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锦

广东省人民医院

擅长:近视、远视、散光的飞秒激光治疗、高度近视眼眼内晶体植入(ICL)治疗。儿童及成人斜弱视治疗。视疲劳及干眼症的综合治疗。各类型青光眼及白内障的诊断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曾锦,女,主任医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十余年,主持完成广东省、广州市及省卫生厅课题3项;参与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省科技厅临床学科重点项目2项。获眼科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角膜屈光手术学及儿童斜弱视、近视防治,在眼视光学理论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具备扎实的眼科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近视、远视、散光的飞秒激光治疗、高度近视眼眼内晶体植入(ICL)治疗。儿童及成人斜弱视治疗。视疲劳及干眼症的综合治疗。各类型青光眼及白内障的诊断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近视、远视、散光的飞秒激光治疗、高度近视眼眼内晶体植入(ICL)治疗。儿童及成人斜弱视治疗。视疲劳及干眼症的综合治疗。各类型青光眼及白内障的诊断治疗。展开
  • 宝宝白眼球有红点怎么回事

    宝宝白眼球有红点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眼部小血管破裂(多因剧烈哭闹等致眼内压升高,红点1-2周可自行消退)、结膜炎(感染性的有分泌物增多等表现,过敏性的有瘙痒及过敏相关症状)、外伤(有明确外伤史且可能伴肿胀等)、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可致凝血功能异常出现出血点,心血管系统疾病也可能有此表现),若红点长时间不消退或伴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保持宝宝眼部清洁。 一、眼部小血管破裂 1.原因:宝宝白眼球有红点可能是眼部小血管破裂导致,比如宝宝剧烈哭闹、用力咳嗽、呕吐、便秘等情况,会使眼内压力短暂升高,引起眼部小血管破裂,从而出现白眼球有红点的现象。这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因为他们的血管相对脆弱,而且情绪容易激动,哭闹等情况较易发生。 2.特点:一般这种红点不伴有其他明显不适,红点大小不一,形状多为点状或小片状。通常会在1-2周内自行吸收消退,对宝宝视力等一般不会造成长期影响。 二、结膜炎 1.感染性结膜炎: 原因:宝宝如果感染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容易引发结膜炎。例如,用脏手揉眼睛,就可能将病原体带入眼内。细菌性结膜炎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等,病毒性结膜炎常见的是腺病毒等。 特点:除了白眼球有红点外,还可能伴有眼睛分泌物增多,宝宝眼睛可能会有异物感、流泪等症状。如果是细菌性结膜炎,分泌物多为脓性;病毒性结膜炎分泌物多为水样。 2.过敏性结膜炎: 原因:宝宝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能引发过敏性结膜炎。比如在花粉季节外出,接触到花粉后就可能发病。 特点:宝宝会出现白眼球红点,同时伴有眼睛瘙痒明显,宝宝可能会频繁揉眼,还可能伴有鼻塞、流涕等过敏相关的其他症状。 三、外伤 1.原因:宝宝在玩耍过程中,眼部受到碰撞等外伤,也可能导致白眼球有红点。例如被玩具碰到眼睛,或者摔倒时脸部着地伤到眼睛等情况。 2.特点:有明确的外伤史,除了白眼球红点外,可能还会伴有眼部肿胀等表现,如果外伤较严重,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视力等,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四、全身性疾病的眼部表现 1.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影响宝宝的凝血功能,导致眼部容易出现出血点,表现为白眼球有红点。同时可能伴有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的表现。 2.心血管系统疾病:少数情况下,一些心血管系统的先天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眼部出现白眼球红点的表现,但相对较为少见。 如果发现宝宝白眼球有红点,家长首先要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哭闹不止、眼睛疼痛、视力异常等。如果红点长时间不消退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眼科就诊,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宝宝眼部清洁,避免宝宝用手揉眼睛,减少对眼部的刺激。

