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甲状腺异常肿大的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生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普外科行政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普外科四病区主任。199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进入新华医院从事普外科工作。200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博士毕业。2007年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百人计划”人才培养,2008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耶鲁纽黑文医院外科进修。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癌、甲状腺癌、甲状腺异常肿大的手术治疗。展开
  • 大腿内侧淋巴疼是怎么回事

    大腿内侧淋巴疼痛的原因包括运动拉伤、下肢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等。 一、运动拉伤: 1.患者进行跑步、跳远、跳高、仰卧起坐、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时,可能导致腹股沟拉伤或腹部肌肉拉伤,从而引起酸痛。 2.剧烈运动还可能造成乳酸堆积,进而引发酸痛。 二、下肢淋巴管炎: 这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发红如同涂了颜料,多继发于外伤、足癣等引起的软组织感染,其症状可包括腹股沟淋巴结肿胀、疼痛、发热等。 三、淋巴结炎: 下肢淋巴结炎通常指丹毒,是网状淋巴管发炎导致的局部皮肤感染,多由外伤后软组织继发感染或病人有足癣病史继发感染引起,会出现淋巴结增生性肿大。 此外,还可能是淋巴瘤导致。对于出现腹股沟区淋巴结肿痛的人群,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完善血常规等系统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大腿内侧淋巴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有运动拉伤、下肢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等,也可能是淋巴瘤,需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2025-05-14 17:08:55
  • 肚脐鼓包是脐疝吗

    肚脐眼鼓包的原因包括脐疝、脐炎、脐部肌肉发育不全等。 一、脐疝:即腹股沟疝。当腹部受压,如咳嗽、大哭时,局部会明显鼓包,而平躺时则看不到。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治疗,手术时能修补缺陷、切除松弛突出的腹壁。 1.(1)手术治疗是主要方式,通过修补等操作改善症状。 二、脐炎:会使脐窝湿润肿胀,严重者脐窝内有肉芽组织增生,颜色暗红且凸起表面,用手触摸会出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热盐水湿敷局部,保持清洁干燥,同时涂抹抗生素软膏等药物。 1.(1)以热盐水湿敷来缓解症状。 2.(2)配合抗生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三、脐部肌肉发育不全:会导致脐带周围有缺陷,从而使肌肉收缩无力,致使脐带根部向外鼓起,可通过手术方式予以治疗。 当出现肚脐眼鼓包时,患者首先需到医院做腹部彩超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治疗方法。总之,对于肚脐眼鼓包的情况,要明确具体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处理。

    2025-05-14 17:03:27
  • 被蜜蜂蛰了又肿又痒怎么处理

    被蜜蜂蛰了后皮肤出现痒和红肿,这主要是由于毒液刺激所引发的炎症反应。其处理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拔出毒刺:在被蜜蜂蛰伤后,要先查看皮肤内是否有残留的毒刺,要是有残留毒刺存在,就需要将其拔出。因为若不及时拔出毒刺,毒刺中的毒液会持续对皮肤造成刺激和伤害。 二、用肥皂水清洗:因为蜜蜂的毒液呈碱性,所以被蜜蜂蛰伤后,建议首先使用肥皂水清洗蛰伤处,肥皂水能够起到中和毒液的作用,从而减少毒液的进一步吸收,降低其对皮肤的不良影响。 三、消毒局部皮肤:在被蜜蜂蛰伤且用肥皂水清洗过后,还必须使用碘伏对伤口部位进行消毒。这一步骤很关键,可有效避免伤口感染,促进伤口的良好恢复。 四、局部药膏:当被蜜蜂蛰后出现皮肤痒和红肿的情况,在用碘伏消毒后,建议局部涂抹丹皮酚乳膏,这有利于缓解局部皮肤的发痒和红肿症状,帮助减轻不适。 总之,被蜜蜂蛰伤后要及时采取上述有效的处理措施,以缓解症状和促进恢复。

    2025-05-14 17:01:35
  • 被马蜂蛰了怎么消肿止庠

    被马蜂蜇后可采取以下方法消肿止痒:拔除毒刺,清洗伤口,冷敷,药物治疗,就医诊治。 1.拔除毒刺 立即找到或用镊子拔出毒刺。 2.清洗伤口 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可选用肥皂水、小苏打水等清洗;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用食醋等清洗。 3.冷敷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口上,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4.药物治疗 可局部涂炉甘石洗剂,或者糖皮质激素霜,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如果疼痛明显,可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如果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医。 5.就医诊治 如果症状严重,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等,在使用药物时应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同时,如果被马蜂蛰后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2025-05-14 16:58:56
  • 耳后淋巴结怎么回事

    耳后淋巴结通常指的是耳后淋巴结肿大。一般情况下,耳后的淋巴结难以被触摸到,一旦能摸到,那就表明出现了肿大状况。引发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炎症感染、淋巴结结核,此外也不能排除肿瘤存在的可能性。 一、炎症感染: 1.如果患者存在耳内或者口腔等部位的炎症感染,像是中耳炎、外耳道炎、扁桃体炎、咽炎等,在耳朵周围区域,就极有可能导致耳后淋巴结肿大。 二、淋巴结结核: 1.这是由结核杆菌引发的淋巴结慢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 2.虽然通常以颈部的最为常见,但也可能出现耳后的淋巴结肿大情况,同时还会伴有乏力、盗汗等症状。 三、肿瘤: 1.不排除是肿瘤造成的。有可能是淋巴结瘤,或者是其他部位的肿瘤,例如鼻咽癌等。 2.所以建议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展开针对性治疗。 总之,耳后淋巴结肿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当发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2025-05-14 16:57: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