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甲状腺异常肿大的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生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普外科行政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普外科四病区主任。199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进入新华医院从事普外科工作。200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博士毕业。2007年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百人计划”人才培养,2008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耶鲁纽黑文医院外科进修。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癌、甲状腺癌、甲状腺异常肿大的手术治疗。展开
  • 颈部淋巴怎么治

    颈部淋巴问题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和症状的严重程度,一般包括观察和等待、治疗感染、减轻症状、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儿童颈部淋巴问题时,医生会更谨慎,考虑病因、感染风险、药物选择、观察和监测等因素。 1.观察和等待:如果颈部淋巴肿大是由轻微的感染或病毒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和等待。这意味着定期检查颈部淋巴的大小和症状是否有变化,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休息、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2.治疗感染:如果颈部淋巴肿大是由感染引起的,医生会针对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治疗。这可能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其他药物来消除感染。 3.减轻症状:如果颈部淋巴肿大引起疼痛或不适,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非处方止痛药来缓解症状。此外,冷敷或热敷也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 4.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颈部淋巴肿大是由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引起的,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淋巴结或进行其他治疗。 5.其他治疗方法: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尝试其他治疗方法,如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颈部淋巴问题的治疗,医生通常会更加谨慎,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和身体发育与成人有所不同。在治疗儿童颈部淋巴问题时,医生会考虑以下因素: 1.病因:医生会仔细评估儿童的病史和症状,以确定颈部淋巴肿大的原因。这可能包括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或其他进一步的测试。 2.感染风险: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因此感染的风险较高。医生会特别关注感染的迹象,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手卫生、避免与感染者接触等。 3.药物选择:对于儿童,医生会选择相对安全和适合儿童年龄的药物。他们可能会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4.观察和监测: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免疫系统变化较快,医生会更频繁地观察和监测颈部淋巴的情况。他们会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治疗颈部淋巴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决策。如果您对颈部淋巴问题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2025-09-24 13:06:35
  • 阑尾炎术后发烧一般持续多长时间

    阑尾炎术后发烧较常见,多数患者1-3天渐消退,受年龄、手术情况、机体状况等因素影响,低烧可物理降温、多饮水,儿童和老年患者需特殊关注,要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处理。 影响发烧持续时间的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术后发烧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有时可能会到3-5天,但如果是年龄较小的婴儿,需格外关注,因为婴儿病情变化较快,若发烧超过3天仍未缓解或体温持续升高,需高度警惕是否存在术后感染等并发症。而成年患者通常恢复相对较快,发烧持续时间多在1-3天。 手术情况:如果阑尾炎手术过程顺利,阑尾炎症较轻,没有出现严重的穿孔、坏疽等情况,术后发烧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反之,如果阑尾出现穿孔,腹腔污染较重,术后感染的风险增加,发烧持续时间可能会延长,有的可能会持续3天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机体状况:患者自身的基础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发烧持续时间。本身体质较好、免疫力较强的患者,术后发烧恢复相对较快;而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机体的愈合和抗感染能力,术后发烧持续时间可能会延长,并且发生术后感染的风险也更高。 术后发烧的处理及相关注意事项 非药物干预:对于术后低烧(体温一般<38.5℃),首先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使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同时,要让患者适当多饮水,以补充因发烧而丢失的水分,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特殊人群注意:对于儿童患者,物理降温是更安全有效的方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退热药物。在护理儿童阑尾炎术后发烧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情况,若发现儿童精神萎靡、体温持续升高不降,要及时告知医生。对于老年患者,也要密切监测体温,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反应相对迟钝,有时即使有较为明显的感染,发烧可能也不是很显著,但病情可能较为严重,所以要加强观察,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总之,阑尾炎术后发烧的持续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

