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锦

广东省人民医院

擅长:近视、远视、散光的飞秒激光治疗、高度近视眼眼内晶体植入(ICL)治疗。儿童及成人斜弱视治疗。视疲劳及干眼症的综合治疗。各类型青光眼及白内障的诊断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曾锦,女,主任医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十余年,主持完成广东省、广州市及省卫生厅课题3项;参与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省科技厅临床学科重点项目2项。获眼科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角膜屈光手术学及儿童斜弱视、近视防治,在眼视光学理论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具备扎实的眼科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近视、远视、散光的飞秒激光治疗、高度近视眼眼内晶体植入(ICL)治疗。儿童及成人斜弱视治疗。视疲劳及干眼症的综合治疗。各类型青光眼及白内障的诊断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近视、远视、散光的飞秒激光治疗、高度近视眼眼内晶体植入(ICL)治疗。儿童及成人斜弱视治疗。视疲劳及干眼症的综合治疗。各类型青光眼及白内障的诊断治疗。展开
  • 青少年假性近视药水的功效

    假性近视是青少年高发的暂时性近视现象,目前无被科学验证有明确功效的假性近视药水,可通过改善用眼习惯(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和视觉训练(眼部肌肉锻炼、视力训练仪训练)干预,青少年不建议轻易用未经科学验证的假性近视药水,应优先选非药物干预措施,家长要关注其用眼情况、定期检查视力。 一、假性近视的定义及成因 假性近视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原因,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从而引起的一种暂时性近视现象。青少年是假性近视的高发人群,主要与他们学习任务重、用眼过度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二、目前尚无被科学验证的具有明确功效的假性近视药水 目前并没有经过大量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的、具有确切功效的专门针对青少年假性近视的药水。一些所谓的“假性近视药水”可能存在宣传夸大的情况。从循证医学角度来看,目前对于假性近视的主要干预方式是非药物的方法。 三、假性近视的有效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改善用眼习惯 1.控制用眼时间:青少年应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等。因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加重睫状肌的痉挛,通过控制用眼时间可以让睫状肌得到放松,这对于假性近视的缓解非常重要,而青少年由于学习任务重,容易出现用眼过度的情况,所以严格控制用眼时间是关键。 2.增加户外活动:每天保证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研究表明,户外活动可以使青少年眼睛接触自然光线的机会增加,有助于调节眼部肌肉功能,对假性近视的预防和缓解有积极作用。这是因为自然光线可以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等物质,多巴胺能够抑制眼轴的增长,从而缓解睫状肌的痉挛状态。 (二)视觉训练 1.眼部肌肉锻炼: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眼部运动来锻炼眼部肌肉,如转眼球等。缓慢地转动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若干圈,这样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放松睫状肌。对于青少年来说,坚持进行眼部肌肉锻炼有助于改善眼部的调节功能,对于假性近视的恢复有帮助。 2.视力训练仪训练: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视力训练仪进行训练,视力训练仪可以通过特定的光学刺激等方式,帮助调节眼部肌肉的功能,缓解睫状肌的痉挛,从而改善假性近视的状况。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视力训练仪时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频率。 四、特殊人群(青少年)的温馨提示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建议轻易使用未经科学验证的假性近视药水。因为青少年的身体机能和眼部结构还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一些成分不明或没有科学依据的药水可能会对眼部造成不良影响,如引起眼部过敏、损伤眼部正常的生理功能等。应优先选择上述经过科学验证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来应对假性近视问题,并且家长要密切关注青少年的用眼情况,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带青少年进行视力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视力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措施。

    2025-09-29 12:34:57
  • 儿童散光度数正常范围

    儿童不同年龄段散光度数正常范围不同,新生儿期100度内、婴幼儿期(1-3岁)150度内、学龄前儿童(4-6岁)100度内、学龄期儿童(7岁及以上)75度内,散光超正常范围会影响视力发育致视力下降、弱视等,要定期眼部检查、培养良好用眼习惯,早产儿等特殊儿童需密切监测眼部情况。 婴幼儿期(1-3岁):此阶段儿童的散光度数正常范围一般在150度以内。随着婴幼儿眼球的进一步发育,散光度数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大多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果散光度数超过150度,需要引起关注,因为可能存在影响视力发育的潜在问题。 学龄前儿童(4-6岁):正常散光度数范围通常在100度以内。这个时期是视力发育的关键阶段,若散光度数超出100度,可能会对儿童的视觉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如导致视力模糊、双眼视功能异常等问题,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来监测散光情况。 学龄期儿童(7岁及以上):一般来说,散光度数正常范围在75度以内相对较为理想。但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只要散光度数不影响儿童的视力和视觉功能,不引起视疲劳等不适症状,在75度左右通常也可视为基本正常范围。不过,如果散光度数超过75度较多,也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保障儿童的视觉健康。 散光对儿童视力发育的影响及相关注意事项 对视力发育的影响:散光度数超出正常范围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视力发育,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情况。长期存在较高度数的散光还可能引发弱视,即眼睛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水平。例如,当儿童存在超过150度的散光时,就比较容易出现弱视的风险,因为散光会使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模糊不清,大脑无法有效地接收清晰的视觉信号,从而影响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 注意事项 定期眼部检查:对于儿童,建议从3岁左右开始就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散光度数的检测。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眼部散光等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尤其是有家族散光遗传史的儿童,更应提前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因为遗传因素可能会增加儿童出现散光异常的风险。 良好用眼习惯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用眼习惯。例如,控制儿童近距离用眼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游戏等。一般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次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龄期儿童不超过30分钟。同时,要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这些良好的用眼习惯有助于降低散光等眼部问题的发生风险,保障儿童的视力健康发育。 特殊人群关注:对于早产儿等特殊人群的儿童,由于其眼部发育可能相对更不成熟,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散光等眼部情况。因为早产儿的眼部结构和功能发育可能存在延迟或异常的情况,所以出生后应尽早进行眼部检查,并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散光等问题,最大程度地保障其视力发育正常。

