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等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
小孩蛀牙做根管会影响换牙吗
小孩蛀牙做根管治疗一般不影响换牙,其原理是不破坏恒牙胚,临床研究显示规范根管治疗的乳牙能助恒牙顺利萌出,儿童需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检查、避免高糖食物以防其他牙蛀牙。 一、乳牙根管治疗的原理及对换牙的影响机制 乳牙的根管治疗主要是针对乳牙牙髓或根尖周组织的病变进行处理,目的是保留患牙,维持牙列的完整性,为继承恒牙的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乳牙的根管治疗会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等,但不会破坏继承恒牙胚所在的区域。因为恒牙胚位于乳牙牙根的下方,乳牙根管治疗操作是在乳牙内部进行,不会对恒牙胚造成直接的损伤。 二、科学研究依据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经过规范根管治疗的乳牙,能够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维持牙弓的长度和形态,使得继承恒牙能够顺利萌出。例如相关的牙科临床追踪研究显示,对患有蛀牙的乳牙进行合理的根管治疗后,恒牙的萌出位置、萌出时间大多处于正常范围,牙齿的形态和功能也能较好地发育。 三、特殊人群(儿童)的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来说,在进行乳牙根管治疗后,需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以防止其他乳牙发生蛀牙。同时,要定期带孩子到牙科进行口腔检查,监测乳牙根管治疗后的情况以及恒牙的发育情况。家长要监督儿童避免过多食用高糖食物,因为高糖饮食是导致儿童蛀牙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多食用高糖食物可能会增加其他牙齿发生蛀牙进而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风险。 总之,小孩蛀牙做根管治疗一般不会影响换牙,合理的根管治疗有助于乳牙正常发挥作用,保障恒牙的正常萌出和发育。
2025-10-14 12:26:30 -
长期不刷牙的危害
长期不刷牙会带来诸多危害,包括口腔健康受损(引发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引发口腔异味、影响全身健康(与心血管疾病关联、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等),对儿童会影响牙齿发育、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对老年人会加重口腔问题及可能加重其慢性病病情,需关注不同人群口腔卫生。 引发口腔异味 食物残渣在口腔内被细菌分解发酵,会产生难闻的气味,长期不刷牙会使口腔异味愈发严重,影响人际交往,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影响全身健康 口腔中的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等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其他部位。例如,有研究发现,口腔感染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关联,口腔内的炎症可能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此外,口腔细菌还可能影响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期不刷牙导致的口腔感染可能会加重血糖的波动,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对不同人群的特殊影响 儿童:儿童正处于牙齿发育阶段,长期不刷牙更容易患龋齿等口腔疾病。而且儿童口腔卫生意识较差,家长需要帮助儿童养成刷牙的习惯。如果儿童长期不刷牙导致口腔问题,可能会影响进食,进而影响营养的摄入和生长发育。例如,儿童因为牙痛而不愿进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和牙齿的正常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的口腔生理功能有所退化,唾液分泌减少,长期不刷牙会使口腔问题更加严重。同时,老年人可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口腔问题可能会加重这些慢性病的病情。比如,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口腔感染可能会诱发心脏不适等症状。老年人自身可能行动不便等,更需要家人协助关注口腔卫生,定期帮助刷牙等。
2025-10-14 12:25:52 -
种植牙可以做磁共振吗
