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症)的定位诊断及微创手术、经支撑喉镜内镜下会厌及声带微创手术、咽喉肿瘤及鼻咽癌的早期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涛,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擅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症)的定位诊断及微创手术、经支撑喉镜内镜下会厌及声带微创手术、咽喉肿瘤及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展开
个人擅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症)的定位诊断及微创手术、经支撑喉镜内镜下会厌及声带微创手术、咽喉肿瘤及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展开
  • 咽炎有哪些类型以及对应的药物治疗方案

    急性咽炎分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急性病毒性咽炎由鼻病毒等引起需用抗病毒药物,急性细菌性咽炎常见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需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慢性咽炎分慢性单纯性可用复方硼砂溶液等含漱剂,慢性肥厚性除含漱剂外辅助局部抗炎药,慢性萎缩性可补充维生素等并局部用润滑性药物;儿童患咽炎优先非药物干预且用药遵儿科安全原则,孕妇用药需谨慎咨询医生,老年人用药要关注基础疾病及药物相互作用。 一、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可细分为以下两类: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治疗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临床验证有效的特定抗病毒制剂,但具体药物需遵循证依据选择)。 急性细菌性咽炎:常见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药物治疗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依据细菌药敏试验合理选择)。 二、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可进一步分为不同亚型,对应不同药物干预方式: 慢性单纯性咽炎:可使用复方硼砂溶液等含漱剂,以清洁口腔、减轻炎症。 慢性肥厚性咽炎:除含漱剂外,可辅助使用局部抗炎药物,若需进一步治疗(如激光等),药物作为辅助手段配合。 慢性萎缩性咽炎:可适当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局部使用润滑性药物缓解干燥等不适。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咽炎时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咽喉湿润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儿科安全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低龄儿童的药物。 孕妇:孕妇患咽炎时用药需谨慎,应咨询医生,选择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的药物或治疗方式。 老年人:老年人患咽炎时需关注基础疾病,药物选择需考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

    2025-10-16 11:00:13
  • 鼻涕是怎么形成的

    鼻涕由鼻腔黏膜腺体分泌的黏液及混合的灰尘、微生物等构成,正常时分泌与清除动态平衡;受外界刺激时鼻黏膜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强致鼻涕增多,儿童及过敏体质者反应更明显;病理状态下鼻涕性质改变,感冒初期、鼻窦炎时鼻涕有不同特点,老年人因鼻黏膜功能衰退易出现鼻涕潴留及变化迟缓情况。 鼻腔受到刺激时的分泌变化 当鼻腔受到外界刺激,比如吸入冷空气、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刺激性气体(如烟雾、化学气味等)时,鼻腔黏膜会发生反应。此时,鼻黏膜的血管会扩张,腺体分泌活动会增强,黏液分泌量会明显增加。例如,当接触花粉这种过敏原时,鼻黏膜中的肥大细胞等会被激活,释放出组胺等介质,导致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亢进,从而产生较多的鼻涕,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和鼻黏膜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因接触过敏原等刺激因素出现鼻涕增多的情况;而过敏体质的人群相对其他人,在接触相应过敏原时,鼻涕分泌的反应会更为强烈。 病理状态下的鼻涕特点 在一些病理状态下,鼻涕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在感冒初期,病毒感染会引起鼻腔黏膜炎症,早期可能表现为清水样鼻涕,随着病情发展,鼻涕可能会变得黏稠,这是因为炎症刺激下,黏液成分发生改变,同时可能混合了炎性细胞等。而在鼻窦炎时,患者往往会出现脓性鼻涕,这是由于鼻窦内发生细菌感染,炎症部位产生大量的脓性分泌物,经鼻腔流出。老年人由于鼻黏膜功能衰退,黏液分泌和清除功能可能下降,更容易出现鼻涕潴留等情况,而且在应对感染等情况时,鼻涕的变化可能相对迟缓,需要更细致地观察和护理。