    2025-09-29 12:32:06
  • 眼前有黑色絮状漂浮物怎么回事

    眼前出现黑色絮状漂浮物可能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导致。生理性原因包括年龄增长致玻璃体退行性改变及长时间用眼过度、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病理性原因有葡萄膜炎(感染或自身免疫等致眼内炎性细胞等入玻璃体,伴眼红、痛、视力降)、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玻璃体牵拉等致裂孔,裂孔基础上液体入视网膜下,伴闪光感、视野缺损,高度近视者易患)、玻璃体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或眼外伤致,有絮状或团块状漂浮物,出血量多视力降),发现后需及时就医做眼部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不同原因治疗方法不同。 一、生理性原因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液化等情况,就可能产生眼前黑色絮状漂浮物。例如,中老年人较为常见这种情况,因为年龄相关的玻璃体变化是自然的生理过程,随着年龄增加,玻璃体中的胶原纤维网结构变得不稳定,水分逐渐积聚,导致玻璃体混浊,从而出现絮状漂浮物。 (二)生活方式 长时间用眼过度、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引发。过度用眼会使眼睛疲劳,影响眼部的新陈代谢等功能,进而可能导致玻璃体出现轻微的混浊表现。比如长期熬夜的人群,眼部得不到充分休息,眼部血液循环等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眼前有黑色絮状漂浮物的情况。 二、病理性原因 (一)眼部疾病 1.葡萄膜炎 病因:多种原因可引起葡萄膜炎,如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感染)、自身免疫性因素等。 表现:炎症会导致眼内的炎性细胞、渗出物等进入玻璃体,从而出现眼前黑色絮状漂浮物,同时可能伴有眼睛发红、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患病,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在青壮年中相对多见,而感染性葡萄膜炎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 2.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 病因:视网膜裂孔可能是由于玻璃体牵拉等原因引起;视网膜脱离则往往是在视网膜裂孔的基础上,玻璃体液体进入视网膜下导致。 表现:患者除了眼前有黑色絮状漂浮物外,还可能有闪光感、视野缺损等表现。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但高度近视患者相对更易出现视网膜裂孔或脱离,因为高度近视会使眼球结构发生改变,视网膜比较脆弱。 3.玻璃体出血 病因: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也可能是眼外伤导致。 表现:血液进入玻璃体后,会出现眼前黑色絮状或团块状漂浮物,出血量较多时视力会明显下降。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长期发展可能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玻璃体出血;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可能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进而引起玻璃体出血。 如果发现眼前有黑色絮状漂浮物,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眼部B超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病因引起的情况,治疗方法会有所不同,例如生理性原因引起的一般需要改善生活方式,而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则需要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