种植牙是否可做磁共振分情况,纯钛材质一般能做但特殊情况需谨慎,非纯钛材质常因有磁性材料等会产生伪影影响检查,选种植牙尽量用纯钛材质,儿童选纯钛更安全。 一般情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种植牙材料多为纯钛,纯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磁性,在进行常规的磁共振检查时,一般不会对图像产生明显的干扰,也不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大多数患者可以进行磁共振检查。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纯钛种植牙患者接受1.5T及3.0T磁共振检查时,未发现明显的伪影干扰,不影响对检查部位病变的观察。 特殊情况:虽然纯钛种植牙通常不影响磁共振检查,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患者体内有其他强磁性物质植入、磁共振检查的场强特别高(如7.0T及以上)时,仍需要谨慎评估。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磁共振检查时更要严格评估种植牙对检查的影响,确保检查安全且结果可靠。 非纯钛材质种植牙 如果种植牙使用了非纯钛的磁性材料等,那么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可能会产生明显的伪影,干扰图像质量,从而影响对检查部位疾病的诊断。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建议直接进行磁共振检查,需要医生根据种植牙的具体材质等情况综合判断是否可以行磁共振检查,必要时可能需要先取出种植牙再进行磁共振检查,但取出种植牙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创伤和经济负担,所以在选择种植牙时应尽量选择纯钛材质的。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口腔组织更娇嫩,选择纯钛材质的种植牙更为安全,能最大程度避免因种植牙材质问题导致磁共振检查受限等情况。
2025-10-14 12:24:10 -
口角炎应该服用何种药物
感染性口角炎分真菌性和细菌性分别选用抗真菌药或抗生素类药,营养缺乏性口角炎因维生素B缺乏需补充该制剂,接触性口角炎需避免接触过敏原或用抗过敏药,儿童用药需谨慎遵医嘱,孕妇用药要考虑对胎儿影响咨询专业医生,老年人用药需注意基础疾病及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一、感染性口角炎相关药物 感染性口角炎包括真菌性和细菌性等类型。真菌性口角炎多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可选用抗真菌药物,如局部应用制霉菌素等;细菌性口角炎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导致,可选用抗生素类药物,如红霉素等局部外用。 二、营养缺乏性口角炎相关药物 营养缺乏性口角炎常见因维生素B缺乏引起,可补充维生素B制剂,以纠正因维生素缺乏导致的口角炎状况。 三、接触性口角炎相关药物 接触性口角炎是由于接触过敏原引发,一般主要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来处理,若需药物干预,可使用抗过敏药物,但需在明确过敏原后谨慎选用,且特殊人群使用需格外注意。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口角炎用药需尤其谨慎,应避免自行随意使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性高、适合儿童的药物,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 孕妇:孕妇发生口角炎时,使用药物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需咨询专业医生,选择对胎儿无不良影响或影响较小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使用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要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等情况。
2025-10-14 12:23:23 -
什么是下颌角
下颌角是下颌体与下颌支后缘移行部位,由骨质构成且有肌肉神经等附着,儿童期尚在发育骨质具可塑性,成年人形态相对稳定不同年龄段有差别,男性下颌角相对宽大角度小,女性窄小角度大,长期咀嚼硬物习惯可能致下颌角形态改变,咀嚼软食影响较小。 一、下颌角的解剖位置 下颌角是下颌骨的重要结构部分,下颌骨由下颌体和下颌支两部分组成,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下缘相移行的部位即为下颌角。它是面部轮廓的关键构成要素,从解剖结构来看,其主要由骨质构成,并且有诸多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附着于该区域,例如咬肌等肌肉就附着在下颌角附近。 二、不同人群下颌角的特点 (一)年龄因素影响 在儿童时期,下颌角尚处于发育阶段,形态尚未完全定型,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逐渐发育至成人的形态;而成年人的下颌角形态相对稳定,但不同年龄段的个体,由于生长发育差异,下颌角的骨质密度、角度等可能存在一定差别,儿童的下颌角骨质相对更具可塑性,成年人则相对稳定。 (二)性别因素影响 一般而言,男性和女性的下颌角形态有一定不同。通常男性的下颌角相对更宽大,角度相对较小,这与男性的骨骼发育特点以及激素等因素有关;女性的下颌角相对较为窄小,角度相对偏大,呈现出更符合女性面部柔和轮廓的形态。 (三)生活方式影响 长期有咀嚼硬物习惯的人群,可能会使下颌角周围的肌肉力量增强,进而对下颌角的骨质产生一定影响,可能导致下颌角区域出现一定的形态改变;而长期咀嚼软食等情况,对下颌角周围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小。
2025-10-14 12: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