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等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林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等疾病的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等疾病的治疗。展开
  • 如何辨别舌系带过短

    可通过观察张口伸舌表现(舌尖呈“W”形)、评估舌头上抬受限情况(难以舔上颚)、检查发音情况(卷舌音不清等)、考虑年龄因素(1岁以上未改善且有相关异常更可能过短)来判断儿童是否舌系带过短,婴幼儿家长要留意相关表现,大龄儿童也应尽早排查,发现疑似应带孩子就医,因舌系带过短可能影响进食、发音等,早期干预利于孩子生长发育。 评估舌头上抬受限情况 让儿童尝试将舌头向上抬起舔上颚,舌系带过短的儿童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受限情况。由于舌系带短而紧,限制了舌头向上的活动范围,使得舌头难以顺利舔到上颚。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更难完成这一动作,而随着年龄增长,若仍存在明显受限,舌系带过短的可能性较大。比如,对于1-2岁的幼儿,如果在进行舌头舔上颚测试时,舌头只能上抬到有限的程度,就需要进一步考虑舌系带是否过短。 检查发音情况 舌系带过短可能会影响发音,尤其是对一些需要舌头灵活运动来完成的发音有影响。例如,儿童在学说话阶段,如果出现卷舌音(如“L”“R”音)发音不清的情况,且经过其他常见原因排查后,也需要考虑舌系带过短的因素。因为舌系带过短会限制舌头的正常运动,从而导致发音障碍。但需要注意的是,发音不清也可能由其他语言发育等多方面因素引起,所以这只是一个辅助判断的指标。 考虑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段儿童舌系带过短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新生儿时期,舌系带通常相对较短,但这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随着生长发育会逐渐改善。而对于1岁以上仍未改善,且出现上述张口伸舌形态异常、舌头活动受限或发音异常等情况的儿童,舌系带过短的可能性更高。比如,1-3岁的幼儿,如果在语言发育过程中出现与舌系带相关的发音问题等,就更需要重点排查舌系带情况。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幼儿来说,家长在日常观察中要留意孩子的上述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存在疑似舌系带过短的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到儿科或口腔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准确评估。因为舌系带过短可能会对孩子的进食、发音等产生影响,早期发现和干预有助于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例如,若孩子因舌系带过短导致吃奶时难以裹住乳头,影响进食效率,就需要及时处理。而对于大龄儿童,若因舌系带过短影响发音等,也应尽早干预,以改善发音等问题,避免对孩子的心理等产生不良影响。

    2025-10-13 11:02:00
  • 牙周脓肿与牙槽脓肿的治疗

    牙周脓肿急性期需切开引流、局部冲洗上药,慢性期行牙周基础治疗;牙槽脓肿急性期要开髓引流、切开排脓,慢性期进行根管治疗或根尖手术,治疗中关注特殊人群并向患者宣教预防复发。 脓肿切开引流:当牙周脓肿达到波动感明显的阶段,需进行切开引流,以排出脓液,缓解疼痛等症状。通过切开脓肿部位,使脓液充分引流,促进炎症消退。 局部冲洗上药:使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等对牙周袋进行冲洗,清除袋内的食物残渣、脓液等,然后局部涂抹碘甘油等药物,起到消炎、收敛的作用。 慢性期治疗 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去除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控制牙周炎症,防止牙周脓肿复发。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规范的牙周基础治疗,例如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更要强调戒烟以利于牙周组织恢复;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进行牙周治疗。 牙槽脓肿的治疗 急性期治疗 开髓引流:通过开髓,开通髓腔引流通道,使根尖部的脓液通过根管引流到口腔内,迅速缓解疼痛。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操作时要注意儿童的配合度和操作的轻柔性;对于有特殊病史如心脏病等的患者,要考虑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切开排脓:如果牙槽脓肿已经形成明显的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在局麻下进行切开排脓,排出脓液,减轻局部压力。 慢性期治疗 根管治疗:在急性期症状缓解后,进行根管治疗,包括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根管治疗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所不同,儿童患者根管治疗时要注意器械的选择和操作的准确性;对于有全身疾病的患者,要评估全身状况对根管治疗的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要确保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后再进行根管治疗。 根尖手术:对于经过根管治疗后仍无法愈合的根尖周病变,可考虑进行根尖手术,如根尖切除术等,去除病变组织,促进病变愈合。 在治疗牙周脓肿和牙槽脓肿的过程中,都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全身状况,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如果涉及药物使用),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同时,要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包括口腔卫生维护、正确刷牙方法、定期口腔检查等,预防牙周脓肿和牙槽脓肿的复发。