    2025-09-29 12:30:06
  • 宝宝白眼球有红点怎么回事

    宝宝白眼球有红点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眼部小血管破裂(多因剧烈哭闹等致眼内压升高,红点1-2周可自行消退)、结膜炎(感染性的有分泌物增多等表现,过敏性的有瘙痒及过敏相关症状)、外伤(有明确外伤史且可能伴肿胀等)、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可致凝血功能异常出现出血点,心血管系统疾病也可能有此表现),若红点长时间不消退或伴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保持宝宝眼部清洁。 一、眼部小血管破裂 1.原因:宝宝白眼球有红点可能是眼部小血管破裂导致,比如宝宝剧烈哭闹、用力咳嗽、呕吐、便秘等情况,会使眼内压力短暂升高,引起眼部小血管破裂,从而出现白眼球有红点的现象。这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因为他们的血管相对脆弱,而且情绪容易激动,哭闹等情况较易发生。 2.特点:一般这种红点不伴有其他明显不适,红点大小不一,形状多为点状或小片状。通常会在1-2周内自行吸收消退,对宝宝视力等一般不会造成长期影响。 二、结膜炎 1.感染性结膜炎: 原因:宝宝如果感染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容易引发结膜炎。例如,用脏手揉眼睛,就可能将病原体带入眼内。细菌性结膜炎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等,病毒性结膜炎常见的是腺病毒等。 特点:除了白眼球有红点外,还可能伴有眼睛分泌物增多,宝宝眼睛可能会有异物感、流泪等症状。如果是细菌性结膜炎,分泌物多为脓性;病毒性结膜炎分泌物多为水样。 2.过敏性结膜炎: 原因:宝宝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能引发过敏性结膜炎。比如在花粉季节外出,接触到花粉后就可能发病。 特点:宝宝会出现白眼球红点,同时伴有眼睛瘙痒明显,宝宝可能会频繁揉眼,还可能伴有鼻塞、流涕等过敏相关的其他症状。 三、外伤 1.原因:宝宝在玩耍过程中,眼部受到碰撞等外伤,也可能导致白眼球有红点。例如被玩具碰到眼睛,或者摔倒时脸部着地伤到眼睛等情况。 2.特点:有明确的外伤史,除了白眼球红点外,可能还会伴有眼部肿胀等表现,如果外伤较严重,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视力等,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四、全身性疾病的眼部表现 1.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影响宝宝的凝血功能,导致眼部容易出现出血点,表现为白眼球有红点。同时可能伴有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的表现。 2.心血管系统疾病:少数情况下,一些心血管系统的先天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眼部出现白眼球红点的表现,但相对较为少见。 如果发现宝宝白眼球有红点,家长首先要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哭闹不止、眼睛疼痛、视力异常等。如果红点长时间不消退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眼科就诊,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宝宝眼部清洁,避免宝宝用手揉眼睛,减少对眼部的刺激。

    2025-09-29 12:23:57
  • 阿托品散瞳的使用方法

    散瞳前要评估患者并准备药物,操作时分滴眼液和眼膏两种方法,散瞳后要注意年龄因素影响、观察全身状况、做好眼部护理,且不同情况如屈光检查、眼部疾病诊断中散瞳有差异。 一、散瞳前准备 1.患者评估 需了解患者的年龄、病史等情况。对于儿童,要考虑其眼部发育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全身性疾病等。例如,有青光眼家族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阿托品散瞳,因为阿托品可能会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检查患者眼部情况,如有无炎症、外伤等,若存在眼部急性炎症则不宜立即进行阿托品散瞳。 2.药物准备 准备好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等散瞳药物。 二、散瞳操作方法 1.滴眼液使用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向后仰。 轻轻拉开下眼睑,将滴眼液滴入下穹窿部,每次1-2滴,然后轻轻闭眼,压迫内眦部泪囊区约2-3分钟,以减少药物经鼻泪管吸收,降低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2.眼膏使用方法 同样让患者取合适体位,将下眼睑拉开,把眼膏挤入下穹窿部,然后轻轻闭眼,使眼膏均匀分布于眼球表面。一般每次挤入1-2cm长的眼膏即可。 三、散瞳后的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影响 儿童:由于儿童的眼部调节能力较强,阿托品散瞳后可能会出现畏光、视物模糊等情况,要注意避免儿童强光刺激,外出时可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防止儿童因视物不清发生跌倒等意外。 成人:成人相对儿童来说眼部调节能力较弱,但也需注意散瞳后的不适症状,如出现明显的眼部不适或全身不适,如面红、口干等,应及时就医。 2.全身状况观察 无论年龄大小,都要注意观察全身情况。阿托品可能会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如口干、面色潮红、心率加快等。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前列腺增生等患者,要更加密切观察,因为阿托品可能会加重这些疾病的症状。例如,有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可能会因阿托品导致的平滑肌松弛而加重排尿困难。 3.眼部护理 散瞳期间要避免揉眼,防止药物分布不均或引起眼部损伤。同时,要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污水等进入眼内,预防眼部感染。 四、不同情况的散瞳差异 1.屈光检查 在儿童屈光检查中,使用阿托品散瞳可以充分麻痹睫状肌,获得更准确的屈光度数。一般需要连续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数天,然后再进行验光等检查。 对于成人的一些特殊屈光检查,如怀疑有睫状肌痉挛等情况时也可使用阿托品散瞳,但相对儿童来说,成人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弱,散瞳后的反应可能相对较轻。 2.眼部疾病诊断 在一些眼部疾病的诊断中,如眼底病变的检查,阿托品散瞳可以扩大瞳孔,便于医生清晰观察眼底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散瞳后观察眼底的效果会因眼部调节情况不同而有差异,儿童散瞳后眼底暴露更充分,但需注意散瞳后的护理;成人散瞳后也能较好地暴露眼底,但同样要关注全身及眼部的反应。

    2025-09-29 12:19: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