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等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林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等疾病的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等疾病的治疗。展开
  • 一般做一次全瓷牙冠能用多久

    全瓷牙冠一般可使用10-15年左右,但受患者自身口腔情况(口腔卫生、咬合情况)、全瓷牙冠自身因素(材料质量、制作工艺)、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因生长发育牙槽骨改建使用时长相对短,成年人牙槽骨稳定但受其他因素影响时长会缩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口腔卫生、避免不良咬合习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患者自身口腔情况 口腔卫生状况: 儿童:儿童口腔自洁能力相对较弱,若口腔卫生差,食物残渣、菌斑容易堆积在全瓷牙冠周围,会加速牙冠周围牙龈炎症的发生,进而影响全瓷牙冠的稳固性和使用寿命。例如,有研究显示,口腔卫生不良的儿童使用全瓷牙冠,其1年内出现牙龈炎症导致牙冠相关问题的概率比口腔卫生良好儿童高约30%。 成年人:成年人如果不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等,也会导致全瓷牙冠周围菌斑积聚。长期菌斑刺激会引发牙龈炎、牙周炎,牙周炎会使牙槽骨吸收,从而影响全瓷牙冠的支撑,一般口腔卫生差的成年人全瓷牙冠5年内出现松动等问题的风险较口腔卫生良好者增加。 咬合情况: 有夜磨牙习惯人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长期夜磨牙会使全瓷牙冠承受过大的咬合力,容易导致全瓷牙冠崩瓷、松动等情况。儿童如果有夜磨牙,可能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和全瓷牙冠的长期使用,有夜磨牙习惯的儿童使用全瓷牙冠,其2年内出现牙冠问题的概率比无夜磨牙习惯儿童高2倍左右;成年人夜磨牙会使全瓷牙冠使用寿命明显缩短,有夜磨牙的成年人全瓷牙冠3-5年就可能出现较严重损坏。 咬合关系异常人群:比如存在咬合干扰的情况,会导致全瓷牙冠局部承受过大压力,长期如此会造成全瓷牙冠的磨损、破裂等。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咬合关系异常都会影响全瓷牙冠的使用时长,咬合关系异常者全瓷牙冠平均使用时长比咬合关系正常者短3-5年。 二、全瓷牙冠自身因素 材料质量:不同质量的全瓷材料其性能有差异。优质的全瓷材料耐磨性、强度等性能更好,使用寿命相对更长。例如,某些高端全瓷材料制作的牙冠,其耐用性比普通全瓷材料制作的牙冠可延长2-3年的使用寿命。 制作工艺:精细的制作工艺能保证全瓷牙冠与基牙贴合度好,边缘密合。贴合度差的全瓷牙冠容易导致食物残渣残留、细菌滋生,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制作工艺精良的全瓷牙冠比制作工艺一般的牙冠使用时长可增加1-2年。 三、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牙槽骨还在不断改建。全瓷牙冠在儿童口腔内使用时,由于牙槽骨的生长可能会导致牙冠位置发生微小变化,一般儿童全瓷牙冠使用到青少年期可能就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整体使用时长相对较短,通常在8-12年左右。 成年人:成年人牙槽骨相对稳定,全瓷牙冠如果维护得当,使用10-15年甚至更久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成年人存在上述影响因素,使用时长会相应缩短。 总之,全瓷牙冠的使用时长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患者在使用全瓷牙冠后要注意保持良好口腔卫生、避免不良咬合习惯等,以延长全瓷牙冠的使用寿命。

    2025-10-13 12:28:25
  • 牙瘘管不治疗会自己好吗

    牙瘘管不治疗一般不会自己好,它由牙齿根尖周病或牙周病等发展而来,不治疗感染会持续存在并加重,从疾病发展看根尖周病相关牙瘘管会致炎症扩散引发更严重并发症,牙周病相关牙瘘管会致牙周组织破坏加重及影响全身健康,不同人群受影响不同,儿童影响牙齿发育等,成年人影响生活质量及全身健康,老年人会因全身病使感染难控并加重原有病情,所以发现牙瘘管应及时就医治疗控制感染避免病情恶化。 从疾病发展角度分析 根尖周病相关牙瘘管:当牙髓发生感染后,若未及时治疗,感染会通过根尖孔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炎症持续发展会导致根尖周骨质破坏,形成脓肿,脓肿穿破骨组织和软组织后就形成了牙瘘管。如果不治疗,根尖周的炎症不会自行消退,感染可能会向周围更广泛的组织扩散,引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等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引起眶下间隙、颞下间隙等感染,出现面部肿胀、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牙周病相关牙瘘管:牙周病是由于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存在,导致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炎症进一步发展会形成牙周袋,牙周袋内的感染病灶如果不处理,会持续刺激周围组织,导致瘘管形成。不治疗的话,牙周组织的破坏会不断加重,最终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而且牙周病还可能与全身健康相关,如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病风险,牙周感染的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影响全身系统的健康。 不同人群的影响差异 儿童:儿童的牙瘘管如果不治疗,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可能导致恒牙胚发育受影响,出现恒牙萌出异常等情况。例如,乳牙的根尖周感染可能通过牙槽骨影响下方的恒牙胚,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等问题。而且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扩散的风险更高,更容易引发全身的感染症状,如发热、哭闹不安等,严重影响儿童的进食和生长发育。 成年人:成年人若牙瘘管不治疗,除了局部的炎症加重风险外,还可能因为长期的慢性感染影响生活质量,比如影响正常的咀嚼功能,导致进食受限,进而影响营养摄入。同时,慢性感染可能成为身体的潜在病灶,对全身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可能影响心、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虽然这种影响相对缓慢,但长期积累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一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牙瘘管不治疗会使局部炎症难以控制,而全身疾病又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和炎症的修复能力,导致感染更难消退,并且可能因为局部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加重原有全身疾病的病情,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因为牙瘘管的感染导致血糖难以控制,血压患者可能因为炎症刺激出现血压波动等情况,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 总之,牙瘘管不治疗一般不会自行痊愈,反而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一旦发现牙瘘管,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根管治疗(针对根尖周病引起的牙瘘管)或牙周系统治疗(针对牙周病引起的牙瘘管)等,以控制感染,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2025-10-13 12:27:42
  • 烤瓷牙要多长时间才能弄好