    2025-10-13 11:00:29
  • 孕妇牙龈肿痛如何消炎

    孕妇牙龈肿痛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使用漱口水)、调整饮食(增加蔬果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就医处理(牙科检查、药物治疗)来应对,孕妇自身激素变化易致牙龈敏感,需重视口腔卫生与生活习惯,及时处理牙龈肿痛以防影响自身及胎儿健康。 使用漱口水:可以使用温和的、无酒精的孕妇专用漱口水,每天漱口2-3次,帮助清洁口腔,抑制细菌生长。例如,一些含有氯己定成分的漱口水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产品,因为部分漱口水可能不适合孕妇长期使用。 调整饮食 增加蔬果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橙子、柠檬、菠菜、西兰花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牙龈组织的抵抗力,促进牙龈炎症的恢复。研究发现,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可使牙龈出血等炎症表现减轻约20%。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食用辛辣、油腻、过甜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刺激牙龈,加重肿痛症状。例如,辣椒会刺激牙龈组织,导致血管扩张,加重炎症;过甜的食物容易在口腔内滋生细菌,促进菌斑形成,进而加重牙龈炎症。 就医处理 牙科检查:如果牙龈肿痛较为严重,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判断牙龈肿痛的原因,可能是牙龈炎、牙周炎等问题。对于牙龈炎,医生可能会进行局部的洁治,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牙石等刺激物,缓解牙龈炎症。在孕期,牙科治疗一般建议在怀孕4-6个月相对安全的时期进行,此时胎儿相对稳定,进行常规的牙科操作引起流产或早产的风险较低。 药物治疗:如果炎症较为严重,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谨慎使用一些局部的消炎药物,如局部涂布的碘甘油等,但会严格选择对孕妇和胎儿安全的药物,不会随意使用全身性的抗生素等药物,除非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且利大于弊时才会考虑。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自身:孕妇在整个孕期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激素水平的变化会使牙龈对局部刺激更加敏感,更容易发生牙龈炎症。因此,孕妇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胎儿影响:牙龈肿痛如果不及时处理,炎症可能会对孕妇的身体状况产生一定影响,进而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所以孕妇要重视牙龈肿痛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2025-10-13 10:58:18
  • 早上不刷牙可以喝水吗

