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沈建康主任医师(45)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沈建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擅长:治疗颅内肿瘤、脑血管病方面的疾病,以及颅神经疾病包括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沈建康,男,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1980-1990年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工作,1987-1988年在法国巴黎五大附属Salpetriere医院神经外科进修两年,1991年至今在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疾病研究所副主任,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脑血管病专业组组长,世界神经外科学会会员,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学会会员,并任《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十余本杂志的编委。 从事神经外科专业工作30余年,尤其对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型的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有独创之处。在国内首先采用颅底入路和匙孔入路处理颅内动脉瘤,改良手术技术,Ⅰ-Ⅱ级动脉瘤手术无死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颅底肿瘤外科方面有不少创新和突破,采用经迷路———天幕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共30余例,全部切除率和面神经保留率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加编写《脑血管病外科治疗》等11部专著,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50余篇,获全军、上海市科技成果奖6项。培养硕士7名,博士2名。展开
个人擅长
治疗颅内肿瘤、脑血管病方面的疾病,以及颅神经疾病包括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展开
  • 脑血栓有哪些表现

    脑血栓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视觉听觉障碍、躯体感觉障碍、瘫痪、意识障碍等症状。 1、头痛 脑血栓引起脑梗死时,患者常有头部疼痛的症状。 2、眩晕 比如小脑以及脑干的血栓,累及前庭神经时,也会导致患者眩晕、恶心。 3、视觉听觉障碍 枕叶或者颞叶脑血栓引起脑梗死时,患者会有听力下降、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 4、躯体感觉障碍 多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减退、感觉过敏等。 5、瘫痪 脑血栓引起大面积脑梗死时,患者可伴随对侧肢体瘫痪、面肌瘫痪等症状 6、意识障碍 主要包括嗜睡、昏睡、昏迷等。

    2025-04-01 17:59:00
  • 为什么会先天性脑血管畸形

    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的原因通常包括孕期疾病、遗传、脑血管发育异常等,具体分析如下: 1.孕期疾病 若母亲在怀孕期间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可能会导致胎儿因营养不良而影响脑部结构的发育,从而诱发先天性脑血管畸形。 2.遗传 若患儿的家族中有多个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的患者,此时患儿患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的几率会比较高。 3.脑血管发育异常 患儿在胚胎期间由于疾病、缺氧、营养不良等各种原因,导致大脑毛细血管发育不全,若动脉和静脉直接相通造成了短路,就可能可伴随先天性脑血管畸形。

    2025-04-01 17:58:51
  • 车祸脑出血但人清醒的原因

    车祸脑出血但人清醒,考虑和出血量少、出血部位不在脑功能区、迟发性颅内出血等原因有关。 1、出血量少 如果车祸后,颅内出血量小于30毫升,一般不会对脑组织产生损伤,也不会引起颅内压升高,因此患者车祸后意识是清醒的。 2、出血部位不在脑功能区 如果脑出血量少的同时,出血部位不在丘脑、脑干等重要脑功能区,一般也不会造成神经功能异常,因此患者意识是清醒的。 3、迟发性颅内出血 如果车祸后颅内出血速度非常缓慢,患者可能在车祸后一周左右,才会有典型脑出血的症状,故短期内患者意识是清醒的。

    2025-04-01 17:58:50
  • 脑梗死患者水蛭粉能长期吃吗

    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虽然水蛭粉这种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治疗,但并不建议长时间依赖。特别是血虚的患者,更应慎重使用。 脑梗死患者多数存在脑动脉的粥样硬化情况,所以,主要的治疗手段应包括口服阿司匹林以抗血小板凝聚,以及阿托伐他汀来降低血脂。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还需要给予丁苯酞等药物来促进脑细胞的恢复功能。 重要的是,一旦发生脑梗死,患者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我们强烈建议患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而不是自行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2025-04-01 17:58:50
  • 高血压性脑出血怎么控制血压

    高血压性脑出血可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控制血压。 1、合理饮食 高油、高脂、高胆固醇等食物会影响血流状态,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从而引起高血压,日常饮食需避免大量食用上述类型食物,尽量选择清淡、营养的食物。 2、适当运动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适当进行运动,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同时可以增加血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3、药物治疗 患者可遵循医嘱使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

    2025-04-01 17:58: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