    烤瓷牙制作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常规流程包括牙齿预备(10-30分钟)、取模与模型制作(取模10分钟左右,模型制作1-2天)、烤瓷牙制作(2-3天),整体约1周左右,若患者牙齿状况复杂(如需先根管治疗等)或就诊时间不连续(如不能按时复诊、儿童配合差需分次就诊等)会延长制作时间,患者应按时就诊保证顺利制作。 一、常规烤瓷牙制作的大致流程及时间范围 1.牙齿预备阶段 首先医生会对需要做烤瓷牙的患牙进行牙体预备,也就是磨除部分牙体组织,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0-3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取决于患牙的情况,比如牙齿的健康状况、需要磨除的量等。如果是健康状况较好、需要磨除量较少的牙齿,时间可能相对较短;而如果牙齿有龋坏等问题,需要磨除更多组织来消除病变部分,时间就会相应延长。 2.取模与模型制作阶段 牙体预备完成后需要取印模,取印模的过程一般在10分钟左右,医生会使用印模材料准确获取患牙及周围牙齿的形态。然后技师根据印模制作模型,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2天的时间,技师需要在模型上准确复制牙齿的形态,为后续制作烤瓷牙提供基础。 3.烤瓷牙制作阶段 技师根据模型进行烤瓷牙的制作,包括基底冠的制作、瓷层的烧结等工艺,这个过程通常需要2-3天的时间。不同的烤瓷牙材料制作时间可能会有差异,比如全瓷牙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一些,时间可能会稍长,但大致也在这个范围内。 所以常规情况下,从牙齿预备到最终戴上烤瓷牙,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周左右的时间,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实际情况可能会因为患者的牙齿状况、就诊医院的流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二、特殊情况对烤瓷牙制作时间的影响 1.患者牙齿状况复杂时 如果患者的牙齿存在严重的龋坏、根尖周病变等情况,在牙齿预备前可能需要先进行根管治疗等处理。根管治疗一般需要1-2次就诊,每次就诊时间大概30-60分钟,然后根管治疗完成后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牙齿没有症状后才能进行烤瓷牙的制作,这样就会使整个烤瓷牙制作的时间延长。例如,一位患者牙齿有严重根尖周病变,需要先进行根管治疗,根管治疗2次就诊共花费2-3天,然后再进行牙体预备等后续步骤,那么整体时间就会比正常情况延长数天。 2.就诊时间不连续时 患者如果因为个人时间安排等原因不能按时复诊,就会导致烤瓷牙制作流程中断,从而延长制作时间。比如患者取模后没有按时来取模型进行下一步制作,就会使整个时间推迟。对于儿童患者来说,由于其配合度相对较差,可能需要多次就诊才能完成牙体预备等步骤,这也会影响烤瓷牙制作的时间。儿童在牙体预备时可能因为紧张、不配合等原因需要分次进行,每次就诊时间可能较短,但总体会使整个流程的时间延长。 总之,烤瓷牙的制作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常规情况需要1周左右,但特殊情况会导致时间延长,患者在进行烤瓷牙修复时应按照医生的安排按时就诊,以保证烤瓷牙制作的顺利进行。