    2025-09-24 13:05:46
  • 脂肪瘤切除后又长了

    脂肪瘤复发与脂肪代谢异常、手术未完整切除包膜、遗传易感性相关,复发后需观察肿物大小、质地、生长速度及伴随症状,较小无症状者定期复查,较大或有症状者可再次手术,儿童复发较小无症状密切观察、较大影响功能谨慎权衡手术,老年人无症状小体积保守观察、有症状或增大评估耐受性决定手术,特殊病史人群如糖尿病需控血糖、凝血障碍需评估凝血再定手术。 一、脂肪瘤复发的可能成因 脂肪瘤系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其复发与多种因素相关。从代谢角度看,部分患者存在脂肪代谢异常,体内脂肪合成、分解调节机制紊乱,易致脂肪异常增生形成新脂肪瘤;手术因素方面,若手术时未完整切除脂肪瘤包膜,残留包膜细胞可再次增殖引发复发;遗传易感性也是重要因素,有家族脂肪瘤病史者复发风险相对更高。 二、复发后肿物的评估要点 当发现脂肪瘤切除后复长,需观察多方面情况:其一,测量肿物大小,每周记录直径等尺寸变化;其二,触摸质地,判断是柔软如常还是变硬等异常;其三,留意生长速度,若短期内明显增大需警惕恶变可能;其四,关注有无疼痛、红肿等伴随症状,这些表现有助于初步判断肿物性质。 三、复发后的处理举措 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复发脂肪瘤,可定期复查超声等检查,动态监测变化;若复发脂肪瘤较大,影响外观或压迫周围组织产生不适,可考虑再次手术切除,手术时需尽量完整切除包膜以降低复发几率,再次手术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操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复发脂肪瘤相对少见,若发生复发,较小且无症状的可密切观察,较大影响功能的需在合适年龄权衡后决定是否手术,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需谨慎。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无症状且体积小的复发脂肪瘤可保守观察,若有症状或肿物进行性增大,需评估手术耐受性后再决定是否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 特殊病史人群:有糖尿病病史者复发脂肪瘤后手术需严格控制血糖,术前将血糖调整至相对稳定状态,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者,术前需评估凝血情况,必要时纠正后再考虑手术。

    2025-09-24 13:05:07
  • 阑尾类癌怎么治疗

    阑尾类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直径<1cm行阑尾切除,直径>2cm或有转移等情况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特殊情况可内镜下切除)、特殊人群(儿童、老年患者)注意事项及术后随访,术后需定期随访查症状体征、肿瘤标志物、影像学等。 一、手术治疗 1.阑尾切除术: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阑尾类癌,且无转移迹象时,单纯行阑尾切除即可。这是因为此类肿瘤细胞分化较好,侵袭性低,通过切除阑尾能有效去除病灶。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直径<1cm的阑尾类癌行阑尾切除后预后良好。 2.右半结肠切除术:当阑尾类癌直径大于2厘米,或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侵及阑尾肌层或浆膜层时,需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因为此时肿瘤有较高的转移风险,扩大切除范围有助于清除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提高患者生存率。 二、内镜治疗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患者身体状况差无法耐受较大手术,且阑尾类癌较小、局限于黏膜层时,可考虑内镜下切除。但内镜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限制,需严格评估肿瘤情况,确保能完整切除病灶且无残留。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阑尾类癌相对少见,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更加谨慎,尽量在保障切除肿瘤的同时,减少对儿童身体发育的影响。术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恢复情况,因为儿童的机体修复能力与成人有差异,要注意预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情况。对于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但要注意围手术期对基础疾病的控制;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可根据病情谨慎选择其他治疗方式,并加强基础疾病的管理和护理。 三、术后随访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术后都需要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一般术后前几年每3-6个月随访一次,之后可适当延长随访间隔时间,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

    2025-09-24 13:04:19
  • 腹腔镜后不要久坐为什么

    腹腔镜手术后不要久坐,因为久坐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影响消化功能,不利于身体康复。术后应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饮食,按时复查,遵循医嘱。 腹腔镜手术后不要久坐,主要是因为术后久坐可能会对身体恢复产生以下不良影响: 1.影响血液循环:腹腔镜手术通常会在腹部插入器械和二氧化碳气体,以扩大手术视野。久坐会导致腹部肌肉紧张,影响血液循环,可能会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影响二氧化碳的排出,延长术后恢复时间。 2.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长时间久坐会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缓,容易形成血栓。特别是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肥胖、长期卧床、有血栓病史等,久坐可能会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深静脉血栓可能会导致下肢肿胀、疼痛、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影响消化功能:腹腔镜手术后,胃肠道功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久坐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导致消化不良、胃胀、恶心等症状。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恢复消化功能。 4.不利于身体康复:腹腔镜手术后,身体需要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久坐可能会使身体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不利于身体的康复和免疫力的提高。适当的活动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力,有助于身体更快地恢复。 因此,腹腔镜手术后应避免久坐,建议适当活动,如散步、做家务等。活动的强度应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饮食调整:术后应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身体恢复。 3.按时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4.遵循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术后护理和治疗,如按时服药、注意伤口护理等。 总之,腹腔镜手术后不要久坐,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休息和活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身体的康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5-09-24 13:01:5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