    早上不刷牙可喝水,但先刷牙再喝水更有利口腔卫生与健康,不刷牙喝水会因口腔细菌残留影响消化道微生态平衡且延续口腔异味,刷牙后能清洁口腔、保障饮水卫生感,不同人群可据自身口腔状况遵循相应顺序维护健康。 一、早上不刷牙喝水的情况分析 (一)口腔细菌残留影响 早上起床后口腔经过一夜的代谢,会有大量细菌滋生,如链球菌等。若不刷牙直接喝水,水可能会携带部分口腔内的细菌进入胃肠道等部位。正常情况下口腔内细菌数量较多,不刷牙喝水时,细菌随水进入消化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化道微生态平衡,但具体影响程度因个体口腔细菌种类和数量而异。对于儿童来说,其口腔自洁能力相对较弱,一夜后口腔细菌更多,不刷牙喝水更易让细菌进入体内;对于成年人,若本身口腔卫生状况较差,也会有类似情况。 (二)口腔异味的延续 不刷牙时,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细菌代谢产物等会产生异味,即使喝水也不能有效清除口腔异味,反而可能让水带有一定的异味感。比如长期有口腔卫生问题的人,早上不刷牙喝水,水可能会有淡淡的臭味,这是因为口腔内的不良环境未得到清理。老年人由于口腔唾液分泌可能减少,口腔自净能力下降,不刷牙喝水时,口腔异味问题会更突出。 二、相对更优的做法及原因 (一)先刷牙再喝水的好处 1.清洁口腔:刷牙可以有效清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牙菌斑等。通过刷牙的机械摩擦和牙膏中清洁剂的作用,能最大程度减少口腔内的细菌和异味物质。例如,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不仅能清洁口腔,还能起到一定的防龋作用。对于儿童,建议使用儿童专用含氟牙膏,在家长监督下正确刷牙,然后再喝水,能更好地保护口腔健康;对于成年人,每天早晚正确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的基础,早上刷牙后喝水能让口腔处于相对清洁的状态,减少细菌等物质随水进入体内的风险。 2.保障饮水卫生感:刷牙后口腔清洁,喝水时会感觉水更纯净,没有口腔异味带来的不适感。而且从卫生角度讲,刷牙后口腔内细菌等污染物减少,喝水更安全。老年人在刷牙后喝水,能提升饮水的舒适度,因为其口腔健康问题相对较多,刷牙清洁后喝水能改善口腔和饮水的体验。 总之,早上不刷牙可以喝水,但相对而言先刷牙再喝水更有利于口腔卫生和健康,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口腔状况遵循相应的口腔护理和饮水顺序来维护健康。

    2025-10-13 10:55:27
  • 牙齿长在上颚肉里面怎么治疗

    牙齿长在上颚肉里面多为阻生齿表现,与颌骨发育和牙齿发育不匹配有关,治疗方法有观察等待和手术拔除,观察等待适用于部分萌出无症状或完全埋伏无不适者,手术拔除适用于有反复冠周炎症等情况者,儿童和成年人手术有不同注意事项,需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原因分析 牙齿长在上颚肉里面通常是阻生齿的表现,阻生齿是指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而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齿。其发生可能与人类进化过程中颌骨发育与牙齿发育不匹配有关,导致颌骨缺乏足够空间容纳全部牙齿。 二、治疗方法 (一)观察等待 对于部分萌出且无明显症状的阻生齿,若患者年龄较小,颌骨仍有发育空间,可密切观察,定期复诊,看牙齿是否能自行调整至正常位置。例如处于替牙期的儿童,颌骨持续生长可能为牙齿萌出提供空间。 成年人中若阻生齿完全埋伏且无任何不适,也可在密切监测下暂不处理,但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因为埋伏阻生齿仍有发生龋坏、引发周围组织炎症等风险。 (二)手术拔除 适应证明确:当阻生齿引起反复的冠周炎症、邻牙龋坏、影响咬合关系或存在囊肿形成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拔除。比如阻生齿经常导致上颚牙龈反复肿胀疼痛,影响患者进食和日常生活;或者阻生齿倾斜生长已造成相邻牙齿牙根吸收等。 手术过程:一般会先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切开牙龈,去除部分骨组织或邻牙阻力,将阻生齿分割后取出。对于完全埋伏的阻生齿,可能需要翻瓣、去骨等操作。 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进行阻生齿拔除时,要特别注意口腔局部解剖特点,儿童颌骨相对较软,手术中操作需轻柔,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术后要注意口腔护理,防止感染,因为儿童自我口腔清洁能力相对较弱,可使用儿童专用的温和漱口水辅助清洁,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漱口水。 成年人:成年人若存在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需在血糖控制平稳后进行手术,因为高血糖状态下伤口愈合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高血压患者则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一般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再行手术,避免手术中因血压波动出现意外情况。 总之,牙齿长在上颚肉里面的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025-10-13 10:54:4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