。儿童发病极为罕见,若儿童出现疑似症状,需高度重视并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对于老年患者,需更加关注肝肾功能等整体状况,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在治疗时要谨慎选择药物及调整剂量。 生活方式: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饮食方面,应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对肝脏有损害的食物和药物。 病史相关: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肝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对于已确诊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5-09-30 11:27:24
  • 药物肝损伤症状是什么

    药物肝损伤症状多样,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又有肝细胞损伤为主型(有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重者黄疸,转氨酶明显升高,儿童、成年女性、长期饮酒及有基础肝病者表现有别)和胆汁淤积为主型(以黄疸、皮肤瘙痒为主,酶变化有特点,老人、妊娠期女性症状有差异),慢性起病隐匿,有轻度表现或肝脾大等,长期服药及老年慢性病者需警惕,症状因多种因素而异,疑诊应及时就医检查。 急性药物肝损伤: 肝细胞损伤为主型: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会有黄疸表现,如皮肤和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转氨酶(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升高,一般可达正常上限的3倍以上。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代谢和肝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肝损伤时可能更易出现黄疸等症状,且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密切监测。成年女性在服用某些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时,也需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因为激素水平等因素可能对肝脏代谢药物产生影响。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本身肝脏已有一定基础损伤,再使用可能肝损伤的药物时,急性药物肝损伤的症状可能更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有基础肝脏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患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使用可能肝损伤的药物后,肝细胞损伤为主型的症状可能会加重,血清转氨酶升高等情况可能更显著。 胆汁淤积为主型:主要表现为黄疸,伴有皮肤瘙痒,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明显升高,通常大于正常上限的2倍,而转氨酶升高相对较轻。老年人由于肝脏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发生胆汁淤积为主型药物肝损伤时,症状可能不典型,瘙痒等表现可能较为隐匿,需仔细观察。妊娠期女性使用可能肝损伤的药物时,胆汁淤积为主型药物肝损伤相对常见,因为妊娠期间肝脏负担加重,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药物代谢,出现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时需警惕药物肝损伤的可能,且要谨慎评估药物对胎儿和自身肝脏的影响。 慢性药物肝损伤:起病隐匿,患者可能仅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也可能逐渐出现肝大、脾大,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白蛋白降低等情况。对于长期服用可能肝损伤药物的人群,如患有风湿性疾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因为慢性药物肝损伤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展,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发生慢性药物肝损伤的风险增加,需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肝脏的影响,定期检查肝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 药物肝损伤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药物种类和剂量、用药时间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旦怀疑药物肝损伤,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5-09-30 11:27:07
  • 查肝功能能查出肝癌吗

    查肝功能一般不能直接确诊肝癌,肝功能检查指标如甲胎蛋白等可能异常但非肝癌特有,其局限性在于不能直接看到肝脏形态结构,确诊肝癌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及肝穿刺活检等,高危人群查肝功能不够,需综合筛查,一般人群肝功能异常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肝功能是肝癌筛查诊断辅助手段,需多种检查综合判断。 一、肝功能检查与肝癌的关联 1.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特点 肝功能检查中的一些指标如甲胎蛋白(AF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可能会在肝癌时出现异常。例如,AFP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AFP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μg/L。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所以甲胎蛋白是肝癌的一个相对较为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不过也有部分肝癌患者AFP并不升高。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主要反映肝细胞的损伤情况,肝癌患者如果伴有肝实质损伤也可能会出现这些指标的异常,但这些指标的异常并非肝癌所特有,其他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也可能导致这些指标异常。 2.局限性 肝功能检查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和一些相关的代谢情况,它不能直接看到肝脏内部的形态结构,对于肝癌的确诊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比如,要确诊肝癌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肝脏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CT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CT)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肝脏占位的大小、形态、部位等情况,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肝癌的诊断也有很高的价值,另外还可以通过肝穿刺活检来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肝癌的金标准。 二、不同人群查肝功能与肝癌筛查的注意事项 1.高危人群 对于有肝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患有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患者、长期酗酒者、有肝癌家族史者等,仅仅查肝功能是不够的,需要定期进行包括AFP检测和肝脏影像学检查在内的综合筛查。例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由于长期的肝脏炎症刺激,发生肝癌的风险相对较高,除了定期查肝功能外,每6个月至少要进行一次腹部超声和AFP的检测,以便早期发现肝癌。 2.一般人群 一般人群如果只是单纯查肝功能,发现指标异常时也不能直接诊断为肝癌,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来明确原因。比如,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可能是由于熬夜、饮酒、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这时候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进一步的影像学等检查来鉴别是其他肝脏疾病还是肝癌等情况。 总之,查肝功能是肝癌筛查和诊断中的一个辅助手段,但不能仅凭肝功能检查就确诊肝癌,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2025-09-30 11:27: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