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甲状腺异常肿大的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生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普外科行政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普外科四病区主任。199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进入新华医院从事普外科工作。200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博士毕业。2007年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百人计划”人才培养,2008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耶鲁纽黑文医院外科进修。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癌、甲状腺癌、甲状腺异常肿大的手术治疗。展开
  • 手腕脂肪瘤手术简单吗

    手腕脂肪瘤手术属相对简单体表手术,核心是局部浸润麻醉后切开分离摘除再缝合,其简单性受脂肪瘤大小(小的易操作,大的复杂度增)、位置(贴近重要结构则难度升)影响,儿童手术需关注麻醉安全与术后护理,成年无基础病常规操作,合并基础病要管理血糖,术后恢复快,需依情况精准判断难度并循规范保预后。 一、手术操作的基本情况 手腕脂肪瘤手术通常属于相对简单的体表手术。其操作核心步骤为:首先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因脂肪瘤多位于皮下表浅位置,麻醉起效后切开皮肤,借助组织钳等工具轻柔分离脂肪瘤与周围组织,完整摘除脂肪瘤后对切口进行缝合。一般来说,若脂肪瘤体积较小且位置表浅,手术操作过程相对便捷,手术时间较短,对术者操作技巧的精细度要求主要集中在准确分离脂肪瘤与周边正常组织,避免损伤血管、神经等结构。 二、影响手术“简单性”的相关因素 (一)脂肪瘤自身特征 1.大小:较小的手腕脂肪瘤(直径多在1~3厘米范围内)手术操作相对简易,术野暴露清晰,分离及摘除过程较顺畅;而较大的脂肪瘤(直径超过5厘米),因瘤体占据空间大,分离时需更精细操作以避免周围组织损伤,手术复杂度会有所增加。 2.位置:若脂肪瘤位于手腕皮下较表浅且无重要结构毗邻,手术操作相对简单;若脂肪瘤贴近肌腱、神经等重要结构,分离时需格外谨慎,避免损伤相关结构,此时手术难度会提升,需术者具备更丰富的解剖知识和操作经验来保障手术安全。 三、不同人群的手术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手腕脂肪瘤手术需尤其关注麻醉安全性,多采用合适的小儿局部麻醉方式,且术中需密切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护理上要注意保持切口清洁,避免儿童搔抓切口,因儿童自我约束能力较弱,需家长加强看护,确保手术创口顺利愈合,总体而言,手术本身流程虽基础,但针对儿童的特殊护理要求需重视,以保障手术效果及患儿康复。 (二)成年患者 成年患者若自身无严重基础疾病,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好,手术操作常规按流程进行即可。但对于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成年患者,需提前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因高血糖可能影响切口愈合,手术前后需加强血糖管理,保障手术安全及术后恢复。 四、手术的术后恢复与总体评价 手腕脂肪瘤手术术后恢复较快,一般术后1周左右切口可拆线。整体而言,单纯位置表浅、体积较小的手腕脂肪瘤手术操作相对简单,风险较低,但临床中需依据脂肪瘤的具体情况精准判断手术难度,遵循无菌操作等规范流程,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良好预后。

