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擅长:治疗颅内肿瘤、脑血管病方面的疾病,以及颅神经疾病包括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沈建康,男,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1980-1990年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工作,1987-1988年在法国巴黎五大附属Salpetriere医院神经外科进修两年,1991年至今在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疾病研究所副主任,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脑血管病专业组组长,世界神经外科学会会员,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学会会员,并任《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十余本杂志的编委。 从事神经外科专业工作30余年,尤其对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型的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有独创之处。在国内首先采用颅底入路和匙孔入路处理颅内动脉瘤,改良手术技术,Ⅰ-Ⅱ级动脉瘤手术无死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颅底肿瘤外科方面有不少创新和突破,采用经迷路———天幕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共30余例,全部切除率和面神经保留率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加编写《脑血管病外科治疗》等11部专著,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50余篇,获全军、上海市科技成果奖6项。培养硕士7名,博士2名。展开
个人擅长
治疗颅内肿瘤、脑血管病方面的疾病,以及颅神经疾病包括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展开
  • 帕金森能吃什么

    帕金森患者日常可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奶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摄入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燕麦片、全麦面包、玉米等,以保持肠道健康。 帕金森病属于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神经毒素等因素有关。目前,帕金森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手术、康复训练等方式来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类药物、抗胆碱能药物、金刚烷胺等。同时,帕金森患者也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帕金森患者应该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有益身体健康的食物,同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

    2025-04-01 18:00:58
  • 治疗癫痫的药包括什么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治疗癫痫的药物主要如下: 1.卡马西平 为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全面性发作也有效。 2.苯妥英钠 适用于全面强直-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 3.乙琥胺 适用于失神发作。 4.丙戊酸钠 适用于全面性发作,包括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部分性发作;特殊类型的癫痫综合征等。 5.托吡酯 适用于难治性部分发作、伴有或不伴有继发性全身发作的癫痫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癫痫患者的用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癫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饮食、休息等方面的调节,避免诱发癫痫发作。

    2025-04-01 18:00:57
  • 拍打头部治疗偏头痛吗

    拍打头部并不能用于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出现的单侧头痛,可能伴随或不伴随先兆症状,这种疾病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对于偏头痛的治疗,药物是主要的缓解方式,也有助于控制头痛的发作。建议在头痛初现时就开始使用药物。 常见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除此之外,巴比妥类镇静药和阿片类药物(例如苯巴比妥和哌替丁)也是可选的药物。另外,麦角类制剂,如麦角胺和双氢麦角胺,能用于阻止偏头痛的急性发作。曲普坦类药物,例如舒马曲坦和佐米曲普坦,也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所有的药物都应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使用。如果你正在经历头痛,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不要依赖未经证实的偏方,以免延误必要的治疗。

    2025-04-01 18:00:53
  • 腔隙性脑梗塞严不严重

    腔隙性脑梗塞的严重程度因个体情况而异,但一般来说,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通常被认为是较为轻微的形式。 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时间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最终管腔闭塞,导致供血动脉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从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缺血、坏死和液化的脑组织由吞噬细胞移走形成小空腔,所以得名。 虽然腔隙性脑梗塞的症状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它的存在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发生严重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所以需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以降低未来发生更严重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2025-04-01 18:00:53
  • 阿尔茨海默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

    阿尔茨海默综合征的确切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明了,但已经有一些可能的风险因素和遗传因素被确认。 遗传因素方面,研究发现位于21号染色体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的早老素1(PS1)基因和位于1号染色体的早老素2(PS2)基因突变与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有密切关联。 在危险因素方面,一些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这些包括吸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高血压、高血糖、心血管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管因素等。 由于阿尔茨海默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所以,如果有疑虑或担忧,最好尽早去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建议。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一些检查,如颅脑CT、核磁等,以帮助明确诊断。

    2025-04-01 18:00: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