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王涛副主任医师(58)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王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症)的定位诊断及微创手术、经支撑喉镜内镜下会厌及声带微创手术、咽喉肿瘤及鼻咽癌的早期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涛,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擅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症)的定位诊断及微创手术、经支撑喉镜内镜下会厌及声带微创手术、咽喉肿瘤及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展开
个人擅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症)的定位诊断及微创手术、经支撑喉镜内镜下会厌及声带微创手术、咽喉肿瘤及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展开
  • 喉咙痛得声音变了咽口水都痛应该怎么办

    喉咙痛,吞咽口水都痛,大概率是急性炎症所致。急性炎症会引发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甚至出现声音嘶哑。严重者还会伴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以及四肢酸痛等症状,通常病程约为一周。 一、对于感染严重、全身症状明显的情况: 1.要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进食流质食物。 2.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及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二、如果只是局部症状而无全身症状: 1.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 2.含碘的含片可含服,每日可含4至6片。 3.还可使用一些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三、对于肿痛明显的情况: 还可采取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的方式。 总之,当出现喉咙痛等相关症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2025-05-08 11:47:17
  • 宝宝打呼噜看什么科

    宝宝打呼噜可挂儿科或耳鼻喉科。具体应咨询医院导医台或挂号窗口。 一、宝宝打呼噜多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 1.扁桃体发炎、腮腺炎、支气管发炎等疾病,会导致睡觉时打呼噜。 2.鼻炎也可能引发。 二、此外,还有其他原因。 1.宝宝营养过剩致肥胖,且平时缺乏运动、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经常熬夜等,也可能引起打呼噜。 对于宝宝打呼噜,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观察症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给孩子过大压力,多补充营养;二是睡觉时尽量让宝宝侧卧位,避免平躺,调整生活习惯,可改善打呼噜症状;三是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空气干燥,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还要让宝宝多喝温开水。 总之,要重视宝宝打呼噜的情况,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

    2025-05-08 11:45:31
  • 医生,您好!请问慢性咽炎能做手术吗

    慢性咽炎可以做手术,但一般不建议。 一、慢性咽炎是发生在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其形成可能与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过度饮酒吸烟、粉尘刺激等因素有关。 二、慢性咽炎患者常频繁出现喉咙疼痛、喉咙干痒、异物感、咳嗽等症状。 三、慢性咽炎通常可以做手术,但不建议。对于咽后壁有大量淋巴滤泡增生充血的患者,手术虽可尽快缓解其咽喉异物感,但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损伤,甚至导致病情加重。 四、一般建议患者以日常护理和药物治疗为主。患者可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然后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来决定最终的治疗方案。 总之,慢性咽炎虽可手术,但要谨慎选择,日常护理和药物治疗通常更为重要。

    2025-05-08 11:45:00
  • 请问鱼刺卡在喉咙怎么办

    鱼刺卡喉时,首先应停止进食,避免吞咽,尝试咳嗽、呕吐,也可喝醋使其软化,如无效应尽快就医,儿童和老人需及时就医。 1.立即停止进食,避免吞咽食物,以免鱼刺进一步深入喉咙或卡在更深处。 2.尝试咳嗽,有时咳嗽可以咳出鱼刺。 3.用手指轻轻按压舌根,诱发呕吐,试图将鱼刺吐出。 4.可以尝试喝一些食醋,因为食醋可以软化鱼刺。 5.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应尽快就医。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惊慌。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如果鱼刺卡在喉咙,应立即就医,因为他们的情况可能更加复杂。在就医时,应告知医生鱼刺卡住的具体情况,以便医生进行正确的处理。

    2025-05-08 11:43:09
  •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应该怎么办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注意饮食和休息。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休息。 以下是具体原因: 1.就医: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高热、惊厥等并发症。 2.规范治疗: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按照疗程进行治疗。同时,还会给予对症治疗,如退热、止痛等。 3.饮食和休息:患儿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025-05-08 11:42: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