    2025-09-29 12:23:57
  • 阿托品散瞳的使用方法

    散瞳前要评估患者并准备药物,操作时分滴眼液和眼膏两种方法,散瞳后要注意年龄因素影响、观察全身状况、做好眼部护理,且不同情况如屈光检查、眼部疾病诊断中散瞳有差异。 一、散瞳前准备 1.患者评估 需了解患者的年龄、病史等情况。对于儿童,要考虑其眼部发育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全身性疾病等。例如,有青光眼家族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阿托品散瞳,因为阿托品可能会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检查患者眼部情况,如有无炎症、外伤等,若存在眼部急性炎症则不宜立即进行阿托品散瞳。 2.药物准备 准备好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等散瞳药物。 二、散瞳操作方法 1.滴眼液使用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向后仰。 轻轻拉开下眼睑,将滴眼液滴入下穹窿部,每次1-2滴,然后轻轻闭眼,压迫内眦部泪囊区约2-3分钟,以减少药物经鼻泪管吸收,降低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2.眼膏使用方法 同样让患者取合适体位,将下眼睑拉开,把眼膏挤入下穹窿部,然后轻轻闭眼,使眼膏均匀分布于眼球表面。一般每次挤入1-2cm长的眼膏即可。 三、散瞳后的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影响 儿童:由于儿童的眼部调节能力较强,阿托品散瞳后可能会出现畏光、视物模糊等情况,要注意避免儿童强光刺激,外出时可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防止儿童因视物不清发生跌倒等意外。 成人:成人相对儿童来说眼部调节能力较弱,但也需注意散瞳后的不适症状,如出现明显的眼部不适或全身不适,如面红、口干等,应及时就医。 2.全身状况观察 无论年龄大小,都要注意观察全身情况。阿托品可能会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如口干、面色潮红、心率加快等。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前列腺增生等患者,要更加密切观察,因为阿托品可能会加重这些疾病的症状。例如,有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可能会因阿托品导致的平滑肌松弛而加重排尿困难。 3.眼部护理 散瞳期间要避免揉眼,防止药物分布不均或引起眼部损伤。同时,要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污水等进入眼内,预防眼部感染。 四、不同情况的散瞳差异 1.屈光检查 在儿童屈光检查中,使用阿托品散瞳可以充分麻痹睫状肌,获得更准确的屈光度数。一般需要连续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数天,然后再进行验光等检查。 对于成人的一些特殊屈光检查,如怀疑有睫状肌痉挛等情况时也可使用阿托品散瞳,但相对儿童来说,成人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弱,散瞳后的反应可能相对较轻。 2.眼部疾病诊断 在一些眼部疾病的诊断中,如眼底病变的检查,阿托品散瞳可以扩大瞳孔,便于医生清晰观察眼底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散瞳后观察眼底的效果会因眼部调节情况不同而有差异,儿童散瞳后眼底暴露更充分,但需注意散瞳后的护理;成人散瞳后也能较好地暴露眼底,但同样要关注全身及眼部的反应。

    2025-09-29 12:19:10
  • 预防近视的方法

    预防近视需从多方面着手,包括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保证儿童和青少年充足户外活动时长;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等保持合适距离;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每用眼30-40分钟休息10-15分钟;保证充足睡眠,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有相应睡眠时间要求;合理饮食,摄入含维生素A、叶黄素等有益眼睛的营养物质,维持营养均衡。 一、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的儿童,近视发生率明显低于户外活动时间少的儿童。户外活动时,眼睛能接触到自然光线,自然光线中的蓝光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能够延缓眼轴的伸长,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应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比如学龄前儿童每天可安排3-4小时的户外活动,学龄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二、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在阅读书籍、使用电子设备或书写时,都应保持正确的姿势。眼睛与书本或电子屏幕应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背部挺直,肩部放松,手臂自然摆放,使身体处于舒适且有利于视力保护的状态。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及时纠正其不良的读写姿势,可通过定期提醒、使用坐姿矫正器等方式帮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因为不良姿势会使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近视的发生。 三、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长时间进行近距离用眼,如连续看书、玩手机、打游戏等超过30-40分钟,就会使眼睛疲劳。应遵循劳逸结合的原则,每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就休息10-15分钟,可以远眺、做眼保健操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近距离用眼时间应有所调整,青少年由于眼睛还在发育阶段,更要严格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比如青少年每次近距离用眼不超过30分钟,休息时可向远处眺望,让眼睛得到充分放松。 四、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眼睛的发育,从而增加近视的风险。儿童每天应保证10-13小时的睡眠时间,青少年应保证8-10小时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器官包括眼睛的修复和调整,让眼睛在夜间得到充分的休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1-13小时睡眠,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五、合理饮食 饮食中应包含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物质。例如,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维生素A是视网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正常视力有重要作用;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如玉米、蓝莓等,叶黄素可以过滤蓝光,保护眼睛免受蓝光的伤害;此外,还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饮食搭配要合理,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更要注重营养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以支持眼睛的正常发育,降低近视发生的可能性。