    2025-10-16 10:59:15
  • 戴耳塞的危害

    长期佩戴耳塞会带来耳部感染风险增加、听力损伤隐患、耳道皮肤问题以及影响耳部正常功能等多方面危害,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体质及病史的人群受影响程度不同。 听力损伤隐患 过度使用耳塞可能会对听力造成损害。耳塞会直接接触耳膜,长期的压迫和声波的传导可能导致听力下降。例如,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环境下佩戴耳塞,会使耳蜗中的毛细胞受到损伤,而毛细胞是感受声音的重要细胞,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经常在嘈杂环境中工作或娱乐且长期佩戴耳塞的人,听力损伤的风险会大大增加;青少年处于听力发育的关键阶段,若长期佩戴不合适的耳塞,对听力的影响更为严重。 耳道皮肤问题 佩戴耳塞会使耳道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可能导致耳道皮肤出现炎症、红肿、瘙痒等问题。比如,耳塞材质如果不透气或与皮肤不相容,更容易引发皮肤过敏反应,造成耳道皮肤的不适。特殊人群中,过敏体质的人佩戴耳塞时,发生耳道皮肤问题的概率更高,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对耳塞材质等刺激更为敏感;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血糖控制等问题,皮肤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佩戴耳塞时也更易出现耳道皮肤的并发症。 影响耳部正常功能 耳塞长期佩戴会干扰耳部正常的自我清洁功能,耳垢等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可能积聚在耳道内,进一步影响耳部的健康状态。不同病史的人群,如有耳部手术史的人,耳部结构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佩戴耳塞会对耳部功能的恢复等产生不利影响,增加耳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患有耳部慢性疾病的人,如中耳炎患者在康复期佩戴耳塞,可能会阻碍炎症的消退和耳部功能的恢复。

    2025-10-16 10:57:03
  • 咽喉息肉有什么症状表现

    咽喉息肉可致声音嘶哑且严重程度与息肉大小及所处部位相关如长期过度用声人群易出现,还会引发咽喉异物感有咳不出咽不下之感且进食或说话后可能加重,刺激喉部黏膜致反射性咳嗽程度因人而异,较大息肉可能阻塞气道致呼吸困难,儿童出现时表现为呼吸急促等需及时就医,成年人息肉大且位置特殊时剧烈活动后可能加重呼吸困难。 一、声音嘶哑 咽喉息肉最显著的症状为声音嘶哑,其严重程度与息肉的大小及所处部位相关。较小的息肉可能仅致使声音略显粗糙,而较大的息肉会令声音显著嘶哑,甚至完全失声。例如,长期过度用声的人群,像教师、歌手等,因用声频繁,更易出现因息肉引发的声音嘶哑状况。 二、咽喉异物感 患者常自觉咽喉部存在异物,有咳不出、咽不下之感,但一般不影响正常吞咽。此异物感是息肉刺激咽喉部黏膜所引起,不同患者的感受程度有别,部分患者可能持续存在该不适,尤其在进食或说话后,异物感可能加重。 三、咳嗽 咽喉息肉会刺激喉部黏膜,从而引发反射性咳嗽。咳嗽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仅偶尔咳嗽,而有的患者因息肉刺激较为频繁,会出现频繁咳嗽,尤其在早晨起床后或说话过多时,咳嗽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四、呼吸困难 较大的咽喉息肉有可能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予以重视。儿童患者若出现咽喉息肉导致的呼吸困难,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息等,需及时就医处理,因为儿童气道较狭窄,息肉更容易影响呼吸功能。对于成年人,若息肉较大且位置特殊,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表现,尤其在剧烈活动后,呼吸困难可能会加重。

    2025-10-16 10:55:13
  • 小孩耳朵里有硬耳屎怎么办

    观察小孩耳朵硬耳屎情况,若位置浅且无不适可尝试家用方法,如用滴耳液软化后让其自行排出,若处理困难或小孩有异常(耳痛、听力下降等)应及时就医,婴幼儿耳道娇嫩家长勿盲目操作,应尽快带其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处理。 在家处理的方法 使用滴耳液软化: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滴耳液软化硬耳屎。比如3%碳酸氢钠滴耳液,按照说明书要求滴入耳朵,一般每次滴4-6滴,每日3-4次,连续滴2-3天,让硬耳屎充分被软化。这是因为碳酸氢钠滴耳液能改变耳屎的渗透压,使其吸水膨胀,从而变得松软。不过要注意,选择滴耳液时要根据小孩的年龄等情况,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 让硬耳屎自行排出:当硬耳屎被软化后,部分小孩在头部活动等情况下,硬耳屎可能会自行排出。但要注意在此过程中,要避免小孩随意搔抓耳朵,以免损伤耳道。 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自己处理困难或者小孩出现异常情况,如耳朵疼痛加剧、听力下降等,应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在专业的耳科设备下,如耳镜等,使用专业的器械将硬耳屎取出。例如,医生可能会使用耵聍钩将硬耳屎轻轻地钩出,或者使用吸引器等设备将软化后的耳屎吸出。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耳道比较娇嫩,在处理硬耳屎时更要格外小心。家长不要自行盲目操作,以免造成耳道损伤。如果发现婴幼儿耳朵里有硬耳屎,应尽快带其到正规医院就诊,由专业的医生进行处理。同时,要注意观察婴幼儿在耳朵有硬耳屎时是否有异常表现,如频繁抓耳、哭闹不安等,这些都可能提示耳朵存在不适,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2025-10-16 10:54: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