    2025-09-24 14:01:49
  • 容易得破伤风吗

    以下人群容易得破伤风:伤口污染严重者,如儿童发生污染严重伤口易感染;伤口较深且窄者,如建筑、园艺工作者易受伤;未及时规范处理伤口者,如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染;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者,如老年人、儿童因免疫应答或接种不足易感染。 情况说明:当伤口被泥土、铁锈、粪便等严重污染时,破伤风梭菌容易在伤口深部缺氧环境中繁殖。例如,被带有大量泥土的铁器刺伤的伤口,破伤风梭菌可在这样的伤口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此类人群患破伤风风险较高。因为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更易生存,污染严重的伤口往往具备这样的条件。 年龄因素:儿童相对来说皮肤黏膜较稚嫩,若发生了污染严重的伤口,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相比成年人更易感染破伤风。比如幼儿玩耍时被生锈铁钉扎伤,由于伤口处理不及时且符合破伤风梭菌生长环境,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伤口较深且窄的人群 情况说明:较深且窄的伤口会形成相对封闭的环境,造成局部缺氧,为破伤风梭菌的生长提供了适宜条件。像被木桩钉穿的伤口,伤口深且窄,内部氧气含量低,利于破伤风梭菌繁殖产生毒素。 生活方式影响:从事建筑、园艺等工作的人群,在工作中更易发生较深且窄的伤口,因为这类工作环境中容易接触到可能导致此类伤口的工具或物体,所以相对更容易患破伤风。 未及时规范处理伤口者 情况说明:受伤后没有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等规范处理,破伤风梭菌可能残留并繁殖。例如,受伤后只是简单包扎,没有清理伤口内的异物等,就为破伤风梭菌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病史影响:有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史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自身免疫力较弱,即使伤口较小,若未及时规范处理,也更容易感染破伤风梭菌。因为他们的身体难以依靠自身免疫力及时清除入侵的破伤风梭菌,使得细菌有机会繁殖并产生毒素引发疾病。 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者 情况说明:破伤风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来预防破伤风梭菌感染。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疫苗的人群,体内缺乏足够的抗体来抵御破伤风梭菌。比如从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人,一旦受伤符合破伤风梭菌生长条件,就很容易患上破伤风。 年龄因素: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若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相比年轻人更易感染破伤风。而儿童如果没有按程序接种破伤风疫苗,同样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因为儿童自身免疫系统相对较弱,疫苗接种不足会使他们对破伤风的抵御能力降低。

    2025-09-24 13:58:46
  • 脂肪瘤指南

    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聚集形成起源于皮下脂肪可发生于有脂肪分布部位,多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皮下局限性肿块等症状且好发于肩背颈乳房腹部等部位,可通过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无症状且小的可定期观察,影响美观等情况可手术切除,儿童脂肪瘤少见需谨慎评估优先观察,妊娠期女性视肿物情况定处理,老年人手术需评估基础疾病确保安全术后加强护理。 一、脂肪瘤的定义 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聚集形成的良性软组织肿瘤,起源于皮下脂肪组织,可发生于身体有脂肪分布的部位。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多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皮下局限性肿块,通常无疼痛等自觉症状,肿块质地柔软,边界清晰,可推动。大小不一,小者如米粒,大者可直径数厘米甚至更大。 2.好发部位:常见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等部位,四肢近端也可发生。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初步判断肿块为脂肪瘤,了解其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方法,可清晰显示脂肪瘤的位置、大小及内部结构,有助于与其他体表肿物鉴别;对于深部或较大的脂肪瘤,必要时可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变特征。 四、治疗原则 1.观察随访:对于无症状且较小的脂肪瘤,若不影响外观及功能,可定期观察,无需特殊处理,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或超声复查,监测其变化情况。 2.手术治疗:当脂肪瘤影响美观、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或位于易摩擦部位有恶变倾向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脂肪瘤的有效方法,完整切除后复发风险较低。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脂肪瘤相对少见,若发现儿童体表有脂肪瘤样肿块,需谨慎评估,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需充分考虑对其身体发育的影响,一般优先观察,若有特殊情况需手术时,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并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发现脂肪瘤,若肿物无明显变化且无症状,可待分娩后再评估是否处理;若孕期内肿物迅速增大或出现疼痛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手术等干预措施,需充分考虑妊娠因素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若合并脂肪瘤需要手术治疗时,需在术前充分评估基础疾病控制情况,确保手术安全,术后要加强护理,注意观察伤口恢复及基础疾病变化情况,因为老年人术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基础疾病可能影响康复进程。