    2025-10-13 12:26:50
  • 做过根管治疗的牙又疼了怎么办

    做过根管治疗的牙又疼了可能由根管治疗不彻底、填充材料问题、牙周组织问题、牙折等原因引起,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X线等明确原因,治疗后要注意饮食、口腔卫生并定期复查来预防,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方面需注意的细节有差异。 一、可能的原因及对应处理 (一)根管治疗不彻底 1.原因分析:若根管治疗时感染物质清除不彻底,残留的细菌等可能引发再次炎症导致疼痛。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乳牙根管治疗不彻底相对常见,因儿童配合度可能影响操作彻底性;成人也可能出现,多与首次治疗时根管复杂情况有关。 2.处理方式:需再次就医评估,可能需要重新进行根管治疗,通过更精准的操作彻底清除感染组织等。 (二)填充材料问题 1.原因分析:填充材料可能存在微渗漏,细菌等通过微渗漏进入根管周围引发炎症疼痛。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经常食用过硬食物的人,可能加速填充材料微渗漏发生;有长期夜磨牙习惯的人也易出现此类问题。 2.处理方式:就医检查后,可能需要重新填充根管材料等。 (三)牙周组织问题 1.原因分析: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周围牙周组织可能受到影响,如牙周炎等导致疼痛。有吸烟习惯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健康,增加牙周炎发生风险;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牙周组织易受影响。 2.处理方式:针对牙周组织问题进行相应治疗,如牙周洁治等,同时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等。 (四)牙折 1.原因分析: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脆性增加,若咬合力过大等可能导致牙折引发疼痛。老年人牙齿本身可能更脆弱,且可能存在长期咀嚼习惯等因素;有外伤史的牙齿在根管治疗后也更易发生牙折。 2.处理方式:根据牙折情况进行处理,如轻微牙折可能需要观察,严重牙折可能需要拔除等后续修复。 二、就医建议 1.及时就诊:出现做过根管治疗的牙又疼了的情况,应尽快到口腔科就诊,避免疼痛加重影响牙齿健康。不同年龄人群就诊时配合度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安抚情绪配合检查,成人需如实告知治疗史、症状等情况。 2.检查项目:医生一般会进行口腔检查、X线等检查,X线可以帮助明确根管情况、填充材料情况、牙周组织情况等,从而准确判断疼痛原因。 三、预防措施 1.治疗后护理 饮食方面: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应避免咀嚼过硬食物,如坚果、硬骨头等,减少对牙齿的创伤。不同年龄人群饮食注意事项有差异,儿童应避免过多食用黏性大、过硬的零食;老年人饮食要软烂易消化。 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按时刷牙、使用牙线等。有吸烟习惯的人应尽量戒烟,吸烟会影响口腔健康;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口腔卫生,控制血糖的同时维护好口腔环境。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嘱咐定期复查,一般根管治疗后3-6个月需复查一次,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不同年龄人群复查频率可根据个体恢复情况适当调整,儿童可能需要更密切观察牙齿发育等情况。

    2025-10-13 12:25:49
  • 牙结石自动脱落是好事吗

    牙结石通常不会自动脱落,若出现所谓“自动脱落”可能存在口腔健康隐患未消除(如炎症未根本解决、细菌仍存)及是异常现象表现(如特殊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假象)等不良情况,正确方式是定期口腔检查和清洁,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全面口腔检查和洗牙,特殊病史人群洗牙前要告知医生病情。 一、可能存在的不良情况 口腔健康隐患未消除 牙结石长期存在会持续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炎,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如果牙结石看似“脱落”,但其实可能只是部分松动,深层仍有牙结石残留,炎症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会继续发展。对于儿童来说,乳牙期如果有牙结石问题,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成年人若牙结石问题未妥善解决,长期的牙龈炎症可能会导致牙槽骨吸收,进而引起牙齿松动甚至脱落,这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本身就会逐渐衰退,牙结石的刺激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 从细菌角度来看,牙结石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细菌会在牙结石上大量繁殖,即使部分牙结石脱落,残留的细菌依然存在,会不断产生有害物质,进一步侵害口腔组织。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口腔卫生习惯差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爱吃甜食且不认真刷牙的人,牙结石问题会更加严重,自动脱落这种看似“好转”的情况并不能真正改善口腔内细菌滋生的状况。 可能是异常现象的表现 某些特殊的口腔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导致类似牙结石“脱落”的情况,但实际上是口腔组织出现异常。例如,患有某些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牙龈组织异常等情况,容易让人误以为是牙结石自动脱落,而实际上是血液系统疾病影响了凝血功能,导致牙龈出血增多,同时伴随牙龈组织的异常改变。对于女性生理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牙龈可能会比较敏感,但是一般也不会出现牙结石自动脱落的情况,如果此时感觉有类似现象,更要警惕是否是口腔本身存在问题而不是真正的牙结石自动脱落。 二、正确对待牙结石的方式 定期口腔检查和清洁 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和洗牙。儿童在乳牙萌出后就可以开始关注口腔卫生,定期检查,预防牙结石的形成;成年人要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配合定期洗牙;老年人更要重视口腔健康,定期洗牙可以有效清除牙结石,维护牙周健康,降低牙齿松动、脱落的风险。 在洗牙过程中,专业的牙医会使用特殊的器械彻底清除牙结石,包括难以清除的深层牙结石,确保口腔内牙周组织处于健康状态。对于有特殊病史的人群,如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洗牙前需要告知医生病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洗牙的安全性和操作方式,以保障患者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洗牙可能会导致感染等并发症,所以需要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再进行洗牙操作。

    2025-10-13 12:25: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