    2025-09-29 12:17:42
  • 麦粒肿眼睛痒怎么办

    麦粒肿是常见眼部疾病,分内外型,眼睛痒可能是伴随症状,与葡萄球菌感染等有关。一般处理包括局部清洁,早期冷敷、后期热敷;需及时就医的情况为红肿加重、疼痛剧烈伴发热或长期不消退反复发作,医生会检查后据情况开抗生素类药等,要据情况采取措施并关注变化及时就医。 一、了解麦粒肿相关情况 麦粒肿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分为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眼睛痒可能是麦粒肿发病过程中的一种伴随症状,其发生通常与葡萄球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比如不注意眼部卫生,用脏手揉眼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从而引发麦粒肿并出现眼睛痒等症状。 二、一般处理措施 1.局部清洁 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眼部清洁,用干净的温水浸湿消毒棉球轻轻擦拭眼睑,清除眼部分泌物等,避免分泌物堆积加重炎症和眼睛痒的情况。因为儿童眼部皮肤娇嫩,擦拭时动作要轻柔。对于成年人,也可以用温和的眼部清洁液按照正确方法清洁眼部,但要注意避免进入眼内刺激眼睛。 保持眼部周围皮肤的清洁,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有助于缓解眼睛痒以及促进麦粒肿的恢复。 2.冷敷与热敷 早期冷敷:在麦粒肿初期,眼睛痒时可以进行冷敷。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者使用冰袋,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肿胀,缓解眼睛痒的症状。儿童进行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温度和冷敷时间,避免冻伤眼部皮肤。 后期热敷:当麦粒肿进入化脓期前,可改为热敷。用40-50℃左右的温毛巾热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缓解眼睛痒等不适。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眼部皮肤,尤其是儿童皮肤更娇嫩,更要严格控制温度。 三、就医相关情况 1.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麦粒肿导致眼睛痒的同时,出现眼部红肿明显加重、疼痛剧烈、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需要及时就医。因为这种情况可能提示感染扩散等较严重的情况,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要重视。 对于儿童麦粒肿患者,如果眼睛痒且麦粒肿长期不消退或者反复发作,也要及时带孩子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比如是否需要进行小手术切开排脓等。 2.医生的处理方式 医生一般会首先进行眼部检查,明确麦粒肿的情况。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麦粒肿,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抗生素类眼药水或者眼药膏等。但在给儿童用药时会特别谨慎,会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并考虑儿童的年龄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例如对于幼儿可能会选择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并且会告知家长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之,当出现麦粒肿眼睛痒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同时关注自身或儿童的眼部情况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

    2025-09-29 12:15:19
  • 糖尿病眼底病变怎么治疗

    糖尿病眼底病变需从多方面防治,要严格控制血糖,将空腹血糖控在4.4-7.0mmol/L、非空腹<10.0mmol/L,儿童要个性化降糖;控制血压至低于130/80mmHg,选对糖代谢影响小的降压药,儿童需谨慎;激光治疗适用于有视网膜新生血管等情况者,儿童需谨慎评估;玻璃体切割术用于严重玻璃体出血等,儿童手术风险高,术后要注意相关事项;糖尿病患者包括儿童需定期眼科检查,每3-6个月查眼底,儿童更要增加频率密切监测。 一、控制血糖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生发展与高血糖密切相关,严格控制血糖是基础治疗。患者需遵循糖尿病饮食,合理运动,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可延缓眼底病变的进展。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要根据年龄、体重等制定个性化降糖方案,保证生长发育的同时严格控糖。 二、控制血压 高血压会加重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病情,应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血压应低于130/80mmHg。对于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需选择对糖代谢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在儿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要谨慎选择降压药物,充分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激光治疗 1.原理 激光治疗是糖尿病眼底病变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激光光凝破坏视网膜的缺氧区域,减少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产生,防止视网膜进一步缺血缺氧,从而阻止病变的恶化。 2.适用情况 当患者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渗漏等情况时,可考虑激光治疗。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激光治疗的时机和参数选择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由于眼部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性,更需谨慎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激光治疗。 四、玻璃体切割术 1.适用情况 如果糖尿病眼底病变发展到出现严重的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情况时,玻璃体切割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手术可以清除混浊的玻璃体,解除增殖膜对视网膜的牵拉,复位视网膜。但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充分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2.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患者需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剧烈运动,按照医生要求按时用药,定期复查眼部情况。儿童患者术后家长要加强看护,防止儿童不遵医嘱的行为导致眼部损伤。 五、定期眼科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底病变的迹象,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其眼部发育尚未成熟且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更要增加眼科检查的频率,密切监测眼底病变的进展。

    2025-09-29 12:14: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