    2025-09-24 13:57:16
  • 刀切到手要打破伤风吗

    刀切到手是否要打破伤风分情况判断,依伤口情况(表浅或深而窄)和破伤风疫苗接种史而定,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有特殊情况需更严谨对待。若伤口表浅且既往接种过有效保护期内的破伤风疫苗可不打,深而窄伤口或未接种、接种超保护期等情况多需打。 表浅伤口:如果刀切到手的伤口非常表浅,仅仅是表皮轻微擦伤,这种情况下感染破伤风梭菌的风险较低,通常不需要打破伤风疫苗。因为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喜欢在深而窄、缺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表浅伤口接触氧气较多,不利于破伤风梭菌生存。 深而窄的伤口:当刀切到手造成的伤口深且窄时,比如伤口深度较深、伤口口径较小,形成了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这就符合破伤风梭菌的适宜生长环境,此时需要考虑打破伤风疫苗。例如,被生锈的刀割伤形成较深的伤口,就有较大的感染破伤风风险。 破伤风疫苗接种史考量 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如果之前从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当刀切到手出现深而窄的伤口时,应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来预防破伤风。一般需要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已接种过破伤风疫苗:如果既往已经全程接种过破伤风疫苗,并且在有效的保护期内(通常全程接种后5-10年有较好的免疫保护),对于一些表浅伤口可以不打破伤风疫苗;但如果是深而窄的伤口,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加强接种破伤风疫苗。一般来说,全程免疫后3年内受伤,若伤口较深污染重,需加强接种1针破伤风疫苗;超过3年,建议重新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 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儿童:儿童刀切到手后,更要严格按照上述原则判断是否需要打破伤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于破伤风的易感性更高。如果是深而窄的伤口,即使既往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也需要根据接种时间和伤口情况谨慎处理。例如,儿童既往接种破伤风疫苗超过5年,且刀切到手是深而窄的伤口,应及时重新接种破伤风疫苗。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当老年人刀切到手后,判断是否打破伤风时要更严谨。如果是深而窄的伤口,不管既往破伤风疫苗接种情况如何,都应积极评估并考虑接种破伤风疫苗,因为老年人感染破伤风后病情可能更严重。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较差,且容易发生感染。当糖尿病患者刀切到手后,若伤口是深而窄的,即使既往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也需要更加重视破伤风的预防,因为这类患者感染破伤风后预后可能不佳,所以更应及时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

    2025-09-24 13:55:08
  • 铁皮划破手要不要打破伤风

    铁皮划破手是否需打破伤风分情况判断,依伤口清洁程度、深浅及污染情况,还有疫苗接种史,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清洁表浅伤口多不须,深或污染重伤口等常需,全程免疫者依伤口定,未全程或免疫不清者污染重或深伤口常需接种疫苗或球蛋白,儿童、老人、糖尿病患者等有各自特殊考量。 清洁伤口:如果铁皮划破手的伤口比较表浅,创面干净,这种情况下感染破伤风梭菌的风险较低,通常不需要打破伤风疫苗。因为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在表浅、暴露的环境中不易生长繁殖。例如,只是轻微划破皮肤表皮,没有明显的污染和较深的创口。 污染严重或深伤口:当铁皮划破手形成较深的伤口,或者伤口被泥土、铁锈等污染物严重污染时,就需要及时打破伤风疫苗。因为较深的伤口会形成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适合破伤风梭菌的生长繁殖;而被铁锈等污染的伤口携带破伤风梭菌的可能性增加。比如伤口深度达到需要缝合的程度,或者伤口被含有较多破伤风梭菌的污染物污染。 疫苗接种史考虑 全程免疫者:如果之前按照规定完成了破伤风疫苗的全程免疫(通常是3针基础免疫加1针加强免疫),那么在受伤后,需要根据伤口情况判断。一般来说,全程免疫后10年内再次受伤,若为清洁伤口可不接种;若为污染严重或深伤口,可考虑加强1针破伤风疫苗。 未全程免疫或免疫史不清者:对于没有全程接种过破伤风疫苗或者免疫史不明确的人,当被铁皮划破手出现污染严重或深伤口时,应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必要时还需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于破伤风的易感性相对较高。如果儿童被铁皮划破手出现可能感染破伤风的伤口情况,更要严格按照上述原则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比如儿童被铁皮划破手形成较深伤口,即使之前接种过疫苗,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加强接种。 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强烈。当老年人被铁皮划破手后,判断是否需要打破伤风时,要更谨慎地评估伤口情况。若伤口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伤口愈合能力下降,且容易发生感染。如果糖尿病患者被铁皮划破手出现可能感染破伤风的伤口,在判断是否需要打破伤风时,除了考虑伤口本身情况,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积极控制血糖,同时采取预防破伤风的措施。

    2025-09-24